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1)
- 2023(19003)
- 2022(15719)
- 2021(14464)
- 2020(11747)
- 2019(26784)
- 2018(26603)
- 2017(51153)
- 2016(27636)
- 2015(31087)
- 2014(30855)
- 2013(30070)
- 2012(27263)
- 2011(24246)
- 2010(23901)
- 2009(21440)
- 2008(20450)
- 2007(17747)
- 2006(15206)
- 2005(12899)
- 学科
- 济(112397)
- 经济(112285)
- 管理(78470)
- 业(76456)
- 企(62276)
- 企业(62276)
- 方法(49684)
- 数学(42849)
- 数学方法(42265)
- 农(32334)
- 中国(30174)
- 业经(28948)
- 财(26207)
- 地方(23709)
- 农业(22270)
- 学(21862)
- 技术(21180)
- 贸(20659)
- 贸易(20650)
- 易(20073)
- 理论(18689)
- 产业(18323)
- 制(18212)
- 环境(17160)
- 和(17043)
- 务(16620)
- 财务(16533)
- 财务管理(16500)
- 融(16443)
- 金融(16439)
- 机构
- 学院(381465)
- 大学(381079)
- 管理(152834)
- 济(151775)
- 经济(148554)
- 理学(133195)
- 理学院(131789)
- 管理学(129423)
- 管理学院(128736)
- 研究(123936)
- 中国(90761)
- 京(80274)
- 科学(76191)
- 财(66841)
- 所(59659)
- 农(58795)
- 中心(57273)
- 业大(56702)
- 研究所(54679)
- 财经(54524)
- 江(54242)
- 范(51519)
- 师范(51055)
- 北京(49941)
- 经(49634)
- 院(46127)
- 农业(45914)
- 经济学(45677)
- 州(44676)
- 经济学院(41472)
- 基金
- 项目(269654)
- 科学(212902)
- 研究(200466)
- 基金(194799)
- 家(168732)
- 国家(167323)
- 科学基金(144960)
- 社会(126687)
- 社会科(120087)
- 社会科学(120056)
- 省(105642)
- 基金项目(103673)
- 自然(92740)
- 教育(92146)
- 自然科(90580)
- 自然科学(90563)
- 自然科学基金(88896)
- 划(88364)
- 编号(83166)
- 资助(78467)
- 成果(66160)
- 重点(60043)
- 部(58935)
- 发(58352)
- 创(56691)
- 课题(56403)
- 创新(52873)
- 国家社会(52349)
- 项目编号(51110)
- 教育部(50943)
- 期刊
- 济(160687)
- 经济(160687)
- 研究(107902)
- 中国(69049)
- 学报(57626)
- 管理(54525)
- 科学(53691)
- 农(53616)
- 财(50235)
- 教育(44956)
- 大学(44725)
- 学学(41810)
- 农业(37825)
- 技术(36660)
- 融(29161)
- 金融(29161)
- 业经(28011)
- 经济研究(25615)
- 财经(25151)
- 问题(21809)
- 图书(21692)
- 经(21578)
- 业(19606)
- 科技(19120)
- 技术经济(19041)
- 版(17781)
- 理论(17485)
- 现代(17040)
- 商业(16660)
- 资源(16586)
共检索到543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谢芳 潘家栋 包海波
数字产业具有前沿性、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技术标准国际化是数字产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法,以昕诺飞为研究对象,探索企业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路径及机制。结果表明,昕诺飞实现技术标准国际化的主要路径是基于自主研发或收购专利组建标准联盟或专利联盟并制定发布联盟标准,进而将其转化为国际标准、目标国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可基于标准开展相应认证检测,形成“联盟+标准+专利+认证检测”的闭环,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市场垄断化”的良性循环,以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关键在于组建联盟,我国数字产业可通过“标准联盟+专利联盟”的双联盟策略,形成核心层稳固的开放式战略联盟,通过构建共生演化生态系统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茂光 李博 唐孝文
技术标准占据着产业链的制高点,在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我国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拥有数与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为了在技术标准竞争中抢占先机,分析和探讨技术标准联盟的形成与演化路径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分析联盟发展过程中三种模式,特别是通过分析TD联盟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关键时间点和事件,阐明了TD联盟发展过程中成员数量和性质的变化,从而分析得出TD联盟发展的关键路径,并启示和指导其他技术标准联盟的发展。
关键词:
TD联盟 技术标准 演化 关键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耀吾 蒋文兵
基于高通和华为两个公司国际化路径的实证分析检测和表明,标准主导者的国际化路径始于对核心技术的强大研发能力及对产业和市场的先占优势,后者则拥有后发优势和信息优势。但无论选择哪一类路径,企业的技术标准化策略都起重要作用。这些对于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进行国际竞争的企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李玮佳
技术标准联盟是推动技术标准化行为的重要载体,标准研发和标准市场扩散是技术标准化中的关键内容,因此将双方同时纳入标准联盟技术标准化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微分博弈理论,从动态视角分别考察了三种博弈机制下,联盟内主导、配套企业的技术标准化最优策略、最优收益、联盟技术水平及标准扩散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联盟企业最优策略与成本系数、衰退系数等呈负相关,与技术、市场敏感因子等呈正相关;协同合作机制下,联盟企业的最优策略,最优收益及技术标准化程度最高,标准研发及市场扩散的效果最好;存在最优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同时实现系统帕累托最优和企业个体收益最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林海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技术标准的现状,基于国际化视角,着重剖析了中国技术标准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文章认为,如不解决长期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中国科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不太可能的。在此基础上,文章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中国技术标准未来发展的选择。
关键词:
技术标准 国际化 中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放 王道平 曾德明
通过对技术标准战略和动态能力的阐述和技术标准联盟对提升高技术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表明,高技术企业通过参与技术标准联盟可以从减少企业内部路径依赖负作用、创造顺轨创新效应、提供较完善的学习渠道和发挥网络结构洞优势四方面帮助企业提升动态能力。
关键词:
技术标准联盟 高技术企业 动态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浩 单玉坤 姜红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知识场引入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有助于理解组织之间开展标准化合作的联盟动机,明晰组织获取外部知识资源行为的内在逻辑。文章在理解技术标准联盟知识场内涵的基础上,描述联盟知识场的组成要素,阐明其影响因素与知识场活性特征,对联盟知识场的运行机理展开探讨。由此,构建得到基于SECI的联盟知识场效应模型,分析知识场与知识创造的适应性关系,并从知识流动视角剖析联盟知识场的动力机制,以期为数字驱动下的联盟知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浩 单玉坤 姜红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知识场引入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有助于理解组织之间开展标准化合作的联盟动机,明晰组织获取外部知识资源行为的内在逻辑。文章在理解技术标准联盟知识场内涵的基础上,描述联盟知识场的组成要素,阐明其影响因素与知识场活性特征,对联盟知识场的运行机理展开探讨。由此,构建得到基于SECI的联盟知识场效应模型,分析知识场与知识创造的适应性关系,并从知识流动视角剖析联盟知识场的动力机制,以期为数字驱动下的联盟知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浩 姜红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旧产业的碰撞融合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企业更加需要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加入技术标准联盟开展标准化合作,便成为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知识转移视角入手,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探究影响其知识转移效能的相关因素,绘制战略性知识矩阵来展示其知识类型及现实特征,并依据"形成动因—运行逻辑—流动路径"的思路剖析技术标准联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联盟治理策略,以此为优化知识转移效能提供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浩 姜红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旧产业的碰撞融合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企业更加需要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加入技术标准联盟开展标准化合作,便成为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知识转移视角入手,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探究影响其知识转移效能的相关因素,绘制战略性知识矩阵来展示其知识类型及现实特征,并依据"形成动因—运行逻辑—流动路径"的思路剖析技术标准联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联盟治理策略,以此为优化知识转移效能提供支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萤 陈霞 谢雯欣
通过对2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企业数字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随着企业网络能力的增强,标准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揭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通过标准联盟对企业数字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企业运用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来提升数字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文华 曾德明
技术标准专利化趋势加速了以技术标准联盟设立技术标准的趋势。从交易成本视角看,市场、科层组织和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设立过程中都会产生生产成本、机会主义成本、信息成本以及协调成本,相比之下,技术标准联盟在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技术标准联盟形成有其合理性。
关键词:
技术标准联盟 专利技术 交易成本经济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道平 韦小彦 邹思明 方放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道平 韦小彦 邹思明 方放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朱丹 彭盾 孙耀吾
技术标准联盟的契约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一致性,他们都隐含了技术标准联盟是一种再谈判机制。联盟成员对技术标准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谈判结果外化为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结构。在这个谈判过程中,各方的威胁点、谈判力和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是关键变量,首先从契约理论出发,发现利益相关者理论更为真实地揭示出技术标准联盟的利益格局,然后利用 Nash 谈判模型及其推广模型来研究技术标准联盟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国外成功的技术标准联盟的治理结构,发现这些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结构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联盟成员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标准联盟组建策略。
关键词:
技术标准 谈判力 治理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