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6)
2023(13381)
2022(11804)
2021(11050)
2020(9225)
2019(21514)
2018(21211)
2017(41484)
2016(22213)
2015(25098)
2014(24766)
2013(24311)
2012(22012)
2011(19486)
2010(19106)
2009(17089)
2008(16074)
2007(13401)
2006(11304)
2005(9286)
作者
(61012)
(50886)
(50228)
(47795)
(32328)
(24373)
(23008)
(20174)
(19346)
(17809)
(17508)
(16959)
(15889)
(15749)
(15696)
(15453)
(15192)
(15063)
(14534)
(14299)
(12432)
(12138)
(12128)
(11505)
(11314)
(11238)
(11165)
(10972)
(10213)
(10184)
学科
(84020)
经济(83930)
管理(64476)
(62599)
(50650)
企业(50650)
方法(43572)
数学(38376)
数学方法(37841)
(22480)
(21378)
中国(21002)
业经(18924)
(17751)
地方(16612)
(15585)
贸易(15579)
(15143)
农业(15129)
技术(14755)
理论(14484)
(14096)
财务(14023)
财务管理(13994)
(13979)
环境(13948)
(13754)
企业财务(13245)
(12269)
(11343)
机构
大学(303221)
学院(301931)
管理(126861)
(116842)
经济(114206)
理学(111580)
理学院(110425)
管理学(108398)
管理学院(107857)
研究(93270)
中国(67965)
(63048)
科学(59314)
(51140)
业大(46797)
(46421)
(44526)
中心(43774)
财经(42459)
(41197)
研究所(41098)
(39366)
师范(38997)
(38891)
北京(38885)
农业(36391)
(34802)
经济学(34359)
(34043)
经济管理(32412)
基金
项目(221348)
科学(174669)
研究(161837)
基金(161312)
(140077)
国家(138931)
科学基金(120867)
社会(101529)
社会科(96199)
社会科学(96173)
基金项目(86691)
(86416)
自然(79868)
自然科(78001)
自然科学(77981)
自然科学基金(76559)
教育(74483)
(72505)
编号(66824)
资助(65708)
成果(52209)
重点(48778)
(48613)
(46378)
(46365)
课题(44342)
创新(43178)
科研(42738)
教育部(41989)
大学(41613)
期刊
(117029)
经济(117029)
研究(81280)
中国(51784)
学报(47224)
管理(43777)
科学(43325)
(40396)
(37927)
大学(36295)
学学(33972)
教育(32656)
农业(28752)
技术(27452)
(20539)
金融(20539)
业经(20467)
图书(20070)
财经(19426)
经济研究(18537)
(16511)
问题(15455)
科技(15122)
理论(14966)
(14402)
技术经济(14227)
实践(14031)
(14031)
资源(13856)
(13691)
共检索到413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朝明  熊昌盛  栾乔林  
以广东省阳山县为例,引入耕作服务能力的概念,构建层次评估模型,据此评定结果划定耕地保护区。结果显示:阳山县耕作服务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以及耕作距离远、地块规模零散是制约耕作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依据耕作服务的差异,并结合对农民耕作意愿调查,将全县分为耕地重点保护区、积极保护区以及一般保护区,三者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分布特征,不同保护区可结合自身属性及其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将耕作服务能力做为一种资源,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确定土地归属可为保护耕地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朝明  熊昌盛  栾乔林  
以广东省阳山县为例,引入耕作服务能力的概念,构建层次评估模型,据此评定结果划定耕地保护区。结果显示:阳山县耕作服务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以及耕作距离远、地块规模零散是制约耕作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依据耕作服务的差异,并结合对农民耕作意愿调查,将全县分为耕地重点保护区、积极保护区以及一般保护区,三者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分布特征,不同保护区可结合自身属性及其分布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将耕作服务能力做为一种资源,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确定土地归属可为保护耕地提供一定依据,拓展了耕地保护的内涵,为耕地保护引入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瑞芝  李少昆  李小君  金亚征  王克如  初震东  高世菊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CT)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公开发表的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研究论文,整理前人研究提供的试验数据,分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作物稳产丰产研究提供支持。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水分利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当地传统耕作模式为对照,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2.51%。但有10.92%数据显示减产,表明保护性耕作减产是客观存在的,文章归纳了影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中国自"六五"期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取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慧  龙开胜  
[目的]耕地保护补偿是耕地保护约束性政策的有力补充。基于耕地多功能及不同功能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探讨江苏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方法]首先从生产、生态和社会3个层面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评价得到耕地多功能指数,再通过当量因子法和替代法计算得到耕地外部性价值,然后结合耕地多功能评价和耕地外部性价值,将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指数的比重分别作为权重,对耕地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加权求和,并进一步修正得到江苏各市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结果]以2018年为基期,计算得到基于耕地多功能评价的江苏省平均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为8 597元/(hm~(2)·年),其中补偿标准最高的地区为连云港市,为11 446元/(hm·年),最低的为无锡市,为5 203元/(hm·年)。[结论]研究得出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兼顾耕地自身功能和价值,反映了耕地功能与补偿标准之间的联系,今后可从补偿资金供给、资金分配及利益调整机制等方面加以落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边振兴  冯玉萍  于淼  韩影  
[目的]从耕地的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角度出发,探讨耕地系统中非耕作生境对这些功能的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以期为今后耕地系统中生态网络优化以及绿色土地整治提供参考。[方法]文章运用3S技术法提取非耕作生境数据,按照非耕作生境比例由低到高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水田区选择调查点。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调查点耕地多功能值,运用统计分析法研究非耕作生境比例变化对耕地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服务及景观文化功能的影响。[结果](1)当非耕作生境比例低于22.54%和17.16%时,随着非耕作生境比例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边振兴  冯玉萍  于淼  韩影  
[目的]从耕地的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角度出发,探讨耕地系统中非耕作生境对这些功能的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以期为今后耕地系统中生态网络优化以及绿色土地整治提供参考。[方法]文章运用3S技术法提取非耕作生境数据,按照非耕作生境比例由低到高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水田区选择调查点。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调查点耕地多功能值,运用统计分析法研究非耕作生境比例变化对耕地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服务及景观文化功能的影响。[结果](1)当非耕作生境比例低于22.54%和17.16%时,随着非耕作生境比例增加耕地生产、社会保障功能呈增强趋势;当其比例大于22.54%时和17.16%,随着非耕作生境比例增加耕地生产、社会保障功能呈减弱趋势。(2)随着非耕作生境面积比增加,耕地生态服务和景观文化功能均呈增强趋势。(3)当非耕作生境面积比低于22.54%时,随着非耕作生境比例增加耕地多功能呈增强趋势;当其比例大于22.54%时,随着非耕作生境比例增加耕地多功能呈减弱趋势。[结论]非耕作生境比例对耕地生产、社会保障功能影响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对耕地生态服务功能、耕地景观文化功能的影响趋势均呈现递增趋势,对耕地多功能综合影响呈先增后减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魏  胡永进  
我国的耕地资源面临着严峻形势 ,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从粮食安全、“三农”问题、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并在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投入产出理论、外部性理论、效用理论和可持续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基本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焕发  罗新正  
武陟县位于黄河北岸,是国家农业商品基地县之一,耕地保护意义重大。全文在分析了武陟县耕地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末来耕地保护的面积进行了预测,并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原则及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洪建  吴次芳  王庆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聚  罗志军  赵越  杨小平  杨星会  
【目的】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制定耕地保护分区的基础。【方法】本文以井冈山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综合质量为空间变量,从乡镇尺度上综合分析了井冈山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聚集性规律,据此进行耕地保护分区划分。【结果】井冈山市耕地质量水平属于中上等,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处于42~80之间,井冈山市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井冈山市耕地综合质量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9,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强的集聚规律: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聚集分布,与高分值耕地区域空间分布一致;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则多零星分布,无显著集中区域。综合考虑耕地的自然质量、立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耕地质量的空间聚类关系。【结论】以此提出井冈山市耕地保护分区方案,并依据不同类型的耕地保护分区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勤  刘永红  柯国华  何文铸  高强  
采用控制性定位试验,研究坡耕地麦玉薯三熟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表明,采用垄作免耕、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其中采用横坡垄作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但周年产量显著下降;采用中带顺坡垄作方式在稳定周年产量的基础上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其生态与经济效益最佳。研究还发现,降雨量和最大24h降雨量与径流量、土壤流失量显著相关,降雨量对径流量的影响大于最大24h降雨量,土壤流失量是受降雨量和最大24h降雨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东升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双阳撤县设区,成为长春市第六个区,这一历史性变革给双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双阳撤县设区后,少数人头脑发热,提出“经济要上,耕地要让”、“保护耕地要让位于经济发展”等错误思想,企图以牺牲耕地来换取经济发展。对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建俊  罗剑朝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寿金宝  栾淑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保护耕地政策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趋尖锐。但只要我们坚持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用辩证的观点和有机协调的思路,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关系,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