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3)
- 2023(16886)
- 2022(14548)
- 2021(13811)
- 2020(11501)
- 2019(26714)
- 2018(26115)
- 2017(50429)
- 2016(27096)
- 2015(30243)
- 2014(30213)
- 2013(29855)
- 2012(27226)
- 2011(24615)
- 2010(23973)
- 2009(21914)
- 2008(21236)
- 2007(18237)
- 2006(15486)
- 2005(13560)
- 学科
- 济(111202)
- 经济(111080)
- 管理(76488)
- 业(72577)
- 企(59983)
- 企业(59983)
- 方法(54305)
- 数学(48152)
- 数学方法(47556)
- 中国(30323)
- 农(27993)
- 财(27502)
- 业经(23000)
- 学(22993)
- 贸(21813)
- 贸易(21800)
- 易(21245)
- 制(19609)
- 地方(19020)
- 农业(18352)
- 务(17807)
- 财务(17732)
- 财务管理(17701)
- 理论(17674)
- 融(17430)
- 金融(17428)
- 银(17269)
- 银行(17230)
- 企业财务(16857)
- 技术(16608)
- 机构
- 大学(384602)
- 学院(380131)
- 济(159912)
- 经济(156825)
- 管理(152036)
- 理学(132632)
- 理学院(131227)
- 研究(130001)
- 管理学(128887)
- 管理学院(128213)
- 中国(99084)
- 京(81345)
- 科学(78587)
- 财(71250)
- 所(64096)
- 农(59985)
- 研究所(58863)
- 中心(58798)
- 财经(58520)
- 业大(56143)
- 经(53639)
- 江(51737)
- 北京(51371)
- 经济学(49804)
- 范(48349)
- 师范(47863)
- 院(47284)
- 农业(47210)
- 经济学院(45028)
- 财经大学(44130)
- 基金
- 项目(266136)
- 科学(210405)
- 基金(196860)
- 研究(191918)
- 家(172321)
- 国家(170988)
- 科学基金(147341)
- 社会(123034)
- 社会科(116798)
- 社会科学(116770)
- 基金项目(103729)
- 省(100162)
- 自然(96711)
- 自然科(94547)
- 自然科学(94520)
- 自然科学基金(92825)
- 教育(88075)
- 划(85707)
- 资助(82199)
- 编号(75907)
- 成果(60577)
- 部(60083)
- 重点(59346)
- 发(55706)
- 创(55121)
- 教育部(51851)
- 课题(51766)
- 国家社会(51735)
- 创新(51556)
- 科研(51381)
- 期刊
- 济(164349)
- 经济(164349)
- 研究(112646)
- 中国(67360)
- 学报(60508)
- 科学(56502)
- 管理(55154)
- 财(53466)
- 农(52898)
- 大学(46439)
- 学学(43818)
- 教育(37473)
- 农业(37028)
- 融(34843)
- 金融(34843)
- 技术(32594)
- 财经(28976)
- 经济研究(27988)
- 业经(25172)
- 经(24885)
- 问题(21468)
- 业(19832)
- 贸(18640)
- 理论(18558)
- 技术经济(18398)
- 统计(17874)
- 图书(17757)
- 科技(17513)
- 版(17249)
- 世界(16695)
共检索到545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沈虹
本文从流动性成本、流动性波动和到期日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衡量期货市场的综合流动性度量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对中国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溢价问题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到期日期货合约的收益差异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当期流动性水平差异及其滞后期对收益差额的波动影响显著,其中,期货铜和铝市场中流动性对收益差额的影响存在过度反应→适度矫正的过程。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流动性度量 流动性溢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乃生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三个期货品种中,铜具非常好的流动性,铝和天胶的流动性相对差些,并且除铝合约流动性在2003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品种流动性均保持较好的上升势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芳 张维
本文在对Fama三因素模型和LACAPM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规模效应以及价值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改进的FAMA三因素模型能够比CAPM更好地解释价值效应,但却不能解释规模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而改进的LACAPM在解释市场异象上的有效性则明显优于其他定价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洋 胡坚
市场的流动性是考察市场成熟度和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一国期货市场是否具备良好的流动性,是期货市场能否有效发挥基本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市场的流动性又是和市场的特定微观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我国期货交易所普遍采用指令驱动型的交易机制,本文选取了价量结合法中的两个流动性指标来对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合约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硬麦合约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品种期货合约的市场流动性水平是比较高的,但与国外期货交易所的成熟期货品种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世杰 王军
根据郑州棉花期货市场日内交易高频数据,首先基于Thompson-Waller模型测度了棉花期货市场不同交割月份期货合约的流动性成本大小。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合约流动性成本大小受交易量和合约距交割期时间长短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流动性成本,并且棉花期货市场符合萨缪尔森假说;而后以买卖价差代替流动性成本,根据LSB模型考察了流动性成本的日内变化特征,实证研究显示流动性成本中的信息不对称成分、指令处理成分、指令持续成分呈现明显的日内变化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纪志宏 曹媛媛
我国信用债定价与成熟市场国家信用债定价存在显著差异,并未随着经济周期运行中违约风险的变化而产生明显调整。研究发现,我国市场主体普遍存在对信用债刚性兑付的预期,且倾向于采用信用债进行套利交易,这种行为导致信用债信用利差更多体现的是市场流动性溢价,而非信用风险溢价,因而反映市场流动性状况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波动性对信用债定价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模糊了对手方信用的中央对手方的质押回购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影响。
关键词:
公司信用类债券 信用利差 市场流动性溢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纪志宏 曹媛媛
我国信用债定价与成熟市场国家信用债定价存在显著差异,并未随着经济周期运行中违约风险的变化而产生明显调整。研究发现,我国市场主体普遍存在对信用债刚性兑付的预期,且倾向于采用信用债进行套利交易,这种行为导致信用债信用利差更多体现的是市场流动性溢价,而非信用风险溢价,因而反映市场流动性状况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波动性对信用债定价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模糊了对手方信用的中央对手方的质押回购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影响。
关键词:
公司信用类债券 信用利差 市场流动性溢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雪
本文首先界定了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选取了年度交易量、市场深度作为衡量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指标;然后对我国主要品种大豆、小麦和铜的期货市场流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关键词:
市场流动性 交易量 市场深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媛媛 王传美
本文基于豆粕、橡胶等8种主要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的日度交易信息,以FHT价差作为流动性代理,度量了合约上市以来流动性的历史演化,并构建了滚动协整、VEC模型与时变Copula模型以探讨流动性的"跨品种"溢出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农产品期货品种间流动性变动呈现"同涨共跌"的态势,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增大了玉米、棉花等期货市场的风险敞口;第二,油脂类期货(豆油、棕榈油等)是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跨品种"传递网络的主导品种,对流动性系统风险的感知能力较强;第三,极端事件往往会导致市场间流动性依赖偏离常态,其中正冲击作用下市场联合利好是短暂、易逝的,而负冲击下流动性的联合下跌是一种"常态化"事件。因此,本文的研究为从源头上防控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风险及其"跨品种"传染提供理论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壮志 张玉霞
新三板市场是我国新兴的场外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了该市场流动性风险特征,利用CAPM模型和加入非补偿因子的LACAPM模型,运用OLS和GMM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结果显示,新三板市场存在流动性风险溢价,且相比CAPM模型,改进的LACAPM模型更能有效地解释该现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壮志 张玉霞
新三板市场是我国新兴的场外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了该市场流动性风险特征,利用CAPM模型和加入非补偿因子的LACAPM模型,运用OLS和GMM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结果显示,新三板市场存在流动性风险溢价,且相比CAPM模型,改进的LACAPM模型更能有效地解释该现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赤 曾志坚
资产流动性的高低是否影响资产的价格一直是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文根据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原理,选取换手率与Amivest流动比率作为股票流动性的衡量指标,采用LR两阶段截面回归方法与似无关回归(SUR)估计法,对上海股票市场的股票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换手率低或Amivest流动比率低,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研究同时发现,上海股票市场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慧茹
本文选取交易量、持仓量、期现比率和价格波动性作为衡量指标,对中国棉花期货市场流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2004年至今,棉花期货的月度成交量、月度持仓量、月度期现比率都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价格波动的范围也较大。无论是成交量、持仓量、期现比率,还是价格波动性,我国棉花期货市场流动性要比国内和国际上较成熟的期货产品低。为了改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流动性,中国棉花期货市场应该积极改革交易制度,合理设计期货合约;同时,还应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力度,大力培育套期保值者,促进期货合约的成功交易。
关键词:
棉花期货市场 流动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一红 吴世农
本文根据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理论,采用换手率(TURN)和非流动性(ILLIQ)两个指标,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分个股数据和组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同时研究两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个股数据,换手率对预期收益具有负向作用,非流动性对预期收益具有正向作用,支持流动性溢价理论;此外,在不同市场态势、有无政策或重大事件和基于组合数据分析的情况下,换手率与预期收益之间仍然保持显著的负向关系,而ILLIQ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不稳定或呈现相反结果。由此可见,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受流动性度量、市场态势、政策或重大事件和估计的数据构造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渊琦 陈芳 高峰
本文基于含糊厌恶理论构建了新的流动性资产定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流动性溢价的来源及其决定性因素。理论研究发现,资产非流动性导致其价格信息含糊,投资者含糊厌恶决策产生流动性溢价,其大小不仅由流动性决定,还与资产的收益率波动性及价格波动性等因素有关。对我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表明,近年来市场流动性提高,但流动性溢价水平上升并与股票收益率波动性和价格波动性正相关,从而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交易成本 含糊厌恶 流动性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