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4)
- 2023(11151)
- 2022(9469)
- 2021(8790)
- 2020(7239)
- 2019(16738)
- 2018(16287)
- 2017(31157)
- 2016(16147)
- 2015(17477)
- 2014(17054)
- 2013(16351)
- 2012(14407)
- 2011(12751)
- 2010(12032)
- 2009(10740)
- 2008(9782)
- 2007(8290)
- 2006(6675)
- 2005(5323)
- 学科
- 济(67835)
- 经济(67781)
- 管理(52437)
- 业(50222)
- 企(43815)
- 企业(43815)
- 方法(33610)
- 数学(30031)
- 数学方法(29626)
- 技术(17797)
- 财(16201)
- 中国(15995)
- 地方(15947)
- 农(15705)
- 业经(15218)
- 技术管理(12737)
- 农业(10926)
- 环境(10898)
- 务(10731)
- 财务(10692)
- 财务管理(10672)
- 理论(10508)
- 贸(10456)
- 贸易(10450)
- 和(10367)
- 学(10254)
- 企业财务(10186)
- 易(10130)
- 划(10087)
- 制(9878)
- 机构
- 学院(214645)
- 大学(213427)
- 管理(93999)
- 济(89885)
- 经济(88326)
- 理学(83291)
- 理学院(82515)
- 管理学(81243)
- 管理学院(80832)
- 研究(62274)
- 中国(46010)
- 京(41762)
- 财(38059)
- 科学(37568)
- 财经(31978)
- 中心(31131)
- 业大(29830)
- 江(29586)
- 经(29379)
- 经济学(27687)
- 范(27245)
- 农(27138)
- 所(27073)
- 师范(27005)
- 经济学院(25204)
- 研究所(25181)
- 经济管理(25104)
- 商学(24822)
- 北京(24624)
- 商学院(24589)
- 基金
- 项目(162145)
- 科学(132633)
- 基金(120874)
- 研究(119858)
- 家(104152)
- 国家(103362)
- 科学基金(92683)
- 社会(80117)
- 社会科(76293)
- 社会科学(76273)
- 基金项目(65334)
- 省(64978)
- 自然(59687)
- 自然科(58444)
- 自然科学(58434)
- 自然科学基金(57398)
- 教育(56050)
- 划(53950)
- 编号(47136)
- 资助(46653)
- 创(39681)
- 重点(36393)
- 部(36254)
- 创新(36243)
- 发(35218)
- 成果(34920)
- 国家社会(33915)
- 教育部(31952)
- 人文(31857)
- 课题(31624)
共检索到286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斌 陈丽玉
本文将区域创新网络看作是一个各类创新主体在其中相互竞争和合作,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进而获得创新产出的共生系统,并利用网络DEA模型将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多阶段生产过程模型化,考察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网络共生效率较高的地区大多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科技水平较高地区;(2)我国目前还不存在一体化共生的区域创新网络,少数省份的区域创新网络属于连续共生,间歇共生是发生得最多的区域创新网络共生模式,点共生只存在于少数几个省份的区域创新网络中。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共生效率 网络DEA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丹宇
在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基础上,着重探索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非同质化实质和三个创新群的外溢效率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构建了基于效率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内在机理的理论研究框架。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效率不仅限于“点”与“点”之间的外溢效应,而主要体现于更高层次“群”与“群”之间的外溢效应。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网络效率 外溢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斌 陈丽玉
建立区域创新网络的竞争与合作共生演化模型,在给出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之后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中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的取值。(2)当共生作用系数均为负数(互惠共生)时,各创新主体都从其他创新主体受益,使得发展潜力增加。(3)当共生作用系数均为正数(恶性竞争)时,共生作用系数大的创新主体因被其他创新主体消耗资源而趋于衰亡,而另一方得以生存发展。(4)当共生作用系数为一正一负数(寄生)时,被寄生的创新主体由于受到另一方的消耗,其增长潜力下降,另一方的增长潜力则因受益而有所增加。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共生演化 仿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池仁勇
通过对国内外创新网络理论的系统文献综述,本文归纳了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框架,以及网络结点的关系链形式。利用2001~2003年264家浙江省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结点联结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网络结点联结强度对企业销售增长、利润增长、新产品开发都有显著的正影响。但是,中小企业与不同结点联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与科研机构联系最为重要。并且,本文还研究了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效率问题,结果表明,IT、建筑、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效率相对较高。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中小企业 网络效率 网络联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佘茂艳 王元地 杨雪
以2009~2012年区域间专利许可表征区域创新网络,以专利许可为创新输出,被许可为创新输入,探讨输出和输入网络特征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合社会网络和回归分析法,从中间度、结构洞、聚类系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输出网络的中间度和结构洞对创新绩效有积极正向作用,聚类系数呈现负向影响,中间度与聚类系数正向调节结构洞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创新输入网络中的中间度和结构洞对创新绩效是负向影响,聚类系数影响不显著,但中间度和结构洞的交叉项对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中间度与结构洞负向调节聚类系数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区域创新网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建议及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呈现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跨国一体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域,如何在该区域内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网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设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志丽
复杂性科学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简单性、稳定性和线性的均衡范式,开创了一种建立在复杂性、动态性和非线性基础上的演化范式。区域创新网络由于具有非线性、动态性和不可逆性等特征,更适合纳入到复杂性科学的范式中来研究。根据区域创新网络的复杂性特征,归纳出其实质上是一种复杂性适应系统,进而运用复杂性科学对其进行了阐释,最后得出了基于高新区培育和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区域创新网络 混沌边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健 杨佳伟 崔海洋
采用2012~2013年统计数据建立两阶段网络DEA模型,首先对中国30个省级微观层次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中观层次的生态效率进行比较,区域生态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生态效率自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呈阶梯型递减趋势,区域内部省域之间的差异程度也具有此特点,东部高生态效率区域省级之间的差距较大,中西部低生态效率区域各省之间的差距较小;最后在全国宏观层次上对生态效率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DEA 区域生态 生态效率评价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庞瑞芝 李鹏 李爽 张守庆
金融危机后随着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兴起,区域创新更多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绩效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资源能否有效整合并对产业发展形成支撑。本文从子体系、区域创新行为主体以及区域网络的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入手,通过建立不同层面的创新能力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来深入剖析区域创新网络的绩效,并对环渤海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进行对比,由此揭示我国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欧阳娟 唐开翼 任浩 杨增雄
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探讨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成为重要议题。基于区域数字化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选取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对创新网络在数字化与区域创新效率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化的3个分项均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作用程度依次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服务;(2)数字化及其3个分项均可通过影响创新网络综合水平、创新网络链接,进而间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创新网络综合水平、创新网络链接在数字化与区域创新效率间起显著中介作用;(3)除数字化应用外,数字化综合水平、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与创新网络的联动性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数字化及其3个分项与创新网络链接的联动性均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打造“数字强省”、持续推进区域数字化以及创新网络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 创新网络 区域创新效率 协同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佑元 王婷
企业投资效率是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划分投资转化过程子阶段的基础上构建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运用二阶段网络DEA方法测算我国创业板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2012~2014年投资效率值及非效率投资的改进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利润产生子阶段投资效率较低,并且研发支出、无形资产以及长期投资三方面的投资冗余现象明显,但是多数上市公司两个阶段的投资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向双重高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建中 赵亚楠
针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区域低碳创新网络发展面临的可持续转型增长问题,以及环境规制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非直接关联特征,通过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J-SBM模型测算低碳创新网络效率,运用核密度函数模型描绘区域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动态演变规律与区域异质性,从环境规制视角构建FDI知识溢出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非线性面板回归模型,探讨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和时序变化以及FDI知识溢出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区域低碳创新网络效率整体较为收敛,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人力资本和吸收能力因素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显著正相关,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低碳创新网络效率提升;加大环境规制强度能够促进FDI知识溢出、提升低碳创新网络效率;门槛效应的时空异质性明显,不同年份同一地区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言睿 马永红
本文在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关系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主体知识创新模型,并基于创新模型探讨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开放度及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显示,网络密度变化呈现出先增后稳定状态,网络开放度及网络关系强度变化呈现倒"U"状态;网络密度、网络开放度及网络关系强度均对知识创新绩效整体呈现正影响。本文研究为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提升知识创新绩效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中超
本文基于创新网络结构视角,利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失略去)的统计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探讨了创新网络结构因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开放性和网络密度均与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关系,网络规模和网络结构洞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创新环境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特征等因素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力度与研发投入强度相关假设没有得到验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辉
区域创新网络是由分布在一定区域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和行业商业协会、风险投融资机构等共同构成的创新网络有机体。本文在剖析了协同创新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政策建议:高等教育走出校园,探索校地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治理机制;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多层次资本体系;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塑造区域创新文化氛围,打造创新网络软环境。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协同创新 机制 产学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