- 年份
- 2024(10316)
- 2023(14924)
- 2022(13045)
- 2021(12217)
- 2020(10233)
- 2019(23853)
- 2018(23689)
- 2017(46275)
- 2016(24792)
- 2015(28027)
- 2014(27994)
- 2013(27349)
- 2012(24771)
- 2011(22135)
- 2010(21947)
- 2009(19550)
- 2008(18718)
- 2007(15923)
- 2006(13682)
- 2005(11337)
- 学科
- 济(99659)
- 经济(99557)
- 管理(72518)
- 业(66857)
- 企(56637)
- 企业(56637)
- 方法(51515)
- 数学(45082)
- 数学方法(44326)
- 贸(25405)
- 贸易(25393)
- 农(24935)
- 易(24658)
- 财(23479)
- 中国(23351)
- 业经(21286)
- 学(21146)
- 地方(19329)
- 环境(18219)
- 理论(17993)
- 农业(16441)
- 和(16142)
- 技术(15647)
- 务(15594)
- 财务(15512)
- 财务管理(15480)
- 制(14933)
- 划(14705)
- 企业财务(14540)
- 银(12502)
- 机构
- 学院(346636)
- 大学(346113)
- 管理(141100)
- 济(137642)
- 经济(134823)
- 理学(124328)
- 理学院(123007)
- 管理学(120374)
- 管理学院(119783)
- 研究(109007)
- 中国(78070)
- 京(71696)
- 科学(68752)
- 财(58909)
- 农(53075)
- 业大(53066)
- 所(52994)
- 中心(49515)
- 财经(49025)
- 研究所(48864)
- 江(47503)
- 经(44739)
- 范(44568)
- 北京(44334)
- 师范(44149)
- 农业(41757)
- 经济学(40985)
- 院(40616)
- 州(38985)
- 经济学院(37264)
- 基金
- 项目(248044)
- 科学(195529)
- 基金(180637)
- 研究(179810)
- 家(157356)
- 国家(156117)
- 科学基金(135189)
- 社会(112286)
- 社会科(106493)
- 社会科学(106465)
- 省(97292)
- 基金项目(96155)
- 自然(89996)
- 自然科(87951)
- 自然科学(87931)
- 自然科学基金(86301)
- 教育(83917)
- 划(81638)
- 资助(75201)
- 编号(73559)
- 成果(57266)
- 重点(55300)
- 部(54536)
- 发(52238)
- 创(51977)
- 课题(49829)
- 创新(48407)
- 科研(48047)
- 教育部(47073)
- 大学(46687)
- 期刊
- 济(138084)
- 经济(138084)
- 研究(93939)
- 中国(57011)
- 学报(54084)
- 管理(50099)
- 科学(49845)
- 农(46708)
- 财(43524)
- 大学(41676)
- 学学(39476)
- 教育(37674)
- 农业(33165)
- 技术(32199)
- 业经(23965)
- 经济研究(23127)
- 融(22863)
- 金融(22863)
- 财经(22519)
- 经(19200)
- 问题(18957)
- 贸(17869)
- 业(17326)
- 技术经济(16784)
- 图书(16721)
- 科技(16718)
- 统计(16375)
- 商业(16341)
- 版(15703)
- 理论(15584)
共检索到476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雄锋 杨越
基于现有研究仅仅采用单方程模型计算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忽略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缺陷,本文建立包括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三个方程的联立方程来探讨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并采用2000~2009年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增加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碳排放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对外贸易能够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进而达到对碳排放的影响。因此,应该优化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和工艺,从而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关键词:
管理科学 碳排放 联立方程 对外贸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静怡
如何进一步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双向互补作用,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利用我国1993-2021年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外贸易数据,构建动态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了居民消费规模与进出口贸易发展之间互相影响、循环反馈的机制。研究显示:进出口贸易对居民消费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出口贸易规模扩张均会对城乡居民消费造成“挤出效应”,而进口贸易扩张仅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抑制效应;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推动外循环扩张,国内消费扩容能通过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降低出口产品边际成本,从而扩大出口贸易规模,而消费对进口贸易的推动作用在城镇地区显著,在农村地区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如浓 吴玉鸣
正确厘清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制定长三角节能减排政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2006~2013年长三角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碳排放、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2)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增长,能源强度有降低的趋势;(3)能源结构中高碳能源消费比重的降低有助于碳减排,更多的碳排放亦会导致更高的能源消费需求;(4)适当的碳减排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增加,长三角城市群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东胜 冯涛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SEM)和两阶段最小二乘(TSLS)估计法研究发现,房价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资本收入份额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房价上涨1%会使资本收入份额提升0.16%到0.43%,资本收入份额上升1%则会推动房价上涨约0.39%到0.54%。不过,这种相互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资本收入份额的提高会显著推高房价,而中西部地区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要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优化,而鼓励对适合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实体经济进行投资、减少资本对房地产的投机炒作,将有助于促进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国民收入分配 资本收入份额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锦
文章依据凯恩斯宏观总量模型建立一个包括投资、消费、进出口的联立方程组,系统地对广东省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反馈效应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口通过与投资、消费、贸易领域的互动效应引致经济增长,进口对广东省GDP增长的拉动度和贡献率平均为11.70%和4.23%。
关键词:
进口贸易 经济增长 需求结构 联立方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祥民 赖永剑
本文使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检验了商贸流通业集聚与城镇化质量的空间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集聚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存在双向的互促效应,城镇化质量占据优势地位;区域间商贸流通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相邻地区间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积极的互促关系。分地区的检验结果表明,互动作用在东部地区最突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荣锦 高愿愿
随着人们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碳排放问题日益重视,逐年加大政府公共支出对碳排放管理的监督力度。文章选择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在分析公共支出与碳排放的相互影响下,基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联立方程模型,将公共支出作为变量纳入模型中,通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公共支出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公共支出不仅仅对碳排放具有负向直接影响,能够实现减排目标,还能通过经济发展来发挥间接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总结得出各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各地公共支出政策制定提供相关建议,制定具有差异化的政策,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李芊蕾
本文基于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1989—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该地区两者间的互动程度。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上海、江苏和浙江三个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程度有所不同。长三角地区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两省 胡海洋
本文基于1999-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进而分析了不同地区产生不同互动效应的原因。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互动只在东部地区出现,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这种良性互动都没显现。因此,总体来看,科技创新对我国总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理想。为实现科技创新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良好互动,欠发达地区在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和创新领域时不应急于追赶发达地区,而应基于自身优势合理选择发展路径,并积极补足短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燕妮 王森 韩铭辉 张浩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房价和地价在内的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利用2009~2016年中国286个地市的数据,构建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以研究房价和地价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与地价之间的空间互动作用明显,房价不但受到当地地价的影响还会受到周边城市房价的影响;而城市地价也会受到当地房价引起的引致需求影响,并且受到周边城市地价的影响。分区域来看,地价对房价的作用强度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下降,房价对地价作用强度呈现出相反的趋势。而从价格的溢出效应来看,无论是房价还是地价,西部地区的价格溢出效应都最为明显,表明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在房价和地价上都更会受到周围城市的影响。
关键词:
房价 地价 涟漪效应 空间面板联立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美顺
考察FDI、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影响的已有文献,至今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同时探讨能源消费与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鉴于此,本文使用1985-2009年的福建省时间序列经济数据,构建了包含能源消费方程在内的四方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是福建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工业整体污染之间都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二是FDI对于减少福建省的能源消费和工业整体污染都是有利的;三是为实现福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政府和企业需要在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加强对内资出口企业的节能与环保技术改造和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并引导FDI更多地进入服务业领域以及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素妍 周力 苗玲
本研究基于2000—2008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与情景模拟了国际贸易模式的环境效应,结论表明:①在现有能源结构下,任何一种贸易模式都无法协调经济增长与污染总量的矛盾关系;②鉴于环境或者经济代价,国际贸易模式转型的逻辑路径在于,"产业内贸易"优于"产业间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优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高技术型垂直产业内贸易"优于"低技术型垂直产业内贸易";③现阶段,提升技术效应的传导强度,引导贸易模式向"高技术型垂直产业内贸易"转变,应是我国实现"高增长、高创新、低排放"的次优选择。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经济增长 贸易模式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萍 毛江楠
本文以我国纺织产业1986-2008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其中纺织产业进出口贸易对金融发展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纺织产业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短期中,基于纺织产业视角的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微弱。因此,我国应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融资支持。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对外贸易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德 张媛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的形势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矛盾日益突出,考虑到这三者间可能存在的双向反馈作用,本文基于1990-2011年全球6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含经济增长方程、能源消费方程及二氧化碳排放方程在内的动态联立方程组,运用系统GMM的计量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间的动态关系,并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这三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世界整体、高等收入国家和低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存在由经济增长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对于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雅雯
自中美贸易争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受到了较大冲击,尤其对于我国的进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作为我国需求侧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承担着重要地位。因此,本文选取了2008—2019年我国GDP以及进出口数据,首先,经过ADF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构建VAR模型,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动态,最后,运用方差分解法解释不同因素对于经济增长变化的解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总额均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不过长期来看出口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进口在短期呈现出的效果较好。因此,需要继续扩大出口,优化产业贸易结构,并提高贸易的便利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