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2)
- 2023(16514)
- 2022(14333)
- 2021(13416)
- 2020(11390)
- 2019(26380)
- 2018(26154)
- 2017(49975)
- 2016(27399)
- 2015(30762)
- 2014(30552)
- 2013(29746)
- 2012(27603)
- 2011(24428)
- 2010(24178)
- 2009(21733)
- 2008(20884)
- 2007(18106)
- 2006(15714)
- 2005(13510)
- 学科
- 济(102668)
- 经济(102542)
- 管理(75542)
- 业(70592)
- 企(58899)
- 企业(58899)
- 方法(48406)
- 数学(42281)
- 数学方法(41690)
- 财(27779)
- 农(27772)
- 中国(27369)
- 学(26688)
- 业经(22615)
- 制(22297)
- 地方(22195)
- 农业(18268)
- 理论(17943)
- 贸(17664)
- 贸易(17654)
- 银(17473)
- 务(17457)
- 银行(17398)
- 财务(17377)
- 财务管理(17328)
- 易(17123)
- 融(16865)
- 金融(16857)
- 体(16719)
- 行(16602)
- 机构
- 大学(376147)
- 学院(373970)
- 管理(144888)
- 济(142088)
- 经济(138908)
- 研究(129279)
- 理学(125799)
- 理学院(124332)
- 管理学(121756)
- 管理学院(121108)
- 中国(95471)
- 科学(84964)
- 京(81038)
- 农(69366)
- 所(66054)
- 财(65401)
- 业大(61878)
- 研究所(60932)
- 江(59132)
- 中心(59095)
- 农业(54862)
- 财经(52337)
- 北京(50040)
- 范(49464)
- 师范(48735)
- 院(48146)
- 经(47775)
- 州(44511)
- 技术(42648)
- 经济学(42320)
- 基金
- 项目(267389)
- 科学(208270)
- 基金(192714)
- 研究(189209)
- 家(171404)
- 国家(170050)
- 科学基金(144384)
- 社会(116235)
- 社会科(109934)
- 社会科学(109901)
- 省(105775)
- 基金项目(102158)
- 自然(97607)
- 自然科(95301)
- 自然科学(95269)
- 自然科学基金(93542)
- 划(89768)
- 教育(87393)
- 资助(80282)
- 编号(76216)
- 成果(61087)
- 重点(60899)
- 部(58078)
- 发(56743)
- 创(55281)
- 课题(53374)
- 科研(52189)
- 创新(51719)
- 计划(51102)
- 大学(49009)
- 期刊
- 济(151493)
- 经济(151493)
- 研究(105451)
- 中国(72789)
- 学报(69363)
- 农(61083)
- 科学(60572)
- 管理(53311)
- 大学(51602)
- 财(50243)
- 学学(48791)
- 教育(42727)
- 农业(42089)
- 技术(33064)
- 融(31560)
- 金融(31560)
- 业经(25245)
- 财经(25062)
- 经济研究(24233)
- 业(22202)
- 经(21372)
- 图书(19512)
- 问题(19447)
- 版(19233)
- 科技(18754)
- 业大(18609)
- 理论(17293)
- 技术经济(16939)
- 资源(16801)
- 现代(15875)
共检索到542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月娟 高雷 段辛斌 姜伟 黄安阳 王珂 陈大庆 汪登强
利用耳石微结构对2018~2020年在监利断面采集草鱼和鲢仔鱼群体进行日龄鉴定,推测其孵化时间和繁殖时间,结合长江水文特征,分析监利断面四大家鱼仔鱼来源,以及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等对四大家鱼仔鱼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草鱼和鲢仔鱼耳石轮纹特征相似,日龄结构也相似。监利断面2018和2019年苗汛期草鱼和鲢仔鱼苗汛期日龄分布范围为8~15日,其中主要分布在9~12日。2020年草鱼和鲢仔鱼日龄分布范围为10~22日,主要分布在12~15日。这表明,监利断面草鱼和鲢仔鱼群体日龄范围较窄,规格整齐,可能产自相同或相近的产卵场。基于日龄推测长江监利断面草鱼和鲢苗汛期仔鱼的繁殖时间与宜昌江段涨水日期基本一致,推测该江段四大家鱼鱼苗主要来自于宜昌江段。2018~2020年三峡水库开展4次生态调度,仅2018年6月中旬的生态调度在监利断面出现相应的家鱼苗汛,其它5月底开展的3次生态调度在监利江段未监测到相应的苗汛,可能是因为5月下旬长江中游温度较低、饵料生物较少,影响了鱼苗的早期生长和死亡率。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加强在6月下旬开展生态调度,对下游仔鱼资源的补充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耳石微结构 日龄 四大家鱼 生态调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文平 黎雨轩 李钟杰 谢松光
2007年7月、8月和9月在长江口区域从小型拖网和张网渔获物中获取凤鲚幼鱼,摘取矢耳石进行耳石微结构分析,确定凤鲚幼鱼的日龄和孵化日期,分析个体早期生长过程。凤鲚幼鱼的体长范围为25.6~63.2 mm,矢耳石形状与成鱼耳石相似,为不规则扁椭球形,只有一个翼状突起。耳石横截面磨片上具有一个核和一个原基。耳石原基的直径为12.5~22.8μm,平均为(14.3±4.8)μm(n=111)。耳石核中心到第一个生长轮的距离为(24.9±6.4)μm(n=44)。生长轮在耳石长轴上排列较疏且不清晰,短轴上较密但清晰。凤鲚幼鱼的日龄为54~128 d,对应的孵化日期为2007年4月10日至7月23日,高...
关键词:
凤鲚 矢耳石 微结构 日龄 生长 长江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马金 刘必林 陆化杰 曹杰
根据2007年7—10月在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采集的样本,利用耳石微结构对其渔获群体结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雌性个体胴长为200~395 mm,日龄为123~258 d;雄性个体胴长为200~353 mm,日龄为127~274 d。7、8月渔获样本的优势日龄为151~180 d,9月为181~210 d,10月为211~240 d。孵化日期为2006年12月下旬至2007年6月上旬,其中1—4月为高峰期。雌性个体的胴长绝对生长率平均为(1.175±0.127)mm/d,雄性为(0.952±0.213)mm/d。其胴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可分别用线性和指数方程来拟合,雌、雄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昭彬 常剑波 曹文宣
采用耳石日轮鉴定了 1998年采自长江九江江段和 1999年分别采自长江石码头和纱帽江段的草鱼仔鱼的日龄 ,并依据日龄推算了仔鱼的孵化期和估计了日生长率。采自九江、石码头和纱帽江段的仔鱼的平均日龄分别为 10 .7d ,8.8~ 16 .0d和 7.0d。石码头江段仔鱼中 ,5月 16日样本的日龄稍高 (16 .0d) ,其余样本的日龄比较接近 (8.8~ 9.5d)。采自石码头江段的所有仔鱼的体长平均生长率为 0 .11mm·d-1,特定生长率为1.32 %。各批次仔鱼的体长与其日龄的相关性通常很差 ,这表明长江中游仔鱼的生长不整齐 ,部分个体可能遭受了营养缺乏的影响
关键词:
草鱼 仔鱼 日龄 生长 长江中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2008和2010年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 462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其中2007年308尾、2008年262尾、2010年2 892尾),利用耳石微结构研究了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的日龄、生长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生命周期大约为1年,渔获物主要由冬生群(6—7月)和秋生群(3—5月)组成,不同年份捕捞群体有差异。不同产卵群体、不同性别的阿根廷滑柔鱼胴长和体质量生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冬生群,雌、雄个体胴长的生长方程分别用指数和线性函数来拟合为最适,体质量生长方程则分别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来拟合最适;秋生群,雌、雄个体的胴长生长方程分别用指数和对数函数拟合...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亚华 姜涛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主要增殖放流经济鱼种之一,探索有效的标志方法对其增殖放流的技术保障和效果评价无疑至关重要。本研究对草鱼仔鱼耳石进行了1 d茜素络合物(ALC)荧光标记,以确认该方法的可行性及适宜条件。结果显示,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均能被标记上。标记环在可见光及荧光下均能被观察到,其中,后者使用蓝色激发光(WBS)观察效果最佳。总体上,微耳石的标记效果最好,矢耳石次之。ALC浸泡对鱼体的生存及生长无显著影响,耳石上荧光信号出现和消失与鱼体开始浸泡和结束均存在约12 h的时滞。浸泡标记过的实验鱼在经过长达60 d的恢复续养后,标记环仍清晰可见,表明ALC标记效果明显且可长期存在。该方法对草鱼仔鱼的增殖放流标记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关键词:
草鱼 仔鱼 耳石 茜素络合物 荧光标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静 沈建忠 孙林丹 熊雷
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技术(LA-ICP-MS)对2012、2014及2016年采自长江、赣江的鲢幼鱼耳石核区微量元素(Sr、Ba、Mg、Na、Si、Cr、Mn、Ca、Zn)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长江、赣江鲢幼鱼耳石核区4种微量元素与钙元素的比值(Sr∶Ca、Ba∶Ca、Si∶Ca、Mg∶Ca)在同一水体年际间基本不变,但不同水体(长江、赣江)鲢幼鱼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Si∶Ca和Sr∶Ca比值对群体识别的贡献率最大。应用这4种元素比值的线性判别分析(LDFA)对长江鲢幼鱼群体整体判别成功率为92. 11%,其中对2012年、2014年、2016年样本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92. 31%、93. 33%、90. 91%;对赣江鲢幼鱼群体整体判别成功率为92. 31%,其中对2012、2014、2016年样本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0. 00%、96. 77%、93. 75%。研究表明,这4种元素比值可以作为识别长江和赣江鲢群体的环境元素指纹,LA-ICP-MS耳石元素指纹分析技术用于识别长江、赣江鲢群体确实有效可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黎雨轩 汤建华 徐献明 许津 刘志远 徐浩 程家骅
对三门湾和吕四近岸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仔稚鱼的矢耳石微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矢耳石上的轮纹是每日形成的,第一日轮在孵化后第2天形成,由仔鱼期向稚鱼期过渡时形成的次生核;三门湾和吕四近岸海域在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次生核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生长较快的个体,第一次生核形成的时间也较早,次生核数量亦多;两个海域小黄鱼的耳石微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吕四近岸的个体在仔鱼期耳石生长率更快(均值为0.039),第一次生核形成时间较短(均值为37日龄),次生核数量较多(7~8个),表明吕四近岸个体具有较快的生长率和发育速度,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吕四近岸的个体在...
关键词:
小黄鱼 耳石 日轮 次生核 生长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华 张鑫浩 金岳 林方龙 陈新军
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是我国近海头足类渔业的重要物种,为研究中国枪乌贼的耳石和角质颚在其年龄鉴定中的应用,根据2016年4月南海北部陆架区采集的中国枪乌贼样本,对其耳石和上角质颚的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建立基于角质颚和耳石的日龄与胴长的关系。结果显示,胴长与角质颚和耳石的日龄呈线性关系;耳石和角质颚生长纹相似,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但耳石的生长纹较上角质颚生长纹清晰,在耳石和角质颚上均发现有日轮和亚日轮,且都有标记轮,但耳石标记轮比角质颚标记轮多样。耳石轮纹和角质颚轮纹与胴长都呈线性相关关系。研究对比两者表明,角质颚微结构上生长纹会出现叠加沉积导致其轮纹数不完整,而且中国枪乌贼个体小,生长纹叠加多,更加难以观察,因此,耳石更适合作为中国枪乌贼的年龄鉴定的材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李建华
根据采集于东太平洋哥斯达黎加、秘鲁和智利外海的茎柔鱼耳石样本,分析了其生长纹、标记轮和其他异常结构。结果显示,耳石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按照生长纹宽度的不同可分为后核心区、暗区和外围区3个明显的生长区。通过对后核心区和暗区生长纹的计数显示,哥斯达黎加、秘鲁和智利外海3个海区的茎柔鱼仔鱼的年龄分别约为26、32和33日龄,稚鱼的年龄分别约为86、84和88日龄。茎柔鱼的耳石微结构中存在7类标记轮,它们的形成与茎柔鱼自身的内源节律(孵化、交配、产卵等)和外部环境压力(温度骤变、捕食者攻击等)等因素有关。研究还在个别茎柔鱼的耳石中发现一些不规则的异常结构(副核心、附生长纹、附中心)和生长纹方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志远 李圣法 徐献明 张翼 黎雨轩
对人工培育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生长发育与矢耳石形态及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黄鱼矢耳石上的轮纹是每日形成的,第1日轮在孵化后第2天形成,与其初次摄食相对应。(2)大黄鱼卵黄囊期和前弯曲期仔鱼的耳石形态为圆形,进入弯曲期耳石长轴迅速伸长,在后弯曲期耳石形态变为椭圆形。进入稚鱼期,矢耳石开始形成次生核。随后次生核数量逐渐增加,在孵化后47~78 d的个体中,次生核数量稳定在5~7个,耳石近似盾形。(3)根据耳石日轮宽度推算的大黄鱼稚鱼在其仔鱼期生长率(b)与第1个次生核的形成时间(tsp1)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生长较快的个体形成次生核的时间较早,...
关键词:
大黄鱼 耳石 日轮 次生核 生长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 陈新军 刘必林 陆化杰 李思亮 曹杰
头足类和鱼类一样,它的耳石微结构的形成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包含着许多丰富的生态信息。借助扫描电镜和核微探针技术可研究环境因子对耳石总长、轮纹和耳石中微量元素等微结构的影响。通过文献阅读,总结了温度、盐度、食物等环境因子对耳石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认为目前温度对耳石中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布影响的研究较多。多数学者采用耳石Sr/Ca组成作为温度影响的指标,但尚未见用实验室饲养法的证实报道,因此,这种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头足类。此外,盐度和食物等环境因子对耳石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盐度对耳石微结构的影响尚无相对一致的观点,但耳石总长与饵料丰富水平正相关,其微量元素组成和含量与饵料中成分...
关键词:
头足类 耳石微结构 温度 盐度 食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方舟 刘必林
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2008和2010年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462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其中2007年308尾、2008年262尾、2010年2 892尾),测量了491枚耳石外部形态参数和耳石重量(雌性274枚、雄性217枚),结合耳石的日轮,对耳石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耳石的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耳石中心为黑色,呈水滴形;从核心到侧区边缘,轮纹宽度由窄至宽,亮度由明至暗;侧区到北区边缘,轮纹则由宽至窄,亮度由暗至明。根据生长纹的宽度和颜色的明暗,可将整个耳石分为3个区域,即后核心区、暗区、外围区。不同群体间耳石总长(TSL)和最大宽度(MW)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贯宇 陈新军 刘必林 方舟
为了研究耳石和角质颚微结构在茎柔鱼年龄鉴定中的应用,实验根据2013年7—10月中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79°57'~83°24'W、10°54'~15°09'S)采集的茎柔鱼样本,提取出39尾茎柔鱼的耳石、上角质颚和下角质颚,对其微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微结构的生长纹进行计数及其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角质颚微结构头盖背侧区域的生长纹较为完整,通过观察头盖背侧边缘的生长纹可以消除喙部被腐蚀所产生的影响;下角质颚与上角质颚的微结构十分相似,均具有喙部纵向生长纹和喙部截面纵轴,然而,在形态和色素沉着等方面又有所不同。分析认为,耳石轮纹数与上颚轮纹数、耳石轮纹数与下颚轮纹数以及上颚轮纹数与下颚轮纹数均呈线...
关键词:
茎柔鱼 耳石 角质颚 微结构 年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廷廷 王玉堃 袁威 金显仕 陈超 孙耀
以渤海海域采集的小黄鱼(Larimichthy polyactis)幼鱼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矢耳石的微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小黄鱼矢耳石中心核呈圆形,平均直径为(24.35±0.72)μm,核内耳石原基为深黑色的圆形结构,平均直径为(12.07±0.58)μm,第1日轮距中心核的距离为(14.11±1.08)μm。初次摄食标记轮出现在第4条日轮处,标记轮暗带颜色加深、清晰可辨,该标记轮距中心核的距离为(20.67±2.28)μm。小黄鱼矢耳石前20条日轮,轮纹由圆环状逐渐变为椭圆,沿最长轴方向的轮纹宽度变化范围为6.51~14.37μm,且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宽;20~40条日轮间轮纹宽度呈显著升高,40~85日龄轮纹宽度变化相对平稳,第56~60条轮纹处出现轮纹,平均宽度最大值为41.59μm。在小黄鱼矢耳石日轮沉积过程中,伴随着亚日轮结构的形成,亚日轮清晰度差,轮纹宽度较窄且波动较大,在显微镜下对视野轻微调焦时会暂时性"消失"。本研究对小黄鱼的矢耳石特征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野生小黄鱼及其他鱼种的日轮判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黄鱼 耳石 日轮 微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