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27)
- 2023(20290)
- 2022(17392)
- 2021(16387)
- 2020(13589)
- 2019(31670)
- 2018(31174)
- 2017(59037)
- 2016(32109)
- 2015(36367)
- 2014(36113)
- 2013(35724)
- 2012(32893)
- 2011(29617)
- 2010(29870)
- 2009(27324)
- 2008(26922)
- 2007(23780)
- 2006(21173)
- 2005(18913)
- 学科
- 济(132171)
- 经济(132025)
- 管理(98383)
- 业(93299)
- 企(78704)
- 企业(78704)
- 方法(58777)
- 数学(50750)
- 数学方法(49970)
- 中国(38804)
- 财(35316)
- 农(34827)
- 业经(29954)
- 地方(28613)
- 学(26736)
- 制(25332)
- 贸(24701)
- 贸易(24680)
- 易(23984)
- 农业(23376)
- 务(23152)
- 财务(23050)
- 财务管理(22995)
- 理论(22039)
- 企业财务(21865)
- 银(21674)
- 银行(21630)
- 和(21243)
- 环境(20820)
- 行(20637)
- 机构
- 大学(451235)
- 学院(449769)
- 济(182571)
- 管理(178908)
- 经济(178651)
- 研究(153399)
- 理学(153007)
- 理学院(151292)
- 管理学(148451)
- 管理学院(147616)
- 中国(118717)
- 京(97873)
- 科学(93565)
- 财(85131)
- 所(76899)
- 农(71468)
- 中心(69995)
- 研究所(69781)
- 财经(66916)
- 江(66685)
- 业大(65195)
- 北京(62755)
- 经(61031)
- 范(59586)
- 师范(58998)
- 院(55829)
- 农业(55621)
- 经济学(54543)
- 州(54109)
- 财经大学(49866)
- 基金
- 项目(302040)
- 科学(238016)
- 研究(220728)
- 基金(219393)
- 家(191916)
- 国家(190145)
- 科学基金(163517)
- 社会(138814)
- 社会科(131627)
- 社会科学(131588)
- 省(116595)
- 基金项目(115103)
- 自然(106598)
- 自然科(104189)
- 自然科学(104163)
- 教育(102348)
- 自然科学基金(102267)
- 划(98641)
- 资助(91747)
- 编号(89714)
- 成果(72870)
- 重点(67625)
- 部(66721)
- 发(66157)
- 创(62729)
- 课题(62187)
- 创新(58526)
- 科研(57634)
- 教育部(57491)
- 国家社会(57344)
- 期刊
- 济(203912)
- 经济(203912)
- 研究(134607)
- 中国(92994)
- 管理(70593)
- 学报(69717)
- 财(67012)
- 科学(65457)
- 农(64762)
- 大学(53719)
- 教育(53356)
- 学学(50254)
- 农业(44974)
- 技术(41931)
- 融(41854)
- 金融(41854)
- 业经(32912)
- 财经(32824)
- 经济研究(32805)
- 经(28186)
- 业(26371)
- 问题(25679)
- 图书(24245)
- 技术经济(22345)
- 科技(20933)
- 统计(20898)
- 贸(20864)
- 版(20771)
- 理论(20313)
- 现代(20099)
共检索到681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广阔
本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模型,其基本结论是:跨国公司在与东道国政府的非合作性博弈中,是否实施绿色管理以及实施的程度取决于博弈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合作式竞争将是有关各方最优的策略选择,而政府政策的特征决定了其对跨国公司行为的诱导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朴英姬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然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共权力却被严重地削弱。为了制衡跨国公司的市场权力,需要赋予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以新的使命,即实现在追求财富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协调发展,注重在发展中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由于跨国公司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具有的特殊性及双方的复杂利益关系,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独特属性。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履行社会责任还应有区别于在发达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的特殊关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邹木兰 冯益谦
本文从弥补资金不足与谋取高额利润、吸收先进技术与妨碍民族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与扩大国内收入差距,以及促进外贸发展与损害经济利益四个方面的关系,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认为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正反作用同在,收益与风险并存。因此,应辩证地具体分析跨国公司的双重影响,以便控制有道,运用得当,趋利避害,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世界发展中国家20家最大跨国公司“S”表示该公司在1993年评上世界最大500家服务性公司。“·”表示该公司在1993年没有评上世界最大500家工业性公司或者最大500家服务性公司。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幸福》杂志1995年8月7日第15期提供的“19...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卓 刘杨 陈永清
本文以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环境为背景,尝试建立了一个针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最优国际化战略选择问题的内生性模型,考察要素禀赋优势、贸易成本、市场容量以及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等因素对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由于经营环境和国际化诱因的不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尽管基本遵循跨国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般原则,但是并不能照搬发达市场环境下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跨国公司 国际化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阎建东
一、引论 1960年,海默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将国际直接投资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此开创了有关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和国际投资的理论研究。鉴于50、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最初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以美国的巨型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出现了海默和京德尔伯格先后提出的“寡占优势论”和”垄断优势论”;维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论”;凯夫斯的“产品差别能力说”等等。进入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针对日本不断扩大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别于美国式的投资,提出了“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70年代后半期和80年代初期出现了影响颇大的“内部化理论”,代表人物有英国里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南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将得到越来越明显的体现。不仅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令人瞩目,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其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新近发表的《’98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至1997...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翁琼华
刍议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责任翁琼华在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过程中,跨国公司可有偿获取东道国的各种资源,包括熟练工人、消费市场、商业伙伴及各种商业机会等。但是,它更有义务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道德建设等。1.环境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罗汉
文章梳理了进半个世纪以来两类跨国公司的主要理论和观点,重点梳理和对比归纳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学者对新跨国公司的研究思路、基本视角和主要结论。并对下一步对于新跨国公司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罗汉
文章梳理了进半个世纪以来两类跨国公司的主要理论和观点,重点梳理和对比归纳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学者对新跨国公司的研究思路、基本视角和主要结论。并对下一步对于新跨国公司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展望。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泓 柴瑜
二战以来,发展中大国的现代产业成长要求和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本文通过对发展中大国七个代表性产业的战略对比分析,揭示出:1) 自立型产业成长模式是发展中大国的最佳选择。2) 扶持当地企业是自立型产业成长的轴心。3) 发展中大国自立型产业的培育可以渐进进行。4) 在发展中国家自立型产业的成长中跨国公司可以促使这些国家后发优势的实现,但是它们的过多介入却会替代当地企业,使产业成长逆向转型。这些结论对我国引进外资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恒
系统集成网络创新模式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新模式,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应在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创造性学习组织”,利用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的创新资源,克服障碍,努力实现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玉利 杜国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王妍
跨国公司的R&D资源从封闭到向发达国家开放,再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历了特殊的发展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R&D网络的重要节点,本文基于UNCTAD200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分析了跨国公司R&D资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的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推拉吸引”四个促进R&D资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动力机制,并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利用跨国公司R&D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