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2)
- 2023(17577)
- 2022(15229)
- 2021(14451)
- 2020(12004)
- 2019(27892)
- 2018(27494)
- 2017(52327)
- 2016(28092)
- 2015(31975)
- 2014(31652)
- 2013(31046)
- 2012(28281)
- 2011(25514)
- 2010(25264)
- 2009(23204)
- 2008(22553)
- 2007(19494)
- 2006(16987)
- 2005(14728)
- 学科
- 济(116297)
- 经济(116091)
- 管理(79800)
- 业(75614)
- 企(63569)
- 企业(63569)
- 方法(56799)
- 数学(48610)
- 数学方法(47814)
- 中国(32629)
- 农(30658)
- 财(27318)
- 业经(26164)
- 学(24786)
- 理论(22110)
- 贸(21320)
- 贸易(21306)
- 地方(20875)
- 易(20757)
- 农业(20372)
- 制(19691)
- 和(19461)
- 技术(18600)
- 环境(17359)
- 务(17029)
- 财务(16935)
- 财务管理(16901)
- 银(16798)
- 银行(16761)
- 融(16163)
- 机构
- 大学(401459)
- 学院(398533)
- 济(161496)
- 管理(158864)
- 经济(158201)
- 理学(138752)
- 理学院(137239)
- 管理学(134422)
- 管理学院(133708)
- 研究(133454)
- 中国(99667)
- 京(85980)
- 科学(82871)
- 财(71471)
- 所(65650)
- 农(61641)
- 中心(60335)
- 研究所(60286)
- 业大(59006)
- 财经(58297)
- 江(54999)
- 北京(54599)
- 经(53272)
- 范(52745)
- 师范(52243)
- 经济学(49288)
- 院(48598)
- 农业(48262)
- 州(44975)
- 经济学院(44377)
- 基金
- 项目(277965)
- 科学(219775)
- 基金(203125)
- 研究(202864)
- 家(177340)
- 国家(175905)
- 科学基金(151742)
- 社会(128680)
- 社会科(121483)
- 社会科学(121450)
- 基金项目(106752)
- 省(106623)
- 自然(98978)
- 自然科(96738)
- 自然科学(96715)
- 自然科学基金(94959)
- 教育(94409)
- 划(90594)
- 资助(84738)
- 编号(81920)
- 成果(65893)
- 重点(62276)
- 部(61856)
- 发(58612)
- 创(57992)
- 课题(56498)
- 创新(54062)
- 教育部(53409)
- 国家社会(53254)
- 科研(53049)
- 期刊
- 济(168872)
- 经济(168872)
- 研究(114980)
- 中国(74986)
- 学报(62750)
- 科学(58846)
- 管理(58628)
- 农(55214)
- 财(53883)
- 大学(48554)
- 教育(46591)
- 学学(45499)
- 农业(38977)
- 技术(37326)
- 融(29555)
- 金融(29555)
- 财经(28447)
- 经济研究(28095)
- 业经(26517)
- 经(24410)
- 问题(21751)
- 业(20916)
- 图书(20581)
- 科技(20178)
- 技术经济(19689)
- 统计(19394)
- 版(18568)
- 理论(18143)
- 策(17509)
- 资源(17506)
共检索到570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承宏 罗培元 吴玉洁
本文认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中介与企业构成了转化作用的基本主体,这些独立主体是一种耦合作用的单元,可以用耦元进行描述,即这些耦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事实上,这些耦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复杂性,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才可以成功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因此,本文使用生物耦合概念以及原理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核心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索影响因素之间的恒定关系,试图找到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亚平 姜树凯
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界定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体系及主体构成,提出科技成果转化运行主体与支撑主体间知识管理耦合互动的理念,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知识管理耦合互动的功能,阐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知识管理耦合互动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对于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的知识管理合作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化 知识管理 耦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玥 刘希宋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和缺乏知识要素投入等问题,探索将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引入成果转化全过程。揭示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战略性、嵌入性、多元性、社会网络性和软管理特性,从成果转化目标、要素、过程的视角系统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提出三维耦合模型,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科学化、知识化提供方法指导。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管理 耦合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华 李茂洲 杨旭淼
各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组态效应迥异。本文以31个省(区、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数据为样本,采用LDA分析方法获取样本中的政策因素,再对这些因素做fsQCA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能够对科技成果转化结果产生绝对影响的单一政策工具;科研评价改革、创新创业激励、科技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这4类政策工具组合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构建路径模型,进一步分析政策工具的有效组合模式、特点、作用和应用场景,为各地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政策组合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科星 莎薇 刘敏颖 段依竺 罗军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厘清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主体要素特征,提出技术经纪人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耦合关系。主要结论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知识和信息流动的过程,而技术经纪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服务和催化剂的角色;技术经纪人以科技成果为服务对象,能促使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实现有效对接,强化各主体间的互动耦合;技术经纪人通过信息耦合机制、知识耦合机制、目标耦合机制和利益耦合机制,调节主体之间信息和知识差异、目标不协调以及利益冲突等问题,加强多元知识创新主体间的沟通和协调,有效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水利 史童 王春嬉 魏书妍 刘欢
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研究产学研合作耦合关系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耦合关系的三个维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效应依次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行为耦合、资源耦合;产学研合作耦合关系对组织学习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在产学研合作耦合关系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效应,且利用式学习的中介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耦合关系 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悦 陈丽玉 何慧芳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之间的协同是我国高校发展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基于创新链视角,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为研究创造和科技价值产生阶段,运用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价2012—2017年我国28所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发现:28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效率取得一定进步,研究创造阶段整体效率较高,但科技价值产生阶段效率严重偏低;研究期间28所大学总体上呈现研究创造效率持续提升而科技价值产生效率有所下降的趋势,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率稍有下降。我国各所大学的技术成果转化优势和短板不同,提出应结合自身特点制订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网络DEA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春林 付少丹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需要充分且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政策文本量化能为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精准发力。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省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水平,为省级区域政府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提供参考。基于2015年以来我国省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包含的高频词,构建包括9个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PMC指数模型对省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7.57分,整体政策处于良好级别,但还存在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政策视角考虑不全、政策目标内容欠周、政策客体单一化和政策保障手段不完善等5个方面共性问题。由此提出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拓宽政策视角、改进政策目标、丰富政策客体和完善政策保障手段等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PMC指数模型 量化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宇 方曙 陆颖 杨志萍
全面梳理重庆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项影响因素,以SWOT模型分析得出重庆科技成果转化当前最适宜的竞争战略是由优势(S)与机遇(O)组合构成的SO进取型战略;运用QSPM矩阵研究得出SO战略四项备选方案的优先顺序依次为政策先行、需求引领、强强联手和服务护航,并据此制定了实施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思宇 何海燕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全国1000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参与者的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估计5个影响因素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问题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发现"科技成果中试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和"科技中介机构的转化服务能力"等因素在统计学上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志迎,赵晓丹
本文根据自组织理论、进化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复杂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复合三链螺旋模型,并根据此模型指出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条件和根本途径。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 自组织理论 复杂性理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文亮 许正中 王直节
在剔除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1年中国30个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总的看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规模效率被高估,环境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东中西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存在较大差别。研究认为,应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科技组织方式、优化政策、信息共享,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全面提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严威 俞立平 孙建红
本文在传统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基于科技投入→科技成果→经济增长的全新路径,测度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首先测算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γ),接着分别估算科技投入对科技成果的弹性(σ)和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弹性(η),最终得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σ·η/γ)。实证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科技成果的贡献较大,但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不高,从而导致了我国整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偏低。我国政府在增加科技投入总量、优化科技投入结构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扬 陈刚 孙剑峰
本文针对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 ,引入激励经济学的思想探讨转化工作的规律。本文从分析具体的激励模型(简单激励模型、多任务激励模型、自我选择模型)入手 ,通过选择性的讨论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问题提出激励机制设计思想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庆 张再生 尤欣赏
科技成果供需主体的有效匹配是提升其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考虑由于复杂的环境、决策者知识经验水平等因素造成多准则群决策信息的犹豫性与模糊性,引入区间直觉模糊集理论,构建以整体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的科技成果供需匹配优化模型。并以天津市某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例,证明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科技服务平台中科技成果供需匹配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