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0)
2023(11898)
2022(10195)
2021(9596)
2020(8258)
2019(19406)
2018(19195)
2017(37060)
2016(20126)
2015(22942)
2014(22724)
2013(22554)
2012(20886)
2011(18668)
2010(18155)
2009(16583)
2008(16105)
2007(14083)
2006(11767)
2005(10000)
作者
(58275)
(49062)
(48615)
(46292)
(30974)
(23838)
(22248)
(19215)
(18653)
(17228)
(16832)
(16505)
(15424)
(15329)
(15126)
(15082)
(14995)
(14375)
(14259)
(14100)
(12057)
(11920)
(11807)
(11255)
(11129)
(11029)
(10709)
(10694)
(9881)
(9833)
学科
(83901)
经济(83827)
管理(54371)
(53033)
方法(41416)
(41103)
企业(41103)
数学(37502)
数学方法(37043)
(25315)
地方(20848)
(20295)
中国(18624)
(17384)
业经(17131)
农业(17109)
(14907)
贸易(14903)
(14419)
环境(13345)
(12910)
财务(12866)
(12847)
财务管理(12835)
(12250)
企业财务(12058)
技术(11622)
理论(11205)
(10404)
(10188)
机构
学院(281720)
大学(279788)
(113210)
经济(110809)
管理(110011)
理学(95922)
理学院(94773)
研究(93222)
管理学(93015)
管理学院(92490)
中国(69467)
科学(61014)
(58581)
(54470)
(48771)
(47435)
业大(47174)
(45032)
中心(44981)
研究所(43838)
农业(43299)
财经(39808)
(37160)
师范(36727)
(36130)
北京(35087)
经济学(34343)
(33976)
(33579)
经济学院(31338)
基金
项目(200614)
科学(157528)
基金(145381)
研究(142087)
(128397)
国家(127375)
科学基金(109023)
社会(89078)
社会科(84350)
社会科学(84325)
(81110)
基金项目(78287)
自然(73391)
自然科(71597)
自然科学(71577)
自然科学基金(70267)
(67513)
教育(65028)
资助(59171)
编号(57373)
重点(45709)
成果(44123)
(43839)
(43794)
(41486)
科研(39504)
课题(39245)
创新(38942)
计划(38247)
教育部(36759)
期刊
(116866)
经济(116866)
研究(72218)
中国(50578)
(47752)
学报(47311)
科学(43131)
(38931)
管理(36441)
大学(34828)
农业(33241)
学学(33010)
技术(25792)
教育(24262)
(20602)
金融(20602)
业经(20394)
(18674)
财经(18543)
经济研究(17757)
资源(17188)
问题(16443)
(15904)
(14534)
技术经济(14045)
统计(13836)
图书(13381)
理论(12712)
科技(12656)
(12539)
共检索到396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国  陈苏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特殊商品,而土地则是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和物质载体,粮食生产的发展与耕地密切相关。以粮食产量计算模型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耕地利用效用对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从时间维度来看,1992-2011年间,江西省粮食总产量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再持续上升的变化。在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因子中,对粮食生产促进作用最大的是强度效应,其次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广度效应对粮食生产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涛  陶凯俐  
基于粮食产量计量模型,运用LMDI方法,分析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78年-2009年,粮食单产、耕地数量、种植结构、复种指数等4因素的变化对粮食产出的累积效果依次减小;其间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快速增长、稳中有升和调整回复3个阶段,粮食单产促总产的效应分阶段逐步减弱,耕地减少和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的减产效应逐步增强,复种指数变化的效应经历了正负反复的过程。现阶段单产和复种指数的变化对粮食的增产贡献南低北高,而耕地减少和结构调整对粮食的减产效应则南高北低,由此导致江苏省粮食生产南退北进的空间分化格局。由于构成粮食产量的4个因素可以代表耕地利用的不同方向,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涛  
基于粮食产量计量模型,运用LMDI方法,分解中国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耕地利用四因素(规模、结构、强度、程度),结果表明:1978—2012年,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累积效果表现为强度效应最大,结构效应和程度效应其次,规模效应最小。其间,造成粮食增量的强度效应逐步减弱,程度效应由负转正并渐强;造成粮食减量的结构效应逐步加大,规模效应后期显著放大。1996—2008年,粮食生产出现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北部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转移,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城镇密集,耕地利用结构变化与规模变化对粮食的减量效应更为明显,甚至有复种下调出现程度负效应,而耕地利用强度变化对粮食的增量效应相对较小,内陆农区耕地利用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克春  
本文根据对江西省农户的调查,对当前国家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下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农户粮食生产收入预期是决定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中介变量;政府实行的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政策,调节了以粮食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的粮食种植决策行为,提高了其粮食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负向地调节了农户的粮食种植决策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瑶  张凤荣  谢臻  张天柱  
为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及各项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方法(LMDI)将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解为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和粮食单产四大因素,研究1996—2016年其对全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空间上呈现南部地区减少、北部地区增加的趋势,导致全国粮食产能重心北移。2)粮食单产、复种指数这些技术因素均是促进因素,其中单产提高对总产量提升贡献最大;期间耕地面积下降与种植结构调整则是粮食产量的抑制因素。研究认为,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不可避免,保证粮食安全不但需要严格保护耕地,而且必须强化"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与复种指数,以稳定与优化粮食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波  万洁  朱述斌  余冬辉  谈东华  
通过对2005年江西省种粮大户种粮效益非价格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种粮大户种粮效益与粮食经营规模、机收面积和家庭人数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种粮农户的文化水平、性别、年龄等因素相关性不强。这一结果说明当前农村农业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投入中劳动力的替代效应逐渐下降;同时,这也是当前政府在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与引导的结果,说明当前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政策是有效的。即推动粮食主产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和适度规模经营,对粮食主产区的良种补贴和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有利于种粮大户种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物化水平,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在不同文化水平的粮农中推广应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婷婷  
江西是全国13个产粮大省之一,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以约占全国1.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3.6%的粮食。了解江西粮食生产情况,可以对判断2013年全国粮食市场供需情况及价格走势提供重要依据。为此,我们于近期在江西省范围内开展粮食生产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2.37%的农户认为近几年种粮收入增加,92.23%的农户2013年会保持或增加种粮面积,75.00%的农户认为2013年粮食亩产会增加或不变。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业基础条件薄弱、政策激励效应递减是当前制约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三大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若梅  
以界定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内涵为起点,采用耕地粮食生产率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方法衡量耕地的生产可持续性,以单位耕地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对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进行调整衡量耕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利用统计数据、以基期与报告期的时间尺度和分省份的空间尺度实现可持续性的测度。研究发现:(1)以耕地粮食生产率测量的全国耕地生产可持续性呈现出递增趋势,但以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调整后的耕地生态可持续性明显低于生产可持续性;(2)耕地生产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明显,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利用可持续的稳定性和递增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意味着差异性的耕地保护政策会更有助于稳定和提升耕地利用的可持续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金浪  杨子生  
本文提出从利用投入和产出效应2个方面测度耕地集约利用,并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3种基本类型:粗放化型、集约化型和过度化型。以处于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江西省和江苏省两个粮食主产区为例,剖析两省2001年-2010年耕地(水稻种植)集约利用的差异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①近10a来,城市化水平低的江西省单位耕地面积水稻种植总投入、省工性投入和增产性投入与城市化水平高的江苏省的差距明显缩小,其中省工性投入的差距最小,而江西省的水稻单产,尤其是水稻净利润在2010年进一步低于江苏省;②尽管江西省和江苏省耕地利用属于集约化型的年份均最多,但属于过度化型的年份比例偏高,分别为33.33%和22.22%,这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红霞  李锐  任志远  薛亮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并结合李晓文等人提出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计算了陕西省101个县(区)2000年~2004年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和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分析了陕西省近年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差异:①陕西省近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而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较大;②全省耕地变化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县(区)耕地减少,少部分县(区)耕地有所增加或保持数量平衡;③以小康水平粮食标准400kg/人.年为参照,全省整体处于不足状态,101个研究县(区)中,有66个县(区)处于不足状态,1个县(区)处于临界状态,34个县(区)处于富余状态。针对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现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通过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言飞  濮励杰  解雪峰  朱明  黄思华  
江苏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耕地资源变化不仅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以江苏省55个县域为研究单元,结合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研究2000~2015年江苏省耕地与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及粮食生产对耕地资源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耕地相对稀疏区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地区,而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北;粮食生产的空间格局与耕地分布基本一致,但总量呈增加趋势,201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达到3561×10~4 t,为2000年的1.15倍。(2)耕地重心与粮食产量重心的移动方位大致相同,均表现为向北偏西方向移动。(3)对比2000~2009年和2009~2015年两个时期,江苏省粮食产量对耕地资源变化的敏感性逐渐减弱。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区域粮食生产对耕地面积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保护耕地与保障粮食安全亟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敏感性地区合理布局粮食生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佩佩  杨桂山  王晓萌  王丽艳  王雪然  葛京凤  
认识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耦合作用规律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模型模拟、GIS和多目标情景模拟等方法,在定量分析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响应基础上,分析流域粮食生产变化的关键驱动要素及粮食增产潜力,为流域耕地利用动态调控和粮食安全问题解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流域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变化空间集聚性显著,耕地量变、耕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变化幅度分别为39.2%、23.6%和19.3%,上述变化导致粮食减产44.1%;(2)1985~2015年耕地量变对流域粮食减产贡献率为50.7%,耕地利用方式变化和耕地量变则分别以43.4%和76.3%的贡献率成为前后15年粮食减产的主要驱动因素。集聚在流域北部56.8%的区域受耕地量变影响显著;太湖东南24.3%的区域和杭州-桐乡-嘉善一线等18.9%的区域分别受耕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变化影响较大。随时间变化,耕地量变影响加剧,粮食减幅增加;(3)未来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粮食安全压力较大,低-中-高方案变动下耕地量变影响范围缩小53.5%,耕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影响区分别增加了2倍和1.25倍,粮食增产区由5.4%增加到54.1%。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响应的时空差异显著,未来响应变化敏感区将是流域粮食增产潜力区和耕地利用关键调控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和粮食总产量的时间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粮食播种面积、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与粮食总产、土地利用集约度与粮食单产等三个方面。针对上述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土地利用分区,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取向和制定粮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昭玖  朱红根  
江西省粮食生产直补资金、良种补贴以及2006年实行的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均按计税面积直接补助给农户,并不与农业税征收挂钩,实行“征补两条线”。本文在分析江西省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效应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谈东华  周波  朱述斌  
粮食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江西省1978年至2004年粮食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江西省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重要特征和一般规律,其中,粮食的播种面积、价格的波动、对外贸易、农业政策、自然气候等因素是影响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