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8)
- 2023(16812)
- 2022(14441)
- 2021(13225)
- 2020(10993)
- 2019(25329)
- 2018(25019)
- 2017(48394)
- 2016(25695)
- 2015(28813)
- 2014(28754)
- 2013(28231)
- 2012(25938)
- 2011(23402)
- 2010(23256)
- 2009(21165)
- 2008(20169)
- 2007(17598)
- 2006(15528)
- 2005(13065)
- 学科
- 济(121503)
- 经济(121391)
- 管理(75386)
- 业(67228)
- 企(55763)
- 企业(55763)
- 方法(50662)
- 数学(44448)
- 数学方法(43892)
- 农(28610)
- 中国(28255)
- 地方(27885)
- 财(25408)
- 业经(24822)
- 学(24563)
- 农业(19287)
- 环境(19277)
- 制(17627)
- 和(17525)
- 理论(17324)
- 贸(17023)
- 贸易(17013)
- 易(16396)
- 技术(16202)
- 务(15810)
- 财务(15731)
- 财务管理(15700)
- 地方经济(15648)
- 划(15307)
- 企业财务(14879)
- 机构
- 大学(363425)
- 学院(362610)
- 济(151311)
- 经济(148176)
- 管理(145658)
- 理学(126602)
- 理学院(125244)
- 管理学(122966)
- 管理学院(122321)
- 研究(120704)
- 中国(88380)
- 京(76733)
- 科学(74001)
- 财(65673)
- 所(58708)
- 农(55541)
- 中心(55527)
- 业大(53918)
- 研究所(53726)
- 财经(53469)
- 江(52057)
- 经(48753)
- 北京(48114)
- 范(47675)
- 师范(47240)
- 经济学(46227)
- 院(44495)
- 农业(43222)
- 州(42449)
- 经济学院(41408)
- 基金
- 项目(253950)
- 科学(200249)
- 研究(185653)
- 基金(184393)
- 家(159935)
- 国家(158628)
- 科学基金(137598)
- 社会(118332)
- 社会科(112164)
- 社会科学(112131)
- 省(99009)
- 基金项目(98316)
- 自然(89319)
- 自然科(87225)
- 自然科学(87205)
- 自然科学基金(85589)
- 教育(85401)
- 划(82969)
- 编号(75508)
- 资助(75464)
- 成果(59560)
- 重点(56537)
- 部(55858)
- 发(54391)
- 创(52574)
- 课题(51440)
- 创新(49120)
- 国家社会(48683)
- 科研(48319)
- 教育部(48306)
- 期刊
- 济(166752)
- 经济(166752)
- 研究(106008)
- 中国(66903)
- 学报(55390)
- 管理(53298)
- 科学(51395)
- 农(49725)
- 财(49295)
- 大学(42539)
- 学学(39988)
- 教育(38427)
- 农业(34730)
- 技术(34030)
- 融(27951)
- 金融(27951)
- 经济研究(27160)
- 业经(26556)
- 财经(26146)
- 经(22461)
- 问题(21475)
- 图书(19714)
- 技术经济(18847)
- 理论(17125)
- 业(17050)
- 科技(16988)
- 资源(16826)
- 统计(16599)
- 现代(16106)
- 商业(15850)
共检索到525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晓灵 张慧敏
本文运用熵权法构造复合环境污染指数,并将其纳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模型(DEA)中,在考虑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了2003年至2012年西安市建设用地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基本有效,整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成区面积出现的冗余比较高,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状态,还需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加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同时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建兴 韩申山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生态环境影响、土地投入水平四个方面设计了建设用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6—2015年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绩效水平和障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绩效水平持续提高,综合绩效指数从2006年的0.189 9涨到了2015年的0.795 1,年均增长12.26%,土地集约利用效果显著。从影响因素看土地利用效益的绩效指数增长最为显著,生态环境影响的绩效指数增长最小。2006年土地利用效益是影响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阻碍的因素,障碍度达到了36.52%,到了2015年,生态环境因素变成了最大阻碍因素,障碍度达到了73.37%。研究认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今后提升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绩效的关键。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绩效 障碍度 西安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爱萍
本文是在西安市土地资源调查(详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地域差异、利用现状及其历史发展特点,从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及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全市土地利用进行分已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西安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壮林 高阳 安韬 熊英 马飞
为科学、有效地对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论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对指标优化并赋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模型,采用贡献度和障碍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整体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绿色交通水平等级由“较差”转变为“中等”;(2)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驱动力层面因素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影响层面因素是影响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3)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万车事故率是制约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发展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俊华 梁晓超
一、引言西安市属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的一部分,面积约10108km2,年降水量为660.3mm左右,并且由南向北递减。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致使西安境内的泾河、灞河等各水系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不断减弱,水质日益恶化。根据《2010年西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可知,西安市境内渭河等11条河流的26个例行监测断面有12个水质为劣V类,水体质量污染不严重的有12个,水资源直接影响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因此,在西安市展开绿色GDP核算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壮林 高阳 安韬 熊英 马飞
为科学、有效地对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论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对指标优化并赋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模型,采用贡献度和障碍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整体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绿色交通水平等级由“较差”转变为“中等”;(2)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驱动力层面因素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影响层面因素是影响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3)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万车事故率是制约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发展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勇 赵伟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实现城市低碳经济型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文章核算并分析了2005—2015年西安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碳排放,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以经济效益最大化及碳排放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对西安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与2020年规划方案比较,耕地面积减少了15 197hm2,林地面积增加了13 946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 983 hm2,优化方案符合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依据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促进西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低碳优化的相关政策及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低碳经济 碳排放 低碳优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强 樊相宇 朱长征
针对物流业与各行业相互影响程度不确定的问题,以西安市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各行业年增加值与生产总值年增加值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从中发现了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的行业,并计算了物流业与此类行业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明确了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给出了通过促进物流业发展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物流业 经济增长 西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晓辉 宫昊 王柏村 谢克昌
西安市工业产业绿色发展是陕西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要求下的必然选择。论文建立了绿色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Weaver-Thomas模型,结合统计数据对西安市在绿色发展要求下的工业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SWOT分析法阐述相关产业绿色发展所面临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并从以主导产业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发展环境、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推动"西安制造"转型"西安创造"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服务西安市工业产业绿色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红兵 周新 曾洁 闫文周
土地整理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但作为区域整治活动,土地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为了尽量减少土地整理的负面影响,积极的生态补偿做法是必要的.以西安市蓝田县某村落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研究了生态补偿措施和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渠道设计中,需要考虑耕层保护,边坡平台建设等问题.以石头为原料的渠道、灌渠和排水渠道,由于其采用了泥石碴路的方法,道路和渠道可以显著减少土地整理过程中的负面生态效应.因此,结合DEA算法能够较好的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增加了DEA算法对管理现实世界问题的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洪松 苏洋 汪晶晶
识别建设用地碳排放源,从碳排放视角测算我国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和效率,为我国建设用地利用低碳优化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人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增长态势明显,而万元GDP碳排放量下降趋势明显。(2)万元GDP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人均碳排放量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而地均碳排放量较大的多集中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3)碳排放综合呈现出由东部向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规律,空间分异明显,综合效率达到DEA有效的仅有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4)我国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要素过度投入的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冗余度较高,冗余率达到30%以上。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建设用地 SBM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蓉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安市水资源供给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将愈加突出。西安市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利用中对水环境破坏严重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下 ,使原本很少的水资源更为短缺。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构建了西安市水资源利用的外部约束机制 ,并从现实出发探索了水资源利用的内部机制
关键词:
西安市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翔宇 卢新海 刘进进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0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方法:多期双重差分方法、三重差分方法与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批次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和第二批试点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影响更为显著。(3)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主要呈负向调节效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负向影响最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次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最末。(4)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具有“由边际效益递增到边际效益递减”的单门槛非线性特征。研究结论:促进具有技术嵌入和环境赋能作用的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水平提升和效益转化还有待重视和加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丽群 李娜 李国煜 伍世代 王强 林蕙灵 董政 黄玉娟
区域的功能定位对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重要的影响。论文以福建省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大功能区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为基础,采用地均投入产出技术效率表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剔除非期望产出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福建省2009—2015年四大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差异化评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2009—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优化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最高,而农产品主产区最低,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增速最快,而优化开发区增速最慢,表明建设用地利用程度与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存在一致性。2)福建省各主体功能区内要素投入产出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且呈现高低值格局之分。根据不同功能定位的区域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特点提出针对优化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广印 王思敏
目前中国正处于结构转型关键期,为缓解生态压力和对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突破高质量增长瓶颈,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二者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检验,以深入探究绿色金融在不同水平下作用于绿色经济效率的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绿色金融对本地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U形,对周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倒U形。此外,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其当期的提升会带动下一期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持续提升。(2)绿色金融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具有单门槛效应,迈过门槛值后这种促进作用有所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