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4)
- 2023(17905)
- 2022(15499)
- 2021(14500)
- 2020(12256)
- 2019(27837)
- 2018(27646)
- 2017(53428)
- 2016(28573)
- 2015(31991)
- 2014(30916)
- 2013(30230)
- 2012(27526)
- 2011(24657)
- 2010(24385)
- 2009(21883)
- 2008(21097)
- 2007(18439)
- 2006(15658)
- 2005(13391)
- 学科
- 济(111805)
- 经济(111695)
- 管理(84459)
- 业(83164)
- 企(70628)
- 企业(70628)
- 方法(52537)
- 数学(45562)
- 数学方法(44912)
- 农(29263)
- 中国(28467)
- 财(28178)
- 业经(25399)
- 学(25217)
- 技术(24253)
- 地方(21222)
- 制(20229)
- 贸(19729)
- 贸易(19716)
- 农业(19658)
- 理论(19575)
- 易(19147)
- 务(18643)
- 财务(18563)
- 财务管理(18530)
- 企业财务(17644)
- 和(17185)
- 银(16690)
- 银行(16637)
- 环境(16221)
- 机构
- 大学(392637)
- 学院(392064)
- 管理(157646)
- 济(153892)
- 经济(150625)
- 理学(137745)
- 理学院(136235)
- 管理学(133615)
- 管理学院(132899)
- 研究(128941)
- 中国(93839)
- 京(82319)
- 科学(81875)
- 财(68537)
- 农(63708)
- 所(63477)
- 业大(60378)
- 中心(59219)
- 研究所(58507)
- 江(56146)
- 财经(56055)
- 范(51593)
- 经(51263)
- 北京(51104)
- 师范(51025)
- 农业(49811)
- 院(47890)
- 经济学(46154)
- 州(45662)
- 技术(43610)
- 基金
- 项目(279671)
- 科学(221585)
- 基金(204267)
- 研究(201732)
- 家(179058)
- 国家(177651)
- 科学基金(153785)
- 社会(127301)
- 社会科(120713)
- 社会科学(120683)
- 省(109996)
- 基金项目(108549)
- 自然(102034)
- 自然科(99782)
- 自然科学(99758)
- 自然科学基金(97970)
- 教育(93640)
- 划(92529)
- 资助(83722)
- 编号(81014)
- 成果(63927)
- 重点(62921)
- 部(61266)
- 创(61112)
- 发(59134)
- 创新(56599)
- 课题(55688)
- 科研(54044)
- 教育部(52555)
- 国家社会(52552)
- 期刊
- 济(159313)
- 经济(159313)
- 研究(108947)
- 中国(72940)
- 学报(64001)
- 科学(59216)
- 管理(57874)
- 农(56138)
- 财(51713)
- 大学(48731)
- 学学(45974)
- 教育(45518)
- 农业(39176)
- 技术(37504)
- 融(29792)
- 金融(29792)
- 业经(27140)
- 财经(26537)
- 经济研究(26240)
- 经(22753)
- 科技(21164)
- 业(21129)
- 图书(20336)
- 问题(20260)
- 技术经济(20082)
- 版(18486)
- 理论(17668)
- 商业(17223)
- 统计(17037)
- 现代(16842)
共检索到55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志兵 韩文民 孙竹梅 潘雪莲
[目的/意义]网络链路的可预测性问题是复杂网络的研究前沿。文章对技术创新合作网络链路的可预测性进行探究,为技术创新合作对象的预测和推荐提供支撑。[方法/过程]构建基于专利的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合作网络,采用复杂网络方法对比研究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经典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探究网络链路的可预测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结构特征与网络链路的可预测性间的关系进行挖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基于专利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链路是可预测的,网络的结构特征与链路预测的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可量化关联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晓黎 覃正
构建了88家通信及技术设备制造类企业的知识网络和合作关系网络,测度了知识网络的知识结构洞和技术结构差异度,合作关系网络的关系结构洞和竞争行动方式的差异度。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实证表明知识结构洞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合作关系结构洞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促进作用。只有知识结构洞处于高水平时,合作关系结构洞才会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绩效。技术结构差异度和行动方式差异度对技术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鄂湘 韩丹丹
为研究企业在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多元化在其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利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在20062015年的合作专利数据,构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间的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结构洞、技术多元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洞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技术多元化负向调节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利用合作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琳 王光辉 陈刚
为丰富对城市间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定量研究,更加精准识别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三大创新主体的有效合作特征,以中国296个地级市2011—2020年联合申请专利、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数量为样本,基于三螺旋理论,将产学研专利合作归纳为“产-研”“学-研”“产-学”“产-学-研”等4种类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近10年城市联合申请专利数量增长5倍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较少、占比较低,且增速缓慢;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居于主导地位;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密度低、连通度不高,大多数节点间合作强度较低,节点间联系呈“东密西稀、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格局;网络层次清晰,“核心-边缘”结构明显,以北京为核心的放射状空间结构显著,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5个城市处于中心地位,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及自主能力较强。由此提出要发挥北京等核心节点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着力培育成都等西部创新中心城市,增加西部边缘城市对外创新合作的机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冰 张纪海
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攻克制约我国国防与经济发展科技难题的重要举措。为探索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采用北京市装备制造业2000-2019年军队单位、军工单位与民口单位联合专利申请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北京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和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经历军民分离阶段、军民融合初步发展阶段,现正处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阶段初期。从结构特性看,创新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密度逐步降低,网络结构呈现"多核心"特征、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从空间分布看,北京与华东、中南地区合作频繁,逐渐形成以北京—陕西、北京—江苏、北京—河南为主的多条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连接渠道;从核心节点看,军工高校与军队院校仍是军民科技研究主力,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起重要带动和引领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丫丫 张欣悦 罗建强 彭永涛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跨国技术合作创新成为各国实现技术突破与引领的战略选择。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模型,以33 023项专利为基础,探讨2006—2018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跨国技术合作网络结构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技术发展萌芽期到成长期,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合作的国家数呈快速增长态势,但整体合作网络还不够完整和规范。美国是智能网联汽车跨国技术合作网络的集线器和枢纽,以美国、德国为首的传统科技强国在网络中占据绝对中心地位,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块模型结果表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合作模式以核心国为中心,由核心国和强半边缘国主导。技术邻近性、社会邻近性、政策强度是智能网联汽车跨国技术合作网络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正向影响跨国技术合作关系演化。地理距离与制度距离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合作中的作用随时间推移变得不显著。智能网联汽车跨国技术合作网络驱动因素存在发展阶段、区域以及不同政策强度组合的“三维”异质性特征。各国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合作,高度重视相关法规政策设计与实施,以实现国际技术合作创新与突破,推动全球传统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转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翌琳 吴洁琼
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对万方知识平台的科技论文大数据进行抓取,基于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了作者合作网络、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和地区合作网络,对网络的基本属性、关键节点进行了个性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创新论文稳步上升并呈现空间集聚性,"农业"、"大学生"等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产学研合作不断加深,但从区域看,由东向西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逐渐减弱,核心作者间的信息分享与协同创新较少,处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经营范围或研究方向的机构单位之间更容易展开合作。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网络爬虫 文本挖掘 合作网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翌琳 吴洁琼
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对万方知识平台的科技论文大数据进行抓取,基于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了作者合作网络、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和地区合作网络,对网络的基本属性、关键节点进行了个性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创新论文稳步上升并呈现空间集聚性,"农业"、"大学生"等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产学研合作不断加深,但从区域看,由东向西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逐渐减弱,核心作者间的信息分享与协同创新较少,处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经营范围或研究方向的机构单位之间更容易展开合作。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网络爬虫 文本挖掘 合作网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健 余悦
本文基于结构洞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利用我国汽车产业366家企业在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外部合作研发网络结构洞与内部知识网络凝聚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占据组织间合作研发网络中的结构洞有利于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活动;组织内部知识网络全局凝聚性将阻碍企业探索式创新,但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会随着知识网络全局凝聚性的提高而增强;与全局凝聚性不同,知识网络局部凝聚性有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但局部凝聚性的提升会削弱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不仅为解决结构洞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争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依据,同时有助于管理者理解组织知识基础结构性特征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所发挥的复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珊 王光辉
在分析2011、2020年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容量—负荷”级联失效模型与二次指派程序(QAP)从内生网络结构与外生多维邻近的双视角探讨网络结构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技术创新网络向紧密性提高、韧性提升的方向演进;(2)创新网络结构韧性受内生结构参数与外生多维邻近机制的复合影响;(3)仿真结果表明,节点抗风险能力、节点重要性、网络密度、网络层级性均与网络结构韧性具有正相关关系;(4)QAP结果表明,创新网络边韧性摆脱地理依赖,创新、产业、知识和经济邻近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琳 曾刚
文章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研究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网络构成及特征。由于企业集聚的原因不同,以及在浦东集聚的时间较短,企业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机构间的来往还不够频繁,创新合作网络的信任机制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企业的创新合作网络建设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浦东外向型经济使得其中小企业创新合作网络具有外向度高的特点,企业与国外供应商、海外大学、科研机构等进行创新合作。加工区、保税区和高科技园区的工业开发模式对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构成具有影响,使其网络构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任义科 张立成 段伟宇
基于199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产学研联合专利申请数据,构建动态专利合作网络,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上市公司产学研合作整体结构特征,并从企业要素密集度、生命周期和区域3个视角探析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合作紧密性、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控制能力与集群发展能力。结果发现:无论企业特征如何,随着时间推移,产学研合作更加广泛,紧密性逐渐降低,小世界现象愈发明显,无标度结构趋于稳定,创新集群越来越独立;3种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控制能力差距逐渐缩小,集群发展能力差距扩大;与要素密集度相比,生命周期、区域特征对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影响更显著。结论可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实证支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祝建辉 宁昊天 尤俊锐
以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为例,使用专利合作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负二项回归分析研究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及知识基础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度数中心度、结构洞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基础在二者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因此,航空装备制造企业要积极扩大专利合作规模与频次,努力向专利合作网络中心位置发展;同时要拓展获取异质性知识的渠道,鼓励企业内知识交流,增强知识积累,促进企业探索式创新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崇锋 刘洋 许杰
本文基于1989~2020年我国5G领域专利申请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合作网络视角下组织韧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内部知识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韧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倒U型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异质性削弱了组织韧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倒U型影响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嘉鑫 侯海燕 黄福 胡志刚
[目的/意义]以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在图书情报研究领域的发文作者及其发文数量为研究对象,识别两机构内部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差异,挖掘合作潜力,为增强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借鉴,以期帮助该领域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建立次作者与第一作者之间的有向合作网络,统计两机构的合作构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Pajek软件将合作网络关系可视化,同时进行三方关系组的特征分析。[结果/结论]经分析发现武汉大学更倾向双人合作发文,次作者多与高产作者合作,网络有汇聚倾向,缺乏次作者之间的合作;南京大学该领域学者倾向于独立发文,更多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加入合作网络,使网络向外部扩张,第一作者之间缺乏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