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4)
- 2023(10225)
- 2022(8836)
- 2021(8205)
- 2020(7215)
- 2019(16883)
- 2018(16752)
- 2017(33043)
- 2016(17610)
- 2015(20138)
- 2014(20112)
- 2013(19914)
- 2012(18282)
- 2011(16443)
- 2010(15999)
- 2009(14749)
- 2008(14435)
- 2007(12877)
- 2006(10597)
- 2005(9201)
- 学科
- 济(78948)
- 经济(78867)
- 管理(51899)
- 业(51770)
- 企(43366)
- 企业(43366)
- 方法(40570)
- 数学(35824)
- 数学方法(35401)
- 农(20489)
- 财(18545)
- 业经(17560)
- 中国(16567)
- 地方(15221)
- 学(14488)
- 贸(14308)
- 贸易(14305)
- 易(13899)
- 农业(13446)
- 技术(12677)
- 制(12447)
- 务(12290)
- 财务(12245)
- 财务管理(12215)
- 产业(12026)
- 和(11874)
- 理论(11643)
- 企业财务(11573)
- 环境(10268)
- 划(9684)
- 机构
- 学院(254773)
- 大学(254180)
- 济(106954)
- 管理(105331)
- 经济(104958)
- 理学(92385)
- 理学院(91483)
- 管理学(89958)
- 管理学院(89482)
- 研究(77594)
- 中国(57255)
- 京(51309)
- 科学(47948)
- 财(45866)
- 农(41043)
- 业大(38610)
- 财经(37995)
- 中心(37983)
- 所(37684)
- 江(36484)
- 研究所(34591)
- 经(34545)
- 经济学(32953)
- 农业(32523)
- 范(31426)
- 北京(31152)
- 师范(31076)
- 经济学院(30113)
- 州(29070)
- 经济管理(28720)
- 基金
- 项目(177759)
- 科学(141484)
- 基金(130904)
- 研究(128123)
- 家(113209)
- 国家(112349)
- 科学基金(98195)
- 社会(82556)
- 社会科(78473)
- 社会科学(78452)
- 省(70429)
- 基金项目(70233)
- 自然(64586)
- 自然科(63144)
- 自然科学(63127)
- 自然科学基金(62016)
- 教育(59518)
- 划(58618)
- 资助(53394)
- 编号(51650)
- 成果(40114)
- 部(39842)
- 重点(39637)
- 发(38402)
- 创(37842)
- 创新(35314)
- 科研(34633)
- 教育部(34473)
- 课题(34298)
- 国家社会(34171)
- 期刊
- 济(108105)
- 经济(108105)
- 研究(64586)
- 中国(41342)
- 学报(37905)
- 管理(36931)
- 财(36425)
- 农(36055)
- 科学(35596)
- 大学(28913)
- 学学(27446)
- 农业(24579)
- 技术(23923)
- 教育(21137)
- 业经(19444)
- 财经(18454)
- 融(18000)
- 金融(18000)
- 经济研究(17313)
- 经(15922)
- 问题(15165)
- 技术经济(13838)
- 统计(13607)
- 业(13182)
- 商业(12676)
- 策(12658)
- 理论(12133)
- 图书(11985)
- 版(11923)
- 科技(11771)
共检索到347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纪玉俊
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是分工协调形式由基本型演变为衍生型,进而再扩展为产业集群这一网络组织形式。就属性而言,嵌入性特点形成了其社会属性,这会影响甚至决定产业集群内各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本文的研究为认识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以及指导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网络组织 产业集群 分工协调形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戚啸艳 胡汉辉
文章基于Sthle对经济系统的分类方法,结合Nooteboom关于组织间网络结构的观点,将产业集群内的组织间网络区分为生产型网络、发展型网络和创新型网络,进而探讨不同类型组织间网络知识活动的主要特征,旨在为梳理集群知识资本的创造机理提供分析思路。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组织间网络 知识活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孟韬
产业集群是由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互嵌、互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网络组织。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中的一些定量和图形化方法应用于集群研究,选取浙江乐清市柳市镇电器产业集群为典型案例研究对象,测度、图示出这一集群的网络结构构成和形式,展示出我国产业集群中社会网络和经济网络的互动,并认为结构性、异质性、层次性以及核心节点的显著地位是集群网络的重要属性,小企业主导型网络结构具有向大企业主导型演化的趋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网络 网络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中华 卫武
社会资本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经济资源,对产业集群形成持续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社会资本自身特征维度出发,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社会资本评价的ANP模型;并进一步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科学计算了集群社会资本各指标的权重,为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社会资本 网络层次分析法 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霄宁
近几年产业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吸引了许多学者加入到产业集群研究中,这些学者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其中包括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社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为产业集群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特别运用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进行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旨在为产业集群定量化理论奠定一定的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二玲 李小建
基于河南农区三个不同网络类型集群129家企业的调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比三个集群中的衍生网络、情感网络、咨询网络以及合作网络的网络特性,鉴别出欠发达农区集群网络中的核心节点、重要关系及不同网络组织类型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先导企业是集群衍生的孵化器,亲属或厂属关系是区域产业繁衍的关键渠道;大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中心,供需关系和技术工人流动是区域学习的重要路径;中等企业是情谊联系的活跃点,长期合作关系能培养区域信任;中介组织与服务机构、"生产组织者"是企业间合作的"桥梁",上下游的经济联系对区域合作影响巨大。从集群的网络组织类型来看,混合性的转包网络和互补性的垂直网络比竞争性的水平网络对区域内的网络学习、信任培养、合作行动以及区域发展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文巧
按照网络内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产业集群可分为紧密型产业网络组织、松散型产业网络组织两种类型。本文通过对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浏阳花炮中小企业集群等7个产业集群的网络联系程度、GEM模型、创新能力、产品、形象、集群规模、效益竞争力等数据进行算术平均修正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紧密型产业网络组织较之松散型产业网络组织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更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网络组织的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振东 许森 焦豪
产业集群中大量企业集中在相对较小区域内,这种高密度企业集中会对企业社会网络产生多方面影响。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许多差异特征,因此企业社会网络特征也非常不同。本研究针对价值链型产业集群与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两个典型类型产业集群,探讨两种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并通过实证统计分析来检验不同产业集群类型下企业社会网络特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本研究所取样的两个产业集群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然后再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最终证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娟 陈国宏 蔡彬清
针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客观存在但却未受关注的知识权力,结合自适应知识交互行为,采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知识权力的动态变化导致的产业集群多重知识网络演化。结果表明:知识权力差距及知识交互行为是促使产业集群多重知识网络形成及演化的基础,产业集群多重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其网络结构呈现出网络节点密集性与稀疏性相结合、强联结与弱联结并存、度分布高度异质性的特征。利用实际产业集群网络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的可信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娟 陈国宏 蔡彬清
针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客观存在但却未受关注的知识权力,结合自适应知识交互行为,采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知识权力的动态变化导致的产业集群多重知识网络演化。结果表明:知识权力差距及知识交互行为是促使产业集群多重知识网络形成及演化的基础,产业集群多重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其网络结构呈现出网络节点密集性与稀疏性相结合、强联结与弱联结并存、度分布高度异质性的特征。利用实际产业集群网络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的可信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小强
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出发,运用生态学、创新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以生态平衡和生态链思想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创新集聚优势,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从产业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创新网络系统的内涵,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生态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生态性特征与其内在生态链结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娟 陈国宏 蔡彬清
针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客观存在但却未受关注的知识权力,结合自适应知识交互行为,采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知识权力的动态变化导致的产业集群多重知识网络演化。结果表明:知识权力差距及知识交互行为是促使产业集群多重知识网络形成及演化的基础,产业集群多重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其网络结构呈现出网络节点密集性与稀疏性相结合、强联结与弱联结并存、度分布高度异质性的特征。利用实际产业集群网络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的可信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吉国秀 王伟光
集群内的信任至关重要,它是集群内部能够在高度竞争的条件下充分合作、默契运作、共享信息的原因所在。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社会资本或社会网络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网络在促进区域合作竞争机制和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作用,将是未来集群政策的重要指向。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 社会网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楠 虞重立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网络结构与创新知识传播的关系问题,以无锡市数字电影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内关键知识传播网络密度相对较低,但是成员间的信息交换更有指向性且信息质量较高;集群内的技术领先企业占据结构洞位置,不仅拥有对创新知识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对集群内其他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在官产学研网络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方面,对于创新中关键知识的传播不存在明显的集散和控制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海东
当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创新网络组成特点和整体功能的定性研究上,对集群创新网络内部微观结构的研究则十分有限。基于此,本文阐释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内涵,并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刻画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了佛山陶瓷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图,从微观层面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佛山陶瓷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形成了大中小陶瓷企业共生,少数大型陶瓷企业引领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核心——边缘"结构,少数大型陶瓷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左右着集群网络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网络 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