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9)
- 2023(9694)
- 2022(8358)
- 2021(7878)
- 2020(6697)
- 2019(15663)
- 2018(15283)
- 2017(29733)
- 2016(15691)
- 2015(17457)
- 2014(17160)
- 2013(16640)
- 2012(15190)
- 2011(13355)
- 2010(12912)
- 2009(11700)
- 2008(10987)
- 2007(9328)
- 2006(7699)
- 2005(6584)
- 学科
- 济(62347)
- 经济(62292)
- 管理(46100)
- 业(45734)
- 企(36237)
- 企业(36237)
- 方法(33525)
- 数学(30179)
- 数学方法(29789)
- 财(16593)
- 中国(16372)
- 农(16359)
- 环境(14064)
- 地方(12869)
- 业经(12660)
- 学(12196)
- 务(11346)
- 财务(11310)
- 财务管理(11284)
- 贸(11063)
- 贸易(11057)
- 制(11031)
- 险(10916)
- 保险(10822)
- 农业(10811)
- 易(10773)
- 企业财务(10763)
- 划(10654)
- 银(10136)
- 银行(10124)
- 机构
- 学院(210775)
- 大学(210641)
- 管理(89581)
- 济(86541)
- 经济(84929)
- 理学(77892)
- 理学院(77146)
- 管理学(75833)
- 管理学院(75456)
- 研究(64277)
- 中国(53101)
- 京(43376)
- 科学(40128)
- 财(39822)
- 农(34110)
- 财经(32622)
- 业大(32507)
- 中心(32464)
- 江(30380)
- 所(30168)
- 经(29975)
- 研究所(27908)
- 农业(26817)
- 经济学(26621)
- 北京(26317)
- 范(25438)
- 师范(25127)
- 财经大学(24784)
- 院(24638)
- 经济学院(24307)
- 基金
- 项目(155470)
- 科学(124027)
- 基金(115635)
- 研究(110852)
- 家(101004)
- 国家(100204)
- 科学基金(87964)
- 社会(72490)
- 社会科(68800)
- 社会科学(68777)
- 基金项目(62155)
- 省(59894)
- 自然(58623)
- 自然科(57267)
- 自然科学(57252)
- 自然科学基金(56198)
- 划(51198)
- 教育(50379)
- 资助(47218)
- 编号(43400)
- 部(34874)
- 重点(34856)
- 发(32650)
- 创(32536)
- 成果(31964)
- 科研(30904)
- 国家社会(30593)
- 创新(30514)
- 教育部(30012)
- 人文(29612)
共检索到294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龚世飞 肖能武 丁武汉 居学海 吴平华 余永松 李虎
【目的】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全面认识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对耕地的潜在威胁,为加强畜禽粪便风险管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畜禽粪便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十堰市各县(区、市)2020年主要畜禽粪便来源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从种养平衡视角对其环境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十堰市2020年主要畜禽养殖粪便猪粪当量达306.85×10~4 t,且主要分布于郧阳区、丹江口市和房县,粪便中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COD)最大(57.00×10~4 t),总氮(TN)(2.63×10~4 t),总磷(TP)含量较少(0.65×10~4 t)。十堰市畜禽养殖等标污染负荷总量为15.532×10~(10) m~3,且在不同地区的来源结构差异明显,TP是畜禽养殖的首要污染物,其污染等标负荷占负荷总量的41.68%,其次为TN,污染负荷率为33.85%,COD的等标污染负荷率最小,为24.47%。养牛是十堰地区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源,对等标污染负荷总量的贡献率达49.47%,其次为家禽(21.60%)。环境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单位耕地畜禽粪便负荷强度为10.15 t·hm~(-2),警报值为0.338,分级指数为Ⅰ,对环境构成污染的威胁为“无”。TN、TP的负荷强度分别为0.09和0.02 t·hm~(-2),环境风险指数为1.023和1.223,但区域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全市有超过1/2地区存在潜在的畜禽养殖污染风险,其中以茅箭区和郧阳区最为突出。以磷(P)为衡量标准,十堰市养殖总量须在现有基础上消减98.51万头猪当量。【结论】保持合理的畜禽养殖规模(≤441.00万头猪当量),同时做好污染物消减措施,对促进十堰市种养平衡和畜禽养殖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瑞祥 薛科社 周振亚
[目的]选取陕西省安康市作为实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相关数据资料收集,理论上量化、分析该区域的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现实中可为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我国有关畜禽粪污排泄的标准,运用排污系数法对安康市2014年10个区县的畜禽粪便产生量、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流失量进行核算。科学假设区域内产生的畜禽粪便都通过当年有效耕地方式消纳,并将不同畜种产生的畜禽粪便量统一换算为猪粪当量,计算出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及警报值,在此基础上,参照相关标准得到安康市各区县所对应的预警级别。[结果]2014年安康市畜禽粪便总产生量为647.79万t,其中牛粪产生量最大,产生量最少的是家禽粪;主要污染物中,COD的产生量与流失量都最大且成正比关系;所有区县中,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最多的县为旬阳县。同时,安康市2014年畜禽粪便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均值是30.495 7,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警报均值为0.76,总体警报值级别为Ⅲ级,表明在该区现阶段产生的畜禽粪便已对安康市整体环境有了一定影响。不同区县之间的单位面积耕地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有所差异,全市警报值已经达到Ⅱ级的区县有5个,分别是汉滨区、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和白河县,对环境稍有影响;汉阴县、宁陕县和镇坪县警报值达到了Ⅲ级,对环境已有定影响;石泉县和旬阳县警报值最大,为Ⅳ级,对环境造成较严重威胁。[结论]针对安康市畜禽粪便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同级别的威胁与压力,笔者最后提出可行地提高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的建议,可能为畜禽养殖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瑞祥 薛科社 周振亚
[目的]选取陕西省安康市作为实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相关数据资料收集,理论上量化、分析该区域的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现实中可为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我国有关畜禽粪污排泄的标准,运用排污系数法对安康市2014年10个区县的畜禽粪便产生量、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流失量进行核算。科学假设区域内产生的畜禽粪便都通过当年有效耕地方式消纳,并将不同畜种产生的畜禽粪便量统一换算为猪粪当量,计算出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及警报值,在此基础上,参照相关标准得到安康市各区县所对应的预警级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乐丰 龙文莉 方豪 胡伟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是生态化、资源化解决畜禽规模养殖粪污排放问题的根本途径。论文以土壤有效氮、磷含量预测土壤供肥能力,结合种植和养殖业年度统计数据,利用修正的养分平衡法估算杭州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并分析杭州市各县市畜禽养殖污染风险。结果表明:2014年杭州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以氮、磷计分别为18.20和18.29头猪当量/hm~2,实际承载量分别为13.26和12.70头猪当量/hm~2,污染风险指数分别为0.73和0.69,说明杭州市整体处于畜禽养殖低污染风险状态,但各县市的污染负荷差异显著,市区等4个县市属于过量承载,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富阳等4个县市仍有一定的承载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杭州市种...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承载力 养分平衡 土壤供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楠 李云超
[目的] 文章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对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水平、协调性与趋势作出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 从畜禽养殖、资源供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4个维度构建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4—2021年吉林省统计数据,分别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评估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水平及各子系统协调程度,并使用灰色预测模型分析2022—2026年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发展趋势。[结果] 2014—2021年间吉林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大幅增长(0.239 0~0.742 3)。其中,畜禽养殖系统持续上升,资源供给系统在较低水平波动,生态环境系统逐步改善,社会发展系统先升后降;4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持续上涨,逐步接近协调发展水平(0.225 2~0.418 1);2022—2026年承载力保持稳定的同时缓慢下降(0.774 0~0.718 9)。综上,吉林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目前处于稳定阶段,并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应通过优化主体结构、培育绿色生产模式、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和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等措施,促进吉林省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楚天舒 赖世宣 杨行 赵智强 郭青霞
针对南方水网地区畜禽养殖业发展受限问题,以浙江省江山港流域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核定流域水污染物来源途径与入河污染负荷量;基于QUAL2K模型,建立地表水水质响应模型,评估江山港流域在达到目标水质时的畜禽粪便水环境承载力;运用情景分析法探究畜禽养殖与地表水水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20年江山港流域入河负荷量为190.564 t(以氨氮计),土壤流失、污水处理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和水产养殖分别占总负荷的70.0%、14.8%、11.0%、2.8%和1.4%。2)当水质目标设定为达到Ⅰ类和优于Ⅱ类时,江山港流域能承载畜禽最大养殖量分别为133.5万和1 622.1万头猪当量,当前养殖规模未超载。3)江山港流域地表水水质对畜禽养殖量的响应关系弱,畜禽养殖不是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建议江山港流域加强生态沟渠的建设与管理,协同实现畜禽养殖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贵军 朱永明 张蓬涛 傅海利
该文以石家庄市为例,在对该区域耕地资源及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耕地资源现实粮食生产潜力和可承载的人口数量进行了评价。石家庄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评价以2009年为基础年,对2009年及以前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以2015、2020、2030年为目标年,确定不同的营养标准,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法相结合对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两个指标进行了预测,继而对该区域预测目标年的人口承载能力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耕地资源 人口承载力 预测 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枝茂
[目的]通过选取相关的指标因子,针对耕地生态环境,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面构建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从数量、空间分布两方面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应用性与针对性。[方法]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选取14个指标因子,分析河南省不同区域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结果]从数量分布方面看,河南省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以一般区为主,占比达到41.54%,承载力良好区最少,占比11.93%。空间分布上,河南省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出由周围地区向中部地区逐渐减弱的趋势。三门峡市、商丘市等处于耕地生态承载力的第I等级;郑州市、开封市等处于第Ⅳ等级。[结论]虽然文章针对耕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结果可为河南省耕地生态环境的管理与监测提供依据,并服务于其资源利用与区域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环境 承载力 评价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岩
在总结山东省耕地资源及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2000年山东耕地生产能力及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水平,探讨了山东耕地的承载力问题,并提出提高耕地承载力的对策
关键词:
耕地承载力 粮食生产 人口控制 山东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琴 周振亚 罗其友
为评估长江中下游地区畜禽养殖的环境风险和承载潜力,以《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与排污系数手册》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中的相关参数为基础,采用2016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畜禽粪便总量、耕地畜禽粪污氮磷负荷和耕地畜禽养殖环境容量。结果表明:(1)201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畜禽粪便总量为44 784.09万t,单位耕地畜禽粪污氮、磷负荷分别为71.18、12.71 kg/hm~2,畜禽养殖环境容量76 561.60万头猪当量(N)、106 208.50万头猪当量(P),环境风险指数为0.68(N)、0.84(P),养殖风险中等,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增量规模分别为实际养殖总量的47%(N)、19%(P);(2)分省域来看,畜禽粪便资源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和上海;耕地氮负荷由大到小依次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耕地磷负荷由大到小依次为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上海和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和湖南畜禽养殖环境风险中等,具有发展潜力,可适当增加养殖数量;江西畜禽养殖环境风险较严重,不具有发展潜力,需要进行总量控制;(3)分市域来看,约59%的市畜禽养殖环境风险中等,约28%的市畜禽养殖环境风险较严重,约10%的市畜禽养殖环境风险较小,仅3%的市畜禽养殖环境风险严重。需按照重点调控区、约束发展区、适度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重点发展区进行优化,并根据区域种植业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鹏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几种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从中总结出供需比较的理念,并在此理念基础上,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均值化法对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平生 谢金宁 谢世友
通过确定并计算土壤有效系数和社会有效系数,得到耕地社会生产潜力,运用"机制法"理论计算重庆地区耕地资源生产潜力。通过预测重庆地区未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人均粮食需求量、粮经比、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探讨重庆地区耕地人口承载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单产虽然增产潜力比较大,但总产增产潜力不大。耕地资源短缺与锐减及其导致的粮食资源不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关键词:
重庆地区 耕地生产潜力 人口承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强 王森林
本文通过机制法、时间序列法计算了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的潜力,分析了未来30年在不同生活标准水平下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承载力,认为中西部地区棉花、油料供给相对充足,粮食生产基本能满足需求,但近10年内粮食生产要满足小康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从全国范围来看近期粮食生产供需较紧,不能因短期粮食供大于求而放松粮食生产,否则将给国民经济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耕地潜力 耕地承载力 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锦 郝晋珉 陈爱琪 王楠
为研究我国耕地承载力状况,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以耕地供需平衡关系为切入点,以"hm~2"为计量单位,用"中国标准的耕地生态足迹"算法,构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盈余/赤字系数;以2015年为例,对中国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表现为耕地生态平衡或盈余的约70%的土地面积上仅承载着约30%的人口,而表现为耕地生态赤字的仅约30%的土地面积上却承载着70%的人口,中国耕地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已严重失衡。2)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耕地生态承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渐从严重超载状态向富富有余状态过渡,且耕地生态赤字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迁入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城市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