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5)
2023(15745)
2022(13663)
2021(12911)
2020(10867)
2019(24840)
2018(24531)
2017(47872)
2016(25491)
2015(28499)
2014(27615)
2013(26760)
2012(24216)
2011(21561)
2010(21242)
2009(19088)
2008(18302)
2007(15656)
2006(13289)
2005(11083)
作者
(68712)
(57240)
(56624)
(54132)
(36356)
(27458)
(25840)
(22462)
(21726)
(20078)
(19571)
(19067)
(17964)
(17801)
(17705)
(17183)
(17151)
(17012)
(16348)
(16333)
(13916)
(13916)
(13722)
(13076)
(12792)
(12622)
(12530)
(12499)
(11360)
(11253)
学科
(97526)
经济(97430)
管理(76434)
(73850)
(63965)
企业(63965)
方法(47762)
数学(41124)
数学方法(40538)
(25350)
(25338)
中国(25268)
业经(23459)
技术(20875)
(20407)
地方(19356)
理论(18153)
(17447)
(17181)
贸易(17170)
农业(16928)
(16728)
(16681)
财务(16654)
财务管理(16622)
(15972)
企业财务(15763)
环境(14716)
(14187)
(14176)
机构
大学(345758)
学院(345134)
管理(143367)
(135905)
经济(133068)
理学(125962)
理学院(124639)
管理学(122395)
管理学院(121764)
研究(107486)
中国(78492)
(71595)
科学(66949)
(60386)
(50824)
业大(50807)
(50034)
中心(49848)
财经(49703)
(48182)
研究所(46830)
(45566)
(45457)
师范(45120)
北京(44289)
经济学(40891)
(40060)
(39434)
农业(38966)
商学(37519)
基金
项目(248015)
科学(197303)
研究(182764)
基金(181037)
(156591)
国家(155287)
科学基金(135961)
社会(116068)
社会科(110043)
社会科学(110017)
(97806)
基金项目(96830)
自然(88732)
自然科(86781)
自然科学(86763)
自然科学基金(85220)
教育(85089)
(81527)
编号(74416)
资助(73485)
成果(58654)
(55120)
重点(55056)
(54611)
(52315)
创新(50822)
课题(50465)
教育部(47592)
国家社会(47582)
科研(47437)
期刊
(139236)
经济(139236)
研究(96044)
中国(61455)
管理(52490)
学报(52047)
科学(48848)
(45641)
(43944)
教育(41254)
大学(40508)
学学(37972)
技术(32122)
农业(30914)
(25033)
金融(25033)
业经(24522)
财经(23403)
经济研究(22910)
(20034)
图书(19049)
科技(18319)
问题(17837)
技术经济(17202)
理论(16315)
(15965)
商业(15844)
(15396)
现代(15176)
实践(15014)
共检索到478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发明  
引用了复杂网络理论中刻画网络结构的三大统计结构变量:度分布、聚集系数以及平均最短路径长度作为刻画集群网络结构的变量,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这些结构变量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向永胜  古家军  
根据集群具有的地理边界特性将集群企业的网络结构嵌入划分为群内和群外,并将吸收能力纳入到网络结构嵌入对集群企业两种不同创新能力作用影响的分析框架中。实证研究发现:群内网络异质性、群外网络规模和群外网络异质性对集群企业利用性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吸收能力在这其中具有调节效应。群外网络规模、群外网络异质性对集群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吸收能力在这其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群内网络异质性对集群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能力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因此集群企业在发展双元创新能力过程中,需要在优化集群内外结网形态与加强内部创新投入上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和跃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向永胜  古家军  
根据集群具有的地理边界特性将集群企业的网络结构嵌入划分为群内和群外,并将吸收能力纳入到网络结构嵌入对集群企业两种不同创新能力作用影响的分析框架中。实证研究发现:群内网络异质性、群外网络规模和群外网络异质性对集群企业利用性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吸收能力在这其中具有调节效应。群外网络规模、群外网络异质性对集群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吸收能力在这其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群内网络异质性对集群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能力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因此集群企业在发展双元创新能力过程中,需要在优化集群内外结网形态与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龙顺  邵云飞  唐小我  
概括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等性的涵义及判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对等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加快、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加强以及便于有关部门的管理及政策指导上。分析了德阳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对等性及对创新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红宾  王正斌  
本文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网络强度、网络稳定性、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网络的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应重视外部网络结构,提高自己的吸收能力,充分利用外部网络,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创新绩效的提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兵  孙易凡  张丽宁  
重大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创新合作的发生,然而在创新合作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企业是否都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仍然存疑。本文从詹天佑奖获奖者所形成的重大工程创新网络中,选取核心网络指标表示创新网络结构作为自变量,选取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创新业务水平、创新人才储备和创新资质等级共同表示创新能力作为因变量,通过QAP分析方法分析创新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给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笛  刘震宇  
企业网络是当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组织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近年其正成为经济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众多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从企业网络研究视角以及与企业间网络与创新结果相关网络研究结构特征变量方面对企业网络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楠  虞重立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网络结构与创新知识传播的关系问题,以无锡市数字电影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内关键知识传播网络密度相对较低,但是成员间的信息交换更有指向性且信息质量较高;集群内的技术领先企业占据结构洞位置,不仅拥有对创新知识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对集群内其他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在官产学研网络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方面,对于创新中关键知识的传播不存在明显的集散和控制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先玲  陈颖  姜秀娟  闫伟  
基于知识流动视角对SECI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模型,将知识获取能力、知识传导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整合在这一完整的知识流动过程中。以L企业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UCINET软件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研究,对L企业知识创新能力4个维度的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进行分析,研究其知识创新能力网络建设状况。研究认为类似L公司的科技类企业要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应通过扩大外部联系规模、适当降低核心部门中心度、重视内部凝聚子群等方式整合企业内外各种知识资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冬平  彭雪红  
从组织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的视角,探讨组织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有着显著影响,其中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其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其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没有获得样本数据的支持。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质量对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是理解知识网络构建意义的关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  葛爽  张庆红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科技政策驱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科技政策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及现有科技政策失灵的尴尬现状,复杂网络理论的引入为此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复杂网络系统中网络权力和创新扩散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拥有网络权力企业的精准操控和定向培养,以及网络创新扩散方式的有效干预和引导,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科技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此进行复杂网络结构下科技政策创新驱动初探,并提出初步概念框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玲  李淑芬  马鸿佳  
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从中观角度研究网络结构与知识创新过程的关系。首先分别对网络结构和知识创新过程进行二级变量分解,依此提出16条理论假设;并以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知识创新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网络结构是提高集群内信息流动速度和知识扩散水平的先决条件,而集群网络结构的形成受历史环境及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中超  
本文基于创新网络结构视角,利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失略去)的统计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探讨了创新网络结构因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开放性和网络密度均与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关系,网络规模和网络结构洞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创新环境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特征等因素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力度与研发投入强度相关假设没有得到验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勇  朱桂龙  刘荣芳  
基于209份地方产业集群企业问卷数据,实证分析了集群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集群网络结构对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网络规模、中心度和强度正向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2)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绩效;(3)集群网络结构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绩效。但在集群网络结构的各项指标中,除网络规模外,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强度并不直接影响创新,而是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创新绩效;(4)在集群网络结构、吸收能力、技术创新绩效三者关系中,潜在和现实吸收能力是发挥网络结构优势、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丹丹  
本文构建了集群网络结构、资源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者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并以178家旅游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规模、网络开放度和资源获取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回归效应;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部分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没有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来完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