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0)
2023(14373)
2022(12677)
2021(11831)
2020(9902)
2019(23098)
2018(22759)
2017(44503)
2016(23821)
2015(26425)
2014(26175)
2013(25526)
2012(23172)
2011(20571)
2010(20151)
2009(17994)
2008(17261)
2007(14536)
2006(12322)
2005(10264)
作者
(66431)
(55263)
(54757)
(52341)
(34996)
(26678)
(25060)
(21919)
(21125)
(19274)
(18993)
(18464)
(17255)
(17253)
(17245)
(16704)
(16626)
(16518)
(15693)
(15677)
(13578)
(13386)
(13289)
(12619)
(12408)
(12128)
(12077)
(12048)
(11079)
(10933)
学科
(94730)
经济(94636)
管理(67119)
(63599)
(53893)
企业(53893)
方法(47711)
数学(42161)
数学方法(41529)
(23999)
(23953)
中国(22937)
业经(20779)
(20300)
地方(19411)
农业(16073)
(15885)
理论(15850)
财务(15809)
财务管理(15776)
(15538)
贸易(15531)
(15521)
(15041)
企业财务(15001)
环境(14887)
(14808)
技术(14591)
(12882)
(12038)
机构
大学(328160)
学院(326777)
管理(133897)
(127655)
经济(124930)
理学(118212)
理学院(116910)
管理学(114522)
管理学院(113938)
研究(104817)
中国(75039)
(68882)
科学(67311)
(56516)
(50764)
业大(50707)
(50667)
中心(47911)
研究所(46882)
财经(46817)
(44527)
(43378)
师范(42937)
(42821)
北京(42609)
农业(39800)
(39352)
经济学(38177)
(36508)
财经大学(35267)
基金
项目(238360)
科学(188428)
基金(174017)
研究(171566)
(151992)
国家(150802)
科学基金(131000)
社会(108004)
社会科(102525)
社会科学(102498)
(93479)
基金项目(93476)
自然(87319)
自然科(85337)
自然科学(85319)
自然科学基金(83740)
教育(79663)
(78675)
资助(71756)
编号(69191)
成果(53826)
重点(53427)
(52289)
(50122)
(49394)
课题(47270)
科研(46131)
创新(46109)
教育部(44955)
大学(44454)
期刊
(128734)
经济(128734)
研究(90679)
中国(53436)
学报(52115)
科学(48106)
管理(46751)
(43808)
(42176)
大学(39945)
学学(37710)
教育(34655)
农业(31035)
技术(30100)
业经(21679)
财经(21438)
(21186)
金融(21186)
经济研究(21025)
(18260)
问题(16844)
图书(16480)
科技(16206)
技术经济(16099)
统计(15759)
(15677)
理论(15245)
资源(15210)
(14972)
(14356)
共检索到445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胡艳波  张弓乔  程世平  徐雪飞  
[目的 ]构建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用以评价林分空间结构优劣,指导林分结构优化。[方法 ]在诠释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密集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均值意义的基础上,对林分角尺度、密集度和大小比数的均值重新赋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成为正向指标;林分平均混交度为正向指标,采用实测值,然后将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与单位圆法相结合,构建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FSS),并采用不同林分类型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 ]运用构建的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对我国4个地区47块样地的评价结果表明:1)天然林中极端立地条件下的天然纯林空间结构最差;2)天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优于人工混交林;3)人工林中人工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明显优于人工纯林;4)天然纯林空间结构优于人工纯林。[结论 ]构建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能够评价林分空间结构优劣,科学表达出“天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优于人工混交林、人工混交林优于人工纯林以及天然纯林优于人工纯林”的普遍认知,是一个良好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测度指数,对林分空间结构优化和效果评价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灵波  刘兆刚  马妍  倪宝龙  李元  
以常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为切入点,以微观经济学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以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为"投入"与林分整体空间结构为"产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生产函数,定义了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同时,根据林分空间结构3参数的"三维散点图"中现实的林分空间结构向理想结构点变化的趋势,计算了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SD)。结合黑龙江省3个不同区域、不同林分类型的75块固定样地全面调查数据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林分空间结构指数以及林分空间结构距离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均能有效反映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可以认为,林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梓馨   郭秋菊   艾训儒   姚兰   朱江   王蕾   向钦  
【目的】综合评价湖北省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林分的空间结构,确定影响该区域林分结构的主要因素,为精准提升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和森林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var. sinensis人工林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人工林实测样地数据,选取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密集度等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应用单位圆综合评价体系对4种典型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林分中随机木个体的占比均为最高,不同大小比数等级林木比例整体上接近。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中林木整体呈现随机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492),林分混交良好(混交度均值为0.747),但优势不明显(大小比数均值为0.497),林冠连续覆盖(密集度均值为0.941),资源利用率高。其他人工林分也呈现随机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505~0.514)或轻微聚集分布(角尺度为均值0.529)的趋势,混交程度均较低。有部分林木表现出一定优势,在杉木林中最为明显。3种人工林中鹅掌楸人工林林木处于很密集(密集度均值为0.768)的状态,而杉木(密集度均值为0.557)和柳杉(密集度均值为0.563)人工林林分处于较密集状态,林木还有一定生长空间。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显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0.600)林分状态优于杉木林(0.583)、柳杉林(0.521)和鹅掌楸林(0.487)。【结论】同一区域不同起源的林分结构存在差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的空间结构优于杉木、柳杉和鹅掌楸人工林。图2表6参3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红洋  张一帆  董灵波  刘兆刚  陈莹  
【目的】以帽儿山实验林场主要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林分类型的空间结构综合评价确定影响林分结构状态的主要因素,为实现森林的合理经营和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5种主要林分类型(白桦纯林、蒙古栎纯林、硬阔混交林、软硬阔混交林、软阔混交林)实测样地数据为基础,选取能够代表林分结构和林分活力的指标,包括林层比、角尺度、直径分布、树种多样性、林分蓄积量、林分空间优势度、林分潜在疏密度、目的树种优势度、林木稳定性和健康林木比例共10项,基于单位圆综合评价体系,对不同林分类型的林分结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并比较不同林分类型各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从结构状态指标值可以看出,不同林分类型的林层比(0.43~0.59)和林分空间优势度(0.62~0.72)差异不显著。林分的水平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0.50)或轻微团状分布(0.52~0.55)。白桦纯林和软阔混交林的直径分布基本合理(1.23),其他林分类型的直径分布状态均不合理(1.12~1.14)。不同林分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水平(0.39~0.79)、林分蓄积量(110.2~209.5)和目的树种优势度(0.06~0.77)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单位圆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各林分类型的林分结构状态评价等级排序为硬阔混交林(0.42)>软硬阔混交林(0.41)>软阔混交林(0.37)>蒙古栎纯林(0.36)>白桦纯林(0.30)。综合来看,目的树种优势度水平偏低、直径分布不合理是导致林分结构状态较差的主要原因。【结论】基于单位圆综合指标体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状态综合评价,能够直观、快速地确定林分的经营方向,加快现有林分向顶级植物群落发展的演替进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平  杨志高  李丹  李建军  吴鑫  阙华斐  杨卫民  
【目的】基于加权三角网提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模型,为综合性评价林分空间结构及制定森林经营决策方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模型。【方法】选取林木的自身属性(胸径、树高和冠幅)为综合权重,建立了一种用于描述林分空间结构单元的加权三角网。引入微观经济学中C-D生产函数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以全混交度、角尺度和交角竞争指数3个参数作为“投入”,以林分整体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作为“产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生产函数模型,从而定义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FSSCI)。以实验样地为例,对基于加权三角网确定的3个参数和FSSCI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1)天然林样地加权前后的3个空间结构参数均符合正态分布;加权前后的全混交度呈显著相关,但由于加权过程中改变了林木的坐标,导致角尺度和交角竞争指数不存在相关性。2)天然林样地加权前后的平均FSSCI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50,Sig.值为0.029;天然林样地的FSSCI与FSSI′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两者对天然林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FSSI′对人工林的评价结果为0,无法做出有效的评价;FSSCI对林分空间结构的评价比传统方法更为全面。【结论】基于加权三角网计算的3个空间结构参数和FSSCI仍然是合理可用的。FSSCI同FSSI′一样对天然林的空间结构评价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但FSSCI的适用范围广于FSSI′,满足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空间结构评价。FSSCI的提出丰富了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性评价方法,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合理可靠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刚盈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其原理就是道法自然,即遵从自然规律进行既定目标的森林结构调整。森林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森林的发展历史、现状和生态系统将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分析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森林结构主要通过空间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大小多样性来表征,在很大程度上由相邻木的空间关系所决定。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等在国内外关于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林木竞争与优势度计算、物种多样性测度以及结构恢复重建与优化调整等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挖掘空间结构参数新的应用领域以及对结构参数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是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研究亟待解决的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匡一龙  谭骏珊  张怀清  
通过研究了模拟林分的方法,发现存模拟林分方法中缺少一种共性的机制。没有通过利用林分结构作为模拟林分的规则,只是通过定性的模拟而不是将模拟指标量化,主要通过人为设定并且不能对于混交林进行模拟,缺乏合理性、真实性、广泛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结构的林分模拟方法,通过量化的林分结构指标模拟林分来模拟林分,为林业科研工作与经营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模拟数据来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慧,耿宏强  
陕西空间结构调整与空间分布秩序反映的是陕西各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发展和增长的综合能力。并由经济、资源、社会、环境等子系统构成,在这个系统中,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形成综合竞争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宏翔  胡艳波  赵中华  李远发  
角尺度作为测度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之一,具有检验能力强,调查简单易行等优点,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有很多研究对这一参数应用不当并因此得出不合理的结论,究其原因是对角尺度理论基础缺乏了解。本文从角尺度概念的提出、相邻木个数的选择、标准角和随机分布阈值的确定、角尺度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作详细阐述与总结,并指出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空间结构单元大小对角尺度分析的影响及如何利用点抽样调查数据对种群分布格局进行检验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贺姗姗  张怀清  彭道黎  
林分的空间结构是描述林分状态及其改变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林分的结构特征,即以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布类型为基础,通过现有数据包括森林资源二类小班因子调查表和植物形态特征数据库,论述林分空间结构的可视化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淑兰  
文章在利用AHP分析法以及熵技术对中部六省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认为河南省、湖北省为中部地区旅游发展的龙头,中部六省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在进一步探讨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空间基础后,根据中部六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特色,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应以7个旅游中心城市为一级发展极核,以八大跨区旅游圈为基本旅游延伸面,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长江旅游带等跨区域的旅游经济带,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Klaus von Gadow  Matthias albert  
提出了模拟林分空间结构的大小比数。该结构参数量化了参照树与其相邻木的关系,以大于参照树的相邻木数占所考察的全部相邻木的比例表示。大小比数是对直径分布和至今所延用的描述相邻木关系的大小分化度的完善和补充,它能准确地判断出参照树是否比其相邻木大。其优点在于,使重建复杂的林分结构更接近实际成为现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K.v.Gadow  胡艳波  
角尺度是一个刻画森林空间结构的新参数,通过描述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来进行林木分布格局的判定。角尺度对复杂森林的空间结构有很强的解析能力。标准角是衡量参照树周围4株最近相邻木分布均匀性的标准,是影响角尺度使用精度的关键因子。理论推导出的标准角应为72°,这个标准角能使随机分布林分的角尺度均值最接近0 5,从而与角尺度定义中林木随机分布时角尺度取值为0 5相一致,这个观察被进一步模拟的100个随机分布的林分所证实。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宁宝权  陕振沛  
构建了包含管理水平、供应商实力、供应商服务水平、协调能力、运输成本、供应商发展潜力和供应商信息获取能力的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变异系数法和均值修正G1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动态组合赋权,建立物流供应商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车志晖  张沛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绩效的评价,是通过对影响城市空间的社会经济、空间形态、流通空间、生态安全4方面要素的评价来实现的;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架构了由4个系统、10个指数、36个指标构成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并对包头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