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5)
- 2023(9849)
- 2022(8343)
- 2021(8062)
- 2020(6797)
- 2019(15312)
- 2018(15165)
- 2017(29655)
- 2016(15924)
- 2015(17625)
- 2014(17277)
- 2013(17049)
- 2012(15458)
- 2011(13724)
- 2010(13660)
- 2009(12385)
- 2008(11701)
- 2007(10129)
- 2006(8855)
- 2005(7552)
- 学科
- 济(65833)
- 经济(65758)
- 业(51247)
- 农(46284)
- 管理(42317)
- 农业(30636)
- 企(30436)
- 企业(30436)
- 方法(28799)
- 数学(26310)
- 数学方法(25904)
- 业经(18259)
- 中国(16322)
- 财(16066)
- 制(13769)
- 地方(13195)
- 贸(11430)
- 贸易(11423)
- 易(11189)
- 发(10648)
- 技术(10320)
- 农业经济(10302)
- 学(10277)
- 策(9984)
- 环境(9840)
- 体(9706)
- 土地(9517)
- 银(9479)
- 银行(9475)
- 务(9318)
- 机构
- 学院(213526)
- 大学(208632)
- 济(90972)
- 经济(89129)
- 管理(87475)
- 理学(76149)
- 理学院(75446)
- 管理学(74221)
- 管理学院(73814)
- 研究(66511)
- 中国(53238)
- 农(51954)
- 京(42027)
- 财(39627)
- 农业(39463)
- 科学(38812)
- 业大(37527)
- 中心(34649)
- 江(32609)
- 财经(31563)
- 所(31142)
- 经(28959)
- 研究所(28005)
- 经济学(26809)
- 范(26402)
- 经济管理(26261)
- 师范(26183)
- 州(25143)
- 北京(25099)
- 农业大学(24600)
- 基金
- 项目(149740)
- 科学(119570)
- 研究(112297)
- 基金(110370)
- 家(95097)
- 国家(94227)
- 科学基金(82586)
- 社会(73184)
- 社会科(69124)
- 社会科学(69108)
- 省(59347)
- 基金项目(58935)
- 自然(52591)
- 自然科(51315)
- 自然科学(51300)
- 教育(50730)
- 自然科学基金(50345)
- 划(48846)
- 编号(46664)
- 资助(43814)
- 成果(35587)
- 部(34119)
- 重点(32966)
- 发(32874)
- 创(31451)
- 农(30899)
- 国家社会(30672)
- 课题(30268)
- 创新(29391)
- 制(29351)
- 期刊
- 济(100841)
- 经济(100841)
- 研究(58875)
- 农(56010)
- 中国(42499)
- 农业(38143)
- 财(30239)
- 学报(30218)
- 科学(29397)
- 管理(27968)
- 大学(24915)
- 学学(23711)
- 业经(23537)
- 融(22070)
- 金融(22070)
- 技术(19637)
- 教育(19422)
- 业(17731)
- 问题(15334)
- 财经(14776)
- 农村(14052)
- 村(14052)
- 农业经济(13761)
- 经济研究(12960)
- 经(12610)
- 版(12028)
- 世界(11215)
- 资源(11157)
- 经济问题(11102)
- 技术经济(10530)
共检索到311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乔亮亮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全面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在生态保护红线已基本完成划定的情况下,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时,遭遇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数量不明确、与城镇开发难协调、永久基本农田落地难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内外部环境变化下的耕地保护新形势,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历史进程,剖析了当前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了耕地保护优先前提下"三条控制线"统筹划定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建平 柳建军
从1988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周老嘴镇试点性地划定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起,到1994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再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已走过二十年历程。这篇来自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监利县国土资源局的文章,对永久性基本农田提出了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威 魏继禄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106个重点城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后,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得到全面安排部署。为优质推进划定工作,完成各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使优质农田得到永久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方面:逐地块核查农田质量在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有的地方只考虑项目建设成本,政府土地报批和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等投入成本及难易程度,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凤魁 王秋兵 边振兴 董秀茹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理论体系,是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重要保障。该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LESA体系方法,研究结果认为:(1)界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内涵,即永久基本农田是指优质、连片、永久、稳定的耕地;(2)提出当前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中存在划定条件模糊、无科学量化标准以及缺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3)科学分析和借鉴美国LESA体系思想,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体系,建立了基本农田划定标准。研究结果认为: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应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具有良好的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二是要具有协调的立地环境条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闫刚 卢丽华 王克强
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济持续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从1988年原国家土地局、农业部,在湖北荆州试点划定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以来,经过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基本农田保护重点从单纯的数量保护到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目标从单一的粮食安全目标转变为保护基本农田与促进农村发展相协调,保护手段从单纯的行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为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启动城市周围地区永久基本农田由城市的国土资源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共同划定的机制,应当成为促进两规衔接的重要工作。城市规划不是城市建设专业规划,而是在空间发展方面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关系的综合性规划。承认、尊重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这种综合职能,应当是处理多规(包括两规)关系的基本准则。永久基本农田应该科学划定。保护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任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安胜 姚华军 袁国华
当前,一些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与优质耕地高度重叠,大中城市周边有不少优质高产农田未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发展占用优质耕地的现象比较突出。作为我国重要粮仓,东北地区亦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做好东北地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十分重要。黑土地退化状况堪忧分布于我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粮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0%,有中国粮食生产"稳压器"之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告,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姗姗 陈景 寇宗淼 张新圣
<正>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北京市坚持规划引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亮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耕地保护管理机制、构建国土空间监管平台、健全完善奖补机制等对策建议。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规划、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规划、各区分区规划已批复实施,街区控制性规划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正在推进,全市国土空间格局已基本稳定。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敏 杨帆 黎韶光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是为永久基本农田补划预留的、地类为耕地的区域。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既可为永久基本农田提供保质保量的后备资源保障,又可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提供快速补划和审查的土地资源。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与管理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内涵的基础上,就如何划定和管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数据库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杨 龚健 叶菁 王卫雯 陶荣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为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承载力—适宜性—质量"三位一体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模型,并以黄石市为例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基于"短板理论",考虑限制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建立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承载力基础上完成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从生态保护功能角度开展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对耕地生产稳定性的约束作用,确保了耕地生产功能稳定发挥,同时统筹兼顾了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的需求,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3)结合耕地质量对黄石市耕地进行分区,划分为优先保护区、适宜保护区、后备调控区、生态退耕区4类,在耕地分区基础上综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论:该方法能够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双重目标,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边振兴 刘琳琳 王秋兵 钱凤魁 康萌 杨子娇 朱瑞雪
城市边缘区耕地自然质量较好,但易受城市扩张和乡村集聚影响,因此,从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两方面综合划定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能够保障耕地优质稳定。本研究以沈阳市边缘区沈北新区为研究区,引入美国LESA体系考虑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借鉴农用地分等成果构建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指标体系,进行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综合评价,划定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结果表明:一、二、三级耕地质量优越,立地条件稳定,可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35 510.50hm2,占平原耕地面积的77.94%;四、五级耕地不宜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本研究符合国家优先划定大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要求,为今后类似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和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钱凤魁 张琳琳 贾璐 王善维
良好的耕地自然质量条件和稳定的立地条件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重要基础条件。目前对基本农田的研究多偏重耕地自然质量条件评价方面,而对耕地立地条件研究较少,基本农田被频繁调整,稳定性差。论文以东港市为研究区域,在保障耕地自然条件良好、均一的基础上,从耕地立地条件角度探讨基本农田划定问题,由耕地区位条件因素和耕作便利条件因素构建耕地立地条件评价体系,采用指数衰减法等计算立地条件因素影响作用分值,利用相关性分析等数学模型分析立地条件因素对基本农田划定影响风险范围以及稳定区域,并以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立地条件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影响较大;2)区位因素对基本农田划定存...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立地条件 区位 东港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陈逸
为分析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耕地保护的效果,论文把目标分解为两个问题,一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是否对耕地流失面积的减少产生了影响;二是如果有显著影响,效果有多大,即因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耕地流失面积减少了多少。论文收集了2004-2007年的省级面版数据,分别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均不优于混合OLS模型。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耕地流失的影响,并计算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耕地保护效果。分析表明:①在2004-2007年期间,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对于减少耕地流失面积产生了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臻 党昱譞 孔祥斌 林小睿
研究目的:服务国家粮食永续安全目标,面向未来情景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管控数量和明确位置。研究方法:设定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代表性浓度路径(SSPs-RCPs)耦合情景,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模型,构建农业气候条件、地形和连片性、土壤环境健康、农田基础设施四维划定体系。研究结果:(1)2035年、2050年中国大陆人均粮食需求量分别为591.37 kg/a和548.92 kg/a,粮食总需求量分别为8.54亿~8.90亿t、7.35亿~8.13亿t。(2)2035年全国粮食平均可实现生产潜力为(7 729.41±1 699.99)~(7 828.68±1 739.41) kg/hm~2,2050年为(8 126.89±1 828.73)~(8 661.90±2 100.90) kg/hm~2,其中水稻优势产区位于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小麦位于黄土高原区和黄淮海平原区,玉米位于黄淮海平原区。(3)2035年、2050年永久基本农田理论应保量分别为0.98亿~1.11亿hm~2、0.86亿~0.99亿hm~2,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份应保量最多。研究结论:遵循底线思维和择优划入原则,2035年将1.12亿hm~2的1—5级耕地、2050年将1.02亿hm~2的划入1—4级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即可满足我国粮食安全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