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2)
- 2023(16418)
- 2022(14242)
- 2021(13258)
- 2020(11131)
- 2019(25796)
- 2018(25501)
- 2017(49897)
- 2016(26866)
- 2015(29995)
- 2014(29857)
- 2013(29294)
- 2012(26590)
- 2011(23802)
- 2010(23660)
- 2009(21416)
- 2008(20681)
- 2007(18035)
- 2006(15506)
- 2005(13230)
- 学科
- 济(113408)
- 经济(113304)
- 管理(76900)
- 业(74173)
- 企(62902)
- 企业(62902)
- 方法(54294)
- 数学(47443)
- 数学方法(46663)
- 农(28944)
- 中国(26708)
- 业经(25884)
- 财(25859)
- 地方(24969)
- 学(23097)
- 理论(19190)
- 农业(19132)
- 贸(18601)
- 贸易(18588)
- 制(18535)
- 易(17941)
- 技术(17884)
- 和(17791)
- 务(16838)
- 环境(16803)
- 财务(16753)
- 财务管理(16716)
- 企业财务(15808)
- 划(15374)
- 产业(14814)
- 机构
- 学院(377979)
- 大学(376071)
- 管理(153351)
- 济(149254)
- 经济(146140)
- 理学(134556)
- 理学院(133101)
- 管理学(130356)
- 管理学院(129687)
- 研究(121611)
- 中国(87591)
- 京(79231)
- 科学(77814)
- 财(64714)
- 所(59839)
- 农(59338)
- 业大(57661)
- 中心(55195)
- 研究所(55183)
- 财经(53381)
- 江(53334)
- 范(49517)
- 北京(49316)
- 师范(49019)
- 经(48648)
- 农业(46530)
- 院(45298)
- 经济学(44653)
- 州(43530)
- 技术(40685)
- 基金
- 项目(269313)
- 科学(212772)
- 基金(195122)
- 研究(195043)
- 家(170407)
- 国家(169054)
- 科学基金(146364)
- 社会(122223)
- 社会科(115973)
- 社会科学(115940)
- 省(106623)
- 基金项目(103591)
- 自然(96792)
- 自然科(94581)
- 自然科学(94562)
- 自然科学基金(92818)
- 教育(90641)
- 划(89331)
- 资助(81116)
- 编号(79456)
- 成果(62185)
- 重点(60698)
- 部(58722)
- 发(57993)
- 创(56303)
- 课题(54718)
- 创新(52480)
- 科研(51688)
- 教育部(50307)
- 国家社会(49947)
- 期刊
- 济(155339)
- 经济(155339)
- 研究(103803)
- 中国(65136)
- 学报(59099)
- 管理(55486)
- 科学(55243)
- 农(52230)
- 财(48117)
- 大学(45141)
- 学学(42714)
- 教育(41682)
- 农业(36817)
- 技术(35964)
- 业经(27638)
- 经济研究(25865)
- 融(25790)
- 金融(25790)
- 财经(24948)
- 经(21390)
- 问题(20222)
- 业(19392)
- 技术经济(19293)
- 统计(19133)
- 科技(18777)
- 商业(18252)
- 图书(18175)
- 策(17681)
- 资源(17621)
- 版(17228)
共检索到52373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永仕 杨悠悠 吴桐雨
【目的/意义】流通产业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发展流通产业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提高区域经济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和模型,客观评价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现状和短板,可以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提供思路。【设计/方法】通过构建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予以检验,并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构建区域流通产业理论竞争力评价模型和实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结论/发现】研究表明,需求状况对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影响最大,生产要素次之,其他因素通过需求状况对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通过对区域流通产业理论竞争力评价分值和实际竞争力评价分值的比较,有助于明确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现状和短板,为各级政府制定流通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竞争力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樱桃
文章结合体育产业的特点,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软件AMOS7.0,构建了区域体育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阐述了该评价模型的使用方法。评价模型不但能对区域体育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定量的评价,而且能为提升区域体育产业集群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支慧 董倩
系统评价流通产业竞争力可为科学评估区域流通产业实力提供理论借鉴。本文构建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云模型建立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主要由生产要素竞争力、营商环境竞争力、相关产业竞争力、流通管理竞争力、供求水平竞争力5个维度构成;河南省整体处于“竞争力高”等级,但其流通管理竞争力、相关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云模型经验证拟合效果良好,可用于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据此,建议保障流通产业高品质供给、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协同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以期推动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书莉 盛亚 曹玉香
一、问题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流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流通逐渐由被动地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转变为主动地对生产和消费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产业,其重要性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充分肯定。尽管随着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流通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增长遵循的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引发资本等生产要素注入的被动成长路径,流通产业自身能动力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根荣 付煜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对31个省份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北京、上海等10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新疆、湖北、四川等10个省份流通产业处于中等竞争力区间;而甘肃、吉林、湖南等11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缺乏竞争力区间。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青 潘辉 刘炳胜
为了更好的解决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等级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利用云模型在不确定性转换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期间的建筑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水平差异性显著,总体上呈梯形等级分布;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建筑产业竞争力水平普遍较强,东北部地区次之,中西部地区普遍较弱。
关键词:
区域建筑产业 产业竞争力 云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瑞峰 曾宁峰 刘华明 章雨薇
本文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采用ANP模型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构建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广西两广地区2010-2012年文化产业数据为例,对两地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与对比分析,最终提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华
提升餐饮业竞争力日渐引起政府重视,但学界对餐饮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仍有待深入。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中国省级区域餐饮业竞争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验证了生产要素、关联产业、需求条件和企业结构对餐饮业竞争力具有直接的、正向的、依次减弱的影响,并由此构建了中国省级区域餐饮业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餐饮业竞争力 结构方程模型 评价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红儿,陈刚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筛选了一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然后以主成分分析为基本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之后,以浙江为例运用这一模型,对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分析和初步评价。
关键词:
区域产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慕静 张臻竹 武开 张俊
根据随机过程的理论和方法,将区域产业竞争力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随机过程;按照Markov链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个描述区域产业竞争力动态发展变化状况的模型,应用此模型可以对区域产业竞争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价,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最有力的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红儿 陈刚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筛选了一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然后以主成分分析为基本方法,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之后,以浙江为例运用这一模型,对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分析和初步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玉波 王玉翠
作为一种有效的多变量分析方法,结构方程模型在竞争力评价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我们通过CNKI检索工具,筛选了2003-2012年5月间的32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竞争力评价文章,并从研究的经济实体、竞争力测量指标、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等方面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虽然结构方程在竞争力评价中已取得成功应用,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竞争力测量指标的不一致,较小样本量时估计方法选取不恰当,所使用的样本数据存在偏差,对面板数据处理过于简单等。最后,我们对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统计模型 经济管理 结构方程 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璇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展开了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说明在流通产业优化过程中我国不同经济区的贸易竞争力变动情况。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流通业的外部优化效应强于内部优化效应;在分区域层面,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外部优化效应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分布,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发展效应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在提升我国区域贸易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实现流通产业优化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实现内外部结构优化的平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佛关 谢佩洪
文章利用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2009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以及中国品牌500强所属省区市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数据,对我国品牌的地区分布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的品牌建设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地区的品牌建设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和其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又能为区域内品牌的建设及其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动力与通道支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温碧燕 梁明珠
竞争力评价是近年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然后从分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入手,构建一个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