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40)
2023(14706)
2022(11695)
2021(10927)
2020(8808)
2019(20191)
2018(19849)
2017(38913)
2016(20512)
2015(23201)
2014(22768)
2013(21819)
2012(19023)
2011(16802)
2010(16289)
2009(14665)
2008(13779)
2007(11785)
2006(9945)
2005(8569)
作者
(54585)
(45480)
(45208)
(42989)
(28587)
(21373)
(20664)
(17823)
(17257)
(15786)
(15362)
(15133)
(14124)
(13996)
(13992)
(13659)
(13652)
(13246)
(13031)
(12994)
(11130)
(10932)
(10889)
(10398)
(10231)
(10222)
(9797)
(9748)
(8921)
(8895)
学科
(85271)
经济(85189)
管理(58929)
(57114)
(47419)
企业(47419)
方法(39671)
数学(34750)
数学方法(34083)
(24922)
业经(22188)
中国(22062)
(18146)
地方(16987)
农业(16520)
理论(14703)
技术(14522)
产业(14472)
(14366)
贸易(14358)
(14323)
(13966)
(13667)
(12289)
(11632)
财务(11557)
财务管理(11531)
环境(11318)
(11242)
(11060)
机构
学院(280828)
大学(276763)
管理(114482)
(114232)
经济(112111)
理学(100655)
理学院(99726)
管理学(97733)
管理学院(97233)
研究(84777)
中国(63125)
(55945)
科学(51437)
(49077)
(42259)
业大(40814)
中心(40788)
财经(40531)
(39787)
(39111)
(37155)
(36051)
研究所(35913)
师范(35659)
经济学(35241)
北京(33701)
农业(32956)
经济学院(31992)
(31946)
(31566)
基金
项目(201103)
科学(161391)
研究(149223)
基金(147426)
(127408)
国家(126406)
科学基金(111324)
社会(96882)
社会科(92031)
社会科学(92009)
(79822)
基金项目(77894)
自然(71206)
教育(69766)
自然科(69661)
自然科学(69649)
自然科学基金(68377)
(66111)
编号(61267)
资助(58912)
成果(47457)
重点(45077)
(44174)
(44157)
(43441)
课题(41163)
国家社会(40708)
创新(40482)
教育部(38738)
人文(38348)
期刊
(118273)
经济(118273)
研究(73332)
中国(49600)
管理(43103)
(39456)
学报(39057)
科学(37926)
(37229)
大学(31541)
教育(31054)
学学(29833)
技术(28157)
农业(27647)
业经(22887)
(20497)
金融(20497)
经济研究(19626)
财经(19144)
(16614)
问题(16046)
(14291)
技术经济(14047)
统计(13903)
商业(13730)
(13421)
科技(13383)
(13045)
图书(12918)
现代(12794)
共检索到387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晴晴  李二玲  
在全球粮食安全状况严峻以及中国人多地少的形势下,探讨粮食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网络组织视角出发,梳理了中国粮食产业化模式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粮食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网络化的成长过程。基于网络主体控制与参与网络的能力、融资形式以及立足或服务的空间尺度,可以将粮食产业化模式划分为"国家调控跨国公司组织模式""地方主导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模式"和"市场主导私营企业推动模式"这四类主要模式,分别对应介于市场组织与等级制组织之间的全球—区域—本地网络组织,并以跨国公司、本地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等产业化组织形式呈现。进一步建议从提升网络主体开始,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强化网络载体、完善网络治理来指导粮食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寇光涛  卢凤君  
粮食产业链条环节众多且核心企业大而不强导致我国粮食产业链转型与升级困难重重。基于产业链增值的相关理论分析以及我国粮食企业的运作实践,本文从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内涵深化入手,引入链条式、链族式、链网式等新概念,以相关主体博弈的视角对粮食产业链的发展的路径模式进行归结研究,构建了能反应粮食产业链增值状态的分析模型,并从相关模式的增值效果判断未来我国粮食产业链的发展趋向,为我国粮食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思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声俊  
改革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粮食经济的两大主题。指引粮食流通改革的主旨是开创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型粮食流通新体制。贯穿粮食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开创粮食经营产业化。实现这两大主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粮食流通改革是粮食经济的根本动力;粮食经济发展又为深化粮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久先  
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构想冯久先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量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市场供给明显偏紧。要在本世纪末实现我国粮食生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今后几年增产500亿公斤,基本满足社会需要的目标十分艰巨。为此,除在继续落实好改革以来创造和摸索出来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月水  
近几年,江西受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政策、价格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受到制约,笔者认为,推进粮食产业化是解决好当前粮食生产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问题的必然选择。粮食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实现粮食的自我积累、自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向南  金喜在  
在我国进入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关键阶段,粮食主产区面临农业生产空间被挤压的风险。在保持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快城镇发展,应选择体现其特点的特色城镇化之路,以县域拉动模式为主要实现路径,构建县域投资拉动、产业拉动、内需拉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提升县域在粮食主产区特色城镇化加速进程中的支撑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需重点把握特色城镇化路径的战略支点及动力机制,走产城融合、夯实产业根基、整合县域城镇群、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之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义杰  张仲金  许盛  吴玮  
物联网被称为继互联网之后的新一轮信息浪潮,物联网具有感知、传输与应用三层式的架构,依此可将物联网产业链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层次。我国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商业模式的模糊不清将阻碍物联网业务的迅速推广与大规模应用,文章通过对现有物联网产业化商业模式的分析,提出了给合我国国情的若干商业模式创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化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邱正山  
"公司+农户"模式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一种主导形式,尽管在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契约的稳定性、风险的转嫁性和产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但这种模式在总体上符合我国当前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客观实际,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依然起引领作用,全盘否认或一味固守这种模式都会有失偏颇。笔者认为,理性的选择应当是基于"公司+农户"模式而进行组织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苑颖  宋金杰  杨春河  刘爱秋  
[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内涵的理解也在逐步深化,粮食安全内涵不仅包括数量方面,还包括营养健康安全,保障居民营养健康成为粮食安全的新时代内涵。基于营养目标的粮食需求研究,建立营养—消费—生产的粮食生产模式,对引导居民合理健康消费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营养消费状况,然后基于平衡膳食模式视角,引入标准人消费系数这一概念对我国未来粮食需求进行了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已达到高营养目标,但目前农村居民仅达到低营养目标水平,相当于2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冬梅  申倩  申荣  
随着奶业组织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作为奶业生产主体的奶农收入增长极为缓慢,极大地限制了奶业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为背景,以奶农收益为目标,运用AHP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奶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出奶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路径选择,并提出适合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晓燕  
中国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应是“有效竞争”。通过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促进存量的优化组合 ,使产业组织形成“在提高产业集中度 ,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 ,保持产业内企业间适度竞争活力”的有效竞争态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坦永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之一就是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及其效率的改进。河南省已经摸索出了各种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但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并不完善,在实际运作中表现出诸多问题,运作效率不高。为克服现有模式运行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河南省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优化设计方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组织产权制度及利益分配制度入手,剖析、比较目前两种主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运行机制,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合理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在数字技术快速融入各个产业领域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以及满足消费质量升级的需要,实施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整个粮食产业的产能和抗风险能力较低,亟须融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现代数字技术,以增强粮食产业的效率和韧性。然而因粮食经营领域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各环节主体凝聚力不强、数据资源共享不充分等因素存在,严重制约着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基于此,剖析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构建与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与政策支撑体系,以期推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结构,以保障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利对接,实现粮食安全。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保障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粮食行业结构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的现状,指出了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对粮食商品流通和粮食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粮食行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