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0)
- 2023(18884)
- 2022(16148)
- 2021(14962)
- 2020(12373)
- 2019(28551)
- 2018(28175)
- 2017(54296)
- 2016(29375)
- 2015(33116)
- 2014(32809)
- 2013(32255)
- 2012(29802)
- 2011(26943)
- 2010(26971)
- 2009(24835)
- 2008(24186)
- 2007(21239)
- 2006(18786)
- 2005(16788)
- 学科
- 济(119444)
- 经济(119286)
- 管理(88105)
- 业(82976)
- 企(68457)
- 企业(68457)
- 方法(50467)
- 数学(43362)
- 数学方法(42778)
- 农(33799)
- 中国(33460)
- 财(32071)
- 业经(28185)
- 地方(27776)
- 学(25479)
- 制(25461)
- 农业(22523)
- 贸(20868)
- 贸易(20853)
- 务(20244)
- 易(20186)
- 财务(20159)
- 财务管理(20114)
- 环境(20061)
- 银(19506)
- 银行(19461)
- 理论(19258)
- 技术(19187)
- 企业财务(19135)
- 和(18902)
- 机构
- 大学(415038)
- 学院(414369)
- 济(165407)
- 管理(162657)
- 经济(161776)
- 研究(140456)
- 理学(139994)
- 理学院(138433)
- 管理学(135999)
- 管理学院(135250)
- 中国(105734)
- 京(89025)
- 科学(86228)
- 财(78343)
- 所(70108)
- 农(69116)
- 中心(63929)
- 研究所(63437)
- 业大(62364)
- 江(61904)
- 财经(61781)
- 北京(56351)
- 经(56154)
- 范(55576)
- 师范(55055)
- 农业(53673)
- 院(51549)
- 州(49781)
- 经济学(49284)
- 财经大学(45946)
- 基金
- 项目(282059)
- 科学(222206)
- 研究(207604)
- 基金(204250)
- 家(177931)
- 国家(176420)
- 科学基金(151674)
- 社会(130919)
- 社会科(124037)
- 社会科学(124007)
- 省(110061)
- 基金项目(108232)
- 自然(98277)
- 自然科(95893)
- 自然科学(95869)
- 教育(95394)
- 自然科学基金(94130)
- 划(92646)
- 编号(85283)
- 资助(83519)
- 成果(68950)
- 重点(63275)
- 发(62343)
- 部(62286)
- 课题(58645)
- 创(58458)
- 创新(54583)
- 国家社会(53760)
- 科研(53644)
- 制(53625)
- 期刊
- 济(185943)
- 经济(185943)
- 研究(123048)
- 中国(84662)
- 学报(64686)
- 农(63547)
- 财(61025)
- 管理(60853)
- 科学(60304)
- 大学(49905)
- 教育(48070)
- 学学(46931)
- 农业(43937)
- 融(37304)
- 金融(37304)
- 技术(36768)
- 业经(32045)
- 财经(30249)
- 经济研究(28540)
- 经(25819)
- 问题(24379)
- 业(22545)
- 图书(21066)
- 科技(19731)
- 理论(19596)
- 版(19561)
- 技术经济(19445)
- 资源(18753)
- 现代(18436)
- 商业(18106)
共检索到618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柳清 王越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区域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合理确定国家征地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假设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法,通过建立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模型,测算耕地发展权价值大小,进而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结果:(1)巴彦县耕地总面积约1/5可以满足该区域的自身粮食需求,其余约4/5为耕地盈余面积,耕地发展权总价值最高为303.72亿元;(2)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限制区域耕地转为他用,国家应给予失去发展权的权利主体相应补偿;(3)对无法完成耕地"占一补一",委托区域代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地区,应购买区域耕地发展权;(4)对确需满足国家建设需要占用区域耕地,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浩博
耕地资源是不可逆转的稀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资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2015年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3.8%,供应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近1/3。然而,耕地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土地退化、土壤污染问题严重。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国家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走向。因此,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东北粮食主产区 耕地质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浩博
耕地资源是不可逆转的稀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资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2015年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3.8%,供应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近1/3。然而,耕地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土地退化、土壤污染问题严重。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国家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走向。因此,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东北粮食主产区 耕地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晶晶 牛影影 赵凯
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新时期我国落实耕地保护的重要举措。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认知视角,结合河南省焦作市459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度较高,但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认知程度偏低;对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愿望较强;其受偿主体为农户,给付主体分别为中央政府、耕地占用者及地方政府;补偿标准为12004.8元/hm2(800.32元/亩);补偿资金应以县为单位,按农户个人账户按年发放;补偿资金的管理主体为中央和地方政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文博
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是解决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不高、耕地保护制度运转效率低下的重要途径。补偿机制的构建必须切实考虑不同特征耕地保护主体的意愿,才能达到预期实施效果,而粮食主产区农户是保护耕地最重要的微观主体之一。以粮食主产区357份实地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农户利益补偿需求意愿为因变量,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变量和家庭总人数、农业人口数等其他特征变量为自变量,在多重共线性诊断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农户耕地保护利益补偿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人口数、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耕地种植面积、农业收入比重、耕地保护意愿和耕地破碎度对利益补偿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补偿政策的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庄皓雯 赵凯 胡娟
文章根据在山东省临沂市收集的328份城乡居民有效调研问卷,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临沂市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并进行情景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临沂市城乡居民耕地保护年均支付意愿分别为46.21元/hm2和24.51元/hm2,临沂市耕地保护的总补偿价值为300.81亿元;情景模拟结果表明,若实施全额补偿,则农民年均纯收入可增加4 180.32元,实现纯收入13 329.3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7.42%提高到54.51%,将会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永福 李全新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补偿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永福 李全新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耕地标准面积盈余量为162.72×103公顷,需要接受的补偿额度为115.53亿元。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等方法,测算出湖南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分别为19.18万元/公顷和107.51万元/公顷,并引入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进行动态修正,以该值为依据,测算出湖南省农户和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8.87万元/公顷。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补偿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永福 李全新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补偿标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新华 曲福田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安定,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是协调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外部性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将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界定在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经济补偿,旨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补偿途径机制,实现粮食产销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①粮食主销区的土地产出效率高于粮食主产区,因而具有对主产区进行经济补偿的现实条件和意愿;②通过GDP增长提成、机会成本税及市场调节的途径,可能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所接受,从而实现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有效补偿;③在补偿机制运作上,要合理界定税费收交主体与额度,制定可行的征收办法。由于粮食主产区在补偿博奕中的弱势...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外部性补偿 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越 孔令宇 高丹桂 董生忠
为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收益,亟须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例,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确定粮食省际流通格局,基于生产要素视角核算粮食生产要素消耗量,通过改进功能价值法测算生产要素的利益补偿额度,以明确利益补偿标准,进而多维度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广东、浙江、山东、北京、上海、贵州、天津、江苏、海南、福建和广西是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受益省份,需要向东北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第二,2000-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生产要素消耗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资源消耗量和水资源消耗量增长近1倍,农业碳收支量和粮食运输损耗量均增长了近2倍。第三,仅从生产要素消耗角度考虑,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利益补偿标准为580.37亿元。因此,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隐含着巨大的生产要素消耗,有必要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消耗等投入成本纳入主产区利益补偿范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张健
根据我国粮食主产区11个省1990~2004年地均种植业产值、地均劳动力及各种农业生产物质的投入情况,以耕地产出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计算出各省历年来的耕地产出效率值。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耕地经营仍以人力与物质成本的投入为主。与机械化生产相比,化肥等化学和人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更能与小规模农户经营的体制相适应;我国耕地产出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耕地的实际产出与现有投入水平下的潜在产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省际间耕地产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且其差距有着缩小的趋势;近15年来,我国耕地产出效率虽然逐渐提高,但提高的速率却在下降。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高产需要依靠大量物质投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术魁 韩思雨 张路
研究目的: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构建粮食主产区休耕最大规模测算和仿真模型,仿真预测不同人口政策效应情景下最大休耕规模及休耕规模弹性边界,以期为保障中国休耕政策推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1)2007—2016年模拟期内,湖北省在兼顾区域粮食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能够保有一定比例持续增长的弹性耕地资源,支撑国家"藏粮于地"战略的实施;(2)2017—2036年仿真期内,湖北省休耕最大规模和休耕规模弹性边界在人口增长保持不变和不断下降两种情景下总体保持扩张趋势,在人口增幅略微上升和大幅上升两种情景下呈现先缩小再扩大的态势;(3)在当前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规模庞大且妇女二孩生育意愿较强的情况下,全面二孩政策在中长期的粮食需求增加效应极有可能导致湖北省可休耕耕地规模减少和休耕规模弹性边界缩小。研究结论:应积极扩大休耕规模和范围,丰富休耕试点区域,正式建立目标多元化、模式多样化和实施常态化的耕地休耕制度,以粮食安全为前提实现对休耕的宏观调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雨凌 马雯秋 姜广辉 李广泳 周丁扬
耕地撂荒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在识别撂荒地分布的基础上,测度了撂荒地空间分布格局,并建立耕地撂荒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耕地撂荒对区域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撂荒规模为405.53万hm~2,撂荒率约为5.85%;空间上撂荒地规模分布呈"T"字形空间格局,黑龙江东北部、吉林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南部地区为撂荒地主要集聚区。(2)耕地撂荒对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017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因耕地撂荒损失的农田生产潜力达到1339.15万t,损失的粮食产量高达2265.6万t,损失比例达4.69%;内蒙古自治区成为粮食产出损失量和损失比例最大的地区。(3)粮食播种面积、农田生产潜力和农业技术投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系数分别为-0.194、-0.025和0.006。(4)应遵从城乡融合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态势,强化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现代要素投入与政策扶植,构建粮食生产—耕地休耕空间转换弹性机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海鹏 肖东洋 郜智方
粮食主产区外部性边界的选取影响着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及其区内区际外部性分割。本文基于外部性多层次边界视角,提出了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多层次作用边界概念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外部性量化方法和模型。并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三大区域内选取周口市太康县、南阳市唐河县和焦作市温县3个典型粮食主产县作为实证区域,纳入相应市域和省域进行不同作用边界下的外部性量化和尺度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具有多层次作用边界特征,该边界可以是具有自然特征的边界线(如流域边界等),也可以是具有社会经济特征的边界线(如行政区划界);2不同尺度外部性作用边界下粮食主产区耕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