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2)
- 2023(19082)
- 2022(16376)
- 2021(15138)
- 2020(12738)
- 2019(29122)
- 2018(28514)
- 2017(54148)
- 2016(29165)
- 2015(32802)
- 2014(32296)
- 2013(32005)
- 2012(29245)
- 2011(26645)
- 2010(26225)
- 2009(24095)
- 2008(23144)
- 2007(19875)
- 2006(17435)
- 2005(15154)
- 学科
- 济(132008)
- 经济(131876)
- 管理(82632)
- 业(76874)
- 企(63075)
- 企业(63075)
- 方法(57585)
- 数学(50856)
- 数学方法(50260)
- 中国(33123)
- 农(31360)
- 财(28939)
- 学(27778)
- 业经(27052)
- 地方(26095)
- 贸(23730)
- 贸易(23720)
- 易(23070)
- 制(21283)
- 农业(21176)
- 环境(19449)
- 和(18700)
- 理论(18560)
- 银(18330)
- 银行(18260)
- 技术(18203)
- 务(17980)
- 财务(17905)
- 财务管理(17870)
- 融(17727)
- 机构
- 大学(423060)
- 学院(419400)
- 济(177650)
- 经济(174331)
- 管理(164298)
- 研究(145483)
- 理学(143601)
- 理学院(142007)
- 管理学(139446)
- 管理学院(138712)
- 中国(107422)
- 科学(90746)
- 京(89331)
- 财(76067)
- 所(73061)
- 农(72648)
- 研究所(67411)
- 业大(66246)
- 中心(64804)
- 财经(62626)
- 江(58062)
- 农业(57444)
- 经(57278)
- 北京(56003)
- 经济学(54954)
- 范(53373)
- 师范(52745)
- 院(52458)
- 经济学院(49467)
- 财经大学(46844)
- 基金
- 项目(294402)
- 科学(231456)
- 基金(216189)
- 研究(207972)
- 家(191337)
- 国家(189843)
- 科学基金(162286)
- 社会(134022)
- 社会科(127199)
- 社会科学(127163)
- 基金项目(114400)
- 省(112861)
- 自然(107094)
- 自然科(104668)
- 自然科学(104637)
- 自然科学基金(102790)
- 划(96047)
- 教育(95193)
- 资助(89361)
- 编号(81700)
- 重点(66247)
- 部(64994)
- 成果(64565)
- 发(62690)
- 创(61019)
- 创新(57129)
- 科研(56869)
- 国家社会(56310)
- 课题(56004)
- 教育部(55598)
- 期刊
- 济(187657)
- 经济(187657)
- 研究(120423)
- 中国(74450)
- 学报(72821)
- 科学(64949)
- 农(64855)
- 管理(59412)
- 财(56283)
- 大学(54689)
- 学学(51938)
- 农业(44940)
- 教育(39231)
- 技术(35509)
- 融(33004)
- 金融(33004)
- 经济研究(32079)
- 财经(30969)
- 业经(28744)
- 经(26708)
- 问题(24266)
- 业(23635)
- 技术经济(21226)
- 科技(20478)
- 图书(20064)
- 版(20007)
- 贸(19911)
- 统计(19646)
- 业大(18688)
- 世界(18664)
共检索到600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留国 何莹莹 张仕璟 丰超
作为中国主要污染源之一,火电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既是节能减排的需要,也是经济提质增效的需要。本文运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网络DEA模型,测度了2007-2013年中国火电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并进行了收敛性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循环经济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社会和生态子系统效率低下,经济子系统较好;东部和中部效率变动较小,西部较大;(2)整体效率和经济子系统效率先收敛后发散,社会子系统效率总体呈现稳定状态,生态子系统效率总体呈现收敛趋势;(3)要素禀赋结构、能源价格对循环经济整体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科研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率、环境规制强度对循环经济整体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兵 卢金勇 陈茹
本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环境约束下中国30个省火电行业2001-2007年的技术效率,并对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沿海地区或煤炭资源丰富省份的技术效率较高,东部地区技术效率优于中西部地区,而全国火电行业的技术效率平均水平为0.940;火电行业发展模式与技术效率变化率呈负相关关系;利用面板数据以及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机组容量利用率、燃煤效率与环境约束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环境约束与技术效率基本呈现"U"型关系;在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中,通过引入时间变量,发现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
关键词:
环境约束 技术效率 方向性距离函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力春
融合SFA和DEA方法的内在建模思想,利用DEA三阶段模型来研究火电行业技术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从研究的结论来看,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投入冗余有显著影响。剔除这部分因素能够有效避免模型设定误差,所得效率值更准确反映各省份纯粹的管理效率,横向比较更加科学,这种绩效评价为改进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时卉
选取含有非期望产出的SBM网络DEA模型,测度我国2004—2018年各省份水资源综合效率,并分解为生产效率和治理效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水资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论文研究发现:我国水资源生产效率高于治理效率,治理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时间上效率变化以2012年为拐点呈“U”型变化趋势,空间特征东中西差异显著,南北差异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用水结构是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因子作用具有空间差异性。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子为二产比重,影响治理效率的关键因子为用水结构、水资源禀赋和空间集聚。未来应发挥技术水平和跨区域合作在提升治理效率方面的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时卉
选取含有非期望产出的SBM网络DEA模型,测度我国2004—2018年各省份水资源综合效率,并分解为生产效率和治理效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水资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论文研究发现:我国水资源生产效率高于治理效率,治理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时间上效率变化以2012年为拐点呈“U”型变化趋势,空间特征东中西差异显著,南北差异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用水结构是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因子作用具有空间差异性。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子为二产比重,影响治理效率的关键因子为用水结构、水资源禀赋和空间集聚。未来应发挥技术水平和跨区域合作在提升治理效率方面的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丽 王欣
基于网络DEA模型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2016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有色金属产业链分为矿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两个阶段,分别对产业链整体以及各个阶段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有色金属产业链平均产出效率值偏高,主要是受第二阶段影响较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无效率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无效率所致;有色金属工业规模过大和技术无效率问题总体并未得到改善。在有色金属产业链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方面,采用Tobit面板模型进一步验证发现,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以及科技支持力度对各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链生产效率均有正向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岭 戴淑芬
循环经济效率是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合适测度。结合循环经济的内涵和钢铁行业的特点构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模型对我国钢铁行业2006—2010年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测算与衡量,同时采用Malquist指数分解对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变迁进行动态评价。结果显示:自2006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综合效率在平稳中有所上升,其中规模效率的贡献大于纯技术效率的贡献。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变迁的主要因素在于技术进步的变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孜 鲁芳 彭怀生
文章在对省际循环经济效率用DEA方法评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并检验了影响循环经济效率的具体因素。研究发现,整体循环经济效率在近些年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东部地区循环经济效率最高且区内水平较为均衡,西部省份之间差异大,近些年来有明显增进。就全国而言,循环经济效率最低的有青海、宁夏、山西等省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DEA 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春海 胡亚妮
本文基于2000—2011年中国24家火电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各自技术效率,进而基于Tobit模型对影响火电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电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均值为0.869,提升余地较大。东部、西部地区火电企业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地区企业,而从2008年开始,西部地区火电企业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企业。合资火电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普遍高于内资企业。煤价和电价分别与火电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呈现不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关系;规制改革提升了火电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上市年限对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荣 李森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我国省域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0~2013年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建立了其影响因素模型,使用TobiT方法对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回归。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循环经济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并且工业技术投入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工业循环经济 效率评价 影响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重润 孔兵
具有高效的融资效率是P2P平台增强竞争力和保持良好运营的基础。从平台指标、标的指标、风险指标三个维度建立P2P平台融资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基于DEA-Tobit两步分析法,选取9家典型P2P平台的7 755条借款标的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方法测度了P2P平台融资效率值,后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研究表明,我国P2P平台融资效率水平普遍较低;平台注册资本、运营时间、投资和借款总人数、借款用途、信用等级、正常还款次数这些因素对P2P平台融资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借款期限、逾期还款次数等因素与P2P平台融资效率存在负向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重润 孔兵
具有高效的融资效率是P2P平台增强竞争力和保持良好运营的基础。从平台指标、标的指标、风险指标三个维度建立P2P平台融资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基于DEA-Tobit两步分析法,选取9家典型P2P平台的7 755条借款标的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方法测度了P2P平台融资效率值,后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研究表明,我国P2P平台融资效率水平普遍较低;平台注册资本、运营时间、投资和借款总人数、借款用途、信用等级、正常还款次数这些因素对P2P平台融资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借款期限、逾期还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国柱 刘圣国 孟楷越
本文针对循环经济理念的特点,在投入中增加非期望投入(废物再利用量),在产出中增加非期望产出(废物排放量),重构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建筑业31个省市2002-2012年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循环经济效率总体在上升,规模效率也逐渐趋于最优,但是纯技术效率的明显不足影响了我国建筑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子坚 苏新华
循环经济是包含多投入和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客观、有效的循环经济效率评价体系是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构建了评价西部各省区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动态DEA模型对西部各省区市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对西部十一省区市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分析影响循环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非DEA有效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最后提出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效率评价 动态DEA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俊 夏杰长
在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全面解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明确各省在旅游经济发展整体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并分析影响旅游经济空间网络关联关系的因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和QAP分析方法,可视化了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网络结构形态特征,实证分析了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呈现出典型的整体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网络密度低、网络关联度高,各省在旅游经济空间网络中不可或缺,整体网络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提升。(2)个体网络特征分析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特征。(3)块模型分析显示,旅游经济净溢出板块主要由安徽、江西、甘肃等中西部14个省份构成;湖北、重庆、辽宁等8个省份组成的板块二具有典型的"经纪人"特征;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和内蒙古5个省份属于净受益板块;上海、浙江、广东和福建4个省份组成的板块属于双向溢出板块。(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旅游资源禀赋不同、交通可进入性差异、旅游业发展潜力差异以及地理空间相邻与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