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8)
2023(11872)
2022(10316)
2021(9677)
2020(8470)
2019(19874)
2018(19758)
2017(38014)
2016(20546)
2015(23341)
2014(23319)
2013(22989)
2012(21164)
2011(19020)
2010(18672)
2009(17393)
2008(17123)
2007(15278)
2006(13085)
2005(11330)
作者
(59618)
(50255)
(49961)
(47559)
(31575)
(24382)
(23180)
(19757)
(18963)
(17846)
(17319)
(16655)
(15782)
(15745)
(15587)
(15561)
(15206)
(14877)
(14555)
(14405)
(12409)
(12225)
(12069)
(11444)
(11328)
(11213)
(11148)
(10956)
(10136)
(10134)
学科
(87251)
经济(87172)
管理(60503)
(56145)
(46422)
企业(46422)
方法(44866)
数学(39030)
数学方法(38527)
(22269)
(21720)
中国(19315)
地方(18684)
业经(18488)
(17721)
农业(15268)
(14844)
财务(14785)
财务管理(14748)
(14648)
贸易(14645)
理论(14466)
(14302)
(14133)
企业财务(14025)
环境(13709)
(13106)
技术(12344)
(11103)
资源(10732)
机构
大学(295235)
学院(294880)
管理(120083)
(114650)
经济(112108)
理学(103901)
理学院(102731)
管理学(100822)
管理学院(100259)
研究(92462)
中国(69055)
(64169)
科学(60206)
(51368)
(47770)
中心(45775)
(45751)
业大(45328)
(43473)
财经(42174)
研究所(42042)
(40078)
北京(40038)
师范(39683)
(38257)
农业(37762)
(35250)
经济学(34180)
(33595)
师范大学(32112)
基金
项目(205530)
科学(162442)
基金(150098)
研究(145988)
(131061)
国家(130054)
科学基金(113047)
社会(92458)
社会科(87762)
社会科学(87730)
基金项目(81118)
(80719)
自然(75845)
自然科(74021)
自然科学(73998)
自然科学基金(72662)
(68249)
教育(67288)
资助(62093)
编号(59691)
成果(46606)
重点(45802)
(44941)
(43785)
(41960)
科研(40159)
课题(39674)
创新(39262)
教育部(38268)
计划(38147)
期刊
(118500)
经济(118500)
研究(73876)
中国(51902)
学报(46605)
科学(42713)
(40717)
(40603)
管理(39305)
大学(34287)
学学(31932)
农业(28081)
技术(26852)
教育(25780)
业经(20469)
(19952)
金融(19952)
财经(19671)
图书(19469)
经济研究(18121)
(16829)
资源(16812)
问题(16421)
统计(15909)
(15589)
技术经济(15130)
(14683)
理论(14567)
(13740)
情报(13607)
共检索到414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鹤  刘家明  陶慧  张娟  
传统的旅游吸引力研究方法在数据获取、市场化评价、游客体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互联网的发展为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评价带来了新途径。论文以北京市为例,建立城市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统计资源进行分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网络信息的旅游资源单体吸引力评价体系,对北京市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进行评价。采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参与统计评价的北京市旅游资源共415个,总体平均吸引力指数为0.31,其中人文景观类吸引力最强,资源点数量最多。2)北京市旅游资源吸引力存在空间集聚,休闲活动类资源吸引力空间集聚度最大,人文景观类资源吸引力空间集聚度最小。3)自然景观类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静  王蓉  李亚娟  贾垚焱  于洁  
以网络信息为数据来源,以黔东南州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构建基于网络信息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体系,并对黔东南州的旅游资源单体吸引力进行评价,同时基于GIS方法对黔东南州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参与统计评价的黔东南州旅游资源共137个,其中人文综合类旅游资源数量最多,民族风情体验类、人文活动类和游憩休闲类旅游资源均相对较少;(2)全部旅游资源点吸引力的平均值为0.153,其中休闲体验类旅游资源吸引力均值最高,为0.212;(3)各亚类旅游资源吸引力在不同评价维度的优劣势相对突出,且各有所长;(4)黔东南州旅游资源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其西北部和南部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旅游资源点相对较少;(5)镇远县中部,凯里市—雷山县为黔东南州旅游资源吸引力最集中的两个片区,镇远县、凯里市、天柱县为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吸引力最集中的三个片区,凯里市—雷山县、从江县—黎平县为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吸引力最集中的两个片区,而休闲体验类旅游资源吸引力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且各资源点的吸引力大小没有明显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敬峰瑞  孙虎  袁超  
旅游资源吸引力可以反映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特征,因此,对城市单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力进行全面评价和空间分析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成都市为例,结合多元类型数据建立旅游资源单体吸引力评价指标,对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进行评价,利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结构特征,挖掘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力空间差异的因素,从旅游资源吸引力角度提出了成都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结果显示:(1)成都市整体旅游资源吸引力格局为城区>全市>其他区(市)县,不同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差别较大;(2)成都市旅游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敬峰瑞  孙虎  袁超  
旅游资源吸引力可以反映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特征,因此,对城市单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力进行全面评价和空间分析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成都市为例,结合多元类型数据建立旅游资源单体吸引力评价指标,对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进行评价,利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结构特征,挖掘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力空间差异的因素,从旅游资源吸引力角度提出了成都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结果显示:(1)成都市整体旅游资源吸引力格局为城区>全市>其他区(市)县,不同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差别较大;(2)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疏密不均,高值区集中在主城区和都江堰市,广大外围地区吸引力密度稀疏;(3)旅游资源点之间、行政区之间的旅游吸引力存在着全局或局部空间集聚特征;(4)区域人口密度、资源密度等因素与旅游资源吸引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妍  李晓琴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资源评价大多从资源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游客的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的案例较少。文章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分析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及满意度。研究表明",自然景观"和"大熊猫"是综合得分最高的因子;通过期望值与感知值的求和,发现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综合吸引力仍然较强;基于期望差异理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测试游客满意度,结果显示,游客对震后到四川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均低于期望值,"环境卫生"、"交通便利程度"和"服务及管理"的差值最为明显;运用IPA分析法,进一步说明环境、交通及服务是震后四川旅游业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飞  沈雪梅  张骏  纪文静  
本研究以大样本独立问卷方式对台湾赴大陆旅游的游客进行调查,从人口统计特征的角度做出多维度的市场细分,结合所得的核心细分市场对江苏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关联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江苏旅游资源对台湾客源市场吸引力的相关结论以及针对六大核心细分市场的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欣  
资源吸引力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了解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状况对景区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景区的长期发展。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IPA分析方法,研究著名旅游目的地——海南的总体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和分类型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状况。结果表明:海南旅游景区资源吸引力中游客的实际感知程度均低于游客认为的重要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然风光是游客相对满意之处,景区知名度建设需要加强。因此,在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应从加强旅游景区建设的角度提升景区知名度;从细节入手,增加旅游景区的旅游舒适度;通过"旅游+"战略丰富景区文化元素,建设差异化景区文化并增加文化交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游群林  卢政营  
感知距离是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随着距离的衰减进行了研究,但对感知距离的认识还缺乏系统性。旅游资源吸引力受到多维感知距离衰减和调节变量的影响程度,在古典尊贵性、古典军事性、租界历史性、宗教文化性、民间风俗性五种代表性历史风貌建筑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衰减模型中,表现不一,共同点是随着空间、时间及文化距离的增加,吸引力会降低,若是交通便利,并有人伴随的情况下,吸引力则会大大增加,但也有不同情况,民间风俗性资源的吸引力则是文化距离越大,吸引力越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游富相  吴三忙  
旅游吸引力分析在旅游学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旅游吸引力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制定旅游营销策略和有针对性的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本文在回顾已有旅游吸引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型旅游吸引力分析方法,即通过对某旅游资源介绍网站的访问者的IP地址进行测定和统计,计算出某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山石  刘家明  黄武强  
音乐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拓宽旅游业发展的渠道,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本文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区域,对音乐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网络、文献、调研收集数据,将音乐旅游资源按功能分为3类:音乐表演场所旅游资源、音乐观光旅游资源、音乐休闲旅游资源,并将不同功能、定位和性质的音乐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建立了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采样数据库,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整体上是以国家大剧院为核心,呈同心圆向外扩散分布。且均以交通为主导,沿市内环路和主要地铁线分布。音乐表演场所旅游资源依托于音乐院校、歌舞团和文化馆分布;政策性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海萍  李新宇  高吉喜  
根据北京城八区功能定位,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文章从资源分析入手,将海淀区旅游资源做了分类并与北京市各县区特色旅游资源分布比例做了比较。海淀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比例达到31%,而第二位的房山区才占到16%。在明确海淀区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出了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国外游客、国内游客以及北京市民等三个不同的客源市场,提出将以翠湖、稻香湖为代表的湿地生态旅游,以四季青,锦绣大地为代表的农业观光采摘游,以中关村园区、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为代表的现代科教游,以及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等四个旅游产品作为今后海淀区发展旅游的重点品牌。最后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路、开发重点和基本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惊宏  陆玉麒  
论文以中国338个市域作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测算其旅游吸引力指数。以南京市为例,通过GIS空间可视化并分别划分出5个等级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客源地。结果发现南京不同等级旅游目的地呈距离衰减规律,但同时出现区位跨越现象;南京旅游客源地总体上亦呈现距离衰减规律,但也出现远距离客源地等级甚至比近距离客源地等级要高的现象。笔者把吸引指数模型逆思维推演测算出了中国城市总吸引指数排名,并以可达性为基础,根据旅游目的地城市总吸引指数和旅游规模排名位序是否一致划分出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程度现状10种类型,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比较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骏  古风  卢凤萍  
人居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系统观的具体体现。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是保持和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优势,并将其转换为现实旅游竞争力,从而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展资源开发视野,开展相关研究的新角度。优秀的人居环境应坚守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的理念,彰显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心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从这一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开展也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论上的思考。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与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也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从自然环境治理、民众教育以及目的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慧娟  李享  
北京四合院民宿不仅具有住宿功能,也是北京文化的载体。为提高四合院民宿吸引力,使其更好满足游客住宿需求,成为宣传、弘扬北京文化的名片,结合文献分析法和网络文本分析法构建北京城市核心区四合院民宿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IPA分析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四合院民宿吸引力24项指标中有18项实际体验满意度明显低于选择重要性,源于四合院及文化吸引力不足,民宿内外部环境亟待改善,餐饮及其他配套服务质量不高,营销宣传力度小等。通过提升文化内涵,改善内外部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创新营销模式等对策,提高四合院民宿旅游吸引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谌贻庆  毛小明  甘筱青  
本文认为,旅游吸引力的本质是旅游资源子系统与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之间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中,并不只存在旅游吸引力,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作用力,在这些作用力中,有一些推动旅游的实现,另一些阻碍旅游的实现。根据对旅游吸引力和其他作用力的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最大可能旅游吸引量的理论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