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2)
- 2023(16540)
- 2022(14640)
- 2021(13782)
- 2020(11707)
- 2019(27141)
- 2018(27046)
- 2017(52315)
- 2016(28526)
- 2015(32262)
- 2014(32193)
- 2013(31529)
- 2012(28714)
- 2011(25749)
- 2010(25520)
- 2009(23789)
- 2008(23074)
- 2007(20334)
- 2006(17288)
- 2005(14739)
- 学科
- 济(112190)
- 经济(112071)
- 管理(80833)
- 业(76750)
- 企(63982)
- 企业(63982)
- 方法(56944)
- 数学(49369)
- 数学方法(48710)
- 农(30255)
- 财(28497)
- 中国(26828)
- 业经(24683)
- 学(24680)
- 地方(22002)
- 贸(21153)
- 贸易(21147)
- 易(20519)
- 农业(20206)
- 理论(19819)
- 务(18896)
- 财务(18810)
- 财务管理(18768)
- 制(18597)
- 和(17882)
- 企业财务(17696)
- 环境(17168)
- 技术(16960)
- 银(15348)
- 银行(15294)
- 机构
- 学院(403478)
- 大学(401700)
- 管理(160926)
- 济(153831)
- 经济(150331)
- 理学(140340)
- 理学院(138809)
- 管理学(136100)
- 管理学院(135390)
- 研究(127220)
- 中国(92926)
- 京(83998)
- 科学(82781)
- 财(69188)
- 农(65723)
- 所(63597)
- 业大(62240)
- 中心(59097)
- 研究所(58483)
- 江(57720)
- 财经(56766)
- 范(54082)
- 师范(53537)
- 北京(52446)
- 农业(51934)
- 经(51462)
- 州(47383)
- 院(46370)
- 经济学(45546)
- 技术(43753)
- 基金
- 项目(280182)
- 科学(219079)
- 研究(202346)
- 基金(201726)
- 家(175501)
- 国家(174074)
- 科学基金(149768)
- 社会(125181)
- 社会科(118484)
- 社会科学(118453)
- 省(111361)
- 基金项目(107969)
- 自然(99636)
- 自然科(97289)
- 自然科学(97263)
- 自然科学基金(95478)
- 教育(94393)
- 划(93123)
- 编号(84151)
- 资助(83915)
- 成果(66619)
- 重点(62378)
- 部(60955)
- 发(59187)
- 创(57855)
- 课题(57044)
- 科研(54352)
- 创新(53920)
- 大学(52319)
- 教育部(52060)
- 期刊
- 济(161877)
- 经济(161877)
- 研究(108057)
- 中国(67481)
- 学报(65062)
- 科学(58930)
- 农(58671)
- 管理(54808)
- 财(52963)
- 大学(48474)
- 学学(45687)
- 教育(43352)
- 农业(40910)
- 技术(35901)
- 业经(29207)
- 融(28207)
- 金融(28207)
- 财经(26223)
- 经济研究(25916)
- 经(22301)
- 图书(21797)
- 问题(21322)
- 业(20856)
- 技术经济(19420)
- 版(19406)
- 商业(19156)
- 科技(18994)
- 理论(18911)
- 统计(18379)
- 资源(17925)
共检索到559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哲华 沈世伟
本文以嵊泗列岛旅游形象感知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本文为依据,分析了客源地、游客构成、出行时间,并利用词频对地点、偏好、行为以及感受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旅游者对嵊泗旅游的感知偏向积极,但依旧存在些许问题,如嵊泗对各景点旅游宣传失衡,使景区间差距日益扩大;景区本身对老年游客群体的吸引力弱;嵊泗旅游特色活动较少,依旧仅仅局限于出海捕鱼、海边烧烤等海岛旅游常见的活动,且各岛之间的旅游活动同质化高;旅游者关于嵊泗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最主要来源于观光体验,评价负面较多的几点是"商业化""排队""交通差",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本文
关键词:
嵊泗列岛 旅游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诗瑜 郭旭
存在新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游客通过网络平台发表的网络本文,直观地反映了其对民宿的形象认知。本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借助爬虫工具和ROST CM6.0软件,选取去哪儿网站上的舟山海岛民宿入住点评为研究对象,对舟山海岛民宿目的地形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舟山民宿的旅游吸引物是游客印象中最显著的特点,展现了舟山民宿独特的海岛魅力。游客对舟山海岛民宿情感形象整体呈现积极正面的情绪。然而,在旅游环境中的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中立和消极情绪。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品竞争力;坚持文化引领,提升产品内涵;坚持生态保护,提升产品可持续性。
关键词:
旅游形象感知 文本分析法 民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敏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 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景区空间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形象和旅游体验认知形象4个维度;游客对殷墟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4个核心类属及其下属的10个二级子类;在对殷墟旅游形象的感知中,导游讲解是重要的感知因素。
关键词:
网络日志 目的地形象 质性分析 殷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高军 李君轶 张柳
本文通过网络日志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百度、Google以及各旅游网站采集游客记述华山旅游的网络日志和网友点评,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筛选后得到了92篇日志和181条负面点评;然后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法,通过这些材料研究游客对华山形象的感知。结果发现,利用网络日志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良好的效果:从92篇日志中提取出华山旅游形象的7个积极感知因素,181条负面点评被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3小类的消极感知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华山风景区还未曾深入发掘两种会令游客产生积极形象感知的因素,即华山的文化底
关键词:
网络日志 目的地形象 质性分析 华山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雨 黄翔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
关键词:
武汉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尹丽 颜欣 田良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运用挖掘数据手段,得到游客感知目的地形象属性与特征,已成为研究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三亚为例,以知名旅游网站蚂蜂窝的文本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使用ROST CM6软件对游记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获取游客对三亚感知的相关信息。了解游客真实体验与感受,探讨影响旅游感知满意度的因素,并对三亚旅游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三亚 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 旅游目的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戴永辉 李吴迪 王其媛 乔知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追求早已从温饱上升到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其中旅游业的转变尤其日新月异。我国的海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逐步进行开发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潜力不可小觑。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岛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宜人,未来开发有较大空间。然而近年传出一些尚未开发完善的海岛或将报废的消息,着实令人惋惜,如何正确利用海岛旅游资源成了一大焦点。靠近上海的嵊泗列岛已开发多年,其发展模式值得深思,本文将以嵊泗列岛为例,结合SWOT分析法,深入研究探讨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地资源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及建议。
关键词:
嵊泗 海岛私人订制游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啸 张建国
为了利用新的研究手段更加便捷、深入地研究游客对湿地公园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感知,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通过百度、大众点评、携程网等搜索引擎和旅游网站,将相关的评论和游记作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从景区环境、活动项目、旅游景点、设施服务、背景文化等5个方面分析游客对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显示:游客对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对景区的整体印象及景区环境评价较高;对于在景区内开展的休闲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春雨童 王传生 计卫星 邓宁
从主要旅游网站爬取全国259家5A级景区的所有评论,再将从中筛选出的重游评论作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中的高频词、语义网络和情感分析等方法,获得重游游客最为关注的目的地感知形象,并选取重游评论最多的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及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重游游客最为关心的是目的地独有的认知形象;重游吸引因素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的三层结构;情感形象以积极为主,中性和消极情感比例小。重游文本分析能有效地揭示目的地重游形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鹏飞 宋军同 徐紫嫣
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携程网""马蜂窝""猫途鹰""同程旅游""驴妈妈"五个旅游网站收集有效评论作为研究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扎根理论对嘉兴南湖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嘉兴南湖景区的认知形象可以分为旅游景观、位置区划、文化底蕴、旅游设施与服务和旅游环境与氛围五个主类目。"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在红色旅游目的地中的适用性得到验证。旅游者对景区的红色文化有强烈感知,在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上有待提升。
关键词:
网络文本分析法 形象感知 红色旅游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程圩 隋丽娜 程默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既有洞窟壁画、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又涵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观,情感倾向积极且一致;当地生活体验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司机具有重要的导游作用。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区旅游业发展条件和态势不均,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丝绸之路主题形象塑造要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各地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梦君 乌恩
以旅游凝视为理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婺源的官方宣传文本和游客网络游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政府凝视和游客凝视视角下,官方部门及游客对婺源旅游形象感知的异同。结果显示,婺源的旅游形象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活动、生态保护、旅游接待与服务5大主题。两种视角对婺源形象的解读在整体上保持一致性,但政府更侧重对文化的宣传,而游客则更注重对资源与服务的感知。两者对婺源的情感形象评价都以正面为主,但政府的积极情绪高于游客。此外,游客的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交通、餐饮、人流量等方面。最后,根据研究内容,从宣传内容与途径、基础设施与服务、游客分流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婺源的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关键词:
旅游凝视 网络文本分析 目的地形象 婺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傅云新 刘枫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国际青年旅舍中国官网、去哪儿网、到到网、艺龙网、携程旅行网等网络平台上发表的评论为样本,以阳朔花满楼国际青年旅舍为例,对国际青年旅舍的游客感知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高频词汇统计结果得出游客较关注的内容有服务价值、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