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5)
- 2023(9234)
- 2022(7870)
- 2021(7394)
- 2020(6239)
- 2019(14325)
- 2018(13833)
- 2017(26254)
- 2016(14651)
- 2015(16648)
- 2014(16626)
- 2013(15417)
- 2012(13833)
- 2011(12274)
- 2010(11828)
- 2009(9712)
- 2008(8907)
- 2007(7364)
- 2006(5892)
- 2005(4687)
- 学科
- 济(53215)
- 经济(53170)
- 管理(38961)
- 业(36511)
- 企(30368)
- 企业(30368)
- 方法(29542)
- 数学(26434)
- 数学方法(26073)
- 中国(16588)
- 农(13954)
- 财(13476)
- 理论(12072)
- 业经(11384)
- 技术(10847)
- 学(9840)
- 农业(9338)
- 贸(9099)
- 贸易(9097)
- 务(8900)
- 财务(8862)
- 易(8859)
- 财务管理(8841)
- 教育(8747)
- 地方(8489)
- 企业财务(8436)
- 环境(7963)
- 和(7823)
- 制(7785)
- 教学(7718)
- 机构
- 学院(196172)
- 大学(187955)
- 管理(74783)
- 济(74709)
- 经济(73286)
- 理学(65974)
- 理学院(65288)
- 管理学(64055)
- 管理学院(63690)
- 研究(55865)
- 中国(38262)
- 京(37155)
- 科学(33887)
- 财(33352)
- 技术(29107)
- 江(28320)
- 业大(28204)
- 财经(28044)
- 范(27678)
- 农(27495)
- 师范(27437)
- 职业(27171)
- 中心(26702)
- 所(25855)
- 经(25738)
- 研究所(23850)
- 经济学(23646)
- 州(22118)
- 师范大学(21932)
- 北京(21778)
- 基金
- 项目(139805)
- 科学(113045)
- 研究(107344)
- 基金(101172)
- 家(86993)
- 国家(86190)
- 科学基金(75878)
- 社会(67490)
- 社会科(64041)
- 社会科学(64023)
- 省(57417)
- 教育(55997)
- 基金项目(54071)
- 划(48597)
- 自然(48507)
- 自然科(47459)
- 自然科学(47449)
- 自然科学基金(46611)
- 编号(45898)
- 资助(40006)
- 成果(34489)
- 课题(32762)
- 重点(32496)
- 部(32207)
- 创(30398)
- 发(30276)
- 教育部(28770)
- 创新(28148)
- 国家社会(27820)
- 人文(27560)
- 期刊
- 济(70771)
- 经济(70771)
- 研究(49213)
- 教育(35961)
- 中国(35895)
- 学报(28527)
- 技术(26757)
- 财(26707)
- 管理(25853)
- 科学(25760)
- 农(22992)
- 大学(22885)
- 学学(21554)
- 职业(18638)
- 农业(15926)
- 财经(14663)
- 技术教育(12997)
- 职业技术(12997)
- 职业技术教育(12997)
- 经(12656)
- 业经(11550)
- 融(11453)
- 金融(11453)
- 经济研究(10983)
- 坛(10833)
- 论坛(10833)
- 问题(10113)
- 版(9144)
- 技术经济(8976)
- 图书(8753)
共检索到262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玲
伴随产业升级和中国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对高职业素质人群的需求呈刚性发展。职业精神作为职业素质的内核,近来虽引起重视,但在高职教育中存在虚空现象,根本原因是学界对职业精神的内涵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思考。文章在借鉴中外职业精神研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建构。
关键词:
职业素质 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胜萍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教育重心就是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同时要积极推进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协调、均衡发展。在实施高职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教学理论内容的重塑与创新,必须围绕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精神为基本出发点,实施课程的科学设置与创新改革,以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加强。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精神 培养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晶 吴国毅
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职业素质高的大国工匠,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调研武汉地区5所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洞悉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结合调研结果,从切入点、关键点、突破点、落脚点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静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其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却略显薄弱,文章从职业素质的构成、意义和养成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特点,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满益 李敏 宋刚勇 王磊
文章从一个新的角度构建了职业素质的三角形模型,深入剖析了职业素质的内涵,对普通高校加快内涵发展、推进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素质 职业素质 冰山模型 三角形模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志兴 孙文敏
我国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培养乏力、模式陈旧、学生深造难等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基于地域特点,以北京精神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彰显"爱国"情感,重塑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承载"厚德"品质,树立德才兼备教育理念;凝聚"创新"精神,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秉承"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办学模式,探究具有北京精神特色的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翠兰
经济新常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兼备的新型职业人才日益偏爱。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要以教学为主渠道,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等途径,全面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真正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关键词:
职业精神 内涵发展 新常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典 张立新 田文君 韩开绯
素质通识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灵魂,以通识教育为实现方式的"全人教育"。素质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和课程结构。黑龙江职业学院的经验是明晰素质通识教育的内涵、目标定位和核心任务,按照成果导向课程调整的步骤和原则,改造公共基础课程、优化思想品德课程,引入非正式课程,开发隐性课程,搭建起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的高职教育素质通识教育课程框架。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 课程结构 高职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漪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既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是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职业思维、职业道德三者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与校园文化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职业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肖丽 谭永平 郑世珍
文章阐述了职业本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逻辑起点,分析了其内涵和意蕴,并从学校层面提出建立"二元三级"组织体系、打造"双高双强"教学团队、构建"四性五化"内容体系、搭建"四位一体"教学平台、创建"双师双线"教学模式等加强职业本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青青 周先进
教师作为职业院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质的培养、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卓越教师是指具备超出一般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且不断追求完善的优秀教师,卓越教师专业素质具有发展性、稳定性、示范性等特征。调查分析发现,当前职业院校卓越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和与专业相关的道德性素质。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卓越教师 专业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雪冬 吴志鹏 王辉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文章通过呈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提出培养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以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新时期员工的要求。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 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萍 陈喜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对职业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职业心理素质主要由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构成;接着从职业道德选择的角度阐述了四要素的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白玲
职业学校"教学名师"对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具有引领、示范和辐射的重要作用。其特有素质应建基于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规定的基本素质和普通学校"教学名师"的优秀素质之上,还应该符合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的特殊要求等,这是"教学名师"素质推衍的逻辑起点。"教学名师"素质内涵丰富,具有融于"专业信念"之中的道德之爱,基于企业历练的实践智慧,"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改变专业境遇的"自我研究"能力,"自我更新"的终身学习力以及引领"团队发展"的奉献精神。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教学名师 素质推衍 内涵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琳
文章从特殊教育及律动教学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特殊教育律动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律动教师的职业素质现状,从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校本培训与自身发展并重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律动教师职业素质及内涵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律动教育 教师职业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