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6)
- 2023(14802)
- 2022(12494)
- 2021(11653)
- 2020(9569)
- 2019(22018)
- 2018(21508)
- 2017(40323)
- 2016(22285)
- 2015(25366)
- 2014(25529)
- 2013(24145)
- 2012(22498)
- 2011(20275)
- 2010(20144)
- 2009(17485)
- 2008(16641)
- 2007(14661)
- 2006(12626)
- 2005(11128)
- 学科
- 济(87578)
- 经济(87479)
- 管理(58209)
- 业(54952)
- 企(44090)
- 企业(44090)
- 方法(35116)
- 数学(30509)
- 数学方法(29979)
- 中国(29201)
- 农(24987)
- 地方(23998)
- 业经(20604)
- 财(19952)
- 理论(17353)
- 学(17007)
- 农业(16832)
- 制(16402)
- 技术(16268)
- 银(14618)
- 银行(14587)
- 融(14372)
- 金融(14365)
- 贸(14150)
- 贸易(14139)
- 行(14087)
- 环境(13989)
- 易(13624)
- 和(13615)
- 发(13307)
- 机构
- 学院(301375)
- 大学(291286)
- 济(115570)
- 经济(112943)
- 管理(111786)
- 研究(102175)
- 理学(95753)
- 理学院(94677)
- 管理学(92741)
- 管理学院(92204)
- 中国(75015)
- 科学(63208)
- 京(62540)
- 财(53130)
- 所(51156)
- 农(49875)
- 中心(47662)
- 江(46840)
- 研究所(46488)
- 业大(44145)
- 范(43629)
- 师范(43116)
- 技术(42064)
- 财经(41599)
- 北京(39103)
- 农业(38817)
- 院(37921)
- 经(37844)
- 州(37473)
- 职业(34625)
- 基金
- 项目(205034)
- 科学(161846)
- 研究(155893)
- 基金(143137)
- 家(124547)
- 国家(123399)
- 科学基金(105976)
- 社会(95208)
- 社会科(90073)
- 社会科学(90052)
- 省(85387)
- 教育(76613)
- 基金项目(75626)
- 划(71515)
- 自然(67270)
- 编号(66716)
- 自然科(65749)
- 自然科学(65730)
- 自然科学基金(64480)
- 资助(57845)
- 成果(52901)
- 发(49082)
- 课题(48636)
- 重点(47413)
- 部(44834)
- 创(43918)
- 创新(40788)
- 项目编号(39781)
- 年(39765)
- 发展(38902)
- 期刊
- 济(129696)
- 经济(129696)
- 研究(85574)
- 中国(69400)
- 教育(52749)
- 农(45481)
- 学报(44797)
- 管理(42513)
- 科学(41261)
- 财(40758)
- 技术(36165)
- 大学(34701)
- 学学(32445)
- 农业(31531)
- 融(26282)
- 金融(26282)
- 业经(23298)
- 职业(21432)
- 经济研究(20366)
- 财经(19721)
- 经(17079)
- 业(16709)
- 问题(16686)
- 坛(15931)
- 论坛(15931)
- 技术教育(14678)
- 职业技术(14678)
- 职业技术教育(14678)
- 图书(14667)
- 科技(14155)
共检索到453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芹 曾祥麒 陈英
科学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关乎高职院校发展方向和确保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高职课程评价体系中课程评价过分追求评价的效率和表面化,机械性和非人为化倾向严重等问题,构建起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基点,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网络为载体、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评价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玉霞
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作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高职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静怡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它包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应加快推行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实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多维度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等途径,构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重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关键词:
职业能力 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旭华 皮洪琴 李福东
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是开展职业能力评价的必要基础。基于高职学生三维职业能力模型,建立职业能力三级指标体系。基于指标权重界定设计关键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按照基本职业能力发展阶段递进特性,设计了基本职业能力水平的开放式测评和逐级判定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准给定、适度补差、综合评判"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定级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洋 苏琳
基于就业导向,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由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实践创新素质、个人发展素质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职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4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定量评价,为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蓓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分满足相关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高职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关键,而从岗位能力出发,使职业素质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重又成为人才培养关键中的核心部分。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构建高职综合性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思路,以期进一步促进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银银
文章首先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并筛选指标体系,最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发展的瓶颈和机遇。结果表明:(1)准则层指标按权重大小进行排序依次为:共享>开放>创新>绿色>协调;(2)指标层中权重较大的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的OFDI、互联网普及率、海洋专业平均受教育程度、贸易开放度等;(3)多数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在考察期间均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其中,广东、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浙江以及福建都表现为中高或高水平状态,仅河北、广西、海南处于低水平状态,但与中低水平的差距逐渐变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云云 张新华 李雪辉
本文将主客观法相结合,依据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指标体系框架,结合结构方程和2014—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指标体系进行拟合修正,从经济效益、创新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17个指标来构建相对合理的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物元模型对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GIS技术将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不均衡,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递减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辉 刘茂松
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是对都市农业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做出实际贡献的一种评价。构建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含3个方面: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体现都市农业的功能,体现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其构建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本文从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现代化水平4个方面共24项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两型社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牛涛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体制及成效需要通过评价去发现问题,从而可以"以评促建"。教育理念和目标定位、相应的条件保障、组织机构、教师队伍和工作计划、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内容特性、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实践效果等要素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可以作为评价的核心要素和一级指标。在评价过程中,根据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给每一项要素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并确定不同的权重分值,然后对每一具体的二级要素指标都确定一定的评价等级标准,并赋予相应的分值。将每一要素指标权重分值与等级分值综合,即可得出兼具操作性和信度的综合量化评价结果。
关键词:
高职 职业道德教育 综合量化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国桢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对其行为的塑造和自身素质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目前高职学院存在的评价主体单一、内容简单和指导不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高职学生多元化、多面化、多样化综合评价体系的原则和实行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综合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军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对策和建议,即健全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以生为本、促进评价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青建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针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的内在缺陷,外语系在学院"管为基础、引为主导"的工作思路指引下,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初步创建了引导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引导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方面初见成效。
关键词:
评价体系 缺陷 引导型 构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重远
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文章针对创意产业的生产特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5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利用此指标体系对武汉和上海市的创意产业环境进行了综合比较,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创意产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颂梅 崔瑞霞 王爱芳 赵朝霞
高职院校社科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应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应用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在培养方式上实现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考核方式上体现学科特点,引导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