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4)
2023(17459)
2022(15193)
2021(14305)
2020(12057)
2019(27913)
2018(27612)
2017(53815)
2016(29007)
2015(32506)
2014(32202)
2013(31519)
2012(28695)
2011(25580)
2010(25669)
2009(23515)
2008(22770)
2007(19957)
2006(17444)
2005(15198)
作者
(81410)
(68041)
(67646)
(64623)
(43512)
(32742)
(30589)
(26604)
(25971)
(24258)
(23267)
(22891)
(21690)
(21418)
(21108)
(20941)
(20224)
(20094)
(19537)
(19520)
(16768)
(16656)
(16415)
(15609)
(15104)
(15094)
(14988)
(14954)
(13631)
(13292)
学科
(114217)
经济(114060)
管理(85667)
(82551)
(67683)
企业(67683)
方法(54169)
数学(47533)
数学方法(46735)
(33408)
(31595)
中国(29597)
业经(26006)
(24727)
(24036)
地方(23574)
农业(22810)
(19804)
财务(19714)
财务管理(19671)
理论(19532)
(18871)
贸易(18860)
企业财务(18660)
(18279)
环境(17644)
技术(17635)
(17486)
(17401)
(16861)
机构
大学(404406)
学院(404162)
管理(160638)
(158714)
经济(155255)
理学(140076)
理学院(138482)
管理学(135552)
管理学院(134817)
研究(130982)
中国(96599)
(85635)
科学(81816)
(74617)
(64347)
(63562)
业大(60696)
中心(60381)
财经(59760)
(58901)
研究所(58692)
(54311)
北京(53584)
(53471)
师范(52933)
农业(49415)
(49205)
(48367)
经济学(48304)
财经大学(44632)
基金
项目(282391)
科学(223370)
基金(205820)
研究(205414)
(179050)
国家(177604)
科学基金(154035)
社会(129430)
社会科(122707)
社会科学(122677)
(110533)
基金项目(109253)
自然(101478)
自然科(99171)
自然科学(99148)
自然科学基金(97326)
教育(95914)
(92907)
资助(85230)
编号(83725)
成果(67206)
重点(63273)
(62081)
(59223)
(58631)
课题(57832)
创新(54741)
科研(53965)
教育部(53634)
国家社会(53092)
期刊
(170684)
经济(170684)
研究(115966)
中国(76090)
学报(63438)
管理(59007)
科学(58844)
(57773)
(57689)
大学(48992)
学学(46293)
教育(45802)
农业(39543)
技术(37166)
(32689)
金融(32689)
财经(28970)
业经(28513)
经济研究(27059)
(24676)
问题(22477)
(19878)
(19267)
图书(19258)
科技(19256)
技术经济(19238)
统计(18758)
理论(18719)
现代(17689)
资源(17623)
共检索到579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牛通   袁媛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相对贫困问题将是未来贫困研究的关键。文章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多源综合数据分析相对贫困分布规律和空间聚集特征,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相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广州市相对贫困呈现“高—低—高”的圈层分布特征;(2)根据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结果,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经济活力、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广州市相对贫困空间分异形成了多重路径的影响关系;(3)结合地理区位和城乡差异划分内城衰落型、城乡融合型和乡村滞后型3种贫困模式,并针对不同贫困空间类型提出差异化的贫困治理建议,以期为后扶贫时代城乡相对贫困的精细化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丽  钟楚捷  蔡砥  
TOD是一种新城市主义下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但是TOD的空间类型划分没有形成统一指标和方法,不利于TOD的规划实践,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文章整合了“节点—场所—联系”三维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建立了评价TOD站域空间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广州市220个地铁TOD站域的空间效能进行定量测算,采用二阶聚类法进行分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类地铁TOD站域的协调度,结果显示:TOD站域空间类型可分为5类10型,其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TOD站域的发展存在空间不均衡现象。在类别上,TOD没有打破城市的核心—外围结构,但是从分型上看,在城市外围已经出现了潜在的重塑城市多核心结构的重要的地铁TOD站域。文章将TOD的内涵和5D规划原则转化可计算指标,基于多源数据实现了TOD站域尺度的相对精确的定量计算,提出了运用三维模型和耦合度模型的两级分类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世光  李箭飞  赖舒琳  廖顺意  
专业批发市场是枢纽型城市特有的商业业态。广州的专业批发市场在广州特殊城市地位和特有营商环境下,经过了复杂作用形成目前的空间形态,虽提供就业岗位但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功能。厘清专业批发市场空间演进机制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转型升级政策。论文以区位、交通、人口、地价、公服、产业等作为影响因子,借助多元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广州专业批发市场在改革开放40年来空间演进背后的驱动机制,进而提出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永明  姜玲玲  王美霞  喻忠磊  
文章基于多尺度、人—地系统的理论视角,以湖南省8 000个相对贫困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最邻近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从市级和县级两个尺度揭示了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提炼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异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对贫困村在市级尺度上均呈现集群分布模式,而在县级尺度上呈现出集群、离散和随机三种不同的模式。(2)市级和县级尺度上相对贫困村均呈现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在两个尺度上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存在差异。(3)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支出、文盲率、坡度、平均海拔是影响县级尺度相对贫困村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4)基于"四层一体"模型揭示出相对贫困村的空间分异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鑫  古恒宇  沈体雁  
研究城市内部住宅价格空间分异规律对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结合k-means方法,从住宅价格总体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空间分异规律、影响区识别与划分等视角,对广州市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静  周钰荃  袁媛  刘于琪  
伴随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及其邻里环境的影响因素日益受到地理学和规划学研究关注。本文以广州市28个社区为例,利用2016年社区问卷调查数据、空间兴趣点POI、土地利用现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等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居民健康的邻里影响研究,并通过多群组分析剖析不同社区邻里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1)建成环境:高密度、混合型、公共交通发达的邻里会鼓励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并对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2)社会环境:互助、信任、沟通交流以及社区参与程度较高的邻里对体育锻炼具有正向影响,并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3)不同社区邻里影响存在差异,社会经济指数(SESI)低的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受到建成环境影响更显著,社会经济指数(SESI)高的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受到社会环境影响更显著。研究希望为健康社区建设提供研究基础和政策支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古恒宇  孟鑫  沈体雁  陈慧灵  肖凡  
住宅价格的研究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路网形态作为影响城市住宅价格的变量之一,在以往国内相关研究中较少被关注。本文基于改进后的空间句法(sDNA模型),结合特征价格法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在对区域路网形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路网形态对2015年广州市一手商品房价格的影响。文章发现:(1)sDNA模型作为新兴的高级空间分析模型,是对传统空间句法模型的补充和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广州市路网形态呈现出"中心—边缘"特征,环城高速以内的区域是接近度和穿行度的前景网络核心,环城高速以外的大部分区域位于接近度和穿行度背景网络;(3)接近度与穿行度影响住宅价格时产生不同经济效应:接近度与房价呈正相关关系,穿行度与房价呈负相关关系;(4)"车位配比"等变量对住宅价格产生一定影响,楼盘所属行政区对商品房售价产生的影响与区域路网形态特征相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镘   刘晔   谭伟伟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在日益加剧。立足地理学视角,开展特大城市高温脆弱性评估研究,对城市高温风险调控和防灾减灾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引意义。论文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从“暴露度—社会敏感性—物理敏感性—适应能力”4个维度构建高温脆弱性评估框架;采用等权重—函数模型法、熵值—函数模型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计算高温脆弱性得分,并结合热相关死亡数据,运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检验不同脆弱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准确性最高的高温脆弱性评估结果,揭示广州市高温脆弱性的空间分异格局并识别其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广州市中心城区的高温脆弱性整体呈现以老城区、老黄埔区和白云区西片区、天河区南片区为四大高地,高温脆弱性高、较高区域沿着城市建成区扩展方向分布,其中老城区内环路环绕的城市中心区域为极高高温脆弱性社区的集聚区域;(2)老年人口占比、老年人自评为健康状态占比、独居老年人口占比、住房建成年代在1990年之前的占比和高温日地表温度均值为影响社区高温脆弱性的主导因素;(3)地表温度均值、老旧住房占比和老年人自评为健康状态占比主要作为第1~3位障碍因子,对于抑制社区高温脆弱性发挥重要作用,适应能力相关指标的障碍因子排名相对靠后。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云虹   刘津铭  
该文基于2014—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经济条件、自我发展、生活保障三个维度构建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运用空间统计工具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逐年改善,贫困发生率逐步降低;生活保障维度指标对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而经济条件与自我发展维度指标的贡献度趋于上升。2)东中西三大区域、各类城市群、各级城市的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东部地区、国家级城市群、规模大的城市减缓幅度较大。3)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分布呈现一定的空间依赖性,低-低集聚型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与西部地区。4)农民工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等个性特征与流入地财政支出、医疗服务供给、信息化建设等外部因素均影响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农民工自身教育水平和流入地基本医疗服务供给能有效发挥减贫效应,而且该效应还呈现一定的空间溢出特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红  韩文超  许永成  邹佳雯  肖菲  
文章对广州建城以来的城市空间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空间演变动力和特征将其分为4个阶段:受自然地理环境、传统礼制思想、对外商贸等影响,广州长期在云山珠水之间单中心发展;1949—2000年间,工业化、开发区建设以及两次全运会配套建设推动城市沿珠江水系向东组团式发展;在2001—2010年间,通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城新区建设,广州实现了多中心的战略拓展;2011年以来,广州通过聚焦重大交通枢纽、创新平台、高品质公共空间等核心区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文章认为,规划引领下的重大建设项目、新城新区开发、大型体育赛事等大事件是推动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广州未来应进一步突出高品质发展与民生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昌东  周春山  刘艳艳  
采用1996、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工业的企业规模、产出强度、专业化指数、工业区位商、工业地位凸显程度、投资强度、外向性和要素结构等原始数据变量的选取和处理基础之上采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工业空间分异。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广州工业空间分异有四种类型区:旧城工业区、综合工业区、专业工业区和乡村工业区。这四种类型区在原有工业基础、政府政策导向、市场经济机制、科技创新、区位条件、环境要求等因素的推动下分别表现出衰退、分化、强化和提升过程。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工业空间布局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龙会典  张海燕  
商品房价格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国民的生活质量,对商品房价格的预测直接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商品房价格的研究,预测和控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通过建立ARIMA模型并运用它预测广州市商品房价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云虹  王娟娟  
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贫困居民在收入、消费、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与平均水平的明显差距。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城市贫困居民入不敷出的经济窘境较之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相对贫困也表现得更为严重,城市主观贫困线和实际救助线也越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树怀  盛兴军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其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其理论模型是以功能集成、协同知识管理和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它的内部构成主要分为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信息共享空间动力系统包括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和文化与精神等三大核心要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祁新华  程煜  陈烈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作为城市化前沿地带,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探讨其动力机制可以为人居环境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广州市为例,从不同角度将人居环境演变动力划分为三类,宏观层面的动力(城市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发展、市场体制的确立);政府层面的驱动力(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发展政策、城市空间重构、产业结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大型项目投资);城市内部不同地域相互作用力(核心区推力、乡村推力、边缘区自身吸引力),并构建了综合动力机制的概念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