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0)
- 2023(12111)
- 2022(10410)
- 2021(9721)
- 2020(8216)
- 2019(19326)
- 2018(18896)
- 2017(36222)
- 2016(19253)
- 2015(21884)
- 2014(21891)
- 2013(21427)
- 2012(19761)
- 2011(17742)
- 2010(17497)
- 2009(16206)
- 2008(15841)
- 2007(14004)
- 2006(11945)
- 2005(10320)
- 学科
- 济(84178)
- 经济(84086)
- 管理(53171)
- 业(51856)
- 企(41801)
- 企业(41801)
- 方法(41583)
- 数学(36291)
- 数学方法(35843)
- 农(23343)
- 中国(21767)
- 财(19524)
- 业经(17828)
- 地方(17611)
- 学(16749)
- 农业(16087)
- 贸(14840)
- 贸易(14837)
- 易(14386)
- 理论(13094)
- 环境(12417)
- 务(12350)
- 制(12324)
- 财务(12305)
- 财务管理(12273)
- 和(12197)
- 企业财务(11613)
- 技术(11236)
- 融(10270)
- 金融(10267)
- 机构
- 学院(279271)
- 大学(278761)
- 管理(111897)
- 济(111495)
- 经济(109084)
- 理学(97285)
- 理学院(96153)
- 管理学(94364)
- 管理学院(93827)
- 研究(89489)
- 中国(65670)
- 京(57954)
- 科学(57090)
- 财(49367)
- 农(45577)
- 所(43762)
- 中心(42940)
- 业大(42384)
- 财经(40609)
- 江(40608)
- 研究所(40283)
- 范(38167)
- 师范(37788)
- 经(36947)
- 农业(36072)
- 北京(35536)
- 经济学(34290)
- 院(32487)
- 州(32378)
- 经济学院(31184)
- 基金
- 项目(195359)
- 科学(154944)
- 基金(143969)
- 研究(139091)
- 家(126436)
- 国家(125139)
- 科学基金(108401)
- 社会(89637)
- 社会科(84947)
- 社会科学(84921)
- 基金项目(77503)
- 省(76539)
- 自然(71958)
- 自然科(70284)
- 自然科学(70265)
- 自然科学基金(68989)
- 划(64071)
- 教育(64056)
- 资助(58624)
- 编号(55641)
- 重点(43779)
- 成果(43038)
- 部(42951)
- 发(41947)
- 创(40434)
- 科研(38036)
- 创新(37772)
- 国家社会(37339)
- 课题(37330)
- 教育部(36858)
- 期刊
- 济(115678)
- 经济(115678)
- 研究(72205)
- 中国(46725)
- 学报(43420)
- 科学(41347)
- 农(40413)
- 财(38247)
- 管理(37196)
- 大学(32912)
- 学学(31262)
- 农业(27970)
- 技术(24057)
- 教育(23488)
- 业经(20246)
- 融(19269)
- 金融(19269)
- 财经(19138)
- 经济研究(17699)
- 问题(17328)
- 经(16388)
- 业(14925)
- 资源(14455)
- 统计(14205)
- 版(14019)
- 图书(13579)
- 技术经济(13453)
- 策(13160)
- 商业(12870)
- 理论(12658)
共检索到389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啸 张建国
为了利用新的研究手段更加便捷、深入地研究游客对湿地公园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感知,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通过百度、大众点评、携程网等搜索引擎和旅游网站,将相关的评论和游记作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从景区环境、活动项目、旅游景点、设施服务、背景文化等5个方面分析游客对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显示:游客对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对景区的整体印象及景区环境评价较高;对于在景区内开展的休闲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念 陈其兵 姜涛
以我国84个国家湿地公园为样本,通过对游客评论的网络数据分析,从游客使用的角度评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结果表明: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文化资源,尤其是风景、空气和水质是湿地公园的符号。拍照、散步是游客偏好的活动方式。门票及其他开销是游客的主要关注要素,也是引起游客负面体验的主要因素。缺乏特色、配套设施不完善、项目开发单调、人工痕迹重、服务和管理质量有待提高是目前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游客对湿地公园关注的要素来看,影响游客体验的因素包括:门票价格与湿地公园整体水平不符,时间成本与湿地公园整体水平造成的心理落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敏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 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景区空间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形象和旅游体验认知形象4个维度;游客对殷墟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4个核心类属及其下属的10个二级子类;在对殷墟旅游形象的感知中,导游讲解是重要的感知因素。
关键词:
网络日志 目的地形象 质性分析 殷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哲华 沈世伟
本文以嵊泗列岛旅游形象感知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本文为依据,分析了客源地、游客构成、出行时间,并利用词频对地点、偏好、行为以及感受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旅游者对嵊泗旅游的感知偏向积极,但依旧存在些许问题,如嵊泗对各景点旅游宣传失衡,使景区间差距日益扩大;景区本身对老年游客群体的吸引力弱;嵊泗旅游特色活动较少,依旧仅仅局限于出海捕鱼、海边烧烤等海岛旅游常见的活动,且各岛之间的旅游活动同质化高;旅游者关于嵊泗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最主要来源于观光体验,评价负面较多的几点是"商业化""排队""交通差",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本文
关键词:
嵊泗列岛 旅游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姿 戴美琪
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中外游客对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合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中外游客网络点评的高频词、社会语义网络和情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游客注重自然景色和自身感受而国外游客注重游憩活动,国外游客对天门山的积极情感倾向高于国内游客,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形象感知可以概括为"惊为天人"、"天门洞"和"索道"等。完善步道体系、扩大国外市场、加强服务意识、争取回头客有利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长足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高军 李君轶 张柳
本文通过网络日志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百度、Google以及各旅游网站采集游客记述华山旅游的网络日志和网友点评,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筛选后得到了92篇日志和181条负面点评;然后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法,通过这些材料研究游客对华山形象的感知。结果发现,利用网络日志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良好的效果:从92篇日志中提取出华山旅游形象的7个积极感知因素,181条负面点评被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3小类的消极感知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华山风景区还未曾深入发掘两种会令游客产生积极形象感知的因素,即华山的文化底
关键词:
网络日志 目的地形象 质性分析 华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姚行正 王忠诚 贾剑波 康文星
为了评估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在获得其旅游景点布局与面积、大气环境、水质等方面数据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旅游的水质、大气、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和生物(鸟类)等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旅游环境日容量为100 000人,旅游空间日容量为30 00060 000人;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是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旅游景点面积控制着旅游空间容量;根据木桶原则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容量为每天能容纳游客30 00060 000人;目前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雨 黄翔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
关键词:
武汉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诗瑜 郭旭
存在新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游客通过网络平台发表的网络本文,直观地反映了其对民宿的形象认知。本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借助爬虫工具和ROST CM6.0软件,选取去哪儿网站上的舟山海岛民宿入住点评为研究对象,对舟山海岛民宿目的地形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舟山民宿的旅游吸引物是游客印象中最显著的特点,展现了舟山民宿独特的海岛魅力。游客对舟山海岛民宿情感形象整体呈现积极正面的情绪。然而,在旅游环境中的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中立和消极情绪。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品竞争力;坚持文化引领,提升产品内涵;坚持生态保护,提升产品可持续性。
关键词:
旅游形象感知 文本分析法 民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尹丽 颜欣 田良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运用挖掘数据手段,得到游客感知目的地形象属性与特征,已成为研究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三亚为例,以知名旅游网站蚂蜂窝的文本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使用ROST CM6软件对游记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获取游客对三亚感知的相关信息。了解游客真实体验与感受,探讨影响旅游感知满意度的因素,并对三亚旅游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三亚 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 旅游目的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鹏飞 宋军同 徐紫嫣
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携程网""马蜂窝""猫途鹰""同程旅游""驴妈妈"五个旅游网站收集有效评论作为研究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扎根理论对嘉兴南湖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嘉兴南湖景区的认知形象可以分为旅游景观、位置区划、文化底蕴、旅游设施与服务和旅游环境与氛围五个主类目。"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在红色旅游目的地中的适用性得到验证。旅游者对景区的红色文化有强烈感知,在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上有待提升。
关键词:
网络文本分析法 形象感知 红色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辉 刘小凤 杨云峰
以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基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选择11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利用层次分析法生成单个评价因子生态敏感性图,再通过加权叠加法获得综合生态敏感性分布图。同时分析评价生态旅游项目的特点。最后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和生态旅游项目的分析评价进行科学的生态旅游项目布局,试图为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项目布局提供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秋芳
本文以Lonely Planet China(LPc)旅游手册符号文本尤其是视觉图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旅游景观和主客关系两方面探讨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在国际市场的变迁特点,并进一步基于符号学解读视觉文本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发现:一方面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中国元素特色东西仍是西方游客的凝视焦点,但局部发生某些转变,国际游客对中国旅游地符号的认识愈来愈客观、中性和多层次化;另一方面主客之间的亲密度存在某种程度的下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春雨童 王传生 计卫星 邓宁
从主要旅游网站爬取全国259家5A级景区的所有评论,再将从中筛选出的重游评论作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中的高频词、语义网络和情感分析等方法,获得重游游客最为关注的目的地感知形象,并选取重游评论最多的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及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重游游客最为关心的是目的地独有的认知形象;重游吸引因素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的三层结构;情感形象以积极为主,中性和消极情感比例小。重游文本分析能有效地揭示目的地重游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游客感知及其对遗产旅游形象影响研究——以南京明城墙为例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及调适行为研究
城市湿地生态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以广州市南沙湿地为例
旅游地感知结构重构——基于文本与复杂网络分析的研究
基于网络文本的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分析
国内旅游者对海滨旅游城市的感知形象研究——基于对携程网和同程网网友点评的文本分析
旅游地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对比研究——基于安吉竹子博览园网络照片分析
长城国家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和IPA法
基于SD和DPSIR模型的湿地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模拟研究——以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