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4)
- 2023(15471)
- 2022(13546)
- 2021(12637)
- 2020(10621)
- 2019(24774)
- 2018(24522)
- 2017(48072)
- 2016(25871)
- 2015(29033)
- 2014(28784)
- 2013(28133)
- 2012(25420)
- 2011(22693)
- 2010(22569)
- 2009(20413)
- 2008(19691)
- 2007(16856)
- 2006(14445)
- 2005(12087)
- 学科
- 济(104464)
- 经济(104356)
- 管理(74580)
- 业(70335)
- 企(59819)
- 企业(59819)
- 方法(52235)
- 数学(46020)
- 数学方法(45239)
- 中国(26623)
- 农(25874)
- 财(25475)
- 业经(22565)
- 学(22201)
- 地方(20956)
- 理论(18715)
- 农业(17303)
- 务(17162)
- 财务(17077)
- 财务管理(17041)
- 制(16816)
- 贸(16778)
- 贸易(16770)
- 和(16264)
- 易(16252)
- 企业财务(16157)
- 环境(16139)
- 技术(16112)
- 划(14298)
- 银(12960)
- 机构
- 学院(360816)
- 大学(360595)
- 管理(146887)
- 济(139601)
- 经济(136503)
- 理学(129243)
- 理学院(127830)
- 管理学(125112)
- 管理学院(124474)
- 研究(114091)
- 中国(81693)
- 京(76016)
- 科学(73290)
- 财(61218)
- 所(55596)
- 农(55437)
- 业大(55370)
- 中心(51917)
- 研究所(51320)
- 财经(50818)
- 江(50123)
- 范(47802)
- 师范(47335)
- 北京(47130)
- 经(46341)
- 农业(43481)
- 院(42492)
- 经济学(41916)
- 州(41036)
- 技术(38439)
- 基金
- 项目(258755)
- 科学(204371)
- 基金(188026)
- 研究(186776)
- 家(163953)
- 国家(162643)
- 科学基金(141308)
- 社会(117163)
- 社会科(111058)
- 社会科学(111027)
- 省(101792)
- 基金项目(100210)
- 自然(94021)
- 自然科(91909)
- 自然科学(91890)
- 自然科学基金(90191)
- 教育(87513)
- 划(85583)
- 资助(78087)
- 编号(76121)
- 成果(59592)
- 重点(57967)
- 部(56582)
- 发(54413)
- 创(53798)
- 课题(52253)
- 创新(50124)
- 科研(49737)
- 教育部(48699)
- 大学(48235)
- 期刊
- 济(142126)
- 经济(142126)
- 研究(99015)
- 中国(60721)
- 学报(56431)
- 科学(52471)
- 管理(51919)
- 农(48348)
- 财(46332)
- 大学(43264)
- 学学(40902)
- 教育(40579)
- 技术(34177)
- 农业(33991)
- 业经(24302)
- 财经(23791)
- 融(23496)
- 金融(23496)
- 经济研究(23192)
- 经(20276)
- 问题(19928)
- 技术经济(18091)
- 统计(17910)
- 图书(17790)
- 业(17727)
- 科技(17568)
- 版(16569)
- 资源(16558)
- 策(16437)
- 理论(16202)
共检索到494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晓冬 武永祥
住宅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又是家庭与社会关系的载体。为了更好地建设宜居住宅,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客观地衡量城市住宅价值。本文从人居需求入手,基于效用价值理论,界定了住宅效用价值的内涵及其四个影响维度,构建了住宅效用价值的评价体系和结构方程模型。最后,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案例,进一步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从住宅效用价值客体角度提出了哈尔滨市城市住宅开发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以及购房者的住宅选择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莹 冯宗宪 金维兴
文章以西安普通住宅市场为案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定量分析住宅区位特征、楼盘特征、楼座特征和住宅自身特征及这四种综合特征所包含的住宅个别特征对住宅交易价格的影响来具体度量消费者对它们的偏好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丽 谷国锋 王建康
基于郑州市近几年新建住宅微观数据,首先分析了新建住宅价格的空间相关模式及空间集聚性,发现郑州市新建住宅价格存在着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且空间相关模式具有区域异质性;通过空间效应检验判断,空间滞后效应较为明显,对于新建住宅价格的影响在空间维度上非常显著,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空间溢出效应和交通可达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在模型选取上,从拟合优度和极大似然值等判断,空间杜宾模型(SDM)是四种模型中拟合最优的模型;最后本文建议政府部门在进行房地产政策选择和价格调控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空间作用机制对于新建住宅价格的空间异质效应。
关键词:
新建住宅价格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永辉 房超凡 郭一斌 王翔 王至婉
工程造价快速估算问题一直是工程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研究建筑领域工程造价的快速估算方法,本文利用线性回归、SVM、K近邻、回归树、集成模型五类回归模型进行住宅成本预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实验分析快速估算成本模型精度与速度,并对模型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成模型下Extra Trees Regressor算法表现最优,运算时间上稍逊于无参数参与的K近邻回归算法。在贡献度上,优越功能的贡献度最高,层高的贡献度最小,其模型精度、速度满足实际工程成本预测的要求。
关键词:
住宅成本 快速估算 工程估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涛
文章通过VEC模型分析了上海市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994~2008年间,GDP的增长导致了CPI的上涨,而适度的CPI的上涨又促进了GDP的增长。当剔除人口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时,在上海经济基本面的其他因素中,CPI是住宅价格的Granger原因,表明在这一时期内,CPI是上海房价的直接的主要的影响因素;而GDP和人均收入又是CPI的Granger原因,说明这两个因素通过影响CPI而影响了上海的住宅价格,是上海住宅价格上涨的间接原因。
关键词:
VEC模型 上海住宅价格 GDP CPI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绍良 李晶晶 公云龙
以2006—2011年全国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为研究数据集,通过特征价格法构建反映城市住宅价格的城市特征模型,分别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定量研究影响住宅价格的特征因素。从全国看,城市住宅价格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影响最大,货物进出口总额次之,且呈正相关,城市人口和城市房地产关联的经济变量对住宅价格影响并不显著;从分区域看,对3个区域影响都显著的指标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影响程度从东往西呈阶梯递减,其次是货物进出口总额,东部影响小于中部和西部。总之,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城市开放程度越大,住宅价格越高。
关键词:
城市住宅价格 特征价格模型 城市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岐平 王要武
住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首先,住宅是人类"衣、食、住、行"四大消费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的生存资料,而且是人类的发展与享受资料。发展住宅产业对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住宅产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容量大的特点,其适度的发展规模,既可以促进建材、建筑、房地产、轻工、化工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刺激金融业、商业的繁荣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我国1994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仅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劳可夫
绿色价值结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价值理念影响下的消费者消费价值观的结构要素。首先回顾了绿色价值结构的相关文献,提出了绿色价值结构的假设模型,设计并开展了以绿色化妆品为主题的面向女性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然后用SPSS13.0对581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并用AMOS17.0对假设模型和调查数据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和检验;最后分析了不同群组消费者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参数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消费者的绿色价值结构主要由消费者的安全价值、环境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交价值构成;在这些消费者价值中,年轻消费者群体和低收入消费者群体的安全价值受到绿色价值理念的影响比较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斌 肖涵月 潘力浩
本文通过构建人口城镇化、地方公共品供给与住宅价格的联立方程,并分别以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2005-2011年各区域的人口城镇化、地方公共品供给和住宅价格的内生性关系。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内生性关系,同时各地区间人口城镇化、地方公共品供给与住宅价格的互动关系在各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建军 杨平
建筑物环境性能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我国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内涵;通过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中的建筑物环境效率这一概念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提出并讨论了由原始成本、建筑物性能和环境负荷降低构建的节能省地型住宅评价模型。
关键词:
节能省地型住宅 评价模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洪彬 王秋兵
通过借鉴国内外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反映城市住宅用地市场现状的土地特征价格模型,并对2007—2009年南京市公开出让的156块住宅用地的出让价格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探讨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城市中心影响度、土地交易条件、土地交易方式、容积率、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医院、企业、金融密集度、公交站点、时间因素对南京市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有显著影响,并且城市中心影响度为负向影响;②邻里特征对城市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的贡献率为53.4%,个别特征为31.1%,区位特征为9.7%,其它特征为5.8%;③公交线路对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政府公共服务设施、金融密集度、企业、土地交易方式、医院、城市中心影响度、土地交易条件、容积率。据此,从转变土地管理部门职能、科学确定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合理地确定住宅用地价格指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特征价格模型 城市住宅用地 出让价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君 贾琪 谢琍 王晶
为了评价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首先通过以往文献研究建立了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将评价指标分为运营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以及经济绩效四个一级指标,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拟,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得出了可持续供应链绩效水平的评价方法,最后对全球几家知名企业的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做出了评价,从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国经 熊玲玲 陈小山
文章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构建PLS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指标进行筛选,以图情类期刊为例对指标数据计算、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PLS的期刊评价和因子分析评价的结果一致性很高,PLS结构方程模型不仅能解决期刊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而且还能科学筛选评价指标,是进行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海贝 卓翔芝
[目的/意义]我国政府面临着国际变化和国内改革的双重考验,迫切需要智库提升其出思想、促决策的能力。对智库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中国智库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和智库研究流程,从研判选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思想生产能力和传播转化能力4个维度构建智库能力体系。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中国智库能力的影响因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智库的研判选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思想生产能力和传播转化能力对智库能力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力,且4个能力维度的各个观测变量均能达到较高的解释度。
关键词:
智库 智库能力 能力维度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山河 陈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形象在城市战略规划和城市营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城市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应该只局限于某几个城市规划专家的视角,而应该包括其他利益群体的观点。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本地居民、城市规划专家、旅游者的视角,采用因子法分析城市形象。引入结构方程模型,从会展参与者的视角探求城市形象形成机理尚属首次。利用1 009份广交会参与者调查问卷,以结构方程式模型(SEM)中的"路径分析"对广州市的城市形象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现代建筑、水、多元文化、工作环境、国际化、活力、文化艺术、事件、购物、夜生活、舒适性和安全性等12个形象属性对广州形象的形成都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②城市形象对广交会参与者关于广州发展预期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