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6)
2023(16514)
2022(14077)
2021(12968)
2020(10954)
2019(25440)
2018(25240)
2017(48003)
2016(25813)
2015(29322)
2014(29565)
2013(29073)
2012(27081)
2011(24594)
2010(24944)
2009(23070)
2008(22638)
2007(20152)
2006(17728)
2005(16083)
作者
(75757)
(63429)
(63226)
(60113)
(40443)
(30467)
(28962)
(24834)
(24070)
(22753)
(21542)
(21359)
(20317)
(20221)
(19668)
(19641)
(18888)
(18847)
(18313)
(18111)
(15968)
(15717)
(15615)
(14628)
(14406)
(14224)
(14048)
(14044)
(13013)
(12580)
学科
(126865)
经济(126754)
管理(71869)
(69133)
(55782)
企业(55782)
方法(51521)
数学(45568)
数学方法(44838)
中国(32835)
(30660)
地方(30194)
业经(26040)
(25656)
(23495)
农业(20753)
(20510)
贸易(20496)
(20233)
(19769)
理论(18403)
(17838)
银行(17806)
(17694)
金融(17691)
地方经济(17340)
(17227)
环境(17200)
(17122)
技术(16679)
机构
学院(374939)
大学(371615)
(160022)
经济(156683)
管理(143063)
研究(128988)
理学(122603)
理学院(121227)
管理学(118783)
管理学院(118087)
中国(97957)
(79004)
科学(78703)
(70582)
(65832)
(62061)
研究所(59511)
中心(59309)
(57102)
财经(55790)
业大(54697)
(50395)
北京(50090)
(49114)
经济学(49031)
师范(48585)
农业(48507)
(46261)
(45631)
经济学院(43812)
基金
项目(246022)
科学(193428)
研究(178905)
基金(176717)
(154018)
国家(152724)
科学基金(131260)
社会(112831)
社会科(107038)
社会科学(107009)
(98355)
基金项目(92557)
自然(84949)
教育(83654)
自然科(83030)
自然科学(83009)
(82257)
自然科学基金(81484)
资助(73923)
编号(73025)
成果(58725)
(57184)
重点(55991)
(53722)
(51373)
课题(51299)
创新(48027)
科研(47100)
国家社会(46370)
教育部(46083)
期刊
(182066)
经济(182066)
研究(110080)
中国(76990)
(56606)
学报(56060)
(55061)
管理(54746)
科学(52505)
大学(42827)
教育(41489)
学学(40404)
农业(38563)
技术(37935)
(34601)
金融(34601)
经济研究(29905)
业经(29306)
财经(27710)
(23906)
问题(23456)
统计(21227)
(21042)
技术经济(20726)
(19089)
(18254)
商业(17702)
决策(17334)
(16878)
图书(16825)
共检索到567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晗  孙志强  周威  
为了准确掌握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规律,以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环比系数与熵值的组合赋权法进行指标赋权;通过耦合度、综合协调指数分析,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模型,并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2年-2011年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从纵横两个角度分析河南省各地市二者之间协调度变化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及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交通运输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骆琳  李禹锋  王沁  
文章从规模性、结构性、效益性三个维度构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基于DEA交叉效率,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我国七大地区耦合协调度,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看,我国总体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从空间维度看,七大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3)华东和华北地区实现高度耦合协调发展。西北和西南地区耦合协调度正从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发展。华南、华中和东北地区处于中度协调发展区间,跃迁趋势不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雪松  陈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共存于城市道路系统之中。如何确定公交价格的适宜性,使多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随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既能够提供优质优、价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吸引高收入群体,又有彰显人文关怀的低价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兼顾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需求,促进公共交通运输成为城市客运主导方式,是地方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关注的课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慧峰  
通过构建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和2013年的截面数据,采用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等方法,定量分析单个系统有序度以及系统间协调度。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人口系统;有序度最高的为经济系统,再次为交通运输系统,而有序度最低的则为人口系统;系统间的协调度在不同的区域有着显著差异,交通运输与人口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人口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因此,要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三方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就可以从交通运输与人口、经济与人口及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三个维度出发,研究协调演化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寒  刘东晋  
文章以2007—2017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采用耦合协调度的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显示:虽然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逐步趋好,但目前还仍未真正走出失调局面而实现耦合协调发展;十多年来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按照阶段划分,两者关系呈现了由中度失调到轻度失调再到边缘协调的动态特征;十多年来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发展先后关系经历了从旅游产业滞后,到两者同步发展,再到交通运输滞后的过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利民  胡思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贸易往来及经济互补性的增强,国际经济更趋一体化。新世纪将是综合运输的时代,将形成物流系统综合化,交通运输面临新的革命性变化,这种新的运输模式将打破传统的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局面,强调运输方式之间的集成、协同。综合运输系统由此成为各种运输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士靖  刘银仓  邢明军  
在阐释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量模型。并对中国2005年31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协调度却差异显著,且以中度协调与高度协调为主;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绝大多数省区处于不同程度的环境滞后型或经济滞后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还远没有达到良性共振的状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超  
本文基于耦合模型对地区流通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流通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桂夏芸  傅春  陈佶玲  
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特色小镇则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尝试。本文基于我国电商小镇的社会调研数据,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计算得到各电商小镇与其特色产业的耦合协调值。研究表明:特色产业产品经济附加值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大、电商政策性支持力度高的电商小镇,电商品牌对其发展特色产业的支撑力度强;特色产业产品经济附加值低、电商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小镇,电商平台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功能还未凸显。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电商小镇与特色产业的耦合程度,一方面要提高特色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电商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家明  丁浩  郑皓  
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加快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山东省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迟滞于城镇化率导致承载能力欠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后续动力不足,粗放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因此,协调城镇化建设己成为山东省城镇化转型的当务之急。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方法进行梳理,结合城镇化协调发展内涵进行解读,将城镇化协调发展定义为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5个系统协调发展,运用相关鉴别力模型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指标体系构建,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构建各系统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模型。经测算得出:2007-2016年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有所提升,但地市间差距并未缩小。目前,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处协调之列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地市间在滞后类型与阻力因素上均有所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雪霞  
文章将综合评价方法与耦合协同思想相结合,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社会、科技与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关系数标准差、集对分析和耦合协调度综合测评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的方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差异上,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东南沿海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高,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在时间演化上,各区域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雪霞  
文章将综合评价方法与耦合协同思想相结合,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社会、科技与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关系数标准差、集对分析和耦合协调度综合测评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的方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差异上,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东南沿海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高,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在时间演化上,各区域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超  付德志  
依据功效函数和熵值赋权法的原理,改进min-max功效函数和熵值赋权法的计算基础,提出可调可比可预测的功效函数与基于均值功效的熵值赋权法;讨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等级标准,阐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算法;以精简评价指标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等级标准、模型算法和指标体系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加以实际应用,验证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超  付德志  
依据功效函数和熵值赋权法的原理,改进min-max功效函数和熵值赋权法的计算基础,提出可调可比可预测的功效函数与基于均值功效的熵值赋权法;讨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等级标准,阐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算法;以精简评价指标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等级标准、模型算法和指标体系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加以实际应用,验证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力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服务均等化背景下,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系统间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渐受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概述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评价对象范围、指标构建逻辑、评价方法与模型等方面存在不足。为克服现有评价缺陷,实现该领域内研究递进式发展,需要引进新模型、或对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等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