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4)
- 2023(8351)
- 2022(7224)
- 2021(6818)
- 2020(5671)
- 2019(13085)
- 2018(12750)
- 2017(24758)
- 2016(12696)
- 2015(14013)
- 2014(13462)
- 2013(12800)
- 2012(11223)
- 2011(9720)
- 2010(9055)
- 2009(7897)
- 2008(6957)
- 2007(5620)
- 2006(4271)
- 2005(3231)
- 学科
- 济(50389)
- 经济(50346)
- 管理(36581)
- 业(34804)
- 企(29683)
- 企业(29683)
- 方法(28104)
- 数学(25487)
- 数学方法(25098)
- 农(12581)
- 财(12530)
- 业经(11173)
- 中国(10997)
- 贸(9353)
- 贸易(9352)
- 易(9133)
- 地方(8785)
- 务(8663)
- 财务(8625)
- 财务管理(8604)
- 技术(8466)
- 农业(8458)
- 企业财务(8182)
- 理论(7970)
- 环境(7859)
- 和(7771)
- 学(7703)
- 制(6912)
- 划(6818)
- 产业(5921)
- 机构
- 学院(165311)
- 大学(164332)
- 管理(72141)
- 济(67623)
- 经济(66441)
- 理学(64130)
- 理学院(63561)
- 管理学(62458)
- 管理学院(62148)
- 研究(46373)
- 中国(33681)
- 京(31949)
- 财(28668)
- 科学(27983)
- 财经(24529)
- 业大(24047)
- 中心(23655)
- 经(22629)
- 江(21678)
- 农(21504)
- 范(20920)
- 师范(20729)
- 经济学(20697)
- 所(19731)
- 经济管理(19266)
- 经济学院(18966)
- 财经大学(18759)
- 商学(18675)
- 北京(18656)
- 商学院(18506)
- 基金
- 项目(126970)
- 科学(102605)
- 基金(94525)
- 研究(93341)
- 家(81379)
- 国家(80763)
- 科学基金(72161)
- 社会(61372)
- 社会科(58356)
- 社会科学(58340)
- 基金项目(50974)
- 省(49944)
- 自然(47141)
- 自然科(46135)
- 自然科学(46125)
- 自然科学基金(45257)
- 教育(44090)
- 划(41577)
- 编号(37576)
- 资助(37354)
- 部(28577)
- 重点(28237)
- 创(27551)
- 成果(27305)
- 发(26735)
- 国家社会(25911)
- 创新(25696)
- 教育部(25279)
- 人文(25025)
- 科研(24983)
共检索到212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薇薇 沈守云 廖秋林 陈翠怡 孙瑶
【目的】网络时代催生了数据资源的生产与利用,也推动了风景资源评价朝着数据获取方式更加多源、即时、客观、精细、智能的方向前行。利用网络话语进行风景意象评价有助于完善传统评价方法,并为风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2009—2018年青秀山网络评论、游记为对象开展大众风景意象评价,利用Python语言及相关技术手段,通过词频分析、共现分析的方法进行青秀山风景形态感知、风景形象认知评价,并借助话语云、话语网络将结果可视化。【结果】青秀山风景形态感知评价接近巴莱特定律(Pareto’s principle),即20%~30%的词汇占据了80%的词频,其中植物型要素、植物型景点、文化型景点敏感度较高,热力指数分别为7.188、3.519、3.252;总体风景形象认知中“风景优美”“值得”“面积很大”形成了普遍共识,热力指数分别为1.964、0.792、0.693;风景形象认知网络呈多组团结构,植物、空气、树木组团占据网络核心位置,其中对“空气-好”“空气-清新”的认知最强烈,热力指数分别为0.961、0.479。【结论】研究证明大众风景意象在具备离散性的同时呈现趋同性;青秀山植物型风景获得了大众的普遍认可,人文型风景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大众倾向从直觉与价值层面理解风景;网络话语具有自由性、丰富性的特点,客观地反映出大众风景意象,话语评价方法及技术灵敏度、准确性、效率较高,客观地总结了评价内容;网络话语风景意象评价为进一步的风景话语情绪评价奠定了基础,为大众参与风景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华 胡刚 秦川 何炎 李玉芳
树木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塑造森林结构和动态的关键因素。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定量分析了青秀山次生林优势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 ssa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大叶栎种内竞争强度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这与种内的密度制约性的自疏效应有关。2)大叶栎与乔木上层建群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竞争最为强烈,其次为大叶栎、稠木LitHoCarpus gLab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等树种。大叶栎种间竞争较种内竞争更为剧烈,竞争的结果可能会导致马尾松种群逐渐退出群落。3)大叶栎种内以及与整个林分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近似服从幂函数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秋林 卜国华 沈守云
以南宁青秀山景区竞争力研究为例,运用系统工程中的解释结构模型(ISM),绘制出层级递阶图,结论表明:景区品牌形象、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主要目标市场满意度、景区消费性价比、对外宣传力度是影响南宁青秀山景区竞争力的表层关键要素,景区资源整合开发潜力、景区景点多样性、景区承载力、景区管理水平等中层间接影响因素,揭示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影响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景区竞争力的深层根本因素。深层影响因数通过与上层影响因素的层级有向递阶关系对南宁青秀山景区竞争力产生决定性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高军 李君轶 张柳
本文通过网络日志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百度、Google以及各旅游网站采集游客记述华山旅游的网络日志和网友点评,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筛选后得到了92篇日志和181条负面点评;然后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法,通过这些材料研究游客对华山形象的感知。结果发现,利用网络日志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良好的效果:从92篇日志中提取出华山旅游形象的7个积极感知因素,181条负面点评被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3小类的消极感知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华山风景区还未曾深入发掘两种会令游客产生积极形象感知的因素,即华山的文化底
关键词:
网络日志 目的地形象 质性分析 华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守云 廖秋林 张亚男 王薇薇
南宁青秀山森林公园对保护和改善南宁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GIS分析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因子叠加分析,对青秀山森林公园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不适宜区面积为343.38hm2,占总面积的30.15%;较适宜区面积为494.29hm2,占总面的43.40%,大部分为果林或一般林地;适宜区地势平坦,多为荒草地、农田或建筑用地,面积为301.13hm2,占总面积的26.4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守云 李德祥 粱旺 李伟进 廖飞勇 邢文 蔡思琪 夏青芳
为了探讨人工构建群落与自然群落的差异,对南宁青秀山16类典型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自然群落相比人工群落的的物种和个体数的变化明显。物种数最多的乔木层只有12种,灌木层15种和草本层14种;最少的物种数乔木层只有2种,灌木层0种和草本层0种。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植物种类、生长状况、观赏性及设计师的影响最大。与自然群落相比,人工群落的Glea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较大。Gleason指数最高的乔木层为桂花林群落2.091 8、灌木层为粉单竹群落3.257 2、草本层为粉单竹群落0.849 3;最低的是棕榈群落0.321 8、灌木层和草本层...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南宁青秀山 植物群落 物种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缪理玲 方朝阳 潘彦江 高丹 徐健
运用可达性方法定量研究井冈山风景区公路网络空间结构,考虑地形、道路等级、拥挤度等因素对车速的影响,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旅游季节景点可达性和对外可达性变化。研究表明:1井冈山风景区景点可达性和对外可达性分别呈现"中心—外围"摄动变形的圈层结构与"东—西"摄动变形的圈层结构,可达性空间分布遵循空间距离衰减性、交通指向性、高等级路网指向性等。2旅游季节因素对可达性影响显著,旅游旺季可达性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可达性空间分布也受其影响。3路网结构、景点布局和节点规模是影响可达性分布的重要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达性优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冬 何云核 周志翔
以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为基础,从古树名木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构建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FSE)对景区内古树名木景观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古树名木景观价值影响较大因素依次为姿态、传说趣闻、色彩、季相变化等。九华山风景区现有449株古树名木中,属于极高等级的古树名木有14株,占总数的3.12%;属于高等级的古树名木有84株,占总数的18.71%;而属于一般、差和很差等级的古树名木分别占总数的48.33%、27.39%和2.45%。古树名木景观价值高的树种为银杏、黄山松、桂花、浙江柿、黑壳楠、三角枫、香果树和红果山胡椒,而景点则有太白书堂、通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松 刘金福 林思祖 陈世品 刘宝 刘玉宝 阙晨曦 何中声
【目的】对三明市梅列区北山风景林进行综合评价,为其改造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景观效果、生态效能、保健功能等指标,在问卷调查和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北山风景林A、B、C 3个区的美景度和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A、B、C各区的美景度得分分别为13.35,10.30,10.80,生态质量得分分别为0.67,0.33,0.38,各区美景度和生态质量评分均较低。【结论】北山风景林质量整体较差,反映在林相单一、阔叶及彩叶树种少、林下地被物贫乏、层次结构混乱、群落稳定性差等,急需改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炜民 江源 李延明 黄永梅 李晓兵
将样带与样方调查方法相结合,对北京东灵山山顶草甸风景区进行实地取样。采用盖度、高度、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一年生、二年生植物所占比例、土壤理化特征等参数,通过去趋势典范对应排序分析(DCCA)对草甸退化状况进行数量化评价,辨识草甸退化的不同等级。结果表明,草甸退化分为常规干扰草甸、轻度退化草甸、中度退化草甸及重度退化草甸等4个等级,草甸退化等级的划分一方面表现为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土层厚度等降低,同时也表现为一年生、二年生植物相对数量的增加和优势种的变化过程。在风景区管理中,鉴于常规干扰草甸与轻度退化草甸的群落特征,在管理方面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应以定期监测为主,控制大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向洋 朱国兴 沙润 胡善风 汪丽
采用当前使用极为广泛的9种方法,利用黄山风景区24年(1987年1月—2010年12月)的月度客流数据进行2年时间尺度的预测,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和希尔不等系数(TIC)等4个预测性能指标对预测模型进行比较优化,发挥旅游客流预报对于景区管理者的决策支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RIMA方法在预测性能4个指标中有3个最优,LS-SVM方法的MAPE表现最优。而其他方法在本研究中则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月度数据 客流预测 方法优化 黄山风景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依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是世界级名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华春,石军南
以江西省安福县武功山风景旅游区为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组成、结构。通过对研究区定性和定量研究,在MapInfb软件支持下,以VB、MapBaic和MapX控件相结合,研制景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武功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提供各景点之间最短路径计算及相应的图文资料。
关键词:
GIS 旅游 信息系统 MapInf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