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4)
- 2023(10033)
- 2022(8459)
- 2021(7732)
- 2020(6409)
- 2019(14848)
- 2018(14254)
- 2017(27217)
- 2016(14338)
- 2015(15835)
- 2014(15499)
- 2013(14868)
- 2012(13390)
- 2011(11717)
- 2010(11113)
- 2009(9771)
- 2008(8970)
- 2007(7231)
- 2006(5862)
- 2005(4580)
- 学科
- 济(59136)
- 经济(59081)
- 管理(42966)
- 业(39983)
- 企(33521)
- 企业(33521)
- 方法(31990)
- 数学(28794)
- 数学方法(28396)
- 财(15246)
- 农(14503)
- 中国(14268)
- 业经(12517)
- 学(11083)
- 地方(11008)
- 务(10449)
- 财务(10398)
- 财务管理(10379)
- 贸(10174)
- 贸易(10166)
- 农业(9996)
- 企业财务(9946)
- 易(9858)
- 环境(9644)
- 技术(9363)
- 理论(9166)
- 和(8447)
- 制(8421)
- 划(8380)
- 融(7248)
- 机构
- 大学(192515)
- 学院(192210)
- 管理(80638)
- 济(79109)
- 经济(77708)
- 理学(71896)
- 理学院(71171)
- 管理学(69796)
- 管理学院(69442)
- 研究(58309)
- 中国(43107)
- 京(38410)
- 科学(35860)
- 财(34447)
- 业大(30027)
- 农(29776)
- 财经(28934)
- 中心(28220)
- 经(26639)
- 所(26629)
- 江(25752)
- 研究所(24723)
- 经济学(24652)
- 范(24103)
- 师范(23853)
- 农业(23379)
- 北京(22766)
- 经济学院(22559)
- 院(22403)
- 财经大学(22011)
- 基金
- 项目(145181)
- 科学(116770)
- 基金(108743)
- 研究(103974)
- 家(95156)
- 国家(94424)
- 科学基金(83300)
- 社会(68455)
- 社会科(65153)
- 社会科学(65137)
- 基金项目(58448)
- 省(56125)
- 自然(55273)
- 自然科(54006)
- 自然科学(53992)
- 自然科学基金(53007)
- 教育(48835)
- 划(47445)
- 资助(43463)
- 编号(40635)
- 重点(32726)
- 部(32705)
- 创(31036)
- 发(30720)
- 成果(29864)
- 国家社会(29318)
- 创新(29000)
- 教育部(28590)
- 科研(28500)
- 人文(27923)
共检索到255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聚 罗志军 赵越 杨小平 杨星会
【目的】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制定耕地保护分区的基础。【方法】本文以井冈山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综合质量为空间变量,从乡镇尺度上综合分析了井冈山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聚集性规律,据此进行耕地保护分区划分。【结果】井冈山市耕地质量水平属于中上等,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处于42~80之间,井冈山市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井冈山市耕地综合质量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9,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强的集聚规律: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聚集分布,与高分值耕地区域空间分布一致;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则多零星分布,无显著集中区域。综合考虑耕地的自然质量、立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耕地质量的空间聚类关系。【结论】以此提出井冈山市耕地保护分区方案,并依据不同类型的耕地保护分区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得出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系统聚类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和耕地盈余区,界定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7个耕地赤字区、12个耕地平衡区以及33个耕地盈余区,表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综合水平差异显著,最高为0.2099,最低为0,平均水平为0.0838。此外,通过构建经济与资源耦合机制,确定区域发展战略类型,探讨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的发展战略分布规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荔阳 易志辉 林斌 徐伟铭 王成军
[目的]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更加高效地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保护的成效,文章从耕地质量的内涵出发,研究福建省耕地自然、利用以及经济质量等别的数量特征,[方法]引入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索耕地质量在省域层面上的空间分异规律,根据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结合空间极化理论提出了4种基于耕地质量的耕地保护分区方案,为耕地保护分区提供参考。[结果]研究表明福建省省域层面的耕地自然等、利用等以及经济等质量等别分别为6. 77、8. 12、8. 34,耕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分别为:0. 425、0. 341、0. 319;耕地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耕地质量等别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集中分布的态势,其中,自然等和利用等较为明显。[结论]福建省耕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各等别面积也大致呈正态分布,在省级域层面,各质量等别的全局空间自相关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晶晶 赵凯 曹慧 牛影影
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省级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出发,基于粮食安全及区域耕地生产力均衡视角确定了耕地盈余区、平衡区、赤字区,并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以及补偿额度。结果表明:1)2007—2015年我国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非协调性,需要进行区际间耕地保护利益协调;2)将全国划分为8个耕地盈余区、11个耕地平衡区及12个耕地赤字区;3)2015年全国平均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为2.90万元/hm2,其中,耕地赤字区最高,耕地盈余区次之,耕地平衡区最低;4)基于情景模拟法得出,不同区域的耕地盈亏量及耕地保护补偿额度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提出:实行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建立动态化的耕地保护制度,制定合理的区域差异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尽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利益协调机制,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玉林
运用综合措施切实保护耕地周玉林江苏省姜堰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0.9亩,接近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1994年以来,姜堰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保护、整治、开发、建设并举,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保护,真正把“十分珍惜和合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利国 王占岐 柴季 李冰清
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系统聚类法对湖北省耕地多功能进行评价与分区,引入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研究该分区方案下的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耕地生产功能强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湖北省中部沿江平原区,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分布规律与耕地生产功能分布总体呈现相反的空间格局,社会保障功能高值区在全省范围内呈U字型分布,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值自东向西呈现出低高相间的特征;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显示,制定的多功能分区方案能有效地实现耕地多功能分区。对耕地开展多功能分区并进行多功能管护是有效保护耕地的新出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玉 刘彦随 薛剑 许皞
农用地分等成果为耕地综合产能核算提供了新思路,为耕地整理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以海河冲积平原区为例,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依据自然等指数与理论抽样样点构建理论产能核算模型,利用等指数与可实现抽样样点构建了可实现产能核算模型,结合近3年(2003年~2005年)的粮食实际产量,并进行了综合产能核算。结果表明:全区耕地理论产能为2970×104t,可实现产能为2260×104t,远高于近3年1430×104t的年均粮食实际产量,表明目前海河冲积平原区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通过分析耕地综合产能、利用强度及其增产潜力,将研究区耕地利用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优化提升区和重点整理区,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洪义 马红菊 蒋贵国 何伟
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土地质量的众多因子进行验证性分析,以各评价指标对其影响的重要程度作为指标选择的依据,并结合结构模型对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探究,建立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指标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应用SEM建立出的评价体系评价出的土地综合质量更能反映当地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关键词:
SEM 耕地 综合质量 评价体系 南部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文杰 冯中朝
采用C-D生产函数,测度耕地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影响其实质就表现在耕地流失上:包括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质量的降低。详细剖析了耕地流失的途径,鉴于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数量有限,开发的难度极大,得出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途径,只能是减少耕地隐性流失。最后提出减少耕地隐性流失、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流失 C-D函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慧 龙开胜
[目的]耕地保护补偿是耕地保护约束性政策的有力补充。基于耕地多功能及不同功能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探讨江苏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方法]首先从生产、生态和社会3个层面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评价得到耕地多功能指数,再通过当量因子法和替代法计算得到耕地外部性价值,然后结合耕地多功能评价和耕地外部性价值,将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指数的比重分别作为权重,对耕地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加权求和,并进一步修正得到江苏各市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结果]以2018年为基期,计算得到基于耕地多功能评价的江苏省平均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为8 597元/(hm~(2)·年),其中补偿标准最高的地区为连云港市,为11 446元/(hm·年),最低的为无锡市,为5 203元/(hm·年)。[结论]研究得出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兼顾耕地自身功能和价值,反映了耕地功能与补偿标准之间的联系,今后可从补偿资金供给、资金分配及利益调整机制等方面加以落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金泉
2007年以来,我有幸参加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组,开展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用地预审的实地踏勘和调研论证。在这些论证中,仅高速公路项目就超过百项,涵盖了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长为9058公里,设计总占地面积为61375公顷。几年的论证实践,使我深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要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就要从科学的项目论证做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耕地经营者是耕地保护的关键主体。同步重视其耕保责任与权益保障,才能切实推进耕地生态与质量的保护。面对广大小农户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存的基本现实,完善其耕地保护的行为约束和激励措施,既有共性要求,也有差别化体现。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小青 欧阳竹
近年来,耕地多功能管理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针对耕地需求无序竞争、耕地边际化与耕地生态系统退化三大现实问题,建立了以土地单功能利用为症结的综合分析框架,认为中国耕地保护须向耕地多功能管理转型。然而,目前尚缺乏耕地多功能的内涵解释框架。本文通过梳理耕地多功能的相关研究,从实证与规范、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建立了耕地多功能内涵的综合解释框架。最后,本文提出耕地保护转型可同时注重构建以主体功能差异化为前提的耕地多功能空间融合模式、拓展耕地价值的提升途径并建立耕地多功能统筹利用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武波 殷海善
从经济学的角度,无利润可得的土地称作边际土地,又称"边际成本土地";而土壤瘠薄、远离市场的土地,其收益不足以支付成本费用,这类土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