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4)
- 2023(12858)
- 2022(11031)
- 2021(10088)
- 2020(8750)
- 2019(20100)
- 2018(19926)
- 2017(38254)
- 2016(20768)
- 2015(23737)
- 2014(24063)
- 2013(23536)
- 2012(21941)
- 2011(19887)
- 2010(19830)
- 2009(18421)
- 2008(17823)
- 2007(16007)
- 2006(13780)
- 2005(12233)
- 学科
- 济(104236)
- 经济(104132)
- 管理(58905)
- 业(53072)
- 方法(44148)
- 企(43290)
- 企业(43290)
- 数学(39219)
- 数学方法(38755)
- 中国(23620)
- 农(23159)
- 地方(22601)
- 财(22489)
- 学(20714)
- 业经(19046)
- 制(16835)
- 贸(15454)
- 贸易(15450)
- 农业(15233)
- 易(14923)
- 地方经济(14239)
- 和(14057)
- 理论(14015)
- 务(13709)
- 财务(13652)
- 财务管理(13616)
- 环境(13591)
- 融(13585)
- 金融(13577)
- 银(13416)
- 机构
- 学院(302666)
- 大学(301949)
- 济(131861)
- 经济(129194)
- 管理(115800)
- 研究(102614)
- 理学(99704)
- 理学院(98649)
- 管理学(96808)
- 管理学院(96259)
- 中国(76819)
- 京(62718)
- 科学(62717)
- 财(58199)
- 所(52043)
- 农(51696)
- 中心(48048)
- 研究所(47349)
- 财经(46755)
- 业大(45846)
- 江(45723)
- 经(42240)
- 经济学(41297)
- 农业(40746)
- 北京(38811)
- 范(37986)
- 师范(37537)
- 经济学院(36993)
- 院(36727)
- 州(35640)
- 基金
- 项目(202154)
- 科学(158535)
- 基金(146309)
- 研究(145622)
- 家(127802)
- 国家(126772)
- 科学基金(108469)
- 社会(92777)
- 社会科(87940)
- 社会科学(87918)
- 省(80102)
- 基金项目(77079)
- 自然(70116)
- 自然科(68500)
- 自然科学(68477)
- 教育(67682)
- 自然科学基金(67225)
- 划(66882)
- 资助(60803)
- 编号(58631)
- 成果(47189)
- 重点(45730)
- 部(44772)
- 发(43922)
- 创(41607)
- 课题(40797)
- 科研(39086)
- 创新(39016)
- 国家社会(38520)
- 教育部(38365)
共检索到446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胜 赵宜
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是掌握行业基本情况、运行特点、问题,分析、判断未来运行趋势的基本手段。需要以统计数据、行业资讯等为基础,建立反映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而可靠、可持续的数据采集方法是主要难点。依托"广东省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项目成果,在对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行业管理者、企业以及社会四个视角分析了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的指标,提出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及相关数据采集方法,为道路客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胜 赵宜
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是掌握行业基本情况、运行特点、问题,分析、判断未来运行趋势的基本手段。需要以统计数据、行业资讯等为基础,建立反映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而可靠、可持续的数据采集方法是主要难点。依托"广东省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项目成果,在对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行业管理者、企业以及社会四个视角分析了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的指标,提出道路客运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及相关数据采集方法,为道路客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涛 胡汉辉
文章主要借鉴国内外建立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性指标体系建设的经验,结合江苏省特点,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运用时差相关分析和KL信息量等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通过制作扩散指数来进行预测和分析,对建立经济预测分析先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智洺
本文主要通过构建GDP、经济周期、通货这三大经济指标体系,来实证分析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得出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指标体系只能部分地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利飞 安明莹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建立环境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助于推动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循环经济对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体多元化、目标多元化和指标多样化上。并根据3R原则设计了若干环境财务分析指标,指出了这些指标在沃尔评分法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3R原则 利益相关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洪礼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economic security,builds an indicator system to assess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and presents assessments to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status in 1990s.
关键词:
经济 安全 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晓玲 雷厉 仲云云
以我国29个省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为评价对象,从低碳排放和发展能力两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TOPSIS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整体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际间及三大区域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分别表现为相对低碳、中碳和相对高碳的经济发展特征。中西部地区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降低碳的排放,以提升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来生 郭亚军 孙磊 陈明华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评判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依据。循环经济的发展涵盖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在综合分析经济、环境和社会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评判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循环经济发展度。通过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筛选,确定由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的43个指标构成循环经济发展度。最后介绍了循环经济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 循环经济发展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兴华
城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及评价西安理工大学党兴华城市特别是具有综合功能的中心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生产、流通、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在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中心和枢纽的作用。国外曾经通过发展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等论证城市经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怍
系统科学的统计方法是认识国民经济整体的手段;完整、全面、准确的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是研究经济效益的前提。本文浅略地探讨一下完善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寒明
文章对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为主体,以国际收支统计(BOP)、货币与金融统计(MFS)和政府财政统计(GFS)为补充的四大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我国宏观济发展脉络,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翠萍 耿修林
分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处于探讨之中。文章针对分享经济发展实际,首先剖析了分享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贡献,探讨构建分享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及分享经济指标体系总体框架,构建了分享经济指标体系,并对分享经济指标体系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最后提出分享经济指标体系在设计时的几个注意事项,以期对统计部门建立分享经济指标体系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分享经济 统计指标体系 分享经济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北京市统计局外向型经济外经统计课题研究组
研究建立外向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首先要弄清外向型经济的定义。目前研究外向型经济统计的文章有很多,但最终的结论基本上都把外向型经济与对外经济划了等号。有些省市统计部门提出这样一种见解:外向型经济比对外经济更为广泛,还包括了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中与对外经济有关系的部分,如出口产品的生产、交货,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等等。我们认为,上述认识是值得商榷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熙保 储晓腾
通过对世界主要文化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指标体系都是基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文化统计框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对于文化的定义与采用的基本统计分类方法大体相同;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指标体系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因此各国在文化产业的定义与具体分类上有着自身特色。中国的文化指标统计体系也是以UNESCO的框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理论基础基本一样,但在分类上兼顾了中国的历史统计数据可得性。
关键词:
文化统计 指标体系 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