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3)
2023(15360)
2022(13093)
2021(12035)
2020(10459)
2019(24163)
2018(24047)
2017(46537)
2016(25006)
2015(28745)
2014(28812)
2013(28349)
2012(26028)
2011(23539)
2010(23903)
2009(22410)
2008(21957)
2007(19648)
2006(17156)
2005(15382)
作者
(72501)
(60947)
(60905)
(57992)
(38774)
(29176)
(27679)
(23859)
(22970)
(21731)
(20730)
(20484)
(19481)
(19271)
(18927)
(18916)
(18071)
(18020)
(17711)
(17405)
(15167)
(14895)
(14870)
(13957)
(13749)
(13662)
(13444)
(13347)
(12385)
(11846)
学科
(120558)
经济(120416)
管理(77487)
(70826)
(59814)
企业(59814)
方法(52141)
数学(46374)
数学方法(45659)
(29845)
(27139)
中国(26997)
地方(24129)
业经(23933)
(23841)
(22232)
(18633)
贸易(18622)
(18388)
财务(18314)
财务管理(18267)
(18034)
农业(17806)
企业财务(17286)
理论(17283)
(17020)
银行(16991)
(16557)
(16365)
(16335)
机构
学院(366522)
大学(365423)
(158697)
经济(155480)
管理(142562)
理学(122995)
理学院(121700)
研究(120494)
管理学(119332)
管理学院(118648)
中国(91690)
(75591)
(73307)
科学(71889)
(60528)
财经(58043)
(57200)
中心(56141)
(55380)
研究所(54635)
业大(52587)
(52450)
经济学(49706)
北京(47311)
(44958)
农业(44709)
经济学院(44521)
师范(44494)
(43133)
(43077)
基金
项目(242051)
科学(191507)
基金(176932)
研究(175513)
(153485)
国家(152248)
科学基金(131853)
社会(112641)
社会科(106889)
社会科学(106860)
(95067)
基金项目(92859)
自然(85500)
自然科(83562)
自然科学(83541)
教育(82275)
自然科学基金(82032)
(79312)
资助(73895)
编号(70770)
成果(57099)
重点(54613)
(54011)
(51639)
(50456)
课题(48936)
创新(47270)
教育部(46825)
国家社会(46796)
(46644)
期刊
(176506)
经济(176506)
研究(106412)
中国(69875)
(59395)
管理(53976)
学报(53696)
(51263)
科学(50502)
大学(41728)
学学(39676)
技术(35378)
教育(34924)
农业(34180)
(32917)
金融(32917)
财经(29653)
经济研究(29060)
业经(26798)
(25473)
问题(22568)
统计(20850)
技术经济(20089)
(18782)
(18235)
(17294)
决策(17025)
理论(16882)
(16725)
商业(16490)
共检索到54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勇  蒲勇健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优退休年龄问题提出用经济学方法处理的新思路 ,先介绍国外计算给付确定制基本养老金的两种方法 :模式计划法与传统或常规计划法 ,再基于模式计划法的给付确定制基本养老金模式 ,通过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构建养老金福利计算的经济模型 ,并据此描述工作年龄、利率、退休年龄、去世年龄等经济变量共存的数量关系 ,给出在任意年龄实际退休时 ,员工可得养老金的预期现值 ,最后得到以取得最大养老金福利为目标的最优退休年龄与工作年龄、利率、去世年龄之间关系的实证数据 ,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员工选择最优退休时机的参考依据 ,也可为企业制订人力资源保护政策和计划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浩  鲁元平  
本文构建了一个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CGE),分析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明显;延迟退休年龄对刺激国内需求和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产生积极作用;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有较大差异,时间跨度短的方案在短期内刺激效果更佳,而时间跨度较长的方案则相对平滑且对产业发展更加有利。鉴于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选择适合的实施方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鲁元平  朱跃序  张克中  
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延迟退休年龄的动态CGE模型,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劳动力增长,以及对消费、投资、贸易的积极作用可以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资本与劳动替代关系的变化会促进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但是由于第二产业从退休年龄延迟中获益最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提升;从不同方案的对比来看,时间跨度较长、较为温和的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带来的经济效果更为平稳,对产业结构的负面影响也较小。本文认为,时间跨度更长、更为稳健的延迟退休方案对当下的中国经济更加有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本文在一个动态框架下,丰富了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OLG),描述了最优退休年龄政策,并从出生率变化中分离出个体老龄化的影响。模型分析显示,在判断选择"延迟退休年龄"是否符合现实的最优选择时,主要取决于社会贴现率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型特别适用于去研究混合退休制度,在允许人们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同时达到社会最优状态。这对我国政府在变革退休制度的政策制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本文在一个动态框架下,丰富了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OLG),描述了最优退休年龄政策,并从出生率变化中分离出个体老龄化的影响。模型分析显示,在判断选择"延迟退休年龄"是否符合现实的最优选择时,主要取决于社会贴现率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型特别适用于去研究混合退休制度,在允许人们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同时达到社会最优状态。这对我国政府在变革退休制度的政策制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益  任超然  刘倩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必然会使得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承受巨大的偿付压力,那么延长退休年龄能缓解这一危机吗?本文采用精算模型研究发现,在退休年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统筹基金将在2022年出现收不抵支,2024年出现赤字;当仅延长女性退休年龄至60岁时,收不抵支和赤字的年份分别推迟至2029年和2035年;当男女退休年龄分别延长至65岁和60岁时,收不抵支和赤字的年份分别推迟至2036年和2047年;当男女退休年龄均延长至65岁时,收不抵支的年份将推迟至2048年,虽然2050年前统筹基金具备充足的偿付能力,但已开始消耗累计结余,未来仍会出现偿付危机。所以,延长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保险的偿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互桂  
从退休前后相对收入变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男女职工不同退休年龄的规定就总体来说是对女性不利的。除部分低收入者外,大部分女职工的养老金相对水平会因早退休而下降。退休年龄的差异使得男女职工退休前的收入差距在退休后进一步扩大,并且也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的退休政策,提高女性退休年龄,把男女同龄退休纳入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综合考虑之中;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具有实现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养老保险的基金平衡等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丽莹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由此产生的各种变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人口结构变迁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3个部门的多区域OLG-CGE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政策影响进行考察。研究表明,延长退休年龄使GDP指数相较于基准情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短期内增加了消费比例,长期消费水平将与基准情景持平;长期来看,延长退休年龄将使得京津冀地区工资率有所增加,福利水平逐步提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再贵  秦少鹏  
本文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度收支平衡目标下,建立了“盯紧”平衡制度赡养率的退休年龄调整模型。在养老金替代率和征缴率各取3档形成的9种情景下,考察“男女同时”和“先女后男”两种延迟退休方案下2021—2050年退休年龄的动态调整过程。研究发现:建立的退休年龄调整模型可以使退休年龄随基金支付压力动态调整,实现基金年度收支平衡,其中“男女同时”延迟退休能更早实现基金收支平衡,但预测期末男性平衡退休年龄过高;在现行养老金替代率和征缴率水平下,到2050年平衡退休年龄最高会达到72岁多,应通过提高征缴率、合理设定替代率来降低平衡退休年龄。敏感性分析显示,提高城镇就业比率和城镇职工参保率对降低平衡退休年龄的作用大于总和生育率。若养老金替代率设为50%、征缴率能提高到75%,则“先女后男”每年提高6个月退休年龄是较为理想的方案,到2050年平衡退休年龄为66岁零3个月。本研究可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珍  
关于退休年龄的经济学思考李珍退休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退休年龄。世界上多数国家把退休年龄规定为60岁至65岁。多数国家规定雇员在退休后即可获得退休金,但有些国家退休年龄与退休金给付年龄不一致。如70年代的日本法定退休年龄是55岁,虽然从70年代初人们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琴  彭浩然  
本文基于2011年CHARLS数据,利用Multinominal Logit模型分析了45岁~60岁劳动者个人特征、配偶特征以及家庭特征对他们延迟退休意愿和无休止劳动意愿的影响。本文发现,女性、具有高级职称和农业户口的劳动者更愿意延迟退休,在企业工作、具有农业户口和受教育程度偏低的人倾向于无休止劳动。对延迟退休意愿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的结果表明,男性延迟退休意愿随着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妻子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U"型趋势。女性的延迟退休意愿随着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但并不受丈夫的影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无休止劳动的预期均下降。针对以上结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褚福灵  
退休年龄是退出劳动领域和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世界各国的退休年龄明显不同。退休年龄过低或过高,都将影响养老保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退休年龄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决定性因素应当是养老保险缴费资格年限与领取养老金年限的对比关系,即自我负担系数。应当以养老保险的自我负担系数为标杆,建立起科学的、常态化的、自动调节的退休年龄决定机制。本文根据自我负担系数决定退休年龄原理和世界165个国家的实践数据,对中国2010~2060年的退休年龄区间进行了测算,提出了以5年为周期的退休年龄调整幅度的退休年龄决定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田影  马海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退休年龄延迟和内生生育率的世代交叠模型,探讨了社保缴费率和退休年龄延迟对就业率和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退休年龄延迟能够有效改善社保缴费率下降所产生的两难困境,退休年龄延迟与社保缴费率之间存在最优组合;进一步利用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社保缴费率在退休年龄延迟与就业率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一机制,退休年龄延迟能够通过降低社保缴费率进而增加就业率。政府应“小步渐进式”地推行退休年龄延迟政策及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构建社保缴费率与退休年龄相联动的调整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改革养老金制度,并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为退休年龄延迟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荣莉  林健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国外退休年龄的研究动态,主要包括退休年龄的影响因素、延迟退休问题和投票法决定退休年龄等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于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涛  李培志  
案情简介■农民老赵今年65岁。2003年初,一直在家无事的老赵由于经济拮据,托人在该村附近的一家苗圃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从事苗圃的栽培和修剪等工作,月工资为600元,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5年12月25日上午7时许,老赵在骑车上班途中被一肇事汽车撞伤致死,汽车逃逸。老赵的子女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部门对老赵之死不认定为工伤,老赵的子女不服向市政府提出行政复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