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3)
- 2023(14753)
- 2022(12910)
- 2021(12103)
- 2020(10178)
- 2019(23542)
- 2018(23363)
- 2017(45159)
- 2016(24677)
- 2015(27579)
- 2014(27462)
- 2013(26575)
- 2012(24245)
- 2011(21360)
- 2010(20966)
- 2009(18759)
- 2008(17887)
- 2007(15282)
- 2006(12951)
- 2005(10848)
- 学科
- 济(92199)
- 经济(92091)
- 管理(68570)
- 业(64503)
- 企(54254)
- 企业(54254)
- 方法(45452)
- 数学(39944)
- 数学方法(39380)
- 农(24648)
- 财(24378)
- 中国(23524)
- 学(22645)
- 业经(20205)
- 地方(18435)
- 制(17805)
- 理论(16328)
- 农业(16108)
- 务(15815)
- 财务(15735)
- 财务管理(15701)
- 贸(15576)
- 贸易(15570)
- 易(15121)
- 企业财务(14900)
- 技术(14708)
- 和(14661)
- 环境(14262)
- 体(13817)
- 银(13419)
- 机构
- 大学(336561)
- 学院(335356)
- 管理(133512)
- 济(128066)
- 经济(125276)
- 理学(117076)
- 理学院(115780)
- 管理学(113489)
- 管理学院(112896)
- 研究(110681)
- 中国(79743)
- 科学(72226)
- 京(70624)
- 农(58201)
- 财(57371)
- 所(55070)
- 业大(54397)
- 研究所(51024)
- 中心(50435)
- 江(47471)
- 财经(47075)
- 农业(45820)
- 范(43976)
- 北京(43657)
- 师范(43369)
- 经(43046)
- 院(41545)
- 州(38291)
- 经济学(38274)
- 技术(37646)
- 基金
- 项目(243756)
- 科学(190480)
- 基金(176148)
- 研究(174432)
- 家(155495)
- 国家(154246)
- 科学基金(131880)
- 社会(107931)
- 社会科(102176)
- 社会科学(102150)
- 省(96094)
- 基金项目(93930)
- 自然(88239)
- 自然科(86191)
- 自然科学(86167)
- 自然科学基金(84592)
- 划(81352)
- 教育(80757)
- 资助(72759)
- 编号(70777)
- 成果(56083)
- 重点(54899)
- 部(53018)
- 发(51570)
- 创(50769)
- 课题(48779)
- 科研(47495)
- 创新(47424)
- 计划(45648)
- 大学(45180)
- 期刊
- 济(131632)
- 经济(131632)
- 研究(92339)
- 学报(59705)
- 中国(58940)
- 科学(52476)
- 农(51385)
- 管理(47588)
- 大学(44895)
- 财(43508)
- 学学(42611)
- 教育(37517)
- 农业(35471)
- 技术(29969)
- 融(23737)
- 金融(23737)
- 业经(22699)
- 财经(22204)
- 经济研究(21284)
- 经(18922)
- 业(17690)
- 科技(17280)
- 问题(17262)
- 图书(17071)
- 版(16864)
- 业大(15801)
- 理论(15566)
- 技术经济(15280)
- 实践(14330)
- 践(14330)
共检索到466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马金 刘必林 陆化杰 曹杰
根据2007年7—10月在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采集的样本,利用耳石微结构对其渔获群体结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雌性个体胴长为200~395 mm,日龄为123~258 d;雄性个体胴长为200~353 mm,日龄为127~274 d。7、8月渔获样本的优势日龄为151~180 d,9月为181~210 d,10月为211~240 d。孵化日期为2006年12月下旬至2007年6月上旬,其中1—4月为高峰期。雌性个体的胴长绝对生长率平均为(1.175±0.127)mm/d,雄性为(0.952±0.213)mm/d。其胴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可分别用线性和指数方程来拟合,雌、雄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马金 刘必林 陆化杰 李思亮 曹杰
根据2007年7-10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连续采集的柔鱼样本,以耳石最大宽度(MW)与其总长(TSL)之比作为耳石形态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法分析了性成熟和个体大小对耳石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耳石的生长持续出现在柔鱼的整个生命周期,性成熟度为Ⅰ期与Ⅱ~Ⅴ期之间的个体,其耳石MW/TSL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性成熟度Ⅰ期后的个体,其耳石形态不随性成熟度的增加而变化;胴长为200~280mm的4个胴长组,耳石MW/TSL大多与其它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个体大于280mm的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李建华
根据采集于东太平洋哥斯达黎加、秘鲁和智利外海的茎柔鱼耳石样本,分析了其生长纹、标记轮和其他异常结构。结果显示,耳石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按照生长纹宽度的不同可分为后核心区、暗区和外围区3个明显的生长区。通过对后核心区和暗区生长纹的计数显示,哥斯达黎加、秘鲁和智利外海3个海区的茎柔鱼仔鱼的年龄分别约为26、32和33日龄,稚鱼的年龄分别约为86、84和88日龄。茎柔鱼的耳石微结构中存在7类标记轮,它们的形成与茎柔鱼自身的内源节律(孵化、交配、产卵等)和外部环境压力(温度骤变、捕食者攻击等)等因素有关。研究还在个别茎柔鱼的耳石中发现一些不规则的异常结构(副核心、附生长纹、附中心)和生长纹方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维 洪万树 陈仕玺 王琼 张其永
应用AFLP标记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沿岸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利用6对选择性引物对采自日本、韩国、越南及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8个群体的126尾大弹涂鱼进行扩增。在15~500 bp之间得到1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160条,多态性比例为86.02%,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片段为25~36条,每对引物组合多态位点检出率为52.0%~96.42%。各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在27.96%~57.53%之间,其中韩国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高,广东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低。各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为0.038~0.151,遗传距...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清澄 高玉珍 花传祥 杨明树
根据2014年我国秋刀鱼捕捞船在西北太平洋采集的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样本,提取1 062个耳石进行拍照处理,并根据耳石透明带特征对其进行划分,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耳石类型及与肉体长组的关系,分析各月份耳石类型变化。研究发现,83%小型鱼(Kn l≤240 mm)和71%中型鱼(240 mm314 mm)耳石类型Ⅱ、类型Ⅲ占优。肉体长在280 mm以下的类型Ⅰ耳石比例较大,耳石没有形成透明带,随着Kn l的增加,类型Ⅱ和类型Ⅲ在肉体长组的比例增加。耳石透明带最早在202...
关键词:
秋刀鱼 耳石类型 透明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清澄 杨明树 高玉珍 花传祥 李珊珊 周扬帆
根据2015年6—7月和10—11月中国秋刀鱼船在西北太平洋采集的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样本,以耳石最大宽度(MW)与其总长(TSL)之比作为表征耳石生长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耳石生长与性成熟度、个体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耳石扁平,核心靠后端,基叶较翼叶突出明显;除Ⅳ外,雌雄个体各期TSL和MW均值随性成熟度等级增大而增加,在ⅣⅤ期TSL和MW均值明显增加。雌雄个体在Ⅱ、Ⅲ、Ⅳ、Ⅴ期性成熟度间耳石MW/TSL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从性成熟度Ⅱ期开始的个体,其耳石形态不随性成
关键词:
秋刀鱼 耳石 性成熟度 叉长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月娟 高雷 段辛斌 姜伟 黄安阳 王珂 陈大庆 汪登强
利用耳石微结构对2018~2020年在监利断面采集草鱼和鲢仔鱼群体进行日龄鉴定,推测其孵化时间和繁殖时间,结合长江水文特征,分析监利断面四大家鱼仔鱼来源,以及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等对四大家鱼仔鱼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草鱼和鲢仔鱼耳石轮纹特征相似,日龄结构也相似。监利断面2018和2019年苗汛期草鱼和鲢仔鱼苗汛期日龄分布范围为8~15日,其中主要分布在9~12日。2020年草鱼和鲢仔鱼日龄分布范围为10~22日,主要分布在12~15日。这表明,监利断面草鱼和鲢仔鱼群体日龄范围较窄,规格整齐,可能产自相同或相近的产卵场。基于日龄推测长江监利断面草鱼和鲢苗汛期仔鱼的繁殖时间与宜昌江段涨水日期基本一致,推测该江段四大家鱼鱼苗主要来自于宜昌江段。2018~2020年三峡水库开展4次生态调度,仅2018年6月中旬的生态调度在监利断面出现相应的家鱼苗汛,其它5月底开展的3次生态调度在监利江段未监测到相应的苗汛,可能是因为5月下旬长江中游温度较低、饵料生物较少,影响了鱼苗的早期生长和死亡率。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加强在6月下旬开展生态调度,对下游仔鱼资源的补充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耳石微结构 日龄 四大家鱼 生态调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品 陆化杰 唐悦 宁欣 刘凯 陈子越 陈新军
根据2018年9—11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采集的339尾北方拟黵乌贼样本,对其耳石外形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北方拟黵乌贼具有长窄的吻区和宽大的翼区。主成分分析表明,耳石总长(TSL)、吻侧区长(RLL)、侧区长(LDL)、翼区长(WL)和最大宽度(MW)可以作为北方拟黵乌贼耳石外形变化的特征因子。协方差分析表明,MW、LDL和WL与胴长的关系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TSL和RLL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MW、RLL、TSL、LDL和WL与体质量的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AIC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分析表明,TSL、RLL与胴长的生长关系最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雄性个体的MW、LDL和雌雄个体的WL与胴长的关系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雌性个体的LDL则最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雄性个体的LDL和MW与体质量的关系最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雌性个体的LDL、MW和TSL最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而其余特征参数则均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随着胴长增加,耳石绝对尺寸都逐渐增大,但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背区、侧区、吻侧区、翼区的长度与耳石总长之比基本保持一致,分别为35.66%、55.84%、75.23%和85.82%左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铭霞 陈新军 刘必林 田思泉
根据2007年(高产年份)、2009年(低产年份)我国鱿钓船生产采集的柔鱼样本数据,对西北太平洋渔汛期间7-10月柔鱼渔获物组成及其生长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2007年柔鱼胴长范围为200~440 mm,优势胴长为240~310 mm,占总数的75.41%;体重范围为280~2 540 g,优势体重为400~790 g,占总数的63.11%。2009年柔鱼胴长范围为160~430 mm,优势胴长为220~280 mm,占总数的66.87%;体重范围为43~9 310 g,优势体重为300~510 g,占总数的53.75%。研究发现,2007年和2009年7-10月渔获群体均存在2个群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2008和2010年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 462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其中2007年308尾、2008年262尾、2010年2 892尾),利用耳石微结构研究了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的日龄、生长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生命周期大约为1年,渔获物主要由冬生群(6—7月)和秋生群(3—5月)组成,不同年份捕捞群体有差异。不同产卵群体、不同性别的阿根廷滑柔鱼胴长和体质量生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冬生群,雌、雄个体胴长的生长方程分别用指数和线性函数来拟合为最适,体质量生长方程则分别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来拟合最适;秋生群,雌、雄个体的胴长生长方程分别用指数和对数函数拟合...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华 张鑫浩 金岳 林方龙 陈新军
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是我国近海头足类渔业的重要物种,为研究中国枪乌贼的耳石和角质颚在其年龄鉴定中的应用,根据2016年4月南海北部陆架区采集的中国枪乌贼样本,对其耳石和上角质颚的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建立基于角质颚和耳石的日龄与胴长的关系。结果显示,胴长与角质颚和耳石的日龄呈线性关系;耳石和角质颚生长纹相似,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但耳石的生长纹较上角质颚生长纹清晰,在耳石和角质颚上均发现有日轮和亚日轮,且都有标记轮,但耳石标记轮比角质颚标记轮多样。耳石轮纹和角质颚轮纹与胴长都呈线性相关关系。研究对比两者表明,角质颚微结构上生长纹会出现叠加沉积导致其轮纹数不完整,而且中国枪乌贼个体小,生长纹叠加多,更加难以观察,因此,耳石更适合作为中国枪乌贼的年龄鉴定的材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峰 陈新军 刘必林 钱卫国 田思泉
根据2003-2007年8-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不同水层的温度和我国鱿钓船的生产资料,对柔鱼作业渔场分布及其与不同水层(5m、50m、100m、200m)的温度、水温垂直结构(100-200m水温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10月柔鱼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151°~156°E、41°~44°N海域,各月柔鱼中心渔场形成的水温垂直结构有所差异。8月中心渔场各水层(5m、50m、100m、200m)的水温及100~200m水温垂直梯度的适宜范围分别为17~21℃、9~12℃、3~9℃、2~7℃和0~0.03℃/m,9月分别为15~18℃、8~11℃、3~6℃、2~5℃和0~0.02℃/m,10月分别为...
关键词:
柔鱼 水温垂直结构 北太平洋 渔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岳 方舟 李云凯 陈新军 胡慧凌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信息。本文根据2010年5~6月和2012年5~7月我国鱿钓船在北太平洋海域(170°E~172°W、38°N~41°N)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样本,对柔鱼东部群体的角质颚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利用耳石推测的柔鱼日龄建立其生长方程。主成分分析认为,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和上侧壁长(ULWL)为柔鱼上颚的主要形态参数,下喙长(LRL)、下喙宽(LRW)和下侧壁长(LLWL)为柔鱼下颚的主要形态参数。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认为,6项角质颚主要参数与日...
关键词:
柔鱼 北太平洋 角质颚 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峰华 杨胜龙 范秀梅 吴祖立 伍玉梅 崔雪森
利用2007—2016年Argo温度剖面浮标资料,计算西北太平洋柔鱼作业渔场垂直剖面海水温度和温跃层特征参数,并结合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同期渔获数据,分析其中心渔场与垂直水温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柔鱼渔汛期为每年的5—11月,其中8、9月是盛渔期,渔场位置相对集中,为150°E~160°E、39°N~45°N, CPUE超过2 t/(d·v);8月前和9月之后渔场相对分散,CPUE相对较低。渔场海洋温跃层上下界对应的海水温度,0~50 m和0~100 m水层温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水层的水温温差从7月份开始逐步拉大,ΔT_(0-50 m)的平均温差达到了5.17℃,ΔT_(0-100 m)的温差为7.68℃;温差幅度最大值中ΔT_(0-50 m)出现在9月,为9.89℃;ΔT_(0-100 m)出现在9月,为12.64℃;10月和11月ΔT_(0-50 m)、ΔT_(0-100 m)逐步减小。在160°E以西海域,西部传统渔场海域温跃层上界深度处在20~50 m,对应海水温度范围在4~17℃;下界深度位于150~230 m,得出对应的温跃层下界的海水温度范围为3~11℃。渔场垂直水温结构ΔT_(0-50 m)、ΔT_(0-100 m)的值越大,CPUE越高,表明在温跃层水温降低幅度越大,柔鱼资源集聚密度越高,渔获量越好。对渔场垂直水温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为西北太平洋柔鱼的渔情预报和渔业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伊宁 刘必林 淡雅婷 李建华
为探究加利福尼亚标灯鱼的基础生物学信息,本文根据2022年6—7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海域采集的175尾样本,通过耳石微结构的观察,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加利福尼亚标灯鱼的矢状耳石呈卵圆形,有一个深波状的背缘,浅沟,尾状圆形,纵截面微观结构显示出3个生长区:中心区(CZ)、中间区(MZ)和外部区(EZ),轮纹数分别为45~50、38~45和157~465;根据生长纹计数,计算日龄范围为242~550d,优势日龄组范围为301~400d占91.46%;根据捕获时间推算样本孵化时间约为 2021年3—8月,其中高峰孵化日期约为2021年5—6月;赤池信息量准则分析显示,最适生长方程为贝塔朗菲模型(von Bertalanffy): L_(t)=146.325×{1-exp[-0.01×(t-229.392)]};此外,研究还表明加利福尼亚标灯鱼的生长纹均有明显的月球周期性,即在满月期间具有更窄的生长纹宽度。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其生活史特征以及为日后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