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7)
2023(12258)
2022(10569)
2021(10087)
2020(8351)
2019(18846)
2018(18600)
2017(36194)
2016(19480)
2015(21713)
2014(21413)
2013(20409)
2012(18859)
2011(16589)
2010(16545)
2009(14917)
2008(14270)
2007(12649)
2006(11025)
2005(9370)
作者
(51249)
(42858)
(42684)
(40802)
(27349)
(20296)
(19550)
(16709)
(16420)
(15337)
(14496)
(14324)
(13638)
(13377)
(13335)
(13252)
(12780)
(12484)
(12362)
(12245)
(10490)
(10387)
(10290)
(9974)
(9769)
(9467)
(9327)
(9217)
(8572)
(8557)
学科
(74077)
经济(73900)
管理(58917)
(55545)
(47668)
企业(47668)
方法(34110)
数学(28691)
数学方法(28267)
(22576)
(21937)
中国(20825)
业经(17783)
(16611)
地方(14837)
理论(14107)
(14082)
农业(14060)
(13370)
财务(13309)
财务管理(13280)
(13251)
(13242)
贸易(13237)
(13009)
(12919)
企业财务(12626)
(12482)
技术(12139)
(11940)
机构
学院(262232)
大学(259831)
(108660)
经济(106423)
管理(106059)
理学(91673)
理学院(90777)
管理学(89276)
管理学院(88752)
研究(85064)
中国(64277)
(52885)
(52551)
科学(48535)
财经(41341)
中心(40480)
(39763)
(39429)
(38958)
(37636)
研究所(35907)
业大(35820)
(33888)
师范(33552)
经济学(32610)
北京(32275)
(31809)
财经大学(30682)
(30544)
农业(30104)
基金
项目(179624)
科学(143686)
研究(136148)
基金(131460)
(112980)
国家(112004)
科学基金(97927)
社会(88398)
社会科(82962)
社会科学(82937)
(69940)
基金项目(68789)
教育(63852)
自然(61821)
自然科(60451)
自然科学(60436)
自然科学基金(59385)
(58726)
编号(56126)
资助(52987)
成果(45893)
(40807)
重点(40131)
课题(38683)
(38621)
(37972)
国家社会(36255)
教育部(35810)
创新(35346)
人文(34963)
期刊
(118849)
经济(118849)
研究(76542)
中国(50876)
(41435)
管理(40780)
学报(36069)
(35859)
科学(35171)
教育(31481)
大学(29308)
学学(27634)
(24819)
金融(24819)
技术(24600)
农业(24197)
财经(20430)
业经(20298)
经济研究(18838)
(17572)
问题(15483)
(12357)
(12304)
技术经济(12168)
理论(11957)
现代(11804)
(11723)
科技(11459)
统计(11454)
图书(11287)
共检索到386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瑞凯  刘海燕  
群体歧视、群体冲突事件的不断出现,威胁着社会的治安稳定,亟须创新社会治理策略,群体认同理论为群体冲突的化解提供了新的视角。群体认同理论认为社会类化、社会比较以及积极区分所形成的群体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刻板印象、个体自我不确定感会增强对外群体的歧视程度。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提高内群体的自尊水平、采用积极的群体比较的策略来减少群体间的歧视,化解群体间的冲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淑梅  
组织中群体冲突的辨析夏淑梅处在组织中的人们,由于相互之间的交往,形成人与人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就常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和对抗,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紧张状态,把它们统称为冲突。群体冲突在组织中非常普遍。它是组织中人与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周声海  周艳菊  陈晓红  
在大群体决策中,针对每一个决策者都有一个关于决策方案的模糊偏好关系的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冲突的模糊偏好关系大群体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了复杂大群体的偏好差异,对决策者偏好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不同的聚集,然后通过熵权法确定聚集的权重,集结成大群体模糊偏好关系,再对聚集内及聚集间进行冲突分析,通过一个迭代算子进行冲突消解,以达到一定冲突范围内的群体模糊偏好关系。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沙勇忠  陆莉  
冲突检测是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人机交互技术等的帮助下检测多主体协作活动中参与主体之间、参与主体与系统之间冲突的跨学科、多领域研究问题。本文将多主体协作活动中的冲突检测思想引入群体决策,从公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角度出发,探讨基于会话文本的群体决策冲突检测的若干重要问题。梳理了冲突检测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基于会话文本的冲突检测原理和方法,并选取网络论坛中的讨论语段为例,进行相似度计算和冲突存在系数计算,与实例语段中的客观冲突状态进行比对。研究表明,通过该方法计算的冲突存在系数与实例语段中的客观冲突状态大致吻合,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兆谦  张德  
本文选择群体内冲突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揭示冲突的内在机理,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冲突管理实践奠定基础。本文把冲突看作一个动态过程,将其分解源起、发生、传播、对绩效的影响等几个阶段,并逐一进行了分析。构建这一过程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红梅  文杰  
农田灌溉系统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探讨群体认同、关系网络与农户治理农田灌溉系统协同行为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理,并利用湖南省6县市602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群体认同对农户治理协同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农户治理协同程度影响不显著,可能的解释为农户群体认同度并未完全达成一致而表现出治理程度不够深入;(2)关系网络对农户治理协同意愿和协同程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协同程度的显著性受家族成员消极态度或社会原子化现象影响有所减弱;(3)关系网络在群体认同对农户治理协同意愿及程度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缓解我国农村公共事物治理危机、促进乡村振兴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参考价值,建议通过培育和强化农户乡土情节与集体行动荣誉感、重视与维系农户和谐关系等提升农户治理农田灌溉系统的协同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雁军  马存利  
社会冲突是西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理论,科塞指出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社会冲突的区别,也指出"社会安全阀"可以运用潜在的冲突维持社会结构。农村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农民的环境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司法救济对农民的环境利益保护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结果。对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通过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健全环境司法诉求渠道、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依法处置冲突等方式,来积极化解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矛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尔思  张菁菁  周伟  
基于系统动力学提出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城镇化群体冲突的特征,从政府、公众和其他相关方三方面分析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影响因子体系,建立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系统流图和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拟合不同层面影响因子对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群体性冲突动力系统中各影响因子的实际作用程度,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政府因素是导致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重要因素,而公众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我国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尔思  张菁菁  周伟  
基于系统动力学提出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城镇化群体冲突的特征,从政府、公众和其他相关方三方面分析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影响因子体系,建立了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系统流图和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拟合不同层面影响因子对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群体性冲突动力系统中各影响因子的实际作用程度,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政府因素是导致城镇化群体性冲突事件的重要因素,而公众及其他相关因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蔡晨光  陈晓红  
针对阶段权重未知且偏好信息表示为区间模糊数的多阶段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群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模糊数相似度公式,利用该公式对各阶段的专家偏好信息进行聚类;然后构建相对熵优化模型对聚集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求解,得到整个决策过程的综合群体偏好,根据综合群体偏好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确定最佳方案;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孙寒寒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蔡晨光  杜志娇  王佩  
本文针对属性权重和阶段权重未知且专家偏好表示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多阶段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相似度公式,利用模糊聚类法对各阶段的专家偏好进行聚类。在聚类过程中,为减小聚集结果的群体偏好冲突,以群体偏好一致性水平最大化为目标对聚类阈值进行设定。然后依据模糊熵、相对熵原理分别对属性权重和阶段权重进行计算,进而得到整个决策过程中的方案综合群体偏好。利用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利用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松鹤  韩传峰  邵志国  
社会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的不公使得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不满意感增强,加之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社会安全阀机制缺失,群体情绪多选择借机发泄,致使群体性事件日益呈现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特征。对此,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展开研究。考虑到社会群体异质性特征,引入了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子群,构建政府与社会群体策略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异质群体行为逻辑和策略均衡,仿真分析政府与社会群体协商合作的情景演化,提出非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应对的策略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智明  
高职教育转型期,高职院校成员组成成分复杂,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所以不管是群体内部还是群体之间都具有较强的文化冲突。因此,应该准确定位高职教育,以高职精神统领高职教育发展,塑造统一的高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完善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从而整合高职不同群体文化,最终构建独具特色的优秀高职文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