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7)
- 2023(14752)
- 2022(13025)
- 2021(12252)
- 2020(10200)
- 2019(23806)
- 2018(23601)
- 2017(45218)
- 2016(24564)
- 2015(27691)
- 2014(27445)
- 2013(26572)
- 2012(24288)
- 2011(21492)
- 2010(21014)
- 2009(18808)
- 2008(17826)
- 2007(14972)
- 2006(12712)
- 2005(10429)
- 学科
- 济(93645)
- 经济(93548)
- 管理(67446)
- 业(63049)
- 企(52079)
- 企业(52079)
- 方法(46816)
- 数学(41083)
- 数学方法(40440)
- 农(25484)
- 财(22799)
- 学(22566)
- 中国(22232)
- 业经(20701)
- 地方(20611)
- 农业(17366)
- 贸(16036)
- 贸易(16026)
- 理论(15841)
- 易(15522)
- 环境(15177)
- 务(15125)
- 财务(15053)
- 财务管理(15020)
- 技术(14964)
- 和(14955)
- 企业财务(14149)
- 制(14119)
- 划(12754)
- 教育(11642)
- 机构
- 大学(334247)
- 学院(333221)
- 管理(134269)
- 济(124436)
- 经济(121620)
- 理学(117891)
- 理学院(116539)
- 管理学(114048)
- 管理学院(113472)
- 研究(108282)
- 中国(78781)
- 科学(71651)
- 京(70597)
- 农(57329)
- 业大(54819)
- 财(54649)
- 所(53565)
- 中心(50569)
- 研究所(49686)
- 江(46729)
- 财经(45390)
- 农业(45252)
- 范(44449)
- 师范(44000)
- 北京(43719)
- 经(41423)
- 院(40717)
- 州(38410)
- 经济学(36625)
- 技术(36180)
- 基金
- 项目(245182)
- 科学(191932)
- 基金(177491)
- 研究(175352)
- 家(156578)
- 国家(155349)
- 科学基金(133291)
- 社会(108150)
- 社会科(102374)
- 社会科学(102347)
- 省(95915)
- 基金项目(95147)
- 自然(89886)
- 自然科(87736)
- 自然科学(87713)
- 自然科学基金(86054)
- 划(81772)
- 教育(80493)
- 资助(73051)
- 编号(71831)
- 成果(56105)
- 重点(55066)
- 部(52988)
- 发(51852)
- 创(50765)
- 课题(48546)
- 科研(47740)
- 创新(47431)
- 计划(45746)
- 大学(45401)
- 期刊
- 济(125698)
- 经济(125698)
- 研究(89447)
- 中国(58600)
- 学报(57399)
- 科学(51721)
- 农(50519)
- 管理(45948)
- 大学(43054)
- 财(40964)
- 学学(40495)
- 教育(36002)
- 农业(35543)
- 技术(30014)
- 业经(21787)
- 融(21651)
- 金融(21651)
- 财经(20293)
- 经济研究(19554)
- 图书(19508)
- 业(18618)
- 经(17248)
- 资源(17200)
- 科技(17042)
- 问题(16759)
- 版(16514)
- 技术经济(15531)
- 理论(15482)
- 业大(15262)
- 统计(15211)
共检索到459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威 郜允兵 刘玉 邢世和
基于测土配方采样点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构建常规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面状数据;基于此,采用面克里格法和序贯高斯条件模拟法估测北京大兴区南部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采用验证图斑的点数据和面数据形式进行精度评价,进而探寻基于面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优估测方法。结果表明,面克里格法和序贯高斯条件模拟法对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估测效果具有一致性,但序贯高斯条件模拟法的平滑作用较弱,且单次随机模拟的局部特征变化更突出;点验证和面验证的相关系数与一致性系数表明,面克里格法和序贯高斯条件模拟法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壑 陈瀚阅 邢世和 张黎明 董新宇
为了探究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卫星影像光谱间的关系,确定土壤有机质的光谱特征,构建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利用Hyperion高光谱卫星影像和福建省三明市80个土壤调查样点分析数据,对土壤有机质与光谱指数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提取特征光谱指数的基础上,分别基于敏感波段和特征指数建立线性模型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Hyperion高光谱782.95813.48 nm波段具有良好的响应能力;反射率的一阶导数所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其R2为0.777,RMSE为5.31,验证模型有机质实测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书立 葛翠萍 付微 赵军 孟凯
以2013年三江平原富锦市实地调查和采样数据,1981年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各种辅助图件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统计学和GIS技术等研究方法,分析三江平原富锦市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32年间SOM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富锦市SOM含量平均值为42.1 g/kg,较1981年下降了18.6%;在空间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属于中等强度空间相关,受结构性因子和随机因子的共同作用。按照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富锦市SOM分级标准,1981-2013年有85.9%的农田耕层SOM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有50.5%面积得到了提升,有35.4%面积有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班松涛 常庆瑞 赵业婷 姜悦
【目的】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根据地貌特征,以位于汉中盆地中部的平坝区作为研究区,于2010-2011年共采集土样3 568个,测定土样有机质含量,对获得的有机质含量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地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汉中盆地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结果】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20~38.00g/kg,平均值为21.53g/kg,变异系数为24.48%,属中等强度变异;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空间聚集式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尺度为4.70km;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系数为0.55,表现为中等强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志 谭光万 王文韬 李辛一
[目的] 中国耕地质量下降和土地污染日益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藏粮于地”战略下保护耕地地力迫在眉睫,探寻农地流转非正式契约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方法] 采用Tobit模型对2017—2018年的地块调查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估计。[结果] 实证结果表明:(1)相比短期契约期限,达成农地流转的长期契约期限将提高转入地块的有机肥施用量;相比非正式的人情租流转形态,货币租流转也提高了转入地块的有机肥施用量;(2)在转入地块上签订的流转时限越长,越有利于农户增加自家承包地地块的秸秆还田量。[结论] 地块产权归属越清晰越有利于耕地质量保护。为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目标,在未来农地流转契约形式选择中,建议选择货币租流转形态和长期流转契约协议,能够改变农户的“掠夺式经营”模式,促进耕地的营养平衡,保护耕地地力可持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章文 马燕 唐亚 黄成敏
通过对位于金沙江下游流域的四川省宁南县马桑坪15个坡耕地径流小区采取13 a水土保持措施(植物篱、坡改梯)后的土壤与对照(坡耕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分析,研究长期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植物篱措施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机质的提高幅度为12%~20%;全氮提高的幅度为34%~65%;水解性氮提高的幅度为34%~44%。但坡改梯后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较之对照并无显著提高。同时,植物篱处理13a后,植物篱带上、中、下各部位的土壤养分差异不显著,表明植物篱改造后的坡耕地已达到稳定时期。长期试验表明植物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会前 张慧 胡震 田康 陈洋 周华
【目的】全面、系统地研究贵州省全域耕地土壤有机质与pH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规划利用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学与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相结合,分析贵州省典型耕作方式的耕作层土壤有机质与pH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匀,平均含量为31.13 g/kg,总体水平丰富,各地区平均含量依次为六盘水(52.39 g/kg)>贵阳(36.01 g/kg)>黔西南(34.02 g/kg)>毕节(33.89 g/kg)>黔南(32.97 g/kg)>安顺(31.28 g/kg)>黔东南(29.92 g/kg)>遵义(25.59 g/kg)>铜仁(23.01 g/kg);全省耕地土壤pH为3.99~8.66,平均为6.06,全省90.55%的耕地土壤主要为酸性、弱酸性及中性,占比分别为29.48%、38.11%和22.96%。研究区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红壤含量最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水田>水浇地>旱地,pH依次为水浇地>水田>旱地。【结论】贵州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受地形、海拔等因素影响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水平丰富,空间分布格局表现西部高、东部低,南部高、北部低;全省耕地土壤pH表现为酸性、弱酸性为主,pH空间分布不均匀,呈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宏观格局。土壤类型对土壤pH存在极显著影响,对土壤有机质影响不显著。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及pH均存在极显著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邵文 沈强 夏可 胡青青 张世文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矿业复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估测方法,为矿业复垦土壤质量快速监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湖北省某矿业复垦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复垦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了3种光谱变换;以全波段和显著性波段(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系数通过P=0.05检验)为2种建模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以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3种方法,建立并优化遴选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并基于优化模型进行算术平均值二次估测。【结果】对于PLSR与SVM模型,采用显著性波段建模R~2和RPD整体上更高,而RFR模型采用全波段建模R~2和RPD较高;基于显著性波段建立的一阶微分PLSR模型稳定性与预测能力最好,R~2和RPD分别为0.77和2.14;与传统的单一模型相比,采用算术平均值二次估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估测精度,尤其是标准正态变换方式下提升空间更大,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结论】建模数据的选取是影响模型精度的重要因素;对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微分变换后,可以使模型拥有更好的估测效果;基于优化模型耦合算术平均的二次估测模型较单一模型效果更佳,在标准正态形式下的PLSR(全波段)+RFR(全波段)模型反演效果相对较好。
关键词:
高光谱 土壤有机质 反演模型 显著性波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志海 白黎娜 王琫瑜 李增元 李晓松 王玉魁
在对2个荒漠化典型区土壤采样、化验分析和光谱测量的基础上,分析荒漠化土地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土壤有机质的光谱敏感范围,构建多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荒漠化土地土壤具独特的波浪型光谱曲线,其主要特点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500~900nm光谱范围存在一个明显的弓形突起区,其对提取土壤有机质信息有实际意义;相关分析发现,在中心波长分别为600和830nm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光谱范围分别存在1个有机质光谱敏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波长588nm处的反射光谱对数lgR588和反射光谱倒数1/R588以及波长835nm处的反射光谱倒数的导数(1/R835)'和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雪梅 章海亮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和不同建模方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方法】分别采集江西不同地区的土样240个,采集土壤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6个主成分(PC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得到的6个潜在变量(LVs),分别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偏最小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输入变量,共建立6个模型,分别为主成分回归(PCR)、PLSR、BPNN-PCs、BPNN-LVs、LS-SVM-PCs和LS-SVM-LVs,并对这些建模方法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的结果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最佳模型。【结果】在预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时,L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籍增顺 张树梅 薛宗让 阎玄梅 樊兰瑛 张志琴 洛希图 武金芳 张象俊
1994~1995年对旱地玉米不同耕作系统土壤有机质、氮和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耕覆盖比常规耕作0~5cm土壤有机质平均高0.55个百分点,土壤pH值低0.19,硝态氮玉米田低30.35%,休闲田高30.37%,铵态氮玉米田0~20cm土层低58.3%,休闲田低5.57%,水解氮玉米田0~20cm,低4.97%,休闲田差别不大。20~50cm硝态氮、铵态氮和水解氮免耕覆盖与常规耕作之间差异不大。秋耕覆盖和秋耕秸秆还田是调控土壤供氮强度的两条主要措施。
关键词:
免耕,覆盖,土壤养分,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赵伟
耕地的潜在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耕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大兴区耕地整理效益农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年统计资料、土地整理项目资料等,分别对大兴区耕地整理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大兴区耕地整理的潜在效益还是相当可观的。
关键词:
耕地整理 效益 规划期 大兴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子健 吴克宁 马建辉 孙亚彬 胡晓涛
文章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研究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中的县域土地利用系数更新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本底数据,兼用调查与统计数据,重新评定最大标准粮单产,以逐级修正法更新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结果表明:综合土地利用系数更新结果整体趋势升高,数据变化平稳,平均值与统计数据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下,运用逐级修正法对县域土地利用系数进行更新,过程快速便捷,结果科学合理,适用于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 张玉龙 任琳 王伟承 姬景红
在探讨渗灌不同灌水控制下限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数量剖面分布的影响基础上,评价灌水指标,合理调控土壤水分状况。分层采集连续7年用渗灌灌溉的保护地0~60cm层次土壤样品,测定有机质、全氮及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含量。结果表明:10,16,25,40,63kPa5个处理0~60cm剖面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83~17.18g.kg-1范围内变化,其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迅速下降趋势,在0~10cm土层,40kPa处理和63kPa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个处理;30~40cm土层,10kPa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22~1.70g.kg-1,其含量剖面分布呈...
关键词:
保护地 渗灌 灌水量 有机质 全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