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1)
- 2023(15002)
- 2022(13326)
- 2021(12526)
- 2020(10715)
- 2019(25144)
- 2018(25058)
- 2017(48841)
- 2016(26556)
- 2015(30162)
- 2014(30438)
- 2013(30010)
- 2012(27473)
- 2011(24674)
- 2010(24426)
- 2009(22502)
- 2008(22107)
- 2007(19519)
- 2006(16583)
- 2005(14207)
- 学科
- 济(107382)
- 经济(107269)
- 管理(76292)
- 业(73142)
- 企(60941)
- 企业(60941)
- 方法(55625)
- 数学(48370)
- 数学方法(47745)
- 农(28368)
- 财(26791)
- 中国(24880)
- 学(23535)
- 业经(23182)
- 地方(21048)
- 贸(19742)
- 贸易(19738)
- 易(19145)
- 农业(19054)
- 理论(18494)
- 务(17821)
- 财务(17740)
- 财务管理(17700)
- 制(17241)
- 和(16995)
- 企业财务(16721)
- 技术(16251)
- 环境(16236)
- 划(14270)
- 银(14250)
- 机构
- 大学(381590)
- 学院(381481)
- 管理(154520)
- 济(146744)
- 经济(143442)
- 理学(135049)
- 理学院(133572)
- 管理学(131057)
- 管理学院(130374)
- 研究(120138)
- 中国(87497)
- 京(80023)
- 科学(78221)
- 财(65374)
- 农(62300)
- 所(60053)
- 业大(59346)
- 中心(55862)
- 研究所(55320)
- 江(54160)
- 财经(53897)
- 范(50817)
- 师范(50311)
- 北京(50088)
- 农业(49239)
- 经(48917)
- 州(44549)
- 院(43629)
- 经济学(43358)
- 师范大学(40553)
- 基金
- 项目(265816)
- 科学(208106)
- 基金(192229)
- 研究(191027)
- 家(167338)
- 国家(165994)
- 科学基金(142983)
- 社会(118419)
- 社会科(112137)
- 社会科学(112106)
- 省(105123)
- 基金项目(103333)
- 自然(95608)
- 自然科(93353)
- 自然科学(93327)
- 自然科学基金(91622)
- 教育(88621)
- 划(88006)
- 资助(80163)
- 编号(78770)
- 成果(62292)
- 重点(58839)
- 部(58081)
- 发(55867)
- 创(54718)
- 课题(53244)
- 科研(51525)
- 创新(50987)
- 大学(49621)
- 教育部(49556)
- 期刊
- 济(152616)
- 经济(152616)
- 研究(101924)
- 中国(62577)
- 学报(61839)
- 科学(56132)
- 农(55185)
- 管理(52410)
- 财(49615)
- 大学(46140)
- 学学(43481)
- 教育(38985)
- 农业(38467)
- 技术(33848)
- 业经(26919)
- 融(26232)
- 金融(26232)
- 财经(24992)
- 经济研究(24036)
- 经(21184)
- 图书(20929)
- 问题(20418)
- 业(19636)
- 技术经济(18821)
- 理论(18367)
- 版(18238)
- 科技(18122)
- 商业(17888)
- 统计(17503)
- 资源(17312)
共检索到526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敏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 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景区空间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形象和旅游体验认知形象4个维度;游客对殷墟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4个核心类属及其下属的10个二级子类;在对殷墟旅游形象的感知中,导游讲解是重要的感知因素。
关键词:
网络日志 目的地形象 质性分析 殷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高军 李君轶 张柳
本文通过网络日志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百度、Google以及各旅游网站采集游客记述华山旅游的网络日志和网友点评,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筛选后得到了92篇日志和181条负面点评;然后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法,通过这些材料研究游客对华山形象的感知。结果发现,利用网络日志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良好的效果:从92篇日志中提取出华山旅游形象的7个积极感知因素,181条负面点评被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3小类的消极感知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华山风景区还未曾深入发掘两种会令游客产生积极形象感知的因素,即华山的文化底
关键词:
网络日志 目的地形象 质性分析 华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哲华 沈世伟
本文以嵊泗列岛旅游形象感知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本文为依据,分析了客源地、游客构成、出行时间,并利用词频对地点、偏好、行为以及感受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旅游者对嵊泗旅游的感知偏向积极,但依旧存在些许问题,如嵊泗对各景点旅游宣传失衡,使景区间差距日益扩大;景区本身对老年游客群体的吸引力弱;嵊泗旅游特色活动较少,依旧仅仅局限于出海捕鱼、海边烧烤等海岛旅游常见的活动,且各岛之间的旅游活动同质化高;旅游者关于嵊泗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最主要来源于观光体验,评价负面较多的几点是"商业化""排队""交通差",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本文
关键词:
嵊泗列岛 旅游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雨 黄翔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
关键词:
武汉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诗瑜 郭旭
存在新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游客通过网络平台发表的网络本文,直观地反映了其对民宿的形象认知。本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借助爬虫工具和ROST CM6.0软件,选取去哪儿网站上的舟山海岛民宿入住点评为研究对象,对舟山海岛民宿目的地形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舟山民宿的旅游吸引物是游客印象中最显著的特点,展现了舟山民宿独特的海岛魅力。游客对舟山海岛民宿情感形象整体呈现积极正面的情绪。然而,在旅游环境中的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中立和消极情绪。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品竞争力;坚持文化引领,提升产品内涵;坚持生态保护,提升产品可持续性。
关键词:
旅游形象感知 文本分析法 民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尹丽 颜欣 田良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运用挖掘数据手段,得到游客感知目的地形象属性与特征,已成为研究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三亚为例,以知名旅游网站蚂蜂窝的文本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使用ROST CM6软件对游记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获取游客对三亚感知的相关信息。了解游客真实体验与感受,探讨影响旅游感知满意度的因素,并对三亚旅游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三亚 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 旅游目的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姿 戴美琪
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中外游客对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合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中外游客网络点评的高频词、社会语义网络和情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游客注重自然景色和自身感受而国外游客注重游憩活动,国外游客对天门山的积极情感倾向高于国内游客,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形象感知可以概括为"惊为天人"、"天门洞"和"索道"等。完善步道体系、扩大国外市场、加强服务意识、争取回头客有利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长足发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啸 张建国
为了利用新的研究手段更加便捷、深入地研究游客对湿地公园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感知,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通过百度、大众点评、携程网等搜索引擎和旅游网站,将相关的评论和游记作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从景区环境、活动项目、旅游景点、设施服务、背景文化等5个方面分析游客对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显示:游客对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对景区的整体印象及景区环境评价较高;对于在景区内开展的休闲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妙薇 张建国 崔会平 张明如
[目的]利用网络大数据了解客源市场特征以及游客旅游体验评价可反馈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促进景区的形象优化。同时也可为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对象进行研究,使用百度指数作为信息源对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关注度进行探究,通过分析游客的人群特点,进一步了解旅游者行为偏好等;运用网络文本内容研究分析方法,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网络评论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形象感知、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准确了解游客对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形象感知。[结果](1)分析客源地市场特征表明景区对浙江省内地区影响力较大,中年男性游客对景区关注度最高,游客出游多受法定节假日影响,且行程安排多为省内周边游。(2)网络评价文本分析表明游客对景区认可度较高,游客旅游体验总体较好,但从景观风貌、休闲活动、景点设置、设施服务、文化底蕴、游客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细化分析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论]景区优化提升可以从针对客源市场人群特点调整营销策略、联动周边景区、挖掘历史文化扩大影响力、完善服务、开发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等方面入手,同时,对核心景点的保护、注重以食宿等产业吸引游客并体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防止过度商业化以保持淳朴天然的景区旅游氛围等问题也值得重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春雨童 王传生 计卫星 邓宁
从主要旅游网站爬取全国259家5A级景区的所有评论,再将从中筛选出的重游评论作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中的高频词、语义网络和情感分析等方法,获得重游游客最为关注的目的地感知形象,并选取重游评论最多的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及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重游游客最为关心的是目的地独有的认知形象;重游吸引因素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的三层结构;情感形象以积极为主,中性和消极情感比例小。重游文本分析能有效地揭示目的地重游形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妍妍 朱怡婷 付广慧
本文结合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游客感知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将新疆天山OUV的专家评价与公众感知进行对比,对新疆天山在申遗过程中、阐释与传播时的价值丢失问题进行具体讨论并给出相关建议。新疆天山OUV的专家评价和公众感知的共性部分体现在游客能够有效感知新疆天山OUV的美学价值,差异部分表现在新疆天山OUV在阐释与传播时生态学价值的部分丢失以及在申遗过程中相关文化的价值丢失。
关键词:
突出的普遍价值 网络文本 游客感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杰 马继 谢霞 李晓东
旅游者体验价值感知研究对于掌握其体验与消费特征,提高旅游地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最大的旅游社交分享网站蚂蜂窝等为例,以旅游者撰写发表的1370篇游记为原始数据,基于质性研究的内容分析法,借助RCM 6内容挖掘软件,对新疆游客感知价值的维度进行判别并构建了相应模型。研究表明,在宏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属性层层递进,依次表征为"知觉性"、"情感性"、"社会性"与"精神性"4大维度;在微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由"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及服务"、"公共环境及服务"与"旅游者主观意向"4大项及1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杰 马继 谢霞 李晓东
旅游者体验价值感知研究对于掌握其体验与消费特征,提高旅游地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最大的旅游社交分享网站蚂蜂窝等为例,以旅游者撰写发表的1370篇游记为原始数据,基于质性研究的内容分析法,借助RCM 6内容挖掘软件,对新疆游客感知价值的维度进行判别并构建了相应模型。研究表明,在宏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属性层层递进,依次表征为"知觉性"、"情感性"、"社会性"与"精神性"4大维度;在微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由"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及服务"、"公共环境及服务"与"旅游者主观意向"4大项及17小项构成。文章构建了:(1)新疆旅游体验价值感知基础模型。(2)基于构成要素与感知属性的关联式模型。最后针对旅游者"薄弱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另外可看出,网络文本的传播对潜在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旅游行政部门可借助相关网络资料等促成其积极的价值感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