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5)
2023(17568)
2022(15392)
2021(14566)
2020(12516)
2019(29274)
2018(29428)
2017(57127)
2016(31038)
2015(35589)
2014(35721)
2013(35451)
2012(32716)
2011(29435)
2010(29678)
2009(27636)
2008(27323)
2007(24320)
2006(21158)
2005(18734)
作者
(91887)
(76407)
(76319)
(72476)
(48669)
(36815)
(34859)
(30063)
(28824)
(27282)
(25928)
(25507)
(24314)
(24177)
(23859)
(23540)
(23341)
(22673)
(22093)
(21936)
(19067)
(18956)
(18818)
(17409)
(17209)
(17129)
(17097)
(16912)
(15615)
(15208)
学科
(124482)
经济(124338)
管理(91187)
(87158)
(71699)
企业(71699)
方法(62085)
数学(54589)
数学方法(53748)
(34515)
(32666)
中国(32564)
业经(27197)
(26980)
(25337)
(23770)
贸易(23757)
地方(23428)
(23098)
农业(22603)
理论(21489)
(21238)
银行(21184)
(20920)
财务(20825)
财务管理(20768)
(20164)
企业财务(19638)
(19632)
(19325)
机构
大学(450799)
学院(450508)
管理(177953)
(177023)
经济(173021)
理学(154113)
理学院(152423)
管理学(149364)
管理学院(148562)
研究(146094)
中国(110916)
(95856)
科学(92637)
(82575)
(75575)
(74445)
业大(69221)
中心(68007)
研究所(67864)
财经(66566)
(66129)
北京(60504)
(60321)
农业(59626)
(58327)
师范(57737)
(53843)
经济学(52863)
(52807)
财经大学(49553)
基金
项目(304100)
科学(237593)
研究(219222)
基金(219107)
(191579)
国家(190016)
科学基金(162569)
社会(135342)
社会科(128119)
社会科学(128081)
(119526)
基金项目(115950)
自然(108048)
自然科(105514)
自然科学(105486)
自然科学基金(103555)
教育(102422)
(100646)
资助(92241)
编号(90829)
成果(73266)
重点(68037)
(66949)
(63834)
(62534)
课题(62180)
科研(58633)
创新(58326)
教育部(56994)
大学(56677)
期刊
(188817)
经济(188817)
研究(127057)
中国(81574)
学报(72897)
(67726)
科学(65686)
管理(63957)
(63141)
大学(54727)
学学(51562)
教育(48878)
农业(46862)
技术(41330)
(38642)
金融(38642)
业经(32056)
财经(31819)
经济研究(30342)
(27067)
问题(25180)
(24749)
图书(23552)
统计(23051)
技术经济(22624)
理论(22318)
(21427)
科技(20842)
商业(20781)
(20629)
共检索到648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冀宁  潘晓晓  熊强  于智明  王磊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利用食品安全指数对食品的安全水平进行评分,并找出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监管。从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内法律法规和食品事故案例三方面找出影响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因素,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论证,从而构建出我国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指标体系;在德尔菲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方法(ANP)得出各指标值相对应的全局权重和部分权重,最终建立我国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指数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冀宁  付晓燕  童毛弟  马百超  
基于理论推演法,选取用以评判食品安全监管质量的相关指标,进而构建评判体系。结合上述评判体系,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评价模型,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和Super Decision软件确定各指标的对应权重,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冀宁  王磊  童毛弟  蒋海玲  孙鑫磊  
首先通过大量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案例,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专家论证,确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指标体系;之后根据德尔菲法的专家打分,基于ANP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应权重;最终建立具备综合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透明度指数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费威  翟越  时亚星  
针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对我国网络订餐行业现状的分析且建立优化模型,探析网络订餐平台在初建发展期与成熟发展期的平台规模与其食品安全监管努力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网络订餐平台在初建期以实现更大规模为首要目标,只有在规模相对较小时其才具有最优食品安全监管努力水平的决策;网络订餐平台在成熟期能够选择最优规模,该规模越小其对商家的最优食品安全监管努力水平越高。因此,政府部门在网络订餐平台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应根据平台规模及其食品安全监管努力关系的变化,部署实施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费威  翟越  时亚星  
针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对我国网络订餐行业现状的分析且建立优化模型,探析网络订餐平台在初建发展期与成熟发展期的平台规模与其食品安全监管努力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网络订餐平台在初建期以实现更大规模为首要目标,只有在规模相对较小时其才具有最优食品安全监管努力水平的决策;网络订餐平台在成熟期能够选择最优规模,该规模越小其对商家的最优食品安全监管努力水平越高。因此,政府部门在网络订餐平台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应根据平台规模及其食品安全监管努力关系的变化,部署实施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志军  郑风田  曹冰雪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尤以"三聚氰胺"事件最令人痛心——严重伤及众多婴幼儿的生命安全,最终致使三鹿集团倒闭并波及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导致如此严重后果的关键在于:乳制品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环节质量失控——三鹿集团为降低成本,收购掺有"三聚氰胺"的原奶。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行为在当时已成行业潜规则。不仅如此,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现,还在于销售环节食品质量监管制度不完善。本文着眼于企业外部治理角度,从食品生产企业采购与销售环节入手,重点分析中国公众参与企业治理的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结合Logistic回归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市场取向的不断深入,中国需要构建有公众(如NGO)参与的企业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早弘  
文章以我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为背景,从博弈论角度,阐述了食品安全中的公众、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动机。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企业是否违规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监督并举报的参与成本以及公众所受的损害有关,公众对企业监督并举报的策略选择依赖于企业所获得额外利润和政府惩罚力度,政府接受公众举报并展开调查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的策略选择是一致的,但不完全信息下政府的策略选择还与公众的选择概率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在不同行为动机下的战略选择,要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必要引入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军鹏  傅贤治  
本文认为,政府对企业的惩罚系数及监督成本、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所获得的收益、声誉效应等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并影响最后的博弈均衡,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文章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一是加强对食品产业链的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督概率,推广包括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与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内的各种质量认证制度,加大对食品生产者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奖优罚劣;二是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弘扬诚实、合法的经营理念,使政府监管行为法制化、透明化,对于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追究责任,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提高其社会美誉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委托监管者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并汇报食品安全信息的模型,指出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结果考核制"和"检测权与处罚权合一"两种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的激励扭曲,会导致监管者不作为、瞒报食品安全信息,甚至与生产者合谋。本文进一步结合食品安全实践中监管责任的典型案例,对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改进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锐丽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失灵,更多的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行为博弈。探讨和研究各个主体的策略选择与博弈行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前提。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从法律、经济等多种视角提出对参与者行为的约束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要尝试在修正完备法律、完全信息等假设基础上,将法律作为一个变量和因素引入进食品市场行为互动中来,以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晓涛  孙长学  
食品安全监管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的设置与职能分配是核心问题。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行中暴露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消费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思路是将多部门监管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监管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其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冀宁  王磊  马百超  孙翠翠  
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透明度指标体系可以评价出具体食品及相关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透明度水平,有助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然而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透明度指数尚处于空白。文章综合德尔菲法确立了我国食品安全销售环节透明度指标体系。之后基于ANP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应权重,建立了我国食品安全销售环节透明度指数模型。最后提出五点对策建议促进我国食品安全透明度指标体系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冀宁  王磊  马百超  孙翠翠  
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透明度指标体系可以评价出具体食品及相关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透明度水平,有助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然而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透明度指数尚处于空白。文章综合德尔菲法确立了我国食品安全销售环节透明度指标体系。之后基于ANP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应权重,建立了我国食品安全销售环节透明度指数模型。最后提出五点对策建议促进我国食品安全透明度指标体系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永娟  张晓川  
近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监管工具"失灵"成为常态。从政府工具的视角探究缘由,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包括工具因素、实施者与目标群体形成的内部环境因素、转型期地方社会生态所构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们对工具的应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洞悉各因素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亟需建立监管工具应用的长效机制,优化地方社会生态,具体从价值层面、技术层面、行为者约束及社会环境层面着手,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具正确应用的程度,确保食品安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企业、消费者、监管者、上级督察部门以及媒体五方利益主体的制度体系模型,并对模型的均衡条件进行求解。求解结果表明:降低媒体监管的交易成本不仅会提高消费者投诉的概率,还会降低监管者与企业合谋的概率,并会激励监管者及企业更加努力。如果上级督察部门仅根据媒体曝光情况来确定督察的概率,则会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出现逻辑悖论,而降低媒体监管的交易成本则会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