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6)
2023(10190)
2022(8770)
2021(8432)
2020(7150)
2019(16608)
2018(16486)
2017(30562)
2016(17379)
2015(19719)
2014(19728)
2013(18196)
2012(16244)
2011(14427)
2010(14391)
2009(12055)
2008(11382)
2007(9260)
2006(7987)
2005(6907)
作者
(43118)
(35942)
(35770)
(34351)
(22623)
(17196)
(16460)
(13996)
(13975)
(12814)
(12512)
(12034)
(11328)
(11295)
(11024)
(11012)
(11009)
(10697)
(10421)
(10356)
(9167)
(8654)
(8645)
(8355)
(8158)
(8033)
(8018)
(7969)
(7242)
(7044)
学科
(58727)
经济(58652)
管理(43908)
(39902)
(33287)
企业(33287)
方法(29766)
数学(27075)
数学方法(26606)
中国(19279)
(16609)
(16327)
(14161)
理论(13761)
业经(13047)
教学(11971)
教育(11585)
技术(11177)
农业(10698)
地方(10608)
(10301)
(10002)
(9580)
贸易(9575)
(9426)
财务(9388)
(9383)
财务管理(9362)
银行(9360)
(9322)
机构
学院(219049)
大学(212428)
(83931)
管理(82960)
经济(82116)
理学(71881)
理学院(71132)
管理学(69758)
管理学院(69337)
研究(68092)
中国(48890)
(43382)
(40397)
科学(39687)
(34604)
中心(33038)
(32761)
技术(32241)
(31952)
(31944)
财经(31770)
师范(31643)
业大(31221)
职业(29644)
(29070)
研究所(28979)
北京(26459)
(26383)
经济学(25747)
农业(25305)
基金
项目(151804)
科学(121505)
研究(117980)
基金(107753)
(92480)
国家(91621)
科学基金(80292)
社会(72434)
社会科(68634)
社会科学(68616)
(62565)
教育(62410)
基金项目(57218)
(52706)
自然(51236)
编号(51011)
自然科(50117)
自然科学(50104)
自然科学基金(49204)
资助(43357)
成果(39840)
课题(37177)
重点(35362)
(34948)
(32993)
(32679)
教育部(31204)
(31044)
创新(30586)
项目编号(30208)
期刊
(86041)
经济(86041)
研究(62870)
中国(49570)
教育(47768)
(32142)
管理(30424)
学报(29802)
技术(29319)
(27884)
科学(27357)
大学(24365)
学学(22322)
职业(20829)
农业(18558)
(18425)
金融(18425)
财经(15669)
技术教育(14287)
职业技术(14287)
职业技术教育(14287)
业经(14055)
(13570)
经济研究(13342)
(12079)
论坛(12079)
问题(11505)
图书(10479)
理论(9871)
(9801)
共检索到320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兰明  
课程考试改革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实证研究显示当前忽视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考试方法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质量与特色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职业基本素养是个人全部职业素养的"隐性素养"部分,它决定着个人未来职业的发展,具有内在性与稳定性两大特点。从职业基本素养视角审视高职课程考试,其考虑应遵循体系、方法、标准等三项原则;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组织及学生的参与是课程考试改革的三条关键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慧姝  
职业核心素养是职业院校学生面向未来工作世界与职业生活的重要准备,也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焦点。高职语文转向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基于学习者的学生观、职业核心素养本位的知识观和学生发展的课程观,构建指向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框架。围绕职业主题设置课程实施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以信息技术拓展课程资源,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从而实现以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促进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靖国华  
行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环境适应能力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不丰富。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十分必要和紧迫,必须以职业目标为基础,明确德育课程目标;以职业内涵为抓手,优化德育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为导向,丰富课程教学方法;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拓展校企协同德育平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君丽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思政教育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需要教学工作者足够重视。当前,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目标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缺乏完整性和创新性,文章通过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煜晖  李倩  
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改革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根本在于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我国语文考试评价的评价构念与课程标准缺乏内在同构性,相应评价内容务多求全且组织形式碎片化,评价任务封闭性强且任务之间关联性弱,依据参考答案“踩点赋分”的评分方式也存在负向回冲效应。从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出发,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语文考试评价的系统变革应着眼于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坚持素养立意,探索评价构念的建构逻辑与内涵;借鉴“关键实践”,推进评价内容的结构性变革;增强评价任务的开放性,以情境为媒介建立关联;参考“表现编码”,关注真实作答和整体性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平  
高职课程教学评价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存在较多弊端,在对高职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设计了课程教学评价方案,给出了实施过程,分析了改革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赤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是其中的重要内涵。课程作为教育活动存在的方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角度来审视高职课程建设就是一种应然之举。从职业素养视角来观照,需要对高职课程进行反思与重构,以解决高职课程存在的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根本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跃强  
近20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经历了由本科"压缩型"向职业教育"模块化"的转变,突出了高职数学课程的应用性以及与专业结合、为专业服务的特点。但相应的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过渡阶段,尚未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发展到人本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目前中国各阶段教育的政策导向之一。分析高职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重点更突出、焦点更集中的教育目标,为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玉平  牟应华  向达兵  
课程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进行考察和真实评价,其目的是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的效果。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基础,以科学制定考核实施方案为前提,对工学结合课程进行考试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莉  马应魁  傅继军  殷培峰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生源结构不断调整的现状,为促进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考试改革实践活动,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提炼为课题进行选题,学生通过初赛、分组、复赛、决赛进行比赛,将竞赛成绩按一定权重进行计算,结合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出勤情况、作业情况综合计算出学生本课程的期末成绩,综合锻炼了学生自学、合作、表达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积极开展,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钧燕  
2022年4月,我国颁布了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新版课程标准有两大关键突破:凝练了课程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育人要求。新课程的落地,除了新教学之外,还需要实施新评价,积极探索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合理测评学生的核心素养:应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合理设定评价目标;注重情境在考试命题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基于真实情境的开放性题目设计;探索跨学科试题命制;探索非书面测试方式;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着力研制评分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红  
在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号角下,高校教学方式以及课程体系改革应该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展。高校必须对大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优化升级,通过课程升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志湘  严帆  
职业素养是每个大学生进入职场所必备的基本条件,而课程教学则是形成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全新构筑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塑造其优秀的职业素养,进而成为企业所欢迎的人才。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祎玮  刘霞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关于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融合主要有整体嵌入型、部分融合型和整合型三种模式。国际上落实核心素养的途径主要包括基于核心素养更新课程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变革教学方式、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材修订和基于核心素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为推动核心素养的进一步落实,需要倡导部分融合与个别生成相结合的整合型融入模式,基于核心素养全面指导课程目标、逐步推进教材修订,选用符合核心素养发展规律的有效教学方式,探寻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师培养目标和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芳  
文章对基于技能培养的高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评价做了理性思考,探索出"真实项目式""岗位角色式""成果展示式""课题任务式""校企结合式""课证融通式"几种考试评价模式。这些考试评价模式具有评价标准职业化、评价范围全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项目化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