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5)
- 2023(12160)
- 2022(10351)
- 2021(9923)
- 2020(8546)
- 2019(19508)
- 2018(19359)
- 2017(36896)
- 2016(19827)
- 2015(22410)
- 2014(21426)
- 2013(20646)
- 2012(18217)
- 2011(15959)
- 2010(15955)
- 2009(14484)
- 2008(14070)
- 2007(12237)
- 2006(10374)
- 2005(8645)
- 学科
- 济(72958)
- 经济(72893)
- 管理(71631)
- 业(66472)
- 企(60377)
- 企业(60377)
- 方法(39128)
- 数学(33931)
- 数学方法(33263)
- 财(22895)
- 技术(19160)
- 中国(18176)
- 业经(17634)
- 农(17489)
- 务(16119)
- 财务(16049)
- 财务管理(16016)
- 企业财务(15164)
- 理论(15092)
- 制(14553)
- 划(13380)
- 技术管理(13206)
- 地方(12166)
- 和(12054)
- 学(12007)
- 银(11930)
- 银行(11917)
- 策(11916)
- 农业(11723)
- 贸(11496)
- 机构
- 学院(259151)
- 大学(257203)
- 管理(113456)
- 济(103139)
- 经济(100932)
- 理学(98015)
- 理学院(97095)
- 管理学(95300)
- 管理学院(94775)
- 研究(73397)
- 中国(58568)
- 京(52360)
- 财(48640)
- 科学(44038)
- 财经(38451)
- 江(38390)
- 中心(36863)
- 业大(36319)
- 经(35150)
- 农(34518)
- 所(33549)
- 北京(31825)
- 范(31158)
- 师范(30821)
- 经济学(30624)
- 研究所(30476)
- 州(30468)
- 商学(29657)
- 商学院(29380)
- 财经大学(28896)
- 基金
- 项目(181633)
- 科学(146599)
- 研究(134067)
- 基金(133658)
- 家(115112)
- 国家(114147)
- 科学基金(101874)
- 社会(85797)
- 社会科(81537)
- 社会科学(81517)
- 省(72852)
- 基金项目(70903)
- 自然(67244)
- 自然科(65886)
- 自然科学(65876)
- 自然科学基金(64704)
- 教育(64475)
- 划(60305)
- 编号(54125)
- 资助(54103)
- 创(43594)
- 成果(41712)
- 重点(40340)
- 部(40107)
- 创新(39857)
- 发(37695)
- 课题(36868)
- 教育部(35547)
- 国家社会(35471)
- 大学(35000)
- 期刊
- 济(106196)
- 经济(106196)
- 研究(68948)
- 中国(52251)
- 管理(47230)
- 财(41745)
- 科学(34357)
- 学报(33625)
- 教育(31500)
- 农(29141)
- 技术(28747)
- 大学(27606)
- 学学(25853)
- 融(21813)
- 金融(21813)
- 农业(19918)
- 财经(18740)
- 业经(17861)
- 经济研究(16710)
- 经(16151)
- 技术经济(14759)
- 科技(13936)
- 策(13596)
- 财会(13497)
- 统计(13398)
- 业(13255)
- 问题(12839)
- 现代(11773)
- 图书(11695)
- 会计(11634)
共检索到371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栋 张蕊
高效实施绩效管理并发挥其作用是企业管理实践的一个关注焦点。本文以绩效管理过程模型作为切入点,针对传统绩效管理过程模型存在的缺陷加以改进,即引入知识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绩效管理创新能力,以实现绩效管理过程的可持续性循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齐旭高 齐二石
本文在分析创新管理过程模型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创新管理过程引入绩效管理体系中,提供了创新管理与绩效管理工具之间的匹配路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创新过程的绩效管理策略。
关键词:
创新过程 绩效管理 管理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哨辉
目前,学界对于核心能力和知识管理两者关系的研究,大多数仅仅是逻辑推导,而缺少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严格的数理证明。本文从核心能力要素—层次模型构建着手,通过对知识管理中组织行为、个人行为与核心能力的相关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建立了核心能力—知识管理价值创造机理模型,并从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两个方面对该模型进行了数理证明。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核心能力 模型 证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伍军 尹静 朱小溪
头部建筑企业承担着关乎产业链安全稳定的关键技术攻关重任,在适应国家科技攻关组织模式变革及满足新型举国体制对企业科技创新要求的双重驱动下,头部建筑企业亟需通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在阐述“双重驱动”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头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组织优化的必要性,将“结构-过程-输入-结果”(SPIO)模型进一步优化为基于输入要素的I-SPO模型,并基于此对现有组织问题进行剖析,认为从结构、过程和结果等三方面来看,现有组织存在如下不足:弱中心化、体系运行松散;平台协同欠缺、职能发挥受阻,一体化研发优势待彰显;课题分散、重复且管理低效,科研进展缓慢等,指出头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组织的核心问题在于分散,导致重复、低效问题,进而制约企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针对此,分别从科技创新组织体系、科技创新主体平台、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三方面给出相应优化建议,以期推动头部建筑企业建立与当前科技创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高质量组织管理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可 张慧颖 王瑞
知识管理过程是决定产品创新成败的关键性环节,通过梳理知识管理过程及产品创新的相关研究文献,构建了知识管理过程对产品创新影响关系的结构模型,探讨了知识管理中的各个流程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考察了供应链整合的调节作用。利用中国大陆13个省市4个行业的280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获取、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积极显著,社会资本正向调节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的关系,供应链整合正向调节知识转化与产品创新的关系;社会资本对知识转化与产品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供应链整合对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耿松涛
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积极的影响,而知识管理又是企业创新能力增长的驱动因素。企业只有倡导学习导向型的文化,提升自身的吸收能力,加强内外部知识的管理,才能取得更好的创新绩效和竞争优势。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创新能力 管理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哨辉 宋鲁
知识管理是一种过程和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以战略导向为导向,对知识管理本体——人和组织行为的知识管理过程。基于这一概念认知,本文提出了知识管理4I模型。这一模型既考虑了知识管理的动态性和全面性,又兼顾了知识管理的能力特征。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管理模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姚丽
以欧盟创新管理标准中的创新管理体系框架和最佳业务实践为依据,利用CMMI模型为工具,构建了组织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前沿性、国际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为组织创新管理能力评估和提升提供理论模型和实践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延平 刘晓敏
知识创新过程SECI模型只是对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客体演变运动的轨迹进行描述,而缺乏对组织和个人这一知识创新主体的分析。同时,作为SECI模型的补充,"Ba"理论中过分强调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将知识创新过程分割地对应于不同阶段。本文按照不同等级和等级对知识的划分,结合单环学习、双环学习与再学习的知识创新的一般过程,对SECI模型和"Ba"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联盟知识创新的过程。
关键词:
知识创新 SECI模型 “Ba”理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裴小兵 刘芳
基于知识元理论,本文对创新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将知识划分为原理知识和使能知识,进而以新的视角和更微观的尺度分析知识创新和创意产生的过程;提出创意产生的机理是用知识原理对知识体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解构与重构,以达到知识元的自由组合,构成某种特定功能,进而实现产品创新,这个过程就是企业创新的知识重构过程;通过对知识重构模型的分析,指出问题抽象化与知识库中原理知识搜索、知识的比较与匹配、知识解构与重构是创新的"升华"过程,并通过案例对模型加以印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洞明 邹礼瑞 汪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高扬 刘明广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对于地方政府准确地判断自身的创新能力现状以及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构建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大致呈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等地区创新能力较强,地处偏远的西部地区如西藏等地区创新能力较弱,而中部地区创新能力则处于中等水平。根据此评价结果,文后给出了提高我国区域创新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结构方程 创新能力 能力评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开际 易聪
基于TRIZ理论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依据TRIZ原理从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社会效益能力五个角度构建,每个指标依照企业经营成果指标计算得出,评价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并基于J2EE技术实现,采用某省企业技术中心数据,得到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实用性极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骏
近年来我国创新活力逐步显现,为全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强大的动力。200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发明专利排名世界第四,列美国、日本、韩国之后,专利总量分别是美国的33%,日本的40%,韩国的47%左右。总的来说,我国创新的综合指数呈均衡发展,但是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玉 郑童桐 刘辉 赵醒村
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深入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概念、范畴的定量分布特征,制定出一个包含91个概念20个范畴及8个主范畴、4个核心范畴的评价模型,并根据三级编码过程中参考点与材料来源的数量分布拟定各主范畴与核心范畴的权重系数,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模型 扎根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