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52)
2023(18365)
2022(15645)
2021(14550)
2020(12056)
2019(27818)
2018(27334)
2017(53106)
2016(28366)
2015(31617)
2014(31322)
2013(30749)
2012(27900)
2011(25072)
2010(25156)
2009(23459)
2008(22125)
2007(19283)
2006(16774)
2005(15040)
作者
(79305)
(66088)
(65489)
(62410)
(41850)
(31705)
(29817)
(25768)
(25204)
(23325)
(22524)
(22220)
(20751)
(20740)
(20588)
(20226)
(19628)
(19382)
(18912)
(18816)
(16316)
(15995)
(15911)
(15046)
(14743)
(14639)
(14533)
(14320)
(13218)
(12830)
学科
(114910)
经济(114759)
管理(85569)
(80236)
(68691)
企业(68691)
方法(52219)
数学(45143)
数学方法(44551)
中国(33609)
(33202)
(29319)
(28990)
金融(28985)
(27599)
银行(27553)
(27091)
业经(26661)
(26450)
地方(25580)
(23896)
(21485)
财务(21405)
财务管理(21359)
企业财务(20365)
理论(20210)
农业(19625)
(19171)
贸易(19155)
(18638)
机构
大学(398705)
学院(396542)
(161319)
经济(157890)
管理(157652)
理学(137156)
理学院(135648)
管理学(133224)
管理学院(132494)
研究(129620)
中国(101419)
(83554)
科学(78616)
(77033)
(63033)
财经(61789)
中心(60374)
(58914)
研究所(57462)
(56837)
业大(56766)
(56161)
北京(52216)
(51594)
师范(51092)
经济学(50319)
(47682)
(46327)
财经大学(46315)
农业(45825)
基金
项目(275147)
科学(218202)
研究(202201)
基金(201527)
(174662)
国家(173268)
科学基金(150367)
社会(129270)
社会科(122708)
社会科学(122678)
基金项目(106871)
(106789)
自然(97142)
自然科(94883)
自然科学(94863)
自然科学基金(93140)
教育(93105)
(89579)
资助(82637)
编号(81900)
成果(65947)
重点(61971)
(61053)
(58574)
(57503)
课题(56137)
创新(53751)
国家社会(53669)
教育部(52995)
(52716)
期刊
(171442)
经济(171442)
研究(117012)
中国(73090)
学报(60256)
(59849)
管理(57632)
科学(55988)
(52739)
大学(46931)
(44790)
金融(44790)
学学(44373)
教育(42007)
农业(35578)
技术(34296)
财经(30673)
经济研究(27517)
业经(27418)
(26230)
问题(22135)
理论(19448)
技术经济(18433)
科技(18221)
(17969)
图书(17877)
实践(17630)
(17630)
现代(17412)
(17318)
共检索到574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世晓  王国华  
文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区域金融集聚的系统特征,提出了描述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有序性特征的"金融熵"指标,并运用这一指标建立起"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方向判别模型"进行区域金融集聚系统演化趋势判断;在此基础上选取武汉市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相关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基于"金融熵流"调节的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维护、导向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可旭  姜乐军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其产生和发展的基本逻辑在于产业,因此,产教融合育人成为职业教育人才有效培养的不二选择。职业教育关系多方利益相关者,聚合多方面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非线性、协同性的耗散结构特征。高职产教融合育人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产教融合动力不足,合作层次不深;产教融合目标不明,主体利益不清;产教融合资源离散,培养保障无力等问题,这多缘于产业内驱动力不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无法得到较好体现和满足、资源融合缺乏制度支持和保障。因此,高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构建需要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结合利益相关者和协同论的观点,从确立体现共同利益诉求的人才培养新目标、构建以强化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新体系、建设以现实场景为依托的资源共享新平台、打造适应未来社会变革需求的师资新团队等四个方面设计其进路,以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李文博  
知识网络的演化对企业和国家的技术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耗散结构的理论视角,文章对知识网络进行了诠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网络的演化机制;最后,文章讨论了该研究的政策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光辉  刘怡君  王红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快速聚集,带来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及地域空间利用等转变。但快速城市化也使得城市逐渐产生悖逆于自然界诸多问题,给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来诸多问题。从城市危机、城市风险、城市病以及风险城市等概念入手,对城市风险的基本内涵进行梳理。随后,将城市定义为一个复杂的热力学系统,通过分析"城市压强"、"城市温度"以及"城市体积"的逻辑关系,对城市风险问题的形成和演化机理进行总结。此外,还利用热力学领域的"耗散结构理论",建立城市的耗散结构模型,对城市风险问题的形成和演化机理进行建模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学兵  
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复杂性科学对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演化的机理、组织知识管理熵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稳定性和结构失稳特征,然后研究了组织知识管理系统演化的诱发机制,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系统涨落的机理。文章指出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自演化过程就是一个涨落、分叉的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玲俊  王英  
构建光伏产业链复杂网络系统,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判断该系统是否满足达到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构造并优化光伏产业链风险熵流指标体系,构建耗散结构评判模型判定目前我国光伏行业是否处于耗散结构的状态,计算光伏产业链正负熵值,查找光伏产业链风险因子,提出建立创新机制、技术机制、产业升级动力机制、融资机制等条件机制,促进光伏产业链由无序过渡到有序,进而实现耗散结构状态,有效降低产业链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伟刚  
企业激励机制由于是在企业系统的复杂性、非线性中运作,使其生命演化过程充满了不确定和混沌。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企业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变化发展的两种趋势。本文在分析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两者应用于企业激励研究,判断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在企业激励机制中的作用状态和发展阶段,使激励有效发挥作用,为企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美圆  
文章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工具,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引起系统演变的动力因子,指出随机涨落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动力,并以协同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宏  许可  
针对资源产业链在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资源产业链现状,以耗散结构为理论依据,探讨资源产业链的演进机制,指出促进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动力机制是价值追求和消费需求。研究通过影响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条件以及作用于耗散发生的动力机制,来加速资源产业链升级。最后给出在耗散演进机制作用下加速产业链演进、实现资源型产业链更替和升级的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修松  
企业组织是一个动态、复杂、开放的非线性系统,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企业组织的演化必然遵循系统的演化规律。文章分析了企业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同时引入管理熵的概念,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企业组织耗散结构的形成机理和企业组织的演化过程。文章的研究对处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的企业组织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阮平南  张敬文  
本文认为,战略网络是一个自组织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随机涨落等耗散结构特征和自组织性。其耗散性和自组织性主要表现在战略网络通过与环境及网络内节点的相互作用,提供网络演化过程所需的负熵流,以抵消网络自身所产生的熵增,促进战略网络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文章提出,战略网络的熵受网络节点、网络目标、网络文化、网络机制、网络学习、信息渠道、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战略网络总熵为正时,战略网络的无序度增加,若不及时实施调控措施,战略网络有解体危险;当战略网络总熵为负时,网络效能增加,竞争优势增强,非线性相关的网络节点之间通过涨落和协同效应使战略网络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尹彦  廖萍  
耗散结构理论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有序理论特征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给高校诚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方法。针对高校诚信教育的耗散结构特征,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和构建高校诚信教育的协同机制、创新机制、自催化机制和调控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德成  刘贇  李昊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立运行熵和关联熵测度模型,对中国2010—2015年产业结构演化系统运行熵和关联熵进行实证分析,进而评价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有序度。实证结果表明:2010—2015年,产业结构演化系统及其子系统运行效率逐渐提高,由此而产生的结构效益逐渐增加。产业结构演化系统及其子系统有序度总体趋势逐渐增加,系统趋于稳定。结合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现状以及地区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得出产业结构演化系统正在以微涨落衰减的趋势向产业结构演化系统原有结构靠近,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逐步被结构惰性抵消,并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成  周青  
基于用耗散结构理论解析虚拟经济偏离实体经济及远离平衡态的演化,从而剖析虚拟经济演化形式的内在机制,可以看到在信息不对称的虚拟经济市场中,资产价格以非线性的正反馈机制或"自催化反应"膨胀和指数级增长。由于受制于实体经济的规模,内在矛盾运动簇拥虚拟经济系统自组织到临界态,而临界状态下的系统演化路径不确定,一旦内外部的随机干扰使虚拟经济系统刺穿临界态,必然使系统崩溃从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的精确时点难以预测,但在虚拟经济系统跃迁到超临界态前,货币当局适当的政策调整可以大大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金融危机是经济秩序失稳的终结,也是新的经济金融秩序的起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崔彬  
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半干旱区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并将其用于指导半干旱区生态建设。耗散结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半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如何形成其稳定的层次结构,如何从无序到有序发展。该理论对于指导控制和优化系统的发展,实现半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