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5)
2023(15335)
2022(13503)
2021(12769)
2020(10624)
2019(24491)
2018(24164)
2017(46105)
2016(25526)
2015(29011)
2014(28711)
2013(27206)
2012(24591)
2011(21882)
2010(21618)
2009(18821)
2008(17544)
2007(14600)
2006(12310)
2005(9985)
作者
(67486)
(55926)
(55580)
(52809)
(35447)
(26782)
(25401)
(22061)
(21443)
(19763)
(19102)
(18545)
(17395)
(17385)
(17199)
(17072)
(16812)
(16663)
(16088)
(15847)
(13812)
(13683)
(13364)
(12821)
(12564)
(12492)
(12330)
(12309)
(11188)
(11183)
学科
(88702)
经济(88605)
管理(69666)
(64143)
(53702)
企业(53702)
方法(44426)
数学(38960)
数学方法(38349)
中国(26022)
(24683)
(23151)
业经(20207)
理论(18957)
(18881)
地方(17358)
技术(16644)
农业(16443)
(16132)
贸易(16125)
(15648)
(15516)
财务(15442)
财务管理(15412)
教育(15000)
(14561)
企业财务(14552)
(14513)
环境(14445)
(13066)
机构
学院(337300)
大学(329274)
管理(132469)
(123063)
经济(120141)
理学(116144)
理学院(114879)
管理学(112516)
管理学院(111935)
研究(104501)
中国(73522)
(68739)
科学(66240)
(54699)
业大(50540)
(50482)
(50219)
中心(48130)
(47879)
(46950)
师范(46519)
研究所(46416)
财经(45170)
技术(44337)
北京(42429)
(41239)
农业(39332)
(39305)
(39226)
师范大学(37141)
基金
项目(240642)
科学(189634)
研究(180633)
基金(171272)
(148056)
国家(146766)
科学基金(127230)
社会(109873)
社会科(103902)
社会科学(103875)
(97194)
基金项目(91555)
教育(88452)
自然(83468)
(81784)
自然科(81545)
自然科学(81526)
自然科学基金(79970)
编号(77573)
资助(70166)
成果(60327)
重点(54370)
课题(53938)
(52854)
(51101)
(50716)
项目编号(47132)
创新(47063)
科研(46161)
教育部(45987)
期刊
(126035)
经济(126035)
研究(91428)
中国(63184)
教育(54543)
学报(50792)
管理(46555)
科学(46463)
(44744)
(41554)
大学(39184)
技术(37737)
学学(36675)
农业(31956)
业经(22958)
职业(21612)
(21368)
金融(21368)
财经(20546)
经济研究(20372)
图书(17870)
(17503)
(16132)
科技(16118)
问题(16102)
(15536)
论坛(15536)
(15238)
理论(15012)
技术经济(14713)
共检索到466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建波  刘燕鸣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将就业及社会实际需求作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国近几年来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竞争激烈,对此,高职院校应对高职新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进入高职院校后就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培养其适应力,包括学习、就业等多种适应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及人才需求,这也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促使高职学生成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定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系统规划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然而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导致在教学中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教学新理念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晋  
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困境:职业素养存在不足、能力培养存在不足、保障体系存在不足,并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路径:强化职业素养、提升各项能力、完善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庆峰  肖艳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坚定不移地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培养大批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质量人才。"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楚瑞  
通过国内外成人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以及广东省农业系统参加成人教育的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调查,进而提出:成人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必须完善服务机构,构建有效的工作体系;改革成人教育课程,提高学员的职业规划能力;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建波  张迎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围绕"中国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二者之间关系三个维度阐述了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尝试探索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涂怡弘  
鉴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后疫情时代不断增大的就业难度等社会背景,基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体内生动力欠缺、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教育辅导模式单一、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和培养效果评价缺失等问题,必须从新的视角改革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模式。通过精准导入市场需求转变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精确引入大数据信息提供个性化规划服务,成立专业管理部门培育"双师型"指导教师,构建数据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与评价模式(DCDSE模式),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链条,助推大学生有效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莉  
如今企业对人才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创造力的内涵、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树立科学创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创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校园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孙渊  吴秋迪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结构多元化是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变革的根本动因。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言,非传统生源的显著差异性必然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差异性定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有效连接人才培养要求与行业需要构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差异性定位的现实动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差异性定位的关键问题包括确定高职生不同需求的学习目标、激发高职生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凸显高职院校灵活性的教学安排、创新学习结果多元化评价方式等。为切实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差异性定位,高职院校需要突破在学生学历层次、社会阅历、学习能力、社会行业需求、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从差异性定位生源对象、差异性安排教育内容、差异性选择教育方式等路径寻求进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炎军  李爽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从高校的整个人才培养框架内加以考察和确定,也要结合具体实际考察目标的发展与分步实现,即在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素质人才总目标的指引下,由低到高分层培养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公民、自我职业定位者、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的这一理论特质,要求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能脱离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而应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融合与贯通,同时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分层目标相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钧陶  
结合广东省某高校1712名一年级本科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大学生"个人—社会"和"认知—行为"两个维度四个方面的社会责任感现状,以及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效果。调查发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要存在"重个人、轻社会,重认知、轻践行"的现象,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通过引导建构认知体系、提倡教育行动化、倡导多维校园氛围建设进行理念引导,以隐性方式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模式融入各类职业素养竞赛活动、教师的权威期待融入学生的生涯规划等途径来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费黎艳  于振杰  
职业生涯规划类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载体,有着常规教学不可及的特殊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养成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对职业生涯规划类大赛概念及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职业生涯规划类大赛的运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振华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涯适应对其城市融入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涯适应问题的现状,提出提升其职业生涯适应力的解决对策:一是将职业生涯适应力理念贯彻到社会政策改革中;二是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生涯社会服务体系;三是将职业生涯适应力的培养纳入职业培训中;四是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职业生涯适应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敏  
本文认为在中职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教师应充分挖掘课堂资源,运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意识,使其产生高尚的职业情感。这种意识和情感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能帮助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为社会所接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长喜  刘芳芳  邹佳莹  
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审视学风建设,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角度提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不失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尝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