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1)
2023(13662)
2022(12127)
2021(11442)
2020(9538)
2019(22250)
2018(21840)
2017(42462)
2016(22771)
2015(25496)
2014(25356)
2013(24551)
2012(22078)
2011(19610)
2010(19104)
2009(17183)
2008(16296)
2007(13845)
2006(11891)
2005(9714)
作者
(62935)
(52406)
(51837)
(49465)
(33286)
(25242)
(23755)
(20784)
(19830)
(18330)
(18201)
(17369)
(16444)
(16258)
(16184)
(15965)
(15651)
(15516)
(15098)
(14947)
(12845)
(12607)
(12445)
(12009)
(11716)
(11543)
(11499)
(11348)
(10505)
(10492)
学科
(89222)
经济(89133)
管理(65165)
(61058)
(51673)
企业(51673)
方法(46413)
数学(40066)
数学方法(39481)
(22542)
(21469)
中国(20734)
业经(20526)
(18470)
地方(18237)
理论(15877)
农业(15413)
(15295)
贸易(15289)
(14831)
(14465)
(14463)
技术(14440)
财务(14389)
财务管理(14358)
环境(14092)
企业财务(13602)
(13178)
(12310)
(11047)
机构
大学(313959)
学院(313153)
管理(131513)
(118951)
经济(116309)
理学(115645)
理学院(114427)
管理学(112239)
管理学院(111676)
研究(96861)
中国(69495)
(65186)
科学(62539)
(52366)
业大(47251)
(46211)
(46183)
中心(45279)
财经(43855)
研究所(42800)
(42586)
(42521)
师范(42194)
北京(40351)
(40119)
农业(36155)
(36013)
(35384)
经济学(34803)
师范大学(34400)
基金
项目(228374)
科学(180373)
基金(166422)
研究(165794)
(144477)
国家(143336)
科学基金(124929)
社会(104341)
社会科(98920)
社会科学(98891)
基金项目(89597)
(89182)
自然(82861)
自然科(80961)
自然科学(80943)
自然科学基金(79429)
教育(76470)
(74985)
资助(68657)
编号(68003)
成果(52637)
重点(50414)
(49839)
(47771)
(47462)
课题(45348)
创新(44191)
科研(44173)
教育部(42980)
大学(42700)
期刊
(119759)
经济(119759)
研究(83475)
中国(50382)
学报(48451)
科学(44995)
管理(44978)
(40062)
(38427)
大学(37063)
学学(34753)
教育(33399)
农业(28753)
技术(28329)
业经(21315)
(19995)
金融(19995)
财经(19764)
图书(19107)
经济研究(19094)
(16793)
科技(15611)
问题(15603)
理论(15191)
技术经济(15107)
资源(14770)
(14445)
统计(14277)
实践(14225)
(14225)
共检索到42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承云  戴添乐  蒋世敏  涂明程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其红色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基于携程网、马蜂窝网两大OTA中上海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在线评论,使用词云词频统计法、复杂网络分析法及扎根理论分析法,对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与情感评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者对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的构成中,以上海为主体,以名人形象与历史建筑形象为代表,而快速城市化是形象感知变化的主要推动力。(2)旅游者对上海的红色旅游形象感知呈现出“上海-历史-教育”的“单核心-过渡-边缘”层次模式,并且以上海为空间主体、历史为时间动力,拓展出信念教育的功能。(3)关于上海红色旅游情感评价,传承红色精神文化是影响旅游者产生积极情绪的最重要因素,优良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管理能力及交通通达性和安全性是旅游者产生积极情绪的基础,而不合理的红色景点游览结构和旅游者的非自主性是影响旅游者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鹏飞  宋军同  徐紫嫣  
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携程网""马蜂窝""猫途鹰""同程旅游""驴妈妈"五个旅游网站收集有效评论作为研究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扎根理论对嘉兴南湖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嘉兴南湖景区的认知形象可以分为旅游景观、位置区划、文化底蕴、旅游设施与服务和旅游环境与氛围五个主类目。"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在红色旅游目的地中的适用性得到验证。旅游者对景区的红色文化有强烈感知,在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上有待提升。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钱莉莉   郑春晖   王金伟   郭俊成  
文章是在国家政策导向及红色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针对红色旅游精神体验、传承集体记忆、促进国家认同等社会效益研究不足与薄弱环节,以国内9处典型红色旅游地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网络UGC数据进行编码分析,使用Gephi软件进行编码节点分析与可视化,以揭示红色旅游国家认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红色旅游体验包含瞻仰圣地、纪念先辈、学习历史与知识、感受红色革命文化;集体记忆包含认知记忆、情感记忆、反思启示,兼具记忆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认同具有多尺度性,存在地方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地理跃迁。研究建构了“红色旅游体验-集体记忆-地方认同-国家认同”这一理论模型,明确了3种不同类型红色旅游地游客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差异,揭示了国家认同形成的多途径性。本研究对于指导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升红色旅游社会效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励  王美玉  唐凤莲  尚钰斐  张雪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旅游形式,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振兴革命老区经济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以井冈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毛泽东故居与纪念馆、南京市中山陵和天安门广场5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为案例地,首先在携程旅行、马蜂窝旅游网两大旅游网站抓取了467篇游记,共计82万余字作为研究素材。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基于网络文本的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的情感特征分析,并进一步通过622份问卷实证分析红色旅游情境下情感触点中的物理环境、氛围环境和社会互动,以及情感反应中的积极情感、积极的负面情感、消极情感对包括党、国家以及历史在内的游客认同感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1)在典型的红色旅游景区中,氛围环境和社会互动能对游客的情感反应产生重要的触发作用;(2)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者情感反应类型可以分为3类,即积极情感(感动、惊奇、震撼、幸福)、积极的负面情感(悲伤、惋惜、愤怒、沮丧)和消极情感(淡漠、失望、疲惫、无聊);(3)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的情感反应作为中介变量对游客认同感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积极情感与积极的负面情感对党与国家认同和历史认同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表明本研究结果对增强红色旅游的体验路径及对红色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单雅雯  史达  
红色旅游资源是红色基因代际传承的重要载体,如何推动城市中红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促进公众对红色文化的深度感知,是推进党史教育普及与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关键。文章基于行动研究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嵌入视角,以大连市沙河口区红色文化遗产的活化行动作为代表性案例,构建社会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异质性网络,同时借助增权理论分析激活城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第一,红色文化遗产活化以异质类参与主体构建联动网络,进而推进红色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媒介的活态保护;第二,在红色文化遗产活化的进程中,行动主体根据增权与去权的行动结果决定活化的具体形式,通过多重方式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红色价值与历史意义;第三,红色文化遗产活化的异质性增权网络由行动主体的多维度增权演化推进,进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社会增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程圩  隋丽娜  程默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既有洞窟壁画、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又涵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观,情感倾向积极且一致;当地生活体验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司机具有重要的导游作用。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区旅游业发展条件和态势不均,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丝绸之路主题形象塑造要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各地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珍珍  李君轶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主要途径为问卷调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开始通过在线评论等网络数据来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然而对于这两种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应用于研究的可靠性还是鲜有涉及。本文以西安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评论两种途径获取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感知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内容挖掘软件和文本分析等方法,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子、整体形象感知、代表性景点三方面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在西安旅游形象感知的研究中,对调查问卷和网络文本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呈现出相对一致性;(2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敏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 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景区空间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形象和旅游体验认知形象4个维度;游客对殷墟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4个核心类属及其下属的10个二级子类;在对殷墟旅游形象的感知中,导游讲解是重要的感知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哲华  沈世伟  
本文以嵊泗列岛旅游形象感知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本文为依据,分析了客源地、游客构成、出行时间,并利用词频对地点、偏好、行为以及感受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旅游者对嵊泗旅游的感知偏向积极,但依旧存在些许问题,如嵊泗对各景点旅游宣传失衡,使景区间差距日益扩大;景区本身对老年游客群体的吸引力弱;嵊泗旅游特色活动较少,依旧仅仅局限于出海捕鱼、海边烧烤等海岛旅游常见的活动,且各岛之间的旅游活动同质化高;旅游者关于嵊泗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最主要来源于观光体验,评价负面较多的几点是"商业化""排队""交通差",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本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丽  陈季君  时朋飞  黄国庆  
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表征旅游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以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借助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2014—2019年该区域17个县(市、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同时利用核密度函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剖析了其空间演化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研究区域内红色旅游发展效率整体偏低,受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多数县(市、区)红色旅游发展效率呈稳步提升状态;(2)红色旅游发展效率具备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的特征,整体呈现"M"型双峰分布,区域分布差异较大;(3)技术创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度、交通便利性是影响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政府对旅游经济干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规模对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改善该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效率的积极影响尚未凸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喻彩霞  
核心竞争力是获得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基础。以价值链分析工具、结合红色旅游的特点提出红色旅游评价指标设计依据,从文化感染力、产品竞争力、设施支撑力、市场影响力、形象吸引力、管理协调力和政府支持力七个方面构建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型测算指标权重,构建AHP评价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扬  张建国  崔会平  许鸣  蔡碧凡  
基于蚂蜂窝、驴妈妈、携程网等网络旅游平台以及景区门户网站的照片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查、网络照片内容对比、照片拍摄足迹对比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安吉竹子博览园门户网站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异同。结果显示:门户网站投射的安吉竹子博览园动植物大观园、竹子资源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大小熊猫饲养繁育基地的形象非常成功,与游客感知形象切合;游客对园内的游玩项目感知较少,与门户网站期望在游客内心塑造的动植物游乐园形象不符,且游客对园内西区的以西以南景点的感知较少;园区内的重要节点入口以及水景形象比较吸引游客,但景区管理方对此缺少形象投射。因此,安吉竹子博览园应在保持自身优势环境特色的基础上,完善园内旅游指引系统,并结合园区主线文化发展业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曙辉  陈宁英  张河清  
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活动,随其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及深远的政治影响,已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文献的分析,从红色旅游的概念、特征、功能、意义;红色旅游的经济性研究;发展战略研究;规划与开发研究;实证案例研究五个方面总结归纳了红色旅游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呼玲妍  刘人怀  文彤  何凌锋  
红色旅游能激发游客的混合情感,这对于游客参与红色旅游的行为意愿乃至红色旅游的教育目标实现都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但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单一效价的情感,对游客混合情感的作用尚不清楚。鉴于此,该研究通过对564份高校学生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红色旅游游客混合情感对旅游意愿的影响表现为U形关系曲线。(2)学习效果在其间发挥着中介作用。(3)游客个体认知调节了混合情感与旅游意愿、混合情感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即当游客认知程度较高时,混合情感与旅游意愿、混合情感与学习效果的U形关系较为平缓。该研究发现有助于完善游客混合情感影响旅游意愿的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对提高红色旅游游客的学习效果和旅游意愿具有深刻实践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志军  黄细嘉  范桂辰  
本文以井冈山为例,基于旅游感知视角视角,采用SPSS18.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红色旅游地满意度的游客感知指标。研究表明,游客对井冈山的总体评价是正向积极的,但实际感知与其期望值有较大差距,满意度不高;游客对井冈山的感知可分为旅游项目、硬件设施、软件服务三个主因子,其中旅游项目的认同度最低;居民热情友好程度、导游讲解服务、旅游交通、旅游项目构成四项因子与井冈山游客满意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是影响旅游者对红色旅游地满意度的较为敏感性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