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5)
- 2023(14189)
- 2022(12307)
- 2021(11624)
- 2020(9441)
- 2019(22011)
- 2018(21570)
- 2017(42010)
- 2016(22586)
- 2015(25292)
- 2014(25037)
- 2013(24285)
- 2012(21970)
- 2011(19507)
- 2010(19005)
- 2009(17010)
- 2008(15831)
- 2007(13388)
- 2006(11246)
- 2005(9221)
- 学科
- 济(86678)
- 经济(86583)
- 管理(63054)
- 业(59899)
- 企(49409)
- 企业(49409)
- 方法(43719)
- 数学(38585)
- 数学方法(38048)
- 农(24298)
- 财(21985)
- 中国(21768)
- 业经(19789)
- 学(18310)
- 地方(17297)
- 农业(16639)
- 贸(14794)
- 贸易(14788)
- 理论(14527)
- 易(14340)
- 制(13978)
- 务(13954)
- 技术(13903)
- 财务(13881)
- 环境(13873)
- 财务管理(13852)
- 和(13783)
- 企业财务(13122)
- 划(12018)
- 银(11526)
- 机构
- 学院(306610)
- 大学(306011)
- 管理(126097)
- 济(118252)
- 经济(115718)
- 理学(111094)
- 理学院(109916)
- 管理学(107775)
- 管理学院(107225)
- 研究(96278)
- 中国(69556)
- 京(63415)
- 科学(61536)
- 财(52197)
- 农(47917)
- 业大(47629)
- 所(46249)
- 中心(44484)
- 财经(43273)
- 研究所(42791)
- 江(41945)
- 范(40579)
- 师范(40214)
- 经(39580)
- 北京(39106)
- 农业(37562)
- 院(36044)
- 经济学(35159)
- 州(34376)
- 财经大学(32636)
- 基金
- 项目(224574)
- 科学(177371)
- 研究(164275)
- 基金(163287)
- 家(142073)
- 国家(140907)
- 科学基金(122312)
- 社会(103002)
- 社会科(97593)
- 社会科学(97567)
- 省(88068)
- 基金项目(87497)
- 自然(80539)
- 自然科(78660)
- 自然科学(78643)
- 自然科学基金(77178)
- 教育(75953)
- 划(74113)
- 编号(67733)
- 资助(66265)
- 成果(52604)
- 重点(49874)
- 部(49176)
- 发(47529)
- 创(47005)
- 课题(45596)
- 创新(43787)
- 科研(43382)
- 教育部(42313)
- 国家社会(42106)
- 期刊
- 济(120584)
- 经济(120584)
- 研究(83938)
- 中国(51582)
- 学报(48328)
- 科学(44755)
- 管理(43652)
- 农(42682)
- 财(38518)
- 大学(37142)
- 学学(35068)
- 教育(34031)
- 农业(30331)
- 技术(27812)
- 业经(21595)
- 融(20802)
- 金融(20802)
- 财经(19758)
- 经济研究(19394)
- 经(16771)
- 图书(15961)
- 问题(15827)
- 科技(15117)
- 理论(14982)
- 业(14901)
- 技术经济(14323)
- 版(14273)
- 资源(14223)
- 实践(13984)
- 践(13984)
共检索到419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丽静 王冬艳 王霖琳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村庄合并.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前提是保证村民有足够的田间作业时间.因此合理耕作半径的确定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综合考虑影响耕作半径的自然、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因素与耕作半径之间的作用机制.确定了耕作半径的决定性因素。以沂源县鲁村镇增减挂钩项目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合理耕作半径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合理耕作半径为3.2 km.即与建新村距离3.2 km以内耕地所涉及的村庄可以作为拆旧村庄向建新村合并。现阶段.非人力出行方式及机械化农用工具使用比重在研究区较低.提高高速度交通工具使用比例和广泛应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丽静 王冬艳 王霖琳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村庄合并,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前提是保证村民有足够的田间作业时间,因此合理耕作半径的确定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综合考虑影响耕作半径的自然、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因素与耕作半径之间的作用机制,确定了耕作半径的决定性因素。以沂源县鲁村镇增减挂钩项目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合理耕作半径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合理耕作半径为3.2 km,即与建新村距离3.2 km以内耕地所涉及的村庄可以作为拆旧村庄向建新村合并。现阶段,非人力出行方式及机械化农用工具使用比重在研究区较低,提高高速度交通工具使用比例和广泛应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伟峰 吴江国 张小林 冀亚哲 李红波 王亚华
分析了安徽省埇桥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的空间邻接特征和数量结构关系,通过"均等"和"耕聚比"的方法分别求算耕作半径并构造缓冲区,得出两种耕作压力系数的分布,对其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耕地是皖北平原地区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主要因子,基于各乡(镇)统计的耕地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基于"耕聚比"的计算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点规模因素对耕作半径计算造成的影响;基于"耕聚比"的方法计算的耕作压力分布在评价耕地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合理性上更为实用;耕作压力系数分布对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布局调整中应将压力系数高的地区的拆旧和压力系数低的地区的建新相挂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婷 周国华 杨延
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给建设用地供给和耕地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散乱、粗放的现象为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少占耕地提供了可能。以衡阳南岳区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与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在分析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生产环境三方面的主要因素对南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影响后,提出引导南岳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耀奉
问题提出 1981年7月19日,长江宜昌水文站出现55.02米(吴淞基面)的年最高水位(流量70,800秒立米)。在实测期(1877~1882年)居第三位。洪水的相应暴雨主要发生在上川江(屏山新市镇——重庆朝天门)以北流域的四川省境内。据灾情统计资料,以沿江河一带受灾最重,仅房建一项浸淹230多万间,席卷荡涤130多万间。建国以来,长江自1954年洪水后,流域大范围致灾洪水趋向于减少,且曾出现过本世纪70年代的干旱少水时期故在城乡居民点建设过程中,沿江河居民易于漠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稀遇洪水,与水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晋秋 方惠坚 柏杰 薛澜 苏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亮,胡海霞,郑黎
Zipf维数与居民点等级结构差异指数可以表征城镇居民点规模分布的均衡性,Christaller六边形优化格局类比于Koch雪花曲线可以得出城镇居民点布局的Koch模式成生机制;地域经济不平衡指数及空间最近邻系数的计算则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补充或印证了居民点规模与布局的分形认识。文章以元通镇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对其规模布局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做出规划。
关键词:
城镇规模布局 分形 可持续发展 元通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角媛梅 胡文英 速少华 范韬 杨有洁
以哀牢山区元阳梯田景观中的哈尼聚落为研究对象,用FRAGSTATS计算景观格局指标,用GIS的统计功能、切割运算及缓冲区分析方法,得到斑块粒度、景观类型空间邻接比例、聚集程度及聚落耕作半径等。结果表明:①景观具有耕地与林地占优势地位且两者面积相当的均衡格局特征,聚落是区内斑块数最多的景观类型;聚落的平均斑块面积小且密度大,空间分布类型在各层次上都表现为随机分布,与旱地、水梯田和有林地的空间邻接长度和数目均都较高;②缓冲区分析方法确定的聚落耕作半径存在区域差异。景观水平上的耕作半径为799.7m,约60%的耕地在耕作半径内,有2/5的水梯田离聚落较远;中部亚区耕作半径827m,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艳慧 谢辉
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矢量变换算法的农业物流运输节点设置方法,详细阐述了利用该方法进行农业物流运输节点设置的相关原理,利用距离矢量变换算法,计算农业物流运输节点的合理空间位置,从而完成农业物流运输节点的设置。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农业物流运输节点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物流运输的效率,保证农产品及时运输到城市中,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物流 运输节点 空间布局 城乡一体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郑心清
馆藏建设一般指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需求,建立和维护该馆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的全过程。主要包括,读者需求研究、馆藏结构和利用情况研究、文献收集政策的制定、文献的选择、资源共享计划的实施以及馆藏的维护、剔除等。文献资源合理布局一般指某地区或系统的文献收集单位,根据其各自特点和整体需要,统筹安排文献收藏计划,加强馆际协调,使该地区或系统的读者,共享文献资源。主要包括:该地区或系统文献收藏与利用现状的调查与评估,对采购协调与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永铭
城市工业专业化协作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为共同制造某种较复杂的工业产品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固定的专业化协作的企业群。这一企业群在城市中布局合理与否,对专业化协作的经济效果将产生很大影响。据作者对北京、上海有关情况的调查,特别是参加广州市计委一九七九年夏秋组织的工业调查,以广州缝纫机工业系统为典型,对其合理布局问题作如下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明
农村中小学布局,既要兼顾农村学生"就近入学"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又要立足县、乡、村的不同特点,确保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学校的合理并存。"整体规划"和"有序调整"农村中小学的数量与规模,是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基本途径。布局调整后出现的办学重心逐级上移、学校规模日趋膨胀、班级人数持续增加等情况需要关注。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还要在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保护与扶持小规模学校、正确认识和看待民办学校发展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晨懿 税伟 苏正安 王炯
研究目的:探讨基于地质灾害的农村居民空间布局、用地演化的研究方法,丰富灾后重建及地质灾害威胁环境下山地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以都江堰向峨乡为研究区域,选取影响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以格网为载体建立各类因子组合与地质灾害点的空间相关性数据集,并用logistic数学模型对该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在此基础上,利用PR、SI指数研究震前(2006—2008年)向峨乡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与演化特点。研究结果:震前向峨乡农村居民点布局、演化发育没有就山地环境的安全性做较为充分的考虑。研究结论:在编制山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山地环境下不同险性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及历史演化特征,就其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聪 赵小敏 郭熙 谢文 张佳佳 叶英聪
为综合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各项因素,以余江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价,结合核密度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的集聚性,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的4种优化方案,最后引入加权Voronoi图,以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搬迁方向。研究表明:余江县综合影响力一级、二级和三级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2 472.54、3 173.01和977.26hm~2,面积占比依次为37.33%、47.91%和14.76%,高级别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余江县综合条件优越的中部区域,低级别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北部丘陵区域;核密度分析结果直观显示了高集聚区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区域,可优先发展;农村居民点布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博 刘友兆 夏敏 张俊凤 张智超 邹伟
对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探讨,不仅能丰富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的理论体系,也有利于开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和整理工作。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综合考虑其社会经济和农村居民点布局特点,从自然地理条件、区位条件、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条件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靶模型研究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分类调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宜兴市农村居民点适宜性等级总体较高;在空间上呈现中、北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整体高于南部丘陵山区的分布特征。针对不同适宜等级提出的分类调控对策可以为当地农村土地整治、村庄规划等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