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54)
- 2023(18898)
- 2022(16178)
- 2021(14865)
- 2020(12577)
- 2019(28565)
- 2018(28163)
- 2017(54700)
- 2016(29404)
- 2015(32631)
- 2014(31657)
- 2013(31256)
- 2012(28495)
- 2011(25236)
- 2010(24948)
- 2009(22979)
- 2008(22489)
- 2007(19744)
- 2006(17276)
- 2005(15107)
- 学科
- 济(123832)
- 经济(123709)
- 业(105855)
- 管理(97248)
- 企(94158)
- 企业(94158)
- 方法(58007)
- 数学(47911)
- 数学方法(47315)
- 农(35893)
- 财(35850)
- 业经(35525)
- 中国(30289)
- 务(25493)
- 财务(25419)
- 财务管理(25385)
- 农业(25314)
- 技术(25314)
- 企业财务(24081)
- 地方(23588)
- 学(22501)
- 理论(22217)
- 制(21921)
- 和(20839)
- 贸(20522)
- 贸易(20508)
- 易(19893)
- 划(19745)
- 环境(19027)
- 策(18328)
- 机构
- 学院(410562)
- 大学(406649)
- 济(169350)
- 管理(169305)
- 经济(166044)
- 理学(146886)
- 理学院(145395)
- 管理学(142980)
- 管理学院(142239)
- 研究(130068)
- 中国(98774)
- 京(85488)
- 科学(79551)
- 财(76747)
- 农(65389)
- 所(63172)
- 财经(62037)
- 业大(60867)
- 江(60082)
- 中心(59794)
- 研究所(57430)
- 经(56669)
- 北京(53123)
- 农业(51101)
- 经济学(51095)
- 范(50731)
- 师范(50257)
- 州(48097)
- 院(47968)
- 经济学院(46405)
- 基金
- 项目(282942)
- 科学(225452)
- 基金(207589)
- 研究(206912)
- 家(180084)
- 国家(178583)
- 科学基金(156483)
- 社会(132959)
- 社会科(126303)
- 社会科学(126270)
- 省(111276)
- 基金项目(110470)
- 自然(102045)
- 自然科(99825)
- 自然科学(99804)
- 自然科学基金(98053)
- 教育(94663)
- 划(91995)
- 资助(84688)
- 编号(83112)
- 成果(64542)
- 重点(62695)
- 创(62315)
- 部(62098)
- 发(60196)
- 创新(57618)
- 课题(56389)
- 国家社会(55251)
- 教育部(53791)
- 科研(53674)
- 期刊
- 济(183161)
- 经济(183161)
- 研究(117342)
- 中国(74892)
- 管理(66850)
- 财(61554)
- 学报(60138)
- 农(59113)
- 科学(57886)
- 大学(46725)
- 学学(44352)
- 农业(41369)
- 教育(41268)
- 技术(40319)
- 融(32553)
- 金融(32553)
- 业经(31986)
- 财经(30277)
- 经济研究(29119)
- 经(26125)
- 业(24123)
- 问题(23817)
- 技术经济(23360)
- 科技(20934)
- 现代(19716)
- 商业(19012)
- 统计(19001)
- 理论(18339)
- 策(18261)
- 图书(18242)
共检索到592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突破传统技术创新理论,引入绿色增长理念,在综合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测算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力资本水平、开放度、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均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雪 朱磊
本文基于绿色增长对技术创新的方向进行约束,将资源生产率和环境负荷视作产出,运用四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9年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有利于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全国平均技术创新效率有所提高,纯技术创新效率上升,而规模效率下降;东部地区的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并且低于平均规模效率;经济越发达的省份越容易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则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关键词:
绿色增长 技术创新效率 四阶段DEA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洪潮 李芳 张静萍
从绿色增长视角出发,依托两阶段技术创新理论,评价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2011—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的区域总体能耗效益在全国均处于劣势地位;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两阶段纯技术效率水十分低下而规模效率比较高,但规模经济特性得以发挥;除青海省工业企业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属于"双高"类型外,其余6个省份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状况亟待改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志军 杨朝均 康鑫
以广东省"十二五"期间为例,基于其2011—2015年2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DEA-SBM模型和DEA方法中投入导向的BCC模型测算其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绩效(GGP)、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GIE);在此基础上,建立随机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绿色创新等因素对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绩效和绿色创新效率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平均值分别为0.811和0.714),且不同区域及地市间差异较大;绿色创新、产业升级和环境规制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绿色增长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
关键词:
广东 绿色创新 绿色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正旭 张樨樨 范一品 张仁杰
文章运用共享投入关联型DEA模型测度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并分析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稳步提升,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均呈增长态势,但成果转化低效性限制了整体的绿色创新效率增长速度。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高研发-高转化”省份多位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多为“高研发-低转化”或“低研发-高转化”省份,存在不同阶段创新短板。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相关性,创新联系日益密切且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研发阶段溢出效应强于成果转化效率阶段。企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对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表现为正向影响,劳动者素质对本地绿色创新效率作用更明显,知识产权保护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科技研发效率提升,对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表现为负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寿富 王谦 管河山
文章沿着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初次测度—客观外生性因素剔除—真实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复测的分析思路,在剔除了空间异质性、外部环境与随机误差项后,基于改进的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了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值。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最能影响绿色创新效率的综合创新投入指标,按照创新综合投入-效率的得分高低构造了创新生产模式组合象限图,并逐一分析了不同生产组合模式下的省份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明玉 袁宝龙
基于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工业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网络SBM-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其阶段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不高,不同区域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这对设定合理的环境规制形式以促进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提高,进而打造我国绿色经济支撑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志军
针对传统的DEA模型没有考虑要素"松弛"和无法合理解决非期望产出存在条件下的效率评价问题,运用DEA-SBM方法建立了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新模型,分析比较了中国三十个省级区域及八大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并将其与传统的DEA-CCR模型得到的不考虑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所产生的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只考虑经济效益的传统创新效率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DEA-SBM模型的创新效率测度结果更符合实际;30个省级区域及八大经济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绿色创新效率高的地区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大西北、黄河中游地区,绿色创新效率都较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丽 肖仁桥 陈忠卫
在引入工业"三废"和CO2等指标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共同前沿理论,利用规模报酬不变和可变的DEA模型测度分析2003—2010年各省份企业绿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效率以及区域间的技术差距,并对无效率值进行分解,最后检验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考察期内中国企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偏低,且均呈现下降趋势,各阶段纯技术效率持续减少是其主要原因。与传统效率相比,绿色效率值更低,绿色与传统成果转化效率省际排名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经济效率不高省份在技术环境效应转化中依然落后。(2)各省份、区域间效率差异明显,TGR值显示,东部地区两阶段创新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且存在差距继续扩大的风险。大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还未形成统一的答案,需要进行细化研究。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及区域排污征收费为基础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包括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及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企业各类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反映规制手段的有效性。(2)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工业废水减排的工艺改进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区域能源结构能够显著改善环境规制对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能源结构越低碳清洁,排污费用作用效果越显著。(4)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部分绿色技术创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提高工业废水去除率)之间呈U型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琨 张亚萍 梁远
将绿色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业企业技术活动中,已经成为突破环境和资源约束、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能源消耗量、三废排放量等纳入研究框架,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在2013—2018年间,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省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趋势逐渐缩小;我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式空间分布格局,与东部地区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持上升的趋势相比,中西部效率水平不仅存在绝对水平明显偏低的特征,而且还表现出了增长幅度的差异;成果转化期的效率值低于科技研发的效率值,纯技术效率水平过低是造成两阶段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均大于1,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M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主要归结于技术进步(technological change,TC)指数的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ML指数则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变化(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EC)指数的增长。通过上述研究确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损失的来源和真实原因,为企业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有效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游达明 欧阳乐茜
对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和财政分权条件下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在"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中尤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以及与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我国应优化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工具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