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7)
- 2023(9778)
- 2022(8412)
- 2021(8251)
- 2020(6865)
- 2019(16451)
- 2018(16053)
- 2017(30117)
- 2016(16384)
- 2015(18344)
- 2014(18073)
- 2013(16442)
- 2012(14629)
- 2011(12750)
- 2010(12339)
- 2009(10178)
- 2008(9514)
- 2007(7543)
- 2006(6157)
- 2005(5128)
- 学科
- 济(55549)
- 经济(55483)
- 管理(40303)
- 业(37948)
- 企(30830)
- 企业(30830)
- 方法(27928)
- 数学(25663)
- 数学方法(25263)
- 中国(18171)
- 财(17293)
- 农(16404)
- 贸(15605)
- 贸易(15604)
- 易(15396)
- 出(12026)
- 制(12024)
- 业经(11753)
- 理论(11244)
- 技术(10921)
- 农业(10828)
- 教学(9730)
- 务(9526)
- 财务(9489)
- 财务管理(9461)
- 地方(9217)
- 体(9154)
- 企业财务(8957)
- 教育(8783)
- 口(8322)
- 机构
- 学院(199502)
- 大学(190041)
- 济(80603)
- 经济(79085)
- 管理(76006)
- 理学(66356)
- 理学院(65733)
- 管理学(64538)
- 管理学院(64168)
- 研究(59517)
- 中国(43162)
- 财(38971)
- 京(37608)
- 科学(32356)
- 财经(30835)
- 江(29099)
- 技术(29089)
- 中心(28777)
- 职业(28605)
- 经(28336)
- 范(28021)
- 师范(27807)
- 所(26708)
- 经济学(25890)
- 业大(25259)
- 农(24609)
- 研究所(24111)
- 经济学院(23601)
- 财经大学(23100)
- 北京(22808)
- 基金
- 项目(140009)
- 科学(112937)
- 研究(112151)
- 基金(100311)
- 家(85027)
- 国家(84248)
- 科学基金(74372)
- 社会(70099)
- 社会科(66506)
- 社会科学(66492)
- 教育(58609)
- 省(56675)
- 基金项目(53129)
- 编号(48794)
- 划(47582)
- 自然(45719)
- 自然科(44723)
- 自然科学(44714)
- 自然科学基金(43905)
- 资助(40031)
- 成果(37337)
- 课题(34801)
- 部(32929)
- 重点(32362)
- 创(30568)
- 发(30481)
- 教育部(29838)
- 年(29572)
- 制(29152)
- 国家社会(29048)
- 期刊
- 济(78683)
- 经济(78683)
- 研究(56096)
- 中国(42248)
- 教育(41237)
- 财(31139)
- 技术(27266)
- 管理(27230)
- 学报(22772)
- 科学(22033)
- 农(21098)
- 职业(19844)
- 大学(19724)
- 学学(18173)
- 融(16098)
- 金融(16098)
- 财经(14924)
- 农业(14372)
- 技术教育(13718)
- 职业技术(13718)
- 职业技术教育(13718)
- 经济研究(13398)
- 业经(13146)
- 经(12899)
- 问题(10876)
- 坛(10833)
- 论坛(10833)
- 贸(10802)
- 理论(8699)
- 国际(8660)
共检索到285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惠惠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还无法充分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课程无法适应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加快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步伐,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职业标准不尽完善,缺乏认同感;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组织机制有待完善,证书制度亟待健全等。为实现高职院校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需优化职业标准,提升职业标准认同感;加强教育资源与"双师型"师资建设;加强组织机制与"双证书"制度建设。
关键词:
职业标准 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光亮 杨璐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管理的应然表征为本真理念的回归、结构优化的体认及创新驱动的超越。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管理改革面临的管理"内涵式"发展要求与"外延式"现状之间的矛盾等多重实践困境,文章提出管理环境由"粗放式"转向"生态化"、管理模式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管理方向由"弥补性人治"转向"创新性法治"、管理方式由"行政式"转向"合作化"等出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宝
高职财经类专业的项目课程改革面临着比工科专业更多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工作过程难以流程化和模块化,工作任务不易准确界定和清晰描述,项目开发和设计存在缺陷,工作任务(项目)成果评价和学习考核具有一定难度,核心技能与综合素质难以同步养成等。对此,高职院校应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开展科学的工作任务分析和项目设计,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情境,积极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南铨
推进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释放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发挥制度体系优势的基本形式。但在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人属性、资产保护机制、决策机制、利润分配机制以及权利救济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法律困境。法律的缺位、空白或是冲突影响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改革进程。为此,需要从立法中明确其法人属性、规范其利润分配机制、建立资产保护机制、完善党委与董事会职权分工以及规范纠纷解决及权利救济制度,进而促进公办高职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走出法律困境。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公办高职院校 法律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光亮
郭光亮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中撰文,全面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问题及模式框架,深度剖析了当前制约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瓶颈问题,系统梳理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优化模式与操作路径。作者首先全面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问题及模式框架:1.国家宏观、区域中观以及办学主体微观三个层面具有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现实背景。2.从治理机制、股本规模、企业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南铨
推进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释放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发挥制度体系优势的基本形式。但在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人属性、资产保护机制、决策机制、利润分配机制以及权利救济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法律困境。法律的缺位、空白或是冲突影响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改革进程。为此,需要从立法中明确其法人属性、规范其利润分配机制、建立资产保护机制、完善党委与董事会职权分工以及规范纠纷解决及权利救济制度,进而促进公办高职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走出法律困境。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公办高职院校 法律困境 出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泽宇
本文根据对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情况的调查,总结分析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诸如课程、教师、学生、评价和资源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据此提出了农村课改走出困境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 课程改革 问题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成功实践的两大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入手,借助供给侧改革提高扶贫精准度,这是完成扶贫攻坚重大任务、补齐"三农"工作短板、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锁平
工作场所学习与在线课程的特征决定了二者有很高的契合性。文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开发理念与模式落后,未能满足工作场所课程需求,课程开发主体单一,缺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课程开发脱离具体问题,组织与呈现形式单一等困境。对此,文章基于工作场所学习视角,提出了转变课程开发理念与模式,适应工作场所课程需求,多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建设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围绕具体问题开发课程、灵活选择组织与呈现形式等建设出路。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高职院校 在线课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移风
研究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面临7个困境,应从社会、学校和个人方面入手,促进高职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职业生涯发展 就业导向 教师评价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光明 薛恒新
文章从标准成本法的产生入手,从成本角度、会计角度和管理角度分析了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剖析了标准成本法在我国尴尬的应用状况,从观念更新、会计准则协调以及ERP系统代码体系支持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应用标准成本法出路问题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标准成本法 会计准则 ERP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炜
大数据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正逐渐朝信息化方向发展。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提升科研选题和申报的针对性、建立高效的学术监督体制、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面临着对科研管理认识不足、科研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科研管理保障工作亟待优化的困境。为实现大数据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有效作用,高职院校需转变对科研管理的认识、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优化科研管理保障工作。
关键词:
大数据 高职院校 科研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静鸣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文章梳理了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容,并针对高职院校目前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理念定位偏差、专业建设失策、经费投入不足以及管理机制欠缺等困境,提出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出路,包括转变理念定位、完善专业建设策略、保障专业建设资金、健全专业建设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鑫明
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忽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真正的引导和人文关怀以及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割裂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要以"大德育"教育观为指导,构建综合性的德育网络体系,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培育,注重育人育心的浸润、渗透的德育教育模式探索。
关键词:
大德育 高职院校 困境 德育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