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1)
2023(8837)
2022(7641)
2021(7248)
2020(6265)
2019(14591)
2018(14532)
2017(28319)
2016(15166)
2015(16978)
2014(16661)
2013(15942)
2012(14315)
2011(12426)
2010(12175)
2009(10850)
2008(10015)
2007(8191)
2006(6737)
2005(5248)
作者
(40626)
(34099)
(33855)
(32149)
(21565)
(16441)
(15256)
(13489)
(12969)
(11914)
(11701)
(11360)
(10526)
(10478)
(10473)
(10222)
(10176)
(10136)
(9848)
(9707)
(8342)
(8311)
(8083)
(7858)
(7701)
(7556)
(7376)
(7265)
(6840)
(6758)
学科
(60624)
经济(60569)
管理(41930)
(40954)
(33869)
企业(33869)
方法(33796)
数学(30953)
数学方法(30355)
(16444)
(14253)
中国(13188)
地方(12913)
业经(12604)
(11137)
农业(11132)
理论(9972)
技术(9740)
(9716)
贸易(9710)
(9499)
(9451)
财务(9447)
财务管理(9428)
环境(8979)
企业财务(8927)
(8606)
(8552)
(7920)
(6857)
机构
学院(201007)
大学(197325)
管理(83114)
(79263)
经济(77705)
理学(73682)
理学院(72962)
管理学(71286)
管理学院(70929)
研究(59400)
中国(43090)
(39058)
科学(38566)
(34044)
(33550)
业大(33195)
中心(29316)
(28747)
(28276)
财经(28087)
农业(26794)
研究所(26353)
(25768)
(24583)
经济学(24317)
师范(24308)
北京(22902)
经济管理(22584)
(22449)
经济学院(22189)
基金
项目(150971)
科学(120468)
基金(110674)
研究(107399)
(96845)
国家(96108)
科学基金(84411)
社会(67695)
社会科(64274)
社会科学(64254)
(62766)
基金项目(59171)
自然(57508)
自然科(56258)
自然科学(56246)
自然科学基金(55164)
(51193)
教育(51125)
资助(45395)
编号(43135)
重点(34351)
(32879)
(32631)
(32557)
成果(31869)
创新(30471)
科研(29739)
课题(29340)
计划(28791)
教育部(28404)
期刊
(75512)
经济(75512)
研究(48202)
中国(33666)
学报(31648)
(30233)
管理(29448)
科学(29188)
(25925)
大学(24660)
学学(23628)
技术(21194)
农业(21119)
教育(19919)
业经(13992)
(13128)
金融(13128)
财经(12977)
经济研究(11975)
(11871)
统计(11223)
(11101)
(10361)
技术经济(10267)
资源(10195)
问题(10113)
科技(9982)
(9548)
决策(9308)
商业(8613)
共检索到26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令淼  任树梅  杨培岭  税朋勃  曹建武  周嵘  
对影响土壤墒情的主要气象要素,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蒸降差和前一旬土壤墒情进行分析合并,建立BP-ANN土壤墒情预报6因子模型;通过缺省因子检验法,判断土壤墒情对6个因子敏感程度,简化冗余因子,构建BP-ANN的3因子(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前一旬土壤相对湿度)墒情预报模型。结果表明:3因子模型均方根误差3.55,具有数据收集和处理量小的优点,基本能够达到所需精度和拟合度。在北京市山区和平原区2个典型站点的模拟检验表明,3因子模型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拟合关系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松浩  
土壤墒情预报是在土壤水分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对农田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增长和消退程度所进行的预报。墒情预报是灌溉预报的基础 ,对于水资源短缺条件下农田水分的合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墒情预报模型可以分为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性模型两大类 ,其中确定性模型包括水量平衡模型、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水分传输模型、SPAC水热耦合传输模型等 ,随机性模型包括数理统计模型 (包括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随机水量平衡模型与随机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等。本文对各类墒情预报模型进行比较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峻  万劼  
预测社会网络中的二元不对称关系是有效把握和拓展网络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基于邻接关系的神经网络预测网络关系中,网络的大规模和稀疏性导致了输入向量的高维性,文章提出一种降维算法,并针对神经网络在预测网络关系中存在的不平衡性,在建立预测模型综合评价指标基础上,构建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综合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和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宏飞  张钟莉莉  孙仕军  郑文刚  王材源  杨利红  
为实现实时准确的墒情预报,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利用在该地区获取的2012—2016年5年的系列土壤墒情和气象数据,对土壤墒情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时段初墒值W_0、降雨、湿度、气温、气压、地温和蒸发7种影响因子,对土壤墒情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径向基函数(PCA-RBF)神经网络和误差反向传导(BP)神经网络3种预测模型,并对3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CARBF神经网络模型精度最高,平均精度达到96.8%,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为94.6%和95.7%。研究认为,PCA-RBF神经网络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实现土壤墒情预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帮荣  刘友兆  徐进亮  何蓓蓓  吴冠岑  
对区域生态安全进行预警研究,有助于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预警理论,通过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超载度模型及Matlab支持下的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对经济快速发展的苏州市1996~2015年生态安全进行预警分析。研究表明:①BP-ANN模拟效果较好,将其用于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是可行的;②1996~2007年苏州市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临界安全的中警状态,其超载水平经历了"加重-稳定-缓解"的变化过程,虽然今后几年内人类支持能力将持续提高,系统超载水平将波动性下降,但资源和环境问题仍不容乐观。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从环境保护与治理、科技创新、产业转型、资源管理及人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克红  李忠民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判断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合理的财务失败预测模型是财务研究的热点。在企业财务失败预测模型中引入基于快速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克服了标准BP算法的不足,比Fisher判别分析模型有着更强的预测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亮  何东健  吴建华  
针对目前神经网络应用于洪水预报时存在的不足,引入遗传算法、模糊神经网络对BP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基于改进BP网络模型的洪水预报模型,并将改进的BP网络模型应用于文峪河洪水过程的预报。预测结果表明,过程预报合格率达93.54%。达到了水文预报规范的要求;与传统BP网络相比,改进算法可提高洪峰的预报精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淑梅  薛庆禹  黎贞发  李春  宫志宏  李宁  
为建立日光温室中短期气温预报模型,以2个冬季生产季的日光温室实时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建模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日光温室1~7d气温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以室外气温为输入要素的温室气温预报模型,最高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68~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3.1~6.3℃;2)最低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81~0.95,均方根误差(RMSE)1.5~2.2℃;3)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绝对误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Rate(≤2℃)为78%~95%;4)逐时气温预报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95~0.99,均方根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绍辉  王一鸣  孙凯  冯磊  
以组件式GIS软件为开发平台,建立了北京地区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测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土壤墒情信息采集、土壤墒情站信息管理、土壤墒情空间分布显示、土壤墒情监测、土壤墒情预报及土壤墒情信息输出等功能模块,可对土壤墒情进行实时监测,做出土壤墒情分布图、等值面图等,直观反映北京地区土壤墒情趋势。同时,系统还可利用增退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土壤墒情预测和预报。现该系统已有38个墒情固定站和120个墒情巡测站,并已投入使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解决了目前墒情固定站投资过高且数量不足的问题,能够满足北京市土壤墒情预测预报要求,可为北京地区防旱、抗旱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鑫  任理  
陆面模型为区域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优化选择模型的网格尺度可以最有效地的利用空间输入信息,提高计算效率。本研究以海河平原内的1°×1°(115.5~116.5°(E),38~39°(N))为研究区,运用陆面模型CLM3.0分别在(1/120)~1°的14种不同网格尺度上对2003年3—5月的土壤墒情进行了独立模拟,分析在一定精度的空间输入数据条件下,陆面模型的网格尺度在该区域春季土壤墒情模拟中的优化取值。研究表明,结合模型输入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选择合适的网格尺度,可有效地减少计算机浮点计算取舍引起的误差;网格的无限精细并不能提高模拟效果,需要依据土壤砂粒百分含量数据的精度、变程及模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颉丽  朱淼淼  孙景刚  刘金壮  
为提高坡耕地产量,保护水土流失,分析不同下垫面土壤侵蚀量的预测方法,以2000~2001辽宁北部典型坡耕地数据为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土壤侵蚀量预测模型,应用2002年土壤侵蚀量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三层BP网络结构,输入层为4个神经元,分别为径流量、降雨量、有机质、覆盖度,输出层为土壤侵蚀量。预测值的合格率为80%,精度较高,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苏新红  金丰军  杨奇志  陈火荣  俞秀霞  李雪丁  郭民权  刘秋凤  罗娟  
赤潮往往给渔业生产和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但由于赤潮的成因十分复杂,对其进行预报非常困难。本研究收集了福建海区2000年至2016年发生的219个赤潮案例有效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模型建立了其与气温、降水、风速、气压和日照5个气象因子的非线性关系,并将这些赤潮案例数据与相应的气象指标按闽东、闽中和闽南3个海区,分别输入模型进行学习、训练与预测。结果显示:1)闽东海区53个训练样本45个预测正确,正确率达84.91%,3个模拟预测样本全部正确;2)闽中海区69个训练样本58个预测正确,正确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倩倩  刘晶淼  梁宏  
基于东北地区近30 a(1981—2010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采用CAST聚类方法进行土壤湿度区划,对各区域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建立土壤湿度的分区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中部的土壤湿度在近30 a内呈上升趋势,其余部分则呈下降趋势,但北部的下降趋势较小,西部下降趋势较大;各区域土壤湿度的显著影响因子有所差异,但都与前一旬的土壤湿度和降水量有较大的相关性;利用1981—2007年的数据建立各区域的土壤湿度预报方程,利用2008—2010年的数据对预报方程进行检验,土壤湿度的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3.67%,预测值与观测值较为接近,基本可反映土壤湿度的实际变化情况。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尹伟  严威  缪柏其  
本文提出在加权损失函数下构建汇率预测的广义指数预报因子模型。该方法首先选取有限个不同滑动参数构造指数预报因子,同时基于绝对值损失和平方损失的提出加权损失函数作为变量筛选的准则,然后在该准则下将指数预报因子进行线性组合,建立汇率预报的广义指数预报因子模型。本文最后用英镑/美元单周汇率数据与文献中的一些已有方法做比较,实证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汇率预测效果上有较大改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门明新  赵同科  彭正萍  宇振荣  
利用河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中的土壤质地组成、土壤图及相应的理化性质属性资料,在验证双参数修正经验逻辑生长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将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系统转换为美国制;并采用公式法计算该省土壤可蚀性K值,编制具有准确几何位置可与地形图配准的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分布图。同时,计算得出该省土壤可蚀性K值在0.25~0.4之间的易蚀性和较易蚀性土壤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8.6%。探讨了土壤可蚀性K值和K值图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