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0)
- 2023(10569)
- 2022(8793)
- 2021(8209)
- 2020(6852)
- 2019(15981)
- 2018(15666)
- 2017(30587)
- 2016(15805)
- 2015(17362)
- 2014(16875)
- 2013(16398)
- 2012(14849)
- 2011(13334)
- 2010(12722)
- 2009(11436)
- 2008(11032)
- 2007(9120)
- 2006(7736)
- 2005(6857)
- 学科
- 济(66823)
- 经济(66770)
- 管理(49009)
- 业(45409)
- 企(40143)
- 企业(40143)
- 方法(34673)
- 数学(30097)
- 数学方法(29717)
- 财(17802)
- 中国(16336)
- 学(14722)
- 农(14659)
- 业经(14503)
- 务(12331)
- 财务(12299)
- 财务管理(12278)
- 理论(12086)
- 地方(11895)
- 企业财务(11800)
- 和(11288)
- 技术(11066)
- 制(10744)
- 贸(10629)
- 贸易(10627)
- 图书(10470)
- 易(10325)
- 农业(9952)
- 书馆(9936)
- 图书馆(9936)
- 机构
- 大学(222899)
- 学院(216374)
- 管理(92686)
- 济(91722)
- 经济(90100)
- 理学(81514)
- 理学院(80744)
- 管理学(79453)
- 管理学院(78999)
- 研究(62171)
- 中国(46524)
- 京(43755)
- 财(40936)
- 科学(36161)
- 财经(34423)
- 经(31575)
- 经济学(29866)
- 中心(29774)
- 江(29580)
- 范(29089)
- 业大(28860)
- 师范(28832)
- 所(27352)
- 经济学院(27102)
- 北京(26179)
- 财经大学(26165)
- 农(25993)
- 研究所(25252)
- 商学(24553)
- 州(24440)
- 基金
- 项目(156120)
- 科学(126464)
- 基金(118026)
- 研究(116485)
- 家(100896)
- 国家(100151)
- 科学基金(89288)
- 社会(78301)
- 社会科(74542)
- 社会科学(74527)
- 基金项目(62917)
- 省(58944)
- 自然(56254)
- 自然科(55034)
- 自然科学(55025)
- 自然科学基金(54069)
- 教育(53587)
- 划(49467)
- 编号(47483)
- 资助(46419)
- 成果(38187)
- 部(35378)
- 重点(34448)
- 国家社会(33809)
- 创(33807)
- 发(32669)
- 教育部(31728)
- 创新(31507)
- 人文(31490)
- 项目编号(31157)
- 期刊
- 济(87135)
- 经济(87135)
- 研究(56429)
- 财(32545)
- 中国(32525)
- 管理(32258)
- 学报(31451)
- 图书(30764)
- 科学(27612)
- 大学(24995)
- 书馆(23848)
- 图书馆(23848)
- 学学(21616)
- 农(20816)
- 技术(19162)
- 教育(18576)
- 财经(17527)
- 经(15072)
- 融(14991)
- 金融(14991)
- 经济研究(14973)
- 农业(14256)
- 业经(13839)
- 情报(12108)
- 问题(12076)
- 坛(11078)
- 论坛(11078)
- 技术经济(10759)
- 理论(10688)
- 统计(9847)
共检索到301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华 周媛 肖可以
图书馆知识资本是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用户资本构成,图书馆知识资本的价值转化是物质流与知识流相互耦合、交互作用的过程,图书馆在耗散结构理论的涨落协同中不断创新、跃进、探索、进取、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刚 李贺 李琳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耗散结构特点,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熵的性质、数量、结构,以及系统演化、扰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演化概念模型和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红珊
只有教师之间协同互馈和互补、进行知识渗透与融合,才能实现知识协同创新。高校教师协同团队要加强与外界的信息、知识、物质、能量等交流交换,形成知识创新的开放系统。在尊重知识转化和创新规律的基础上,在目标体系、知识体系和内部环境中推动创新涌现。
关键词:
知识协同 团队管理 开放性 耗散结构理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龚芙蓉 袁琳
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图书馆管理创新与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本文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揭示了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运行的结构与特征,阐述了耗散结构理论对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数字环境 图书馆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学兵
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复杂性科学对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演化的机理、组织知识管理熵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稳定性和结构失稳特征,然后研究了组织知识管理系统演化的诱发机制,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系统涨落的机理。文章指出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自演化过程就是一个涨落、分叉的过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瑶 金明生
文章将信息生态学引入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模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揭示系统负熵的主要来源,阐明维持系统有序性所需的条件,尝试以新思路新方法来解决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李文博
知识网络的演化对企业和国家的技术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耗散结构的理论视角,文章对知识网络进行了诠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网络的演化机制;最后,文章讨论了该研究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知识网络 演化机制 耗散结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守美
文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分析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探讨耗散结构理论与知识生态系统的一致性,阐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对构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企业 知识生态系统 耗散结构 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大立
耗散结构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复杂系统,各元素之间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正是这种非线性的相干机制,导致突变而产生有序结构,从而扩大系统功能。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种耗散结构,具有耗散结构的基本属性。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及相关因素对它的影响,认识产业集群演进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及成长路径,为制定更加完善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科学系统的政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宏 许可
针对资源产业链在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资源产业链现状,以耗散结构为理论依据,探讨资源产业链的演进机制,指出促进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动力机制是价值追求和消费需求。研究通过影响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条件以及作用于耗散发生的动力机制,来加速资源产业链升级。最后给出在耗散演进机制作用下加速产业链演进、实现资源型产业链更替和升级的途径。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链 耗散结构 演进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润珍 武杰
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影响商品价值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供求关系、生产效率等。经济全球化不仅使上述因素影响商品价值形成的条件、方式、程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因素,尤其是开放程度的加大使商品价值的形成更趋复杂化。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重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品价值的研究,重视系统要素间的耦合作用和结构调整,对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巍
耗散结构理论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在长期研究复杂系统演化过程中提出的一种能够解释和预测经济、社会、哲学现象的一种自组织理论。一、耗散结构理论的内容普利高津指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由于系统内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玉海
价值规律是劳动价值论中最抽象的规律。前人就是由于方法论所限只能把它的内容和要求作为规律本身 ,给我们留下了研讨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 ,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 ,用“耗散结构论” ,以劳动二重性为纽带 ,从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入手 ,对价值规律内涵进行动态的系统研究 ,揭示出价值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是劳动一元函数对劳动生产力多元函数的复合函数。把这只“看不见的手”根置于劳动生产力之上 ,成为“有根之手” ,从而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艳芹 彭福扬
耗散结构理论通过熵变解释了自然进化与发展的规律,论证了事物如何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无序的互变从而实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统一。自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基础正是基于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和非线性相互作用表明自然与社会是可以实现互动的,因此,自然与社会的互动规律具有了客观依据。实现良性互动需解决干扰负熵流双向流动的人的问题,从价值观到实践行为的变革都要在人类社会范畴内实现。
关键词:
耗散结构 互动关系 熵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