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3)
- 2023(14294)
- 2022(12600)
- 2021(11833)
- 2020(9782)
- 2019(22874)
- 2018(22646)
- 2017(44028)
- 2016(23645)
- 2015(26458)
- 2014(26182)
- 2013(25444)
- 2012(23070)
- 2011(20408)
- 2010(19850)
- 2009(17710)
- 2008(16693)
- 2007(13946)
- 2006(11838)
- 2005(9676)
- 学科
- 济(92183)
- 经济(92083)
- 管理(67065)
- 业(61910)
- 企(51518)
- 企业(51518)
- 方法(45326)
- 数学(39832)
- 数学方法(39281)
- 中国(24299)
- 农(24077)
- 财(22011)
- 业经(20844)
- 地方(20146)
- 学(18638)
- 农业(16345)
- 理论(15732)
- 贸(15642)
- 贸易(15636)
- 易(15136)
- 环境(14798)
- 技术(14683)
- 务(14541)
- 和(14532)
- 财务(14469)
- 财务管理(14441)
- 制(13858)
- 企业财务(13600)
- 划(12592)
- 银(11410)
- 机构
- 大学(320451)
- 学院(318789)
- 管理(132703)
- 济(122764)
- 经济(119982)
- 理学(116870)
- 理学院(115607)
- 管理学(113440)
- 管理学院(112859)
- 研究(98963)
- 中国(71711)
- 京(67050)
- 科学(62822)
- 财(53501)
- 业大(48018)
- 中心(46750)
- 农(46663)
- 所(46446)
- 财经(44735)
- 江(43677)
- 范(43086)
- 研究所(42960)
- 师范(42725)
- 北京(41240)
- 经(40909)
- 院(37097)
- 经济学(36566)
- 农业(36501)
- 州(36311)
- 师范大学(34792)
- 基金
- 项目(233674)
- 科学(184952)
- 研究(171025)
- 基金(170583)
- 家(147517)
- 国家(146321)
- 科学基金(127975)
- 社会(107989)
- 社会科(102308)
- 社会科学(102281)
- 基金项目(92065)
- 省(90837)
- 自然(84359)
- 自然科(82434)
- 自然科学(82417)
- 自然科学基金(80870)
- 教育(78658)
- 划(76370)
- 编号(70724)
- 资助(69205)
- 成果(54961)
- 重点(51310)
- 部(51004)
- 发(48880)
- 创(48772)
- 课题(46790)
- 创新(45451)
- 科研(44810)
- 教育部(44257)
- 国家社会(44225)
- 期刊
- 济(123538)
- 经济(123538)
- 研究(87346)
- 中国(52674)
- 学报(48240)
- 管理(45346)
- 科学(44937)
- 农(40871)
- 财(39886)
- 大学(37225)
- 学学(34763)
- 教育(34469)
- 农业(28849)
- 技术(28757)
- 业经(21586)
- 融(20976)
- 金融(20976)
- 财经(20210)
- 图书(20013)
- 经济研究(19406)
- 问题(17894)
- 经(17182)
- 科技(15632)
- 理论(15548)
- 资源(15186)
- 技术经济(14788)
- 实践(14547)
- 践(14547)
- 版(14452)
- 业(14307)
共检索到435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傅玮 刘祎绯 薛博文 伍洋宇 王思凡
古城因其历史变迁复杂等因素,在传统的城市意象研究方法中常遇到诸多瓶颈。而当代社会网络已成为城市居民传播的重要媒介。阐述了以意象地图为预研究,通过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抓取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网络图片等方法开展定兴古城的城市意象研究。并采用统计分析、地理空间网格、可视化研究等方法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古城格局意象"、"文化地标意象"、"生活节点意象"和"历史记忆意象"共四类定兴古城的城市意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傅玮 刘祎绯 薛博文 伍洋宇 王思凡
古城因其历史变迁复杂等因素,在传统的城市意象研究方法中常遇到诸多瓶颈。而当代社会网络已成为城市居民传播的重要媒介。阐述了以意象地图为预研究,通过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抓取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网络图片等方法开展定兴古城的城市意象研究。并采用统计分析、地理空间网格、可视化研究等方法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古城格局意象"、"文化地标意象"、"生活节点意象"和"历史记忆意象"共四类定兴古城的城市意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黄燕婷
旅游地意象已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关于旅游地意象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旅游地意象不等同于旅游地形象,该文首先对意象的概念进行了剖析,随后,基于"认知-情感"模型,提出了旅游地意象的四维结构,旨在进一步提升旅游地意象概念的可操作性,为后续旅游地意象的测量和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案例地,以网络游记为分析文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旅游地意象的具体维度由景观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和情感意象组成;(2)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要素的感知表现出动态与静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特征;(3)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的情感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负面情感相对较少;(4)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的主题可以归纳为3类,包括本真性的意象、浪漫性的意象以及商业化的意象。
关键词:
旅游地意象 内容分析法 丽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超 骆克任
基于湖南凤凰古城门票事件400个网络文本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旅游改革中,一旦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不公开透明和科学合理,将难以获得旅游地群众和游客的理解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当旅游地群众和游客的相关利益受损时,他们会倾向于用消极性质的词语,对地方政府旅游改革政策进行质疑。其中,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利益分配制度成为质疑的焦点。质疑产生的消极性词语,不利于地方政府的信誉,造成政府的形象危机。鉴于此,提出用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指导地方政府在旅游改革方案的设计、公示、试行和实施四个阶段中,做到公开透明,平衡各方利益,减少改革阵痛,推动当地旅游业稳定地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晨 曾少明
随着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的兴起,古城镇旅游也已成为热门旅游项目之一一,古城镇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古城镇旅游中,最具代表的是南方的丽江古城、北方的平遥古城,它们成为全国古城旅游的典型。作为古城旅游开发的先例,丽江呈现了著名的"丽江模式",给全国古城旅游提供了诸多经验,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以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旅游意象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重新审视与分析,找出古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古城旅游开发有所启示。
关键词:
旅游 意象 策略 丽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志才 陈淑莲 郑钟强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潮州古城在旅游发展的规划决策中,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发现:就网络中心性而言,整个利益相关者网络向某一点集中的趋势较小,但以专业知识参与的规划专家团队、掌握资源的潮州古城管理委员会及其属下的旅游发展公司,以及作为重要"中介"的街道办中间中心度最高,而居委会、古城居民、非旅游类商户处于边缘地位;就网络结构洞而言,利益相关者网络存在一定的结构洞,其中,当地社区作为最庞大的东道主利益相关群体,却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联系较少;就网络密度而言,利益相关者之间没有形成全网关系,处于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晓梅 程绍文 刘晓蕾 王琦 李照红
以平遥古城为研究案例地,基于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4年平遥古城逐日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测度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运用回归方程分析网络关注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2011—2014年网络关注度呈直线增长趋势;年内变化上呈鲜明的"双高峰"模式,具有旺季长、淡季短的特点;节假日上表现为节前关注度上升,其中"五一"在节日前一天达到顶峰,而"十一"在节日第2、3天达到顶峰;周内表现为"周末低谷,工作日高峰"的特征。(2)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上具有不断集中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及其周边省区。(3)气候舒适度和节假日、重要节庆等是影响网络关注度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联系强度,客源地人均GDP和两地间的距离是影响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抄军,刘沛林,王良健,陈友龙
文章在界定历史文化古城非利用价值构成的前提下,以在凤凰古城实地调研和向全国发放的CV调查表的数据为依据,以2002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口为总人口样本,利用条件价值法(CVM)对历史文化古城的非利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3年凤凰古城的非利用价值为314,019万元,其中存在价值139,361.67万元、遗产价值101,867.79万元、选择价值72,758.22万元。
关键词:
历史文化古城 凤凰 非利用价值 评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跃 马素伟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作为四川保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具有浓厚的历史、社会文化内涵和学术研究价值。在古城形成、演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组织作为一只"无形的手"贯穿始终。在回顾古城演化历程的基础上,从城市形成的自发性、城市演化的非他律性以及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城市自组织演化的根本动力这三个层面分析探讨古城的自组织演变发展过程。最后探讨了古城阆中的自组织演化给予我国当下城市演化发展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自组织 城市演化 创造力 阆中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宛鹏 杨永春 刘静玉 王梅梅
城市中轴线承载着历史古城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变迁,活化城市中轴线对于解决城市文脉丧失、活力衰退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脉主义理论,结合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失活的实际情况,从撷取文脉基因、移植文脉单元、塑造文脉空间、营造场所精神、传承文化风貌等方面提出了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活化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开封城市中轴线活化实践,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脉主义 城市中轴线 历史古城 开封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斌 郭守印 秦楠 商宇辰
城市肌理是城市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也是城市空间格局的外在表征,它从宏观和微观的多重角度反映着城市的空间结构、空间界面、空间尺度,进而映射着城市的空间意象。在传统城市街区的更新和建设过程中,基于对城市肌理各种信息的提取,通过整合和重构,能够为建筑单体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和线索,更好地传承传统城市的空间精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礼彬 宋莉
自"意象"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旅游研究中以来,对于旅游意象的多角度解读不断涌现。为建立城市旅游意象符号的表征系统,基于网络文本资料,以青岛市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及符号学理论,通过Nvivo 11软件的编码分析,对城市旅游意象的符号表征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城市旅游意象符号的表征系统分为直指系统与涵指系统两部分,直指系统包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环境、社会空间、社会形态、社会行为6个维度,涵指系统包含隐含义、迷思、象征3个维度;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存在共性与个性、投射与感知、表征与意指、同时性与历时性的二元性特征以及文化隐喻属性;通过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系统得到的青岛城市旅游意象为"海洋城市、德式风情、静享惬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军民
历史古城是饱含历史真实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与城市联系较为紧密的遗产类型,历史古城与其所在城镇往往处于空间叠置的状态,故二者可能存在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进而产生二者孰先孰后的博弈。以凤翔古城为例,分析了凤翔古城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凤翔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征和凤翔县城的现况,提出了凤翔古城保护及利用与凤翔县城发展的协同之策。
关键词:
历史古城 县城发展 协同 凤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敏 李鹏 李楠楠 张俊
活态遗产地空间的消费决定了生产,而生产又创造了消费。活态遗产地空间消费是活态性要素的消费化表征,具体表现为传统建构、地点塑造和生活重构3种活动。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丽江古城为例,研究历史城镇型活态遗产地空间消费中的利益网络变迁,结果发现:当地政府机构始终占据利益网络的主导地位,并与旅游企业结为联盟;在开发阶段,国有企业和原住民处于利益网络的重要位置,旅游者则处于最边缘;在运营阶段,外来民企和外来务工者取代了国有企业和原住民的位置,旅游者的地位明显提高;3种空间消费活动促成两个阶段的不同网络关系,两种利益网络反过来推动两个阶段空间消费活动的循环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整个空间消费过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慧君 王金平
目前,我国有大批古城未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其中许多古城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城市历史文脉,但在空间格局上偏离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严重的滞后性。这种非均衡、非同步发展的城市结构导致古城处于日益边缘化的状态。以山西省忻州市秀容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模式为例,探索了边缘化古城保护更新的新思路,提出了提炼城市文化特色、整合空间格局、与主城区融合、政府与社区协同介入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
边缘化 秀容古城 保护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