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60)
2023(15325)
2022(13523)
2021(12612)
2020(10827)
2019(25464)
2018(25417)
2017(49731)
2016(26982)
2015(30886)
2014(31253)
2013(30871)
2012(28183)
2011(25307)
2010(25029)
2009(23032)
2008(22574)
2007(20011)
2006(16971)
2005(14640)
作者
(78574)
(65730)
(65371)
(62304)
(41656)
(31688)
(29915)
(26039)
(24807)
(23328)
(22332)
(21917)
(20634)
(20529)
(20474)
(20332)
(20039)
(19541)
(18753)
(18745)
(16355)
(15991)
(15889)
(14869)
(14724)
(14653)
(14651)
(14499)
(13343)
(13135)
学科
(109875)
经济(109753)
管理(77044)
(74965)
(61638)
企业(61638)
方法(55645)
数学(49157)
数学方法(48540)
(30444)
(28576)
中国(27139)
(23630)
业经(23294)
地方(22059)
农业(19975)
(19854)
贸易(19848)
(19150)
(18544)
(18348)
财务(18265)
财务管理(18224)
理论(17583)
企业财务(17196)
(17158)
环境(16569)
技术(16311)
(15156)
银行(15103)
机构
大学(387448)
学院(387445)
管理(155503)
(152413)
经济(149070)
理学(135954)
理学院(134490)
管理学(131947)
管理学院(131268)
研究(123878)
中国(90229)
(81224)
科学(79547)
(68177)
(65681)
(62295)
业大(61145)
中心(57440)
研究所(57174)
财经(55779)
(55400)
农业(51883)
北京(50701)
(50625)
(50158)
师范(49665)
经济学(45644)
(44983)
(44747)
财经大学(41570)
基金
项目(269685)
科学(210789)
基金(194744)
研究(193922)
(169689)
国家(168292)
科学基金(144572)
社会(120394)
社会科(114064)
社会科学(114030)
(106725)
基金项目(104264)
自然(96171)
自然科(93905)
自然科学(93877)
自然科学基金(92155)
教育(89956)
(89394)
资助(81290)
编号(80025)
成果(63652)
重点(59991)
(59282)
(56773)
(55480)
课题(54376)
科研(52166)
创新(51774)
教育部(50556)
大学(50236)
期刊
(160165)
经济(160165)
研究(107277)
中国(65148)
学报(63416)
(59252)
科学(56994)
管理(53250)
(52123)
大学(47460)
学学(44871)
农业(40863)
教育(38888)
技术(34337)
业经(28334)
(28280)
金融(28280)
财经(26231)
经济研究(26205)
(22295)
问题(21579)
(20625)
图书(19720)
技术经济(19233)
商业(18933)
理论(18670)
(18646)
统计(18281)
科技(18128)
实践(17202)
共检索到53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桂芹  
蔬菜流通终端是连接蔬菜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现有研究多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选择蔬菜流通终端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忽略了消费者对蔬菜流通终端主要属性的偏好研究。本文选择蔬菜流通终端蔬菜价格、蔬菜新鲜度、蔬菜种类齐全性和距离4个属性,运用联合分析,定量分析消费者对蔬菜流通终端不同属性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最关注的终端属性是蔬菜的新鲜度水平(36.237%);其次是蔬菜的价格水平(26.681%);然后是蔬菜流通终端与家庭住址的距离水平(23.859%);最后是蔬菜种类的齐全性(13.233%)。消费者对于农贸市场、超市和社区蔬菜店的偏好顺序依次是农贸市场、社区蔬菜店、超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峰  陈锐  王祖力  辛翔飞  
猪肉是我国主要肉类消费品,分析居民肉类食品消费偏好,对引导我国肉类食品工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202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猪肉消费统计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其猪肉消费偏好的主要特征、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北上广一线城市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偏好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新鲜程度。在猪肉购买渠道上,北京消费者主要在超市购买生鲜猪肉,广州主要在农贸市场购买,上海则是两个渠道占比相当;上海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频率高于广州和北京。消费者选购品牌猪肉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选择购买猪肉的地点或渠道,其次是对猪肉卫生安全的关注度,以及对品牌猪肉宣传的信任度等。最后,从行业标准、物流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助力我国品牌猪肉的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化勇  陈金波  
蔬菜消费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城镇居民的蔬菜消费量来看,男性低于女性、青年低于年长者、未婚居民低于已婚居民,低收入者低于高收入者,受教育程度低的居民低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与此同时,加入地区和职业两个控制变量后,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平  麻宝斌  
居民住房政策偏好是住房政策设计与调整的依据,会受到客观和主观层面的因素影响。本文基于一项全国问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层面对城镇居民住房政策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客观层面的个人年收入水平、主观层面的房价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住房政策偏好产生影响。个人年收入水平越高,就越认为应当对房价进行干预;对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倾向于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监管不力,就越认为应当干预房价;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炒房,就越会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对于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认为政府应当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上涨归因于土地政策不合理,就更为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政府监管不力,就越会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相关发现对于住房政策的调整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茂清  任若恩  
对消费者行为的传统研究是建立在"代表者行为"假设基础上的。它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消费者偏好是同质的。但这与现实不符。为了能更准确地刻画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偏好,本研究根据 Jorgenson(1982)的异质性消费加总理论,建立了中国的异质性偏好消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不同人口特征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苏华,李士雪  
运用联合分析方法,对卫生消费者选择医疗机构时涉及的医院诊疗水平、门诊价格、等待时间以及服务态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引出卫生消费者的选择偏好,探讨联合分析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娜  张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超市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的重要场所。文章利用对山东省烟台、潍坊、济宁、临沂四市510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选择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零售终端的净距离及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的偏好程度对消费者零售终端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认为蔬菜的三种零售终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将长期并存,在对农产品零售终端进行布局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经济距离的合理性,同时对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升级改造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龙江智  李恒云  
通过与近3年内有过国内旅游经验的城镇居民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对近3年内未出游城镇居民的旅游障碍和目的地选择偏好进行了研究。文章以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在全国15个城市发放250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296份,其中近期内未出游城镇居民问卷639份,然后以近期内出游者样本作为对照组,利用对比分析和非参数Ridit分析等方法分析近期内未出游者,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时间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和旅游意识因素构成近期内未出游者的主要旅游障碍;(2)相比近期内出游者,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超平  牛可  但斌  
借鉴Minot模型和补偿变量思想,本文构建了蔬菜价格波动的农村和城镇居民福利效应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蔬菜价格波动的农村和城镇居民短期福利效应和长期福利效应。通过比较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各省农村和城镇居民CR值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PR值呈递增趋势,但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且城镇居民CR值明显小于农村居民CR值;蔬菜生产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村居民人均生产福利同方向变化,蔬菜零售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福利反方向变化,但蔬菜生产价格在农村居民人均总福利中仍占据主导作用;各省相同或相近的蔬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超平  牛可  但斌  
借鉴Minot模型和补偿变量思想,本文构建了蔬菜价格波动的农村和城镇居民福利效应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蔬菜价格波动的农村和城镇居民短期福利效应和长期福利效应。通过比较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各省农村和城镇居民CR值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PR值呈递增趋势,但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且城镇居民CR值明显小于农村居民CR值;蔬菜生产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村居民人均生产福利同方向变化,蔬菜零售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福利反方向变化,但蔬菜生产价格在农村居民人均总福利中仍占据主导作用;各省相同或相近的蔬菜价格变化引致的居民福利变化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农村和城镇居民长期人均总福利没有明显优于短期人均总福利,且个别省份和个别年份存在短期人均总福利优于长期人均总福利的情况;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福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农村居民消费福利普遍优于城镇居民消费福利。结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应该进一步完善蔬菜价格市场信息传递功能、加强蔬菜供给调节机制、健全适时蔬菜消费补贴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林海  王淑娴  朱淀  
本文基于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七个试点城市1380份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运用基于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采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可追溯信息和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显著地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本文提出了应加强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相关知识的宣传,鼓励生产者生产不同可追溯属性层次与不同可追溯信息认证相组合的可追溯食品,并尝试推行食品可追溯体系与认证标签制度相结合政策体系,以发展安全食品市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成  方向明  
基于全国2501个消费者样本,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法,应用随机参数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产品监督检查信息、可追溯信息、他人评价信息、质量安全事件信息、质量安全知识等信息可提高消费者效用水平;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为他人评价信息和质量安全知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偏好存在异质性。所以,应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可追溯信息供给;逐步实现差异化、多元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应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真实性与服务的及时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挺  张诗朦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偏好的品质化消费、内容消费、价格价值匹配消费、智能消费、精准服务刺激回购等特点的归纳,提取优势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得出优势因素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偏好影响的演化规律和稳定状态。研究发现内容消费的完善度、价格价值匹配程度、智能服务进阶水平、精准消费的刺激程度对互联网+经济的消费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航  
随着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对环保的诉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市场推广未来的研究价值日益凸显。本文基于联合分析,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研究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偏好,分析由4个因素和各个因素3种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的9种虚拟产品轮廓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和效用函数,并用通过线性矢量模型计算出的虚拟产品轮廓的总效用进行市场占有率模拟预测。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舒  穆月英  
文章基于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贸易引力理论为框架,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时空效应下的我国蔬菜区域流通的时空相关性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蔬菜区域流通具有显著的时空相关性,存在较强的时间动态惯性和空间关联特征,表现在地区自身发展存在连续性;相邻地区存在互补效应;蔬菜输出地区蔬菜生产劳动力、土地、输入地区城镇总人口数以及农产品流通效率对蔬菜区域流通有正向影响,蔬菜输出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对蔬菜流通有负向影响。其中,代表需求潜力的城镇人口数对蔬菜流通的影响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