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35)
2023(19270)
2022(16496)
2021(15447)
2020(12680)
2019(29211)
2018(28944)
2017(55745)
2016(29947)
2015(33478)
2014(33428)
2013(32911)
2012(30440)
2011(27504)
2010(27400)
2009(24949)
2008(24007)
2007(21146)
2006(18807)
2005(16324)
作者
(85152)
(71264)
(70370)
(66964)
(44877)
(34160)
(32015)
(27825)
(26941)
(25094)
(24185)
(23995)
(22466)
(22257)
(21672)
(21597)
(21043)
(20926)
(20377)
(20241)
(17596)
(17516)
(17195)
(16455)
(15966)
(15803)
(15660)
(15642)
(14250)
(14111)
学科
(126244)
经济(126118)
(84845)
管理(79504)
(61270)
企业(61270)
(53067)
方法(51583)
数学(44403)
数学方法(43822)
中国(35576)
农业(35300)
地方(31750)
业经(31402)
(28992)
(25457)
(23227)
(21562)
贸易(21547)
(20852)
理论(19419)
技术(19281)
环境(19241)
(18931)
(18769)
银行(18722)
(18128)
(18013)
金融(18010)
(17969)
机构
学院(419328)
大学(415971)
(168194)
管理(165130)
经济(164506)
理学(142973)
研究(142283)
理学院(141361)
管理学(138828)
管理学院(138074)
中国(107233)
(88807)
科学(88367)
(80952)
(74408)
(70349)
业大(66217)
中心(66046)
研究所(64044)
(62864)
农业(61878)
财经(59179)
(58180)
师范(57620)
北京(55837)
(54041)
(51932)
(50705)
经济学(49586)
师范大学(46392)
基金
项目(288910)
科学(227629)
研究(213662)
基金(208372)
(181081)
国家(179485)
科学基金(154654)
社会(134941)
社会科(127534)
社会科学(127501)
(114124)
基金项目(111278)
自然(99395)
教育(97393)
自然科(97049)
自然科学(97028)
自然科学基金(95263)
(94975)
编号(88521)
资助(84645)
成果(70663)
(65195)
重点(64575)
(63352)
课题(60448)
(59619)
创新(55581)
国家社会(55282)
科研(54811)
教育部(54140)
期刊
(190887)
经济(190887)
研究(121529)
中国(83646)
(79953)
学报(65665)
科学(62111)
管理(57843)
(54770)
农业(54368)
大学(50962)
学学(48052)
教育(47714)
(38286)
金融(38286)
技术(37359)
业经(37116)
经济研究(28340)
财经(27504)
问题(26280)
(26016)
(23590)
图书(21819)
(21289)
科技(20369)
资源(19914)
技术经济(19849)
商业(18865)
现代(18831)
理论(18810)
共检索到620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兰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人们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旅游业包括乡村旅游面临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郫县农科村为例,从结构视角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产业的现状,指出政府要实现乡村旅游结构的升级发展,应出台政策对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宏观调控;加强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经济激励,促进乡村旅游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着力打造旅游提升要素;加强区域整体营销传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蒲姝  
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特征,指出目前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及营销和品牌意识差等,提出应对乡村旅游景点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品牌化战略,加强科学规划,强化经营管理,加快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以增强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诸丹  袁力  
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探索与创新明显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进步,而创意农业作为现代农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载体,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艺术、经济等多领域的新兴价值内涵。鉴于此,本文以相关创意农业主题旅游规划研发实践为例证,倡导通过农业与旅游在创意领域的有机融合,促进乡村旅游深度开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红  
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Driving Mechanism)分析是认识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差异的基础,对分析各地的竞争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就此,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分析,指出其发展是需求、供给、政府与营销四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正在改变着这些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并认为,政府在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文斌   楚雪莲   刘阳杰  
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其组态影响研究对于转变当前研究的简单线性思维、深化推动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组态影响理论模型,以成都市典型乡村旅游地幸福村的农户为案例,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复杂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影响,以揭示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背后更为深刻的效应机理。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受经济、社会、生态外因与内因的组态影响,单一因素难以构成影响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必要条件,内生动力、旅游产业、土地利用、政策制度、社区治理和自然环境是组态路径中的6大核心影响因素。2)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路径包括4类正向驱动路径和3类负向抑制路径。同向组态路径彼此等价且条件间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异向组态路径间具有因果关系的非对称性。3)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多重并发路径的形成受旅游区位和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管理启示,旨在为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机制研究提供复杂组态思路和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景明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家乐”经营模式、经济效益以及对农村社会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的演变轨迹的勾勒,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发现,成都“农家乐”已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娱乐服务设施逐渐与度假村趋同;与此同时,在外来投资者的竞争下,本地农户经营者的效益普遍下降,“农家乐”经营的“飞地化”特征日渐突出。创新开发模式,加强政府对“农家乐”的引导和规制,成了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华  
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改变农村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利益主体复杂,随着乡村旅游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发展,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显现。因此,只有从战略的眼光审视、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加强利益主体的协调与合作,寻求利益主体更多、更广泛的利益共同点,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乡村旅游才可能深入持久发展,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明  张鸣鸣  
我国乡镇产业发展在经历了高潮和低谷之后,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通过对成都市郫县安德镇乡镇产业发展的调查,总结出当地在依托乡镇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经验:依托特色农业确立乡镇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式;建立"适用"标准,增强乡镇产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三化"良性互动;实行"政企合作"理念下的T-BOD模式;推动农村现代产权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参与发展的能力等。尽管这些经验地方特色浓郁,但对于推动西部乃至全国城乡统筹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启智  向银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由于自身素质不同,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对旅游发展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并且从中获得的收益也有差异。通过利用对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中,打工获得的薪金对农民增收影响显著,为农家乐提供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对农民增收影响有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媛媛  卢道典  陆嘉  
文章利用文献梳理、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溪头村为典型案例展开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溪头村旅游起源于"驴友"自发组织的"影古线"徒步游,游客数量日益增加,带动了乡村发展。当前,溪头村也正面临乡村公共设施不足、服务层次偏低、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监管体制机制滞后、乡村传统文化景观风貌受到冲击等突出问题。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步与思维变换,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完善服务设施、整合区域资源、科学编制规划、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溪头村旅游业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景明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上,定量研究较少。文章在对乡村旅游研究述评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以西南农家旅游的典型———成都市为例,分析了影响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人文因素、资源因素、管理因素。对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休闲传统、客源市场和交通便捷性、节庆活动和知名度、空间竞争、旅游资源条件、政府的支持力度、经营者投资和管理水平等进行了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楚鸿  周波  
[目的]田园综合体是乡村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研究田园综合体系统与乡村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准确评估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更好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构建了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之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川省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以来(2012—2017年)其发展与乡村发展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两个系统间存在着耦合交互关系。2012—2017年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耦合协调度经历了极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阶段; 2012—2013年处于失调阶段; 2013—2015年处于拮抗阶段; 2016—2017年为协调阶段。2017年成都市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发展水平均较高,但耦合协调等级较低。[结论]系统自身发展水平高,系统间耦合协调度不一定高。因此,唯有加强田园综合体和乡村发展间的协调关系,才能使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处于良性发展,最大限度发挥田园综合体对乡村发展促进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洁  
以协同集成发展理论为基础,以成都市为例论述了旅游物流协同性的集成发展模式,并提出了旅游商品及交通集成优化的保障措施,以期对成都市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立达  陈燕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政策导向。本文基于合作金融发展演变、内涵和本质特征,分析其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成都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从试点的实体基础、机制创新、主要风险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坚持合作制方向、适当规模、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开敏  庄伟光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是我国现实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无不显示出巨大的正面效应,理应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突破口。本文从现有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途径的问题分析出发,提出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乡村旅游来加快城市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从而达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